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69|回复: 22

新干线Star21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7 14: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干线952形・953形电车为JR东日本为了进一步减低噪音,前进微气压波,地基振动等等的环境对策,在1992年制作的高速测试用新干线电车,爱称STAR21,是拿[Superior Train for Advanced Railway toward the 21st century]的首个字母起名。

从1992年3月27日开始,于东北新干线仙台 - 北上间开始测试,1993年12月21日于上越新干线越后汤泽 - 新泻间的测试中,于燕三条附近造出它的最高速度425km/h。测试结束,在1998年2月17日成为废车。

2节车头之中952-1被财团法人铁路综合技术研究所风洞技术中心(滋贺县米原市)保存, 953-5和车卡953-1被JR东日本的新干线综合车辆中心静态保存。

952刑

952刑

953形

953形
STAR21&961_20050730-1.jpg
800px-952953star21speedrecord425km.jpg
sndi119.jpg
发表于 2006-8-17 14: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kqw 于 2006-8-17 14:01 发表
新干线952形・953形电车为JR东日本为了进一步减低噪音,前进微气压波,地基振动等等的环境对策,在1992年制作的高速测试用新干线电车,爱称STAR21,是拿的首个字母起名。

从1992年3月27日开始,于东北新 ...

看到图片很兴奋,有没有一整列的图片,这个车重视给我的印象就是“两节”,
当年能创下那么快的速度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一个气势
发表于 2006-8-17 14: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什么时候能这么快的车能上线运营。

[ 本帖最后由 wubo-sz 于 2006-8-17 14:08 编辑 ]
发表于 2006-8-17 14: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ubo-sz 于 2006-8-17 14:06 发表
不知什么时候能使用。

这车作为实验车已经淘汰
发表于 2006-8-17 16: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952型

星星号  呵呵
发表于 2006-8-17 18: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车有部分采用和tgv一样的铰接转向架,但是测试结果发现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法国宣传的那些优势,反而增加了轴重和噪音以及地盘震动,所以后来高速版本的新干线都不再采用铰接转向架,而是逐渐过渡到全有源悬挂。
发表于 2006-8-17 23: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8-17 18:35 发表
该车有部分采用和tgv一样的铰接转向架,但是测试结果发现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法国宣传的那些优势,反而增加了轴重和噪音以及地盘震动,所以后来高速版本的新干线都不再采用铰接转向架,而是逐渐过渡到全有源悬挂。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为什么不整列都用铰接转向架,而是部分,这样肯定是体现不出铰接转向架的优势啊!法国TGV只有两端车头的转向架不是铰接的,中间车都是铰接的,发展到现在的所有TGV都是铰接式
发表于 2006-8-18 1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yumimy 于 2006-8-17 23:30 发表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为什么不整列都用铰接转向架,而是部分,这样肯定是体现不出铰接转向架的优势啊!法国TGV只有两端车头的转向架不是铰接的,中间车都是铰接的,发展到现在的所有TGV都是铰接式

不是整列的原因,而是新干线都是整体悬挂,车厢之间的悬挂拉杆把车厢密密实实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完全起到交接转向架的作用,但是不增加轴重。而e2-1000开始更在车头特别强化了有源避震器(空气式,954开始电磁式),所以体现不出交接架子的特点也在情理之中。
发表于 2006-8-18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车
我支持
发表于 2006-8-18 18: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8-18 10:16 发表

不是整列的原因,而是新干线都是整体悬挂,车厢之间的悬挂拉杆把车厢密密实实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完全起到交接转向架的作用,但是不增加轴重。而e2-1000开始更在车头特别强化了有源避震器(空气式,954开始电 ...

原来是这样!很有意思,明白了!那hakutaka兄能否讲一下铰接式转向架以及其优缺点呢?
发表于 2006-8-18 23: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鑫新车模 于 2006-8-18 18:39 发表

原来是这样!很有意思,明白了!那hakutaka兄能否讲一下铰接式转向架以及其优缺点呢?

