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0736

关于湖南铁路本人难以理解的三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7 13:51:59 |
说真的.你说得有道理.广东人是懂得经营生意的.你要相信广铁.不然T15/6怎样是京广第一牛车.
发表于 2009-3-17 15:28:21 |
省内地级市基本上都有始发广州的火车。
但是不得不承认。京广线上的耒阳,衡山,汨罗被照顾的不够。
尤其是耒阳,没有预留一个南下座位。(衡阳始发车也是没有预留)
对比南局的醴陵,还有新化,他们的处境都要好于其他县站。
发表于 2009-3-17 15:29:39 |
省内地级市基本上都有始发广州的火车。
但是不得不承认。京广线上的耒阳,衡山,汨罗被照顾的不够。
尤其是耒阳,没有预留一个南下座位。(衡阳始发车也是没有预留)
对比南局的醴陵,还有新化,他们的处境都要好于其他县站。
发表于 2009-8-23 12:48:11 |
还是既定方案好, 长昆专线修了  湘黔还是不会只上货车。。      修高铁的主要目的就是联系大城市,加强大城市的联系和辐射力,如果这里弯一下 那里弯一下 得不偿失。。。 而且 像江西的很多县城修了高铁、高铁站什么 投了很多资,但是不见得大家都坐得起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23 12:58:57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23 16:49:47 |
说的很理性!比起红网新华都好得多!比某些貌似湖南人更要好得多!!!
发表于 2009-8-23 19:08:32 |
原帖由 bage 于 2009-3-15 23:11 发表
也许广铁对湖南是不错,不过车迷的想法也未必让你难以理解。
单独的预算与和别人合预算,你选择哪个?
春运时即使临客是跨局的真有你说的那么难吗?只要有客流,不一样出现了咸宁-广州,阳新-东莞东,驻马店-深圳,蕲 ...



客流决定一些  武局的南下车貌似一直很火爆
发表于 2009-8-23 20:11:18 |
焦柳线的意义不在民用
发表于 2009-8-23 20:52:23 |
0736你知道什么!邵阳那么穷!消费不起!在一个沪昆高速公路在邵阳!以后我们老沪昆没有客运!我们方便吗!我们没有高速公路!我们新化170W人口怎么出行!我们冷水江的经济排在全省县第5,前四名,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宁乡县!而在邵阳很多地方都生活在80年代的生活水平!

新化人不YY会死吗,新化富裕的话就不会至今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就不会年年春运火车站都人满为患(敢情新化人坐火车都是出去旅游的),就不会有新化人自己早RMB了,不知道新化人一家人一年的收入能不能比得上邵东人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就那种地方也配谈生活水平
发表于 2009-8-24 09:01:05 |
(3)关于大量动车在广深之间使用而不照顾湖南的问题。这大概要和南京广线特殊的路况有关。南京广可谓一直是T15提速的瓶颈区段。由于衡山以南到韶关之间,要跨越南岭及相关山地,改造一直进行得很慢,这也是南京广线一直没有开动车的主要技术原因。如果铁路条件允许,能开动车的话,广铁一定会开广沙间的动车;即使广铁不开,还有武汉方面也会加开。2009年武广客专的竣工及通车,将会改变这一现象,使得湖南人去往广东更加快速便捷。
===================================================================================
但想不明白的是 广深N多的CRH1调配湖南跑跨局不行?非要跑广州了才行?还有原来从广深淘汰下来的那些车底去哪里了  一堆的25Z,蓝箭,新曙光等等  东西了  内部不消化 跑哪去了?
发表于 2009-8-24 10:55:25 |
湖南成立新的路局,我觉得没什么好过多考虑的了,不知道楼主有没有一点点稍微的对中国各大城市的战略认识,长沙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很尴尬的城市,在他的东边长三角,南边珠三角,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北边武汉,西边成渝,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比长沙战略地位重要,建国后,武汉就一直是华中地区当之无愧的中心城市,连毛主席在世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要偏袒长沙可见长沙之于武汉孰轻孰重?直至今天实行中部崛起长沙仍然受武汉压制。广州就不用说了南方第一大都市,华南地区绝对的老大,其经济辐射能力基本可以到达南方任何一个城市,湖南作为其主要的腹地,连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基本发展战略都是,积极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再加上湖南每年以千万计的务工流进入广东,你说湖南能不从属于广东吗?此外,铁路之所以一直没有大规模市场化改革,中央的考虑就是铁路关系到战备的全局,那么作为广州战区重要后方的湖南受广铁管理就合情合理了啊。我觉得再提什么长沙铁路局都是空想啊,当年人民银行实行大分行制改革时长沙与武汉争夺大分行,输的可以说是没有脾气啊,现在还不容易长株潭三个城市打包上市了,结果想申请一个三位数的区号工信部都不批,种种事例可见湖南根本还是发展不行啊!
发表于 2009-8-24 11:10:49 |
另外   娄底为什么要与邵阳争沪昆,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娄底下辖的涟源  冷江 新化三县一直靠铁路为主要出行工具,如果绕经邵阳,这三县将再无基本出行通道,而邵阳下辖各县市除邵东外本来历史上就没通过火车,人家本就是以公路为主要出行方式,而邵阳到娄底的公路交通很方便,来娄底乘车也未尝不可啊。娄底虽是一个新城市但是娄底的老工业基础却是邻近的邵阳、怀化、益阳不能企及的,这也是当年为战备修湘黔不过邵阳另一个主要原因。此外,还有投资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既然是客专,就要为列车高速安全形势考虑,沪昆既有线走向正是从雪峰山脉最缓处通过,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列车开行时的速度和安全,同时也省钱,别到时侯绕一下邵阳客流是有了,车速又跑不起了,那不是白花钱了吗?这样还不如修个沪昆三线、四线得了。还修什么客专啊?    另外楼主0736   是常德人吧?   要是我今天跟你说一句当年修湘黔线时湖南在铁道部的方案上还提了个北线方案就是从常德走理由和你的一样:中线除了湘潭外再没有一个主要城市了(当时娄底 怀化都是县)。可是铁道部专家不但没考虑很离谱的北线方案也否决了南线方案而选择了中线,而今天中线的娄底怀化都发展起来了我想就更没理由否决了。
发表于 2009-8-25 10:23:47 |
一句话 朝里没人
发表于 2009-8-25 10:50:04 |

