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楼主: gaosuhuoche

转读者文摘:火车提速不要沦为形象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0 00:27:29 |
原帖由 铁路小亨 于 2007-5-9 23:33 发表
这个帖子我已经很客观的说了现在的情况,你依旧较真没完,极其反感!
虽然回你帖子是浪费时间,对牛弹琴,但是不回你帖子又会让你误导更多的人!最后一次回你相关帖子,懒得再对牛弹琴了

少摆出一副权威的样子训诫大家,似乎只有你是老师别人都是学生,你不来搀和两把就有人被误导了,你的观点一定是对的,别人不接受就是较真,对牛弹琴:lol
说实话,你的一些观点我认同,但你这种自以为是且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态度我十分反感!这是论坛,讨论的地方,不是你的讲堂。

原帖由 铁路小亨 于 2007-5-9 23:33 发表
定位非常简单,不是长途也不是短途,而是铁路具有竞争力的,有赢利能力的所有客流

通勤票价都没定(铁路自己也定不了),就谈盈利能力,不觉得可笑吗?
因为短途车占用了通勤圈内的少数线路,导致超出通勤圈的大部分线路没有足够多的长途车可开,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说的是线路饱和,出现长短途争用的情况下)。

原帖由 铁路小亨 于 2007-5-9 23:33 发表 [/url]
请教,全国主要枢纽,那个不是客货分线的?客车总数多少?占线路能力多少(且不谈能力的巨大水分,通过闭塞更新可以大幅度提高能力)
再有,谁说过考虑通勤就要忽略或者放弃现有的中长途?我认为这属于栽赃陷害.始终强调的是充分利用现有枢纽铁路的剩余能力,提高收益.请计算枢纽线路剩余能力
任何发达国家,包括印度和俄罗斯,通勤线路极其发达,请问有多少是客货分线实现的?
再有,以北京枢纽为例子,客车数量非常大,且现在ZT横行的有几条?除了京山,西长存在一些困难外,包括京秦在内,那条线路没有能力在高峰跑通勤?更何况很多线路存在大量的闲散时间.
还是老话,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无论如何也是回避不了这个问题的.如果想,存在问题,也会想办法解决的!现在的主要限制因素,绝对不是能力

1、看总数有什么用?说的就是高峰期!回避高峰期的线路能力,回避黄金时间的分配,就是回避问题。通勤客流最大的时候不就是早晚两个高峰么?

2、看印度和俄罗斯,你也不看看这两国铁路在长途客运市场中的份额,再看看国情(人均铁路里程)!还好意思跟印度比铁路:L 真是搞不清楚好坏了。

3、说的就是京山、西长!除了这两条线,其余现成的也就京秦你能拿得出手,别的要么得增二线、要么得电气化。这还是铁路枢纽最发达的北京,根本不能代表全路的情况。看看上海,除了沪宁和沪杭,还有哪条线可以通勤?再看广州,四线改造前哪条线可以通勤?你所谓能力的水分,繁忙干线高峰期最多也就挤出50%,除非无视现在中长途客运需求和城际客运需求远不能满足的现实,强行把挤出来的能力让给通勤,而放弃整体收益更大的中长途和城际客运市场。这种做法不符合现阶段国家对铁路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定位,更谈不上资源的充分利用(显然忽略了通勤圈外的大量线路资源了)。

[ 本帖最后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5-10 00:37 编辑 ]
发表于 2007-5-10 00:42:05 |
还有平交道口的问题,看看北京BRT为何一到平交口车就减速到30km/h以下(哪怕此道口有人看守、有红绿灯且BRT道正处于绿灯的情况下)。铁路通勤车性能再高,能过个道口就减速到30以下么?
发表于 2007-5-10 08:27:51 |
原帖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5-10 00:42 发表
还有平交道口的问题,看看北京BRT为何一到平交口车就减速到30km/h以下(哪怕此道口有人看守、有红绿灯且BRT道正处于绿灯的情况下)。铁路通勤车性能再高,能过个道口就减速到30以下么?

