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20 10:18:25
|
装备新突破:客运、货运能力增强的主要基础,在于机车车辆等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快速提升
, i6 L7 l; c* ?2 q& ]/ D# D
8 r. ?& K9 m9 l8 h 前五次大提速使中国铁路客车从时速100公里提高到160公里。这期间,铁路在机车车辆、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储备。这些技术上的储备和前人的铺垫,为中国铁路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x( Z1 s) q8 e" A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铁路在第六次大提速中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了一个传奇---用短短四年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打造出了“和谐号”国产化动车组列车,中国客运列车时速一举提高到200公里,部分提速线路时速达到250公里,这已经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的峰值。货运机车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生产了和谐型电力机车,采用“交直交”技术,单车功率为9600千瓦,单机牵引重量达5000吨至5500吨。在非电气化区段,我国生产的6000马力内燃机车可以牵引5000吨货物列车。0 j7 S0 a5 g7 r; Z9 E, _
第六次大提速使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大幅度提升:" |" O, q- Z; R% g6 w
---从牵引动力看,第六次大提速后,全国铁路内电机车比重由第一次大提速前的73.7%上升到目前的99.3%,实现了牵引动力内电化。第六次大提速,时速120公里、单机牵引5000吨的大功率机车开始装备中国铁路,到今年年底将达到448台。) n( C4 T! z9 \& `
---从客车车辆看,第六次大提速后,国家铁路拥有空调客车2.24万辆,比第一次大提速前增长了1.7倍;时速160公里客车达到6862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从无到有,到明年年初将达到160组。 / N% M7 r6 \, k( Y9 Y
---从货车车辆看,第六次大提速后,国家铁路载重60吨及以上货车拥有量达到48.9万辆,比第一次大提速前增长35.4%;如今已投入运用的载重70吨以上货车达到6万辆。4 u7 p: q, A7 e5 J4 L+ ^7 W" r, Y' t
---从通信信号看,铁路通信已基本实现数字化,传输线路实现光缆化,无线列调普及率达到100%。信号四显示,在第一次大提速时只应用于京广线京郑、郑武和广深三个区段。到第六次大提速时,全路六大干线全部实现了信号四显示,列车追踪时间由第一次大提速前的8分钟缩短至目前的5分钟。/ U6 Z' x9 K/ M+ V& c* S
---从铁路信息化看,列车调度指挥系统,第一次大提速时仅在京沪线应用,目前全路已有5006个车站、5万多公里的线路完成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建设。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004年开始试运用,到第六次大提速时得到广泛应用。铁路客票发售信息系统,第一次大提速后,开始在全路44个较大车站进行试点,目前已覆盖全国铁路主要车站和车票代售点。货运营销信息系统,第一次大提速后开始试点建设,目前已覆盖全国铁路全部货运站。7 m v/ J I S z s
运行速度更快,牵引动力更强,客车车辆更多,货车车辆载重更大,列车追踪时间越来越短,列车调度、客票发售、货运营销信息化程度更高,在路基和钢轨之上,铁路装备立体化、全面化的更新换代带来了焕然一新的中国铁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