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日,省城不少媒体的头版刊登了一则通告:“由2006年7月18日开始的铁路售票系统升级尚未结束,联运总公司所属的12个火车售票处的19个售票窗口不能售票,对此带来的不便我公司深表歉意,并敬请广大旅客谅解。待升级完毕后,再行告之。”这则通告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个铁路系统升级半个月都完成不了,真这么难吗?为什么铁路系统升级,铁路部门不发通告,而是代售单位发布致歉通告,为什么其他的大多预售票点却在7月18日开始升级后的几天内全部实现正常预售票,惟独联运所属的售票处无法正常运行,人们议论纷纷,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春运事件”是导火索?
今年4月,在安徽阜阳召开的全国春运总结会上,铁道部运输局出台了一个名为《铁路客票代售业务管理办法》(试行)的讨论稿,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第一章中第四条:铁路客票代售业务,在符合本办法规定各项条件的前提下,原则上应委托路内多经企业开展铁路客票代行销售业务。这也意味着今后除了铁路的三产可以经营车票预售外,别人不能涉足这个领域,很快这个讨论稿就在太原火车站开始落实。
今年4月20日,太原火车站通知太原市联运总公司,要求他们在5月底前分期分批终止在太原市的所有代售点售票业务。为此,该公司在与铁路部门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向国家、省市行业主管部门反映,得到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认为铁道部阜阳会议讨论稿违背了国家反对行业垄断、大力发展联运的政策和精神,并通过铁道部运输局主要领导协调解决,终止了该讨论稿,责成太原铁路局和火车站迅速纠正停止联运售票的做法。联运在据理力争之后也度过了一道坎儿。
铁老大发威?
就在“春运事件”3个月后的7月17日,太原火车站通过预售票网络发出通知:从次日起开始对全市所有预售票系统进行升级,(而对何时完成升级却没有任何承诺)不少预售点售票员认为:这次系统升级和以往一样,只需要一晚上(大约8到10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没想到一周之后,眼看着其他售票处一个个开通,联运的各个售票点却始终按兵不动,据预售票处售票员介绍,以往升级从来没有影响过白天的售票,没有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半个月。当他们每次问及何时能开通时,铁路部门的答复总是:“别着急,慢慢来,总得一台电脑一台电脑地调试吧,至于何时对联运售票点进行系统升级要等太原铁路局的安排。”
就在省内最大的火车票代理销售点--南海街代售点刚开业半年以后,距此不到1公里的山西电视台院内,一家新的火车票代理售票点在今年4月后悄然开张了,而与这个销售点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联运的其他3家售票点:
太原市新建路龙潭公园西门联运售票点与车站直属东港海逸售票处距离700米,太原市东辑虎营联运售票点与车站直属军人电影院售票处距离900米,太原市山西财大南门口联运售票点与太原市公交公司门口售票处距离1.1公里,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这些售票点都是在今年春运总结会议后相继投入使用的,而此时站点之间必须达到3公里的惯例也随之被打破。
对此,不少人担心,这样下去,恶性竞争在所难免,重复建设也将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作为垄断行业应当在已有的格局基础上进行布点,发挥它自己的“宏观调控”作用。
令所有人感到奇怪的是,火车站直属的代理点竟然在这次电脑升级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太原联运之痛
面对着现在无票可卖的事实,太原市联运总公司总经济师雷星明显得很无奈,他想到1987年,他们为了方便老区人民买到一张火车票前往吕梁率先代理销售火车票,受到老区人民欢迎的场景,并得到了当时省领导、太原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在此之后,他们得到铁路部门的同意和支持,在省城开设了多个火车票以及飞机、汽车、轮船等客票业务代理点,1997年还率先实现了电脑联网售票,并与铁路部门统筹安排,遵循3公里不重复设置客票代理点的布局原则,在太原市设置了13个客票代售处,基本覆盖了全市,自从那以后,在省城各大院校、人员密集区等附近都能看到联运售票的身影。联运与铁路的合作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他们13个点的销售量占到全市40多个点近2/3的辉煌业绩。