简单列举:
铰接式转向架是每两个车厢连接处共用一个转向架的方式,由于转向架之间的长度就是一个车长,相比较普通转向架布置方式,车厢长度受到限制(主要受架子强度限制和限界限制,这样同编组长度定员就不容易上去——注意,说得是长度,不是车辆数,因为不能布置座位的车厢连接处多了)。此外,由于基本上一个车厢只对一个转向架,所以相对而言轴重并不容易控制。如果还希望动力分散,那么相比而言动力转向架布局就更麻烦。由于车厢之间公用转向架,所以列车解体和重新编组都比较困难,需要回厂完成,这样灵活性相对不太好。这些都是缺点。
优点是,由于转向架数目减少,相应部件维护工作量减小(注意,不等于整体维护工作量减小!),不过更有意义的是降低由于转向架引起的车下阻力——机械阻力和空气阻力(低速车不考虑空气阻力)。铰接式转向架可以更加容易降低车辆重心,同时把各个车厢连接为一个整体,明显提高抗侧滚系数,减少高速下的横摇,而不必使用新干线那样复杂的悬挂避震系统。
发表于 2006-8-18 23: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8-18 23:30 发表

简单列举:
铰接式转向架是每两个车厢连接处共用一个转向架的方式,由于转向架之间的长度就是一个车长,相比较普通转向架布置方式,车厢长度受到限制(主要受架子强度限制和限界限制,这样同编组长度定员就不容 ...

这样!如果说新干线都是动力分散型的,那么对于铰接式转向架无法成为动力转向架,同时受到日本本地条件的约束,必须采用复杂的悬挂避震系统,日本方面就不会使用铰接式转向架了。而TGV是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所以可以不必考虑悬挂复杂的系统来控制车辆的运行,所以可以使用铰接式转向架!据我以前看到的,说铰接式列车更加平稳因为它把各个车厢连接为一个整体,这样更稳当!所以在那时TGV能够创下500多公里的速度,跟这个转向架应该也有很大的关系吧?hakutaka兄看我说得对不对?

[ 本帖最后由 Ayumimy 于 2006-8-18 23:47 编辑 ]
发表于 2006-8-19 1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铰接的也有动力分散比如AGV。
发表于 2006-8-19 1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heremylove 于 2006-8-19 10:27 发表
铰接的也有动力分散比如AGV。

但是布局比较困难,而且agv性能并不好,没有逃出动力集中的影子。
发表于 2006-8-19 1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yumimy 于 2006-8-18 23:44 发表

这样!如果说新干线都是动力分散型的,那么对于铰接式转向架无法成为动力转向架,同时受到日本本地条件的约束,必须采用复杂的悬挂避震系统,日本方面就不会使用铰接式转向架了。而TGV是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所以 ...

主要是明白“交接转向架可以把车相连成一个整体”但是并非只有交接转向架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就可以了,所以,严格说跟能否上500没关系,那还要有线路支持的。
发表于 2006-8-19 13: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8-19 13:05 发表

主要是明白“交接转向架可以把车相连成一个整体”但是并非只有交接转向架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就可以了,所以,严格说跟能否上500没关系,那还要有线路支持的。

这样说来铰接式转向架就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了,
发表于 2006-8-19 14: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yumimy 于 2006-8-19 13:36 发表

这样说来铰接式转向架就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了,

在特定方面优势肯定还是存在,只不过看怎么权衡,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没有法国宣传俄那么夸张。怕就怕不管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者情绪化胡乱采用。交接转向架对于需要大运力小轴重的日本来说已经是相当不合适,加上并非没有其他廉价办法达到同等效果,所以不用就很自然。
发表于 2006-8-20 2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看死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9-10 19: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9-11 18: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heremylove 于 2006-8-19 10:27 发表
铰接的也有动力分散比如AGV。

JR东日本E993系、E331系
小田急10000系、7000系、50000系都是连接台车
10000top01.jpg
P1030748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4-20 05: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