回复 #31 娄底站 的帖子

分析的很透彻。湖南的事情,湖南人自己解决,我们只看不说
发表于 2009-8-25 19:59:37 |
说的不赖.最起码比我专业.
  至于沪昆高铁不过邵阳我感到很遗憾毕竟我是那的女婿,没办法,出门坐火车习惯了.其实为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和老百姓的需求饶个弯又能多花多少钱呢?就是花了也是拉动内需,多创造经济效益了吗.
   邵阳是穷,但不至于没人坐的起动车吧.
发表于 2009-8-26 18:53:31 |
冷水江市2007年95.7亿元GDP中,冷钢占了64.5个亿。这样的GDP也能代表经济?
冷水江是托锑、煤等地下资源发展,随着资源的日益消耗和枯竭 现是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邵阳人穷??说真的西南确实落后,西南的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现在邵阳提出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邵阳市域旅游经济开发的构想,即搞好整体规划,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还有城步南山等等旅游资源,还有东部的人 ,新化人一家人一年的收入能不能比得上邵东人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
而邵阳人大多数是经商 你知道有邵商多少吗?可以说邵商在全国活跃的 就说怀化我知道的几个吧!
怀化的德天集团(董事长邵东人)、湖南天龙集团(董事长邵东人)、怀化华团房产集团(董事长武冈人)、金大地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怀化金帝集团,怀化宝鑫集团,湖南佳惠集团,怀化明珠集团老总都是邵阳地区的

当年娄邵没分家 湘黔的错失,靠着转车的命运,已成为半个世纪邵阳人的痛,邵阳是湖南第一人口大市,每年有多少劳动人口在外务工,有时候在某地为了转车,等待xx班次列车。就在大街睡一晚。

说直了,新化,娄底客流是那的???你们怕的是什么??

客运专线的对象是省城、地级市,连接50万人口,是中高端旅客。新化,是娄底市下面一个县,你们娄底市不到20万人不是有站了吗?新化完全在邵阳、娄底的辐射范围之内

另外新化北线方案是“W”形,是典型的谬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溆浦和新化的交界之地,连一条等外公路都没有,湘黔铁路还是经安化转至溆浦的,可见其地形之恶劣.另为避冷江采空区,所以有了几公里的邵阳北,坪上!
摘自《湖南省娄底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基础研究专题之四:娄底市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研究》(湖南省娄底市国土资源局二○○二年十月编)


不是我诋毁冷新,娄邵本一家,区位好了,还怕兵不强 民不富 娄底,邵阳就业都可以。为了13公里自断右臂。怎么发力?


邵阳是一座历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距今已有2500余年了,宝庆府,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上的“宝庆”和“重庆”齐名。“宝庆”和“重庆”有着如出一辙的历史故事。重庆,隋唐时名渝州故简称“渝”。宋代名恭州,是宋光宗赵淳未登位时的驻地,赵淳登位后将恭州改名“重庆”。 宝庆,(1225年-1928年),历时700余年。宋代名邵州,是宋理宗赵昀未登位时的驻地,其登位后将邵州改名“宝庆”。如今的“重庆”在中国西南强势崛起,而“邵阳”在湘中、湘西南却一蹶不振,历史地位江河日下!



    历史上的“宝庆”和“长沙”齐名。当年太平天国天京内乱,石达开率部出走,意欲轻取湖南腹地“宝庆府”,无奈宝庆府城墙修的高大坚固,固若金汤,又有堂堂资江做它的护城河,致其率领的太平军驻守宝庆城下数月,虽损兵折将仍攻打不下,终于退走广西,而留下“铁打的宝庆”的慨叹。相对于长沙的易攻难守便有“铁打的宝庆,纸糊的长沙”的民谚。

    历史上的“宝庆”上制长衡,下控云贵,交通通达,工商业发达,区位优势独特!
     
    历史上的“衡宝战役”,共产党的军队因消灭了白崇禧的精锐部队近4个师,解放了湘南、湘西大部地区和为尔后在广西全歼桂系主力,以及第二野战军经湘西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的战功而载入史册。

    历史上的“宝庆”的旅游景点有“宝庆十二景”等自然、人文景观,如今的邵阳人在深圳开办的“宝庆府”湘菜馆生意红火,吸引着宝庆人和宝庆人以外的八方来客。人们在现代的生活中为何仍然喜用“宝庆”一词?因为她唤醒着人们对这座城市辉煌历史的记忆和美好远景的憧憬!


[ 本帖最后由 5223330 于 2009-8-26 21:39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26 21:55:56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26 22:02:25 |
原帖由 flyxen 于 2009-8-26 21:55 发表
又是在挖祖坟  怎么和江西人一样啊



我说的都是事实 不想跟你这种人在这里互相攻击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27 08:19:09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27 11:06:29 |
说实话 :)  尽管我不否认有些广东人是生意经 头脑大大的有

但我接触的好多广东人:)

[ 本帖最后由 广铁广段 于 2009-8-27 12:30 编辑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5 16: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