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zgshangqi

我国要不要立项研发“铁路大客车”?(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0 22:18:38 |
楼主的文章让我长了不少见识,车体加宽看似简单,但实质是要推翻整个铁路车辆技术体系,恐怕很难实现
发表于 2009-3-11 12:07:35 |
完全是自说自话,自恋型的奇文~很是无视自然法则,客观规律。说明作者并不懂铁路。
发表于 2009-3-11 14:42:49 |
看了你的文章才知道你真的退休了,实际上讲你退的挺晚的,否则的话你可以把你的理论再提前几年发布,也许现在你真的可以当人家的高级顾问了。你太有才了,你的理论一旦实现,国内铁路不乱上几年或几十年才怪。
发表于 2009-3-11 19:28:26 |
真有才!
改轨距,改界限,改站台,改隧道,改桥梁,改......
发表于 2009-3-12 03:39:06 |
纳粹德国时代,德国曾经研究过这样的“大客车”,但是终究没有实现,现在设计的模型还留在DB的博物馆里。
发表于 2009-4-22 15:17:50 |
LZ
有一点不解,为什么要扩大到3.7m才能座6个人。
个人认为完全不必
现在的3.1m 5个人,其实在春运等时候,3人座挤4人,2人座挤3人的多的去了,没见到多少不舒服。
所以我认为就算加宽,加到3.2m-3.3就够了,在座位的高度那里略微向外鼓点,完全符合现有规范(即使不加也能挤的下)。
平常不紧张的时候卖票每排座位可以卖2+2的,这样很舒服,春运的时候卖3+3,总比站着强。现在春运无论座着还是站着都不舒服。当然以后要杜绝站票
一点问题都没有啊.
软座就直接2+2设计了

卧铺还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制动发电有可能,但是代价不小。
牵引发电无非是加大了阻力,把机车的电力转换成动能再利用其中一部分来发电。纯粹脱裤子放P,白白增加损耗,当然在长大下坡本身还需要点阻力制动的情况下有意义,但也存在着回收代价大,得不偿失的问题。

把摩擦的热能回收回来烧热水想法还可以,当然不是卖给车站。可以在冬季来供暖或者对车上热水炉预热来减少损耗。对摩擦部件也有好处,但虽然有好处,但是代价是要对设计做改动了

[ 本帖最后由 hoige 于 2009-4-22 15:32 编辑 ]
发表于 2009-5-30 15:56:30 |
不能超出机车车辆限界
发表于 2009-5-31 13:23:22 |
学习 一下 啥叫铁路大客车
发表于 2009-5-31 23:41:32 |
个人感觉,应该从实际入手谈论这个问题,不要动辄就拿出《科学发展观》来。科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东西,我虽然很年轻,但是从来没有看过美国的科学家用《人权宣言》来阐述一篇科技的文章,也没有看到过前苏联用《资本论》作为依据来证明科学观点的论文。我只在王小波《时代三部曲》中看到过我们伟大的科学家、军事家李靖在求学时,通过《老》《庄》等文章来证明费马大定理。
      虽然论坛里有不少路外人士,但是他们的专业程度有时候不亚于铁路工作者。大客车面临着修改《技规》中的机车车辆限界。修改机车、车辆限界是需要通过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做论证的,不是我们靠感情就能改变的。我们的机车、车辆限界与日本新干线是一样的。先建议你去日本说服他们把新干线的车辆弄成大客车再说吧。他们的车辆已经是3380mm宽了,以他们的限界运行3.54米的动车组也不应该有问题,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先试验呢?还有,不少人指出在3.7米的宽度下才能实现3+3布局的座位不是能不能塞下人的问题,还要考虑舒适度,你可以看看CRH5型的座位窄到什么程度,希望你自己体验一下再来发表意见。
        现有的限界下,你设计的大客车能否安全的全速通过隧道、桥梁的问题,你是否做过试验?大客车所涉及多少的学科你自己是否清楚?科技容不得一点遐想,不用说大客车,就算新研制出来的小飞机能不能飞起来,在不用风洞试验的数据来说明都是不科学的。那些专家组成的研究组在精心的研制下,飞机在风洞中不能起飞的例子不是没有。
        你自己说的类似你自己认为,让我们举起XX旗帜等用辞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该说的,是一项政治活动应该说的。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中,我们到处引用毛主席语录代替科学研究、调查,研制新的没有办法用的东西有多少?现在可以总结当时付出了多少代价?希望你用科学的态度来论证科学,不然你的作法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真的不和谐。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1 08: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