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1-3 14:47:00
|
|阅读模式
鏖战沈通线
--------------------------------------------------------------------------------
沈通线由辽宁沈阳到吉林通化,虽说我院只有三十多公里的勘测任务,但对二院来说,它关系到我院能否进入东北市场,为争取更多的后续市场份额的首次之战。为了不负二院重托,打好这一仗,贵阳院党政高度重视,由副院长张雨露带队,由敢打硬仗的勘二处18名职工组成精干队伍赶赴东北。他们昼夜突击作战,克服了重重困难,仅用50多天就圆满完成了勘测任务,受到院总体和沈阳铁路局的赞誉。
鏖战东北,贵阳院将士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总工程师周忠德在涉足这块土地的当天,就组织专业人员兵分两路前往吉林、辽宁两省收集沈通线沿线各方面的基础资料。为寻找国家三角点及水准点,他密切联系当地群众,克服了沿途树林非常茂密,透视条件极差,雨水多等等困难。为了完成当天的计划任务,他和队员们常常穿着湿淋淋的衣服穿行在林密的山坡上。当地老乡被他们的这种“忘我”精神所感动,主动帮他们带路,提供方便。他根据现场实际,用自己的知识多做方案进行比选,并第一次大胆利用租用的GPS把国家三角点引到坐标既有线铁路附近设点保存。为此在极短的时间里,二处的职工相继完成了院未开展控测及航测调绘(补测地形地物20多公里,国家三角点5个,核实寻找点位联测约28公里,水准点5个,为核实寻找点位线路约28公里,)其他的测量工作。在他的精心组织下,沈通线优质按期完成了,而他有孕在身的妻子却意外地流产,这使他感到非常痛心和难过。
精心组织,团结奋战,奋力拼搏,勇于开拓,打造二院的“精品”,要把最好的勘测资料献给东北人民,这是二处在沈通线上的中心主题。他们根据队员、仪器设备及现场实际情况和院要求,制定了每天的进度计划和质量安全措施。为保证质量,安全,他们实行分级包干奖惩制,总工程师做为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无重大方案遗漏及控制质量、安全无事故苗头发生等,各专业组长做为第二责任人要严把各组每天质量、安全关,要求每个队员在每个工作环节中必须严格执行测量规范、勘测细则、设计规范、初测技术要求;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程序,如有违规或不良行为的要逐级追究。为保证工期,他们采取齐头并进,逐个击破的作战方针。每天三个组平行作业,早晨踏着晨露爬上山岗,晚上披着星月疲惫而归。各组专业人员吃过晚饭来不及抹去脸上的灰尘,就赶着整理当天采集的数据资料和准备第二天出工的资料,一干就是凌晨1点多钟。线路专业小伙子张红卫虽参加工作不久,可他善于钻研,不懂就问,敢于吃苦,并能独当一面。吉林通沟至干沟段为长白山余脉西延段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森林茂密,野兽毒蛇时常出没,沿线路方向高程由445米逐渐上升到750米后又逐渐下至525米,相对高差80至305米。他和队员们常为了测一个点有时要上下攀爬1个多小时,鞋子没几天就磨破了,衣裤也被灌木荆棘划得破烂不堪。由于该段为越岭线路,弯道多达到29个,占全长的47%,坡大、坡陡达20.5%,对测量大偏角,小偏角,打倒线、抄平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测工吴锦为避免数据误差和返工现象,他每次都要做两边,尽量做得准确无误。在做浑河水文、水下地形时租借不到小船,他们就绕到浑河水浅的地方,把仪器、手提电脑等物用塑料袋包装挂在脖子上手拉手淌水过河。桥隧专业组长罗惠芳负责苍石至南口前、通沟至干沟两段改建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中两座跨河特大桥、四座大中桥、三座长短隧道和一座特长隧道的设计工作,特别是苍石至南口前段的桥隧受浑河影响,需作浑河及其支流约18公里的水文工作,她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为了完成任务,她与两个组员分工协作,各带一个组,每天沿河步行要绕10多公里的路程淌水到河对岸搞水文调查,做水下地形,脚底打起几个大水泡,同事们看她走路有点困难,让她休息一下,她说:我不愿因桥隧工作耽误了整个工期进度,不然就是我的失职和无能。就这样她硬是撑着把水文工作做完,为沈通线资料提前交付争取了宝贵时间。
贵阳院的职工们说,沈通线虽然非常辛苦,也没什么产值,但能为二院“打造精品”,吃点苦受点累值!多么朴实的语言。他们用自己的勤恳、无私而忘我的精神抒写着“人”的品格,用无怨无悔的青春汗水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描绘着绚丽的人生。(陈华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