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天津发往东北方向的快车
天津处于北京与东北交通的要冲,在京秦线修通以前,北京发往东北方向的所有列车都要经过天津。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天津始发往东北方向是没有快车的。天津的最早一趟到东北的跨局快车始发在1971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人一说去东北出差,相当一部分人不去北京,而是去天津坐车。我们回忆一下天津始发到东北的跨局快车。
1971年调图,天津开通了到佳木斯的77次直快,这是天津发往东北的第一趟快车。这趟快车的开行,使得天津去沈阳、长春、哈尔滨三个大城市有了始发车。
1978年调图,北京到沈阳的11次、北京到长春的159次、北京到哈尔滨的17次全都改经新修建的京陀线,减少了运行的时间。这样的话,天津去东北的列车减少,因此,天津增加了到长春的181次直快列车。
1981年调图,济南到三棵树的列车延长到了佳木斯,并由直客列车升级为直快列车。佳木斯这是明智之举,等于多去了一个省会。这一延长,佳津的77-78次直快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样的话,天津到佳木斯的77次改到牡丹江,车次改为151次。这样,牡丹江开行了两趟线路完全一样的出关车,一趟到天津,一趟到北京,客流大战不可避免。
1985年调图,天津到长春的直快延长为常州到长春。只差三步就到上海了。而这一次调图,天津是最大的受益者。天津到石家庄的列车延长到西安,石家庄又开行了到长春的直快。沈阳到图门的直快延长为天津到图门,车次改为255次。而天津到牡丹江的151次改为天津西站始发,车次改为150/151次。一年后再次改为天津站始发。
1987年调图后不久,天津为了修建新的车站,天津到牡丹江的151次和天津到图门的255次改为天津(临)始发。1988年天津新车站修好后改回。
1990年的微调,对天津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天津不但增开了到郑州的列车,并将原233次延长到广州。而且往东北方向也增开了两趟新车,一趟是到长春的281次,另一趟是到吉林、通化的285/7次(隔日到吉林,隔日到通化)。1991年调图只是列车时间发生变化,没有新增、延长、改线、升级、合并列车。
1993年调图,天津到图门的255次直快终于延长到了北京南。天津到通化的列车也不再开行,改为每天都到吉林,仍为255次。这样的话,1993年天津有三趟到东北的始发车。这次调图后,天津到牡丹江的151次时间非常不好,到达牡丹江的时间是晚上十点多,而北京到牡丹江的列车在天津开车的时间又是凌晨两点多,非常难受。但牡丹江到北京的166次直快到北京很晚,可牡丹江到天津的152到天津正是下午黄金时间,刚好它还和天津到北京的始发车314次一个站台,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安排。这时的上座率,165比151强,152比166强。
1994年9月1日微调,天津到长春的281次延长到北京南到长春。同时,天津到海拉尔、加格达奇(隔日)增开了101/103次直快,不过这趟列车不停唐山,不知道为了什么。
1996年9月1日的微调中,天津到沈阳又增开了287次,不过这个287次人们意见很大,因为它要经过新义线,运行时间很长。
1997年调图,所有直快列车的车次都发生了变化(升级为特快的如105次不算)。天津到牡丹江的151改为451,天津到吉林的285改为585,天津到沈阳的287改为587。天津到海拉尔的101次改为北京到海拉尔,车次改为301。一年后天津又增开了到哈尔滨的421次。
1998年调图,是京哈线列车变化最大的一次,几趟哈尔滨局进京的列车,如佳京440,牡京466,哈京438,齐京468等,全改京秦线运行。这样的话,天津到东北方向的列车减少。天津正式图定了421次。同时德州也增开了到哈尔滨的始发车。天津到沈阳的587次改为天津到通辽。天津到吉林的585次延长为宁波到吉林,事实上,这趟列车自1996年春运起就年年延长到上海西很长时间。不过天津一年后又开行了到吉林的585次。
2000年调图是中国铁路车次变化最大的一次,所有列车的车次全变。天津到通辽的587次变为2229次,天津到吉林的585次变为2223次,天津到哈尔滨的421次变为1521次。天津到牡丹江的451次这次延长到了济南始发,牡丹江终于有了到华东的始发车,车次改为1450/1451次。
2001年调图,天津到通辽的2229次缩为锦州到通辽,改为4229次,二年后正式延长为阜新-上海。
2004年调图,天津往东北方向增加了到齐齐哈尔、佳木斯的两趟直快列车。这样的话,天津现在往东北方向的始发车共有四趟,分别开往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和吉林。事实上,由于直达特快的开行,一些其它经北京的列车改经天津后,天津发往东北方向已经很方便了。再加上后来新增加的成都-沈阳北、深圳-沈阳北以及汉口到大连等列车。在去东北方面,天津虽然没有直达特快、特快甚至快速始发车。但有了这些过路车和四趟始发跨局普快,天津站去东北已经不向当年那样排半天队也买不到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