为树立铁路部门代售点的崭新形象,2005年11月24日,他们投资百万元、占地700多平方米的省内最大火车票代售点在迎泽大街与南海街交叉口开业,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来预售票点场地小、环境差的状况,在市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根据太原市联运公司售票中心赵晓云主任统计,暑运期间他们每天平均有2500~3000张客票的代售量(春运最高达4500张),这就意味着至少有2000人白白跑了冤枉路,按每张票代理费5元计,中心每天至少有1.25万元到1.5万元的损失,加上各个预售点的房租,半个月下来,中心已经损失了近30万元,这还不算各代售点的工作人员工资支出等,省内最大的火车票代理销售点——南海街代售点面临着交不起房租的尴尬局面。
铁路之说
针对火车预售票代理点系统升级,太原火车站一位姓刘的副站长称,对于此次升级他们十分重视,由于该升级是由原来的4.0升级到5.0,所以系统庞大、参与人员多(包括铁科院、铁通、厂家、电子所以及车站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需要时间进行。据车站统计,自从升级开始,车站候车厅大约增加了20~30%的旅客,这给本不宽敞的售票厅带来不少压力,为此他们专门在火车站售票大厅增设了多个售票口,以缓解人员拥挤的状况,对于升级给百姓带来的不便请市民谅解。但是对于何时能够全部完成系统升级,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当问及为什么不优先照顾一些有影响力的销售点时,该负责人表示要等铁路局进行安排。
无果的谈判
面对社会各界越来越大的压力,7月29日,太原铁路局、太原火车站、太原市联运总公司三家单位坐在了太原火车站贵宾室,就联运售票处系统升级等事宜进行协商,三方就全面对太原市联运总公司所属的12个售票点21个售票窗口进行升级,恢复售票电话定票取票业务,对该公司南海街售票处作为太原市代售点的品牌倾力打造,以及布点规划、市场份额和加强自我管理等事宜交换了意见,联运公司也保留因为延期升级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名誉进行索赔的权利,同时联运总公司同意太原火车站提出的派驻铁路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等。
就在人们似乎看到希望的时候,太原铁路局答应会议当日下午给最后答复,但是三天又过去了,依然杳无音讯。截至发稿时,传来消息,太原市政府已出面对此进行协调,相信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
公众利益置于何处
目前正值暑运高峰,来自浙江的秦先生本想打算在他以往经常购票的联运下元预售票处买票回家,与放假的孩子团聚,但是他一连跑了好几家预售票处,却被一张字条“系统升级暂停售票”的通告挡在门外。没办法,他只能到火车站售票处看看,但是面对长长的买票人,他发愁了。尽管如此他依然排了2个小时的队买票,好容易轮到他时,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票了。无可奈何的秦先生只能乘坐太原---宁波的航班与家人团聚,像这样与秦先生有相同经历的人不知又有多少。
据太原火车站相关人士介绍,此次系统升级是全国性的,太原市区的40多家预售票都要完成升级,但是由于参与升级的技术人员只有3人,只能一台电脑一台电脑地进行,至于何时能够完成系统升级,他们也不清楚。
面对车站工作人员的说法,不少市民不敢苟同。
众所周知,系统升级在不少行业都存在,这其中包括移动、联通以及固定电话号码为代表的通讯行业的系统升级、航空预售票系统升级等都与火车票预售有着相似的公众服务性,通讯行业的通常做法是:事先在媒体上刊登公告或者通过手机短信事先告知,并承诺完成的时间。而航空预售票的做法尽管没有通过做广告告之公众,但最近几年的系统升级全部在夜间进行,把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几天前记者偶然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贵阳市因为铁路售票系统升级而发布消息的做法应当值得有关部门学习。
与此相比,不少市民认为:他们不知太原火车站此次的系统升级有多复杂,但事先没有告知公众、事后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完成系统升级,都有悖常理。无论怎样,都不应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况且,升级的时间恰巧又选在暑运高峰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