这个不能不说是国民素质问题,深有同感.中国所有铁路专家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日本铁路行车密度那么大还那么多铁路道口.我也不明白,只能说是国民素质问题.
在中国的国情下,最好的办法确实就是取消道口~通不通勤都得取消
发表于 2007-5-10 10:22:34 |
日本99.99%的道口是无人看守的(只有12个有人看守道口)甚至还有铁道公路共用现象。假设中国有这么多道口一年……。

[ 本帖最后由 但以理 于 2007-5-10 10:26 编辑 ]
26s.jpg
030.jpg
052.jpg
img20041201001425.jpg
keihan03.jpg
发表于 2007-5-10 10:27:54 |
原帖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5-10 00:27 发表
少摆出一副权威的样子训诫大家,似乎只有你是老师别人都是学生,你不来搀和两把就有人被误导了,你的观点一定是对的,别人不接受就是较真,对牛弹琴:lol
说实话,你的一些观点我认同,但你这种自以为是且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态度我十分反感!这是论坛,讨论的地方,不是你的讲堂。

     呵呵,怎么我也是搞这方面"研究"多年的人.谁说的有道理,大家明白,事实也会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我已经和很多运输专家探讨过了,在技术上大家普遍认为通勤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体制.始终强调的也是这个.
     我确实是用教训人的方式和你说这个问题,因为很多错误观点在我们多次指正之后你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显然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至于咱们谁的表达更不能让人接受,我觉得六提中更多的网友更有发言权.
     至于讲堂,我觉得我有把握正确的就是要讲,没有什么.最怕的是你这样不能保证正确却依旧把这里当讲堂,呵呵~~
原帖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5-10 00:27 发表
通勤票价都没定(铁路自己也定不了),就谈盈利能力,不觉得可笑吗?
因为短途车占用了通勤圈内的少数线路,导致超出通勤圈的大部分线路没有足够多的长途车可开,是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说的是线路饱和,出现长短途争用的情况下)。

你用现在空调车的票价率计算就是.能不能赢利,ddaa2对于黄土店开北京北25G车中已经分析过.关键在于清算,以及系统规模化
你的辩论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栽赃.多次强调,开行通勤是利用枢纽线路客货分线后的富裕能力.从来没有说为了通勤运输损害长途运输.请明辨!如果再栽赃这个,我就忍无可忍了啊!
原帖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5-10 00:27 发表
1、看总数有什么用?说的就是高峰期!回避高峰期的线路能力,回避黄金时间的分配,就是回避问题。通勤客流最大的时候不就是早晚两个高峰么?
2、看印度和俄罗斯,你也不看看这两国铁路在长途客运市场中的份额,再看看国情(人均铁路里程)!还好意思跟印度比铁路:L 真是搞不清楚好坏了。
3、说的就是京山、西长!除了这两条线,其余现成的也就京秦你能拿得出手,别的要么得增二线、要么得电气化。这还是铁路枢纽最发达的北京,根本不能代表全路的情况。看看上海,除了沪宁和沪杭,还有哪条线可以通勤?再看广州,四线改造前哪条线可以通勤?你所谓能力的水分,繁忙干线高峰期最多也就挤出50%,除非无视现在中长途客运需求和城际客运需求远不能满足的现实,强行把挤出来的能力让给通勤,而放弃整体收益更大的中长途和城际客运市场。这种做法不符合现阶段国家对铁路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定位,更谈不上资源的充分利用(显然忽略了通勤圈外的大量线路资源了)。

1.为了高峰期连续几个ZT,就让线路大白天其他时候闲着?你这利用率利用的!再说,ZT中间完全可以插入高性能动力分散通勤车,具体技术情况请hakutaka解释吧.这方面专家是他
2.印度铁路早在我们提速之前就已经实现了160的最高速度,而俄罗斯200公里动车已经运用了十数年.而且两个国家的中长途铁路运输量非常巨大(不论总量还是人均客运量).印度铁路的人均拥有量比中国可高不了多少,而且他们的客运密度远远超过中国.呵呵,在国际上,普遍认为印度铁路是世界铁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关注度超过中国.(中国是最近两年才得到世界的重视).呵呵,到底是我看不出好坏呢,还是你的知识量不够充足呢?
3.通勤圈难道只是两条线吗?在北京,最应该开展通勤业务的是老京包,老京广和京秦,京承,以及部分支线铁路.再看看其他枢纽,上海确实薄弱,但是沈阳呢?哈尔滨呢?成都呢?重庆呢?武汉呢?石家庄呢?甚至通辽,邯郸,济南,包头这些中等枢纽也具有能力.天津,西安,兰州,南宁等等枢纽在适当增加部分联络线后也马上具有能力.真正能力缺乏的是郑州,衡阳,徐州,呼和浩特这种干线中穿的枢纽.
要知道,一条复线如果单纯运行客车的话,最大能力可以达到300对以上,现在咱们枢纽中很多客货分开,枢纽内的客运线利用率不足30%.到底是谁睁着眼睛说瞎话呢!可以说,如果想开通勤车,大部分枢纽都有能力.当然在运输组织上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但是困难不等于不能,更不等于会影响干线运输和长途运输.
发表于 2007-5-10 10:31:28 |
原帖由 但以理 于 2007-5-10 10:22 发表
日本99.99%的道口是无人看守的(只有12个有人看守道口)甚至还有铁道公路共用现象。假设中国有这么多道口一年……。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中央线,这么大的行车密度,速度又高,居然那么多平交道口!疯了~~
不过最近也开始立交改造了.日本的平交道口事故貌似也不少,只是出事概率比中国低一些.不过架不住量大啊~
发表于 2007-5-10 10:41:29 |
原帖由 铁路小亨 于 2007-5-10 10:31 发表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中央线,这么大的行车密度,速度又高,居然那么多平交道口!疯了~~
不过最近也开始立交改造了.日本的平交道口事故貌似也不少,只是出事概率比中国低一些.不过架不住量大啊~

