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6 09:50:01
|
德法日争夺中国高速铁路市场
未来15年,中国铁路类的上市公司将从中国巨大的铁路投资中获利,而普通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购买铁路类上市公司股票的方式,分享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2006年4月,一直饱受运力不足之痛的中国铁路终于有了大动作——中国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日前宣布,中国政府将投资超过1500亿元,采用轮轨技术修建一条由北京至上海的现代化高速铁路,铁路全长1300公里。
铁路预计2010年完工,届时京沪线将实现客货运输的分离,客运速度可达300公里/小时,北京到上海只需5个小时,从而实现中国两大经济区——京津唐地区与长三角之间的客货无障碍运输。
这只是中国实现其高速铁路梦想的开始,更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将接踵而至。根据2005年中国政府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2020年前,中国将投资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建设总里程12000公里、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网络,从而在中国主要铁路干线上实现客货运输的分离。
中国修建高速铁路主要推动力是其不断增加的运输需求。在中国,铁路运输承担了大部分的客货运输任务,但是长期以来铁路的投入和建设滞后已经越来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硬伤。中国正在用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世界25%的运输量。铁路运输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不仅使铁路系统本身难以承受,而且也导致中国经济肌体难以血脉通畅。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中医学的经络理论如今可以准确描述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运输瓶颈。要想让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运行,只有让承担运输主力的铁路变得更加快速、有效。
由于连接着京津唐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京沪铁路长期以来比起其他铁路线都更加繁忙。统计资料显示,京沪线占全国铁路营运线的比重仅为2%,却承担了10.2%的全国铁路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运输密度的4倍。
因此在当初选择高速铁路建设线路的时候,京沪线就成为最紧迫和最自然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