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中国石化在南京的直属单位。去北京总部成为工作的必须,从T66,到1425,到Z50,先后乘坐过很多次,确切数字已经不太记得了。
才到单位工作两个来月,一个周末,部门主任告诉我,下周一派你到北京去一趟,去国家建设部拿一份文件。我当时就纳闷,拿份文件要去建设部一趟吗?主任告诉我,是呀,难道还指望建设部给你送过来吗?
工作任务很简单,又是第一次去北京,所以有点激动。当办公室人员告诉我,给我买的是软卧,更是有点期待了。
顺便说一下,我们单位由于要不停的去北京,所以和南京西站计划室和南京客运段的北京车队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经常去北京的办公室、经营部等部门和北京车队的列车长等人都很熟悉。基本上每年春节前都在一起聚餐什么的,里面不少列车长酒量大的惊人。对了,北京车队有段时间是“巾帼车队”,列车长都是女的,但酒量不让须眉呀。
当天晚上,我早早地来到南京西站,检票后,看到那蓝白相间的66次就停在站台上。我总有印象,2000年左右的T66次是叫“江南明珠”号,但后来好象又不叫了,要有熟悉66次列车历史的诸位网友们能否指点一下,是不是我记错了。
我来到我的软卧车厢,新奇感还是很强烈的。66次的乘务员果然一个个都是青春年少的小姑娘,穿着呢子大衣,很是飘逸。但去年在西站又见66次,看到了不少半大小伙子。估计是Z50开行后,66次不如以前风光了。
清楚地记得,在《茉莉花》乐曲中,66次缓缓地离开了南京西站。当时的全程只停靠蚌埠和济南,连徐州和天津都不停的。
一觉醒来,车窗外的建筑上写的是河北沧州,我来到餐车。点了一份中式早餐,十块一份,就四个小包子,和一碗黑糯米粥;说说那个包子,我在66次的餐车里吃过多次早饭,但包子馅就没有一样的,有肉馅、豆沙馅和黑芝麻馅,还有青菜蘑菇馅等等。但黑糯米粥好象一直保持着。西式早餐也吃过,两片面包,一个煎鸡蛋,一杯牛奶,同样也是十块一份。但自从2004年Z50次开通后,已经多年没有坐过66次了。估计早餐十块钱一套的价格是吃不到了。
大概在快九点的时候,66次到达北京。
第一次来首都的感觉不错,先到三里河的建设部跑了一趟,就开始四处转转了。天安门和想象中一样的宏伟,王府井和东单、西单的感觉可不怎么样,前门有点破旧了,而故宫看的我眼花。
回程坐65次的时候,发现开车前放的竟然是萨克司《回家》,我们就在优美的乐曲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