根据日本铁道、航空事故调查委员会以及日本车迷的统计日本每年道口事故(出现列车脱线、人员伤亡)大约每年30起左右。中央快速线高架化似乎和将来的多线化有关,加之中央快速线“自杀天堂”的美誉。高架化也和JR进一步加大列车密度有关(竞争对手京王电铁,调布站附近的地下化工程完工后将大幅增加行车密度)。
发表于 2007-5-10 11:37:26 |
日本每年道口事故(出现列车脱线、人员伤亡)大约每年30起左右:L

中国这个可能是一个地级市小枢纽的数量
发表于 2007-5-10 11:40:55 |
  在中国,每小时就有一人被火车撞死,而大部份人是因为违反规定,穿越铁路或者在铁路上行走而丧生的。
  
  【法新社】星期六报导,据中国铁道部门安全监督负责人透露,去年共有8409人因为违反规定穿越铁路,或者在铁路上行走而在火车事故中死亡,有3540人由于同样原因而受伤。【法新社】星期六援引【新华社】报导,另外还有300多人因为乘坐或者驾驶车辆穿越铁路时被火车撞死,将近290人被撞伤。中国铁路部门安全监督负责人说,在中国,每62分钟就有一人被火车撞死,这种情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
  
  中国铁路运输被认为相当安全,多年来很少发生重大火车出轨事故,可是最近火车事故激增,去年一年发生了将近890起火车和汽车、卡车或者拖拉机相撞事故,撞毁了大约250个火车头,800多辆机动车。
发表于 2007-5-10 13:58:12 |
原帖由 铁路小亨 于 2007-5-10 08:27 发表

这个不能不说是国民素质问题,深有同感.中国所有铁路专家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日本铁路行车密度那么大还那么多铁路道口.我也不明白,只能说是国民素质问题.
在中国的国情下,最好的办法确实就是取消道口~通不通勤都 ...


所以说,那些专用线开通勤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要把厂矿专用线搞成全封闭全立交的,不说造价高低,可能性就不大。剩余干线,也就永良、京秦可以搞搞,西黄电气化后也行,京包要搞还得增二线+电气化+改几个平交口,这几条S线地方也有规划,就看铁路是否配合了。
发表于 2007-5-10 16:30:11 |
原帖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5-10 13:58 发表


所以说,那些专用线开通勤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要把厂矿专用线搞成全封闭全立交的,不说造价高低,可能性就不大。剩余干线,也就永良、京秦可以搞搞,西黄电气化后也行,京包要搞还得增二线+电气化+改几个 ...

专用线可以TRL化跑有轨电车啊!
b_keio_setagaya_300_301_kuukidametuki.jpg
发表于 2007-5-10 17:08:36 |
原帖由 但以理 于 2007-5-10 16:30 发表

专用线可以TRL化跑有轨电车啊!


你给的照片是专用线吗?我看线路条件跟这边的主干线差不多了:全封闭+双线+电气化。
发表于 2007-5-10 17:15:42 |
原帖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5-10 17:08 发表


你给的照片是专用线吗?我看线路条件跟这边的主干线差不多了:全封闭+双线+电气化。

是东京急行一条小支线世田谷线,全线专用轨道不过有大量平交道口!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8 0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