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chutou在 2005/03/21 11:11am 第 1 次编辑]
深度报道:铁路大变革下的宜昌机遇
(2005-03-21 10:19:26) 三峡晚报网
2005年3月18日下午,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号,洪山广场一侧的一栋大楼上,几个镏金大字“武汉铁路分局”彻底地抹掉了“分”字。
在这栋楼的8楼会议室,铁道部有关负责人郑重宣布,即日起撤销武汉铁路分局和襄樊铁路分局,组建成立武汉铁路局。
运行了多年的襄樊铁路分局撤销,取而代之的是襄樊铁路办事处,隶属武汉铁路局管理,绝大多数员工将重新安排工作。
根据铁道部的改革方案,宜昌火车站也绕过了襄樊,收归武汉铁路局管理,以后,三峡宜昌与武汉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多头管理:报批等很久
3月18日下午襄樊铁路分局撤销,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与宜昌火车站取得联系。
一名负责人在电话里称,这是铁道部酝酿很久的一次重大改革,主要因为旧的体制无法适应新形式下的需要,“以前的四级管理体制过多、过细。襄铁和郑铁都是法人,以同一种方式经营同样的资产,职能交叉,管理重叠,效率无法提高。”
此外,宜昌火车站头上有多个领导者,春运时增加临客等重大事件来临时,必须先向襄樊铁路分局申报,分局再向郑州铁路局申报,整个手续办下来,至少需要三五天,甚至更长。武汉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后,时间将会大大地压缩。
据记者了解,新武汉铁路局管辖范围包括原武汉铁路分局和襄樊铁路分局,线路分布在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河南省部分地区,连接湖北、湖南、陕西、河南、江西等省,包括汉丹线全线以及京广线、武九线、宁西线、孟宝线、襄渝线、焦柳线等线路的部分区段,线路总延长达5282.34公里。
有关人士称,这次撤销铁路分局是铁道部近20年来最后一次,也是最彻底的一次“清理”铁路分局。截至目前,全国铁路局下属的62个铁路分局全部撤销。今后,在中国铁路系统中,市民将再也看不到“铁路分局”的字样。
设立办事处人员大多保留
原襄樊铁路分局成立于1996年,隶属铁道部郑州铁路局,在册职工32000多人,管辖焦柳、汉丹、襄渝3条铁路干线和长荆、鸦宜两条支线铁路。原襄樊铁路分局撤销后,宜昌火车站直属于武汉铁路局管理。对于原襄樊铁路分局的工作人员及领导层安排,武汉铁路局一名负责人称:根据铁道部规定,原襄樊铁路分局将成立一个新的办事处,大部分工作人员将保留,而原领导的安置则要等铁道部和武汉铁路局通知。
不仅宜昌,原襄樊铁路分局下属的荆门站、襄樊站、十堰站等多个站点,现全部收归武汉铁路局统一管理,包括原襄樊分局所管辖的站段之间的协调工作,统一由武汉铁路局来进行安排。目前,襄樊办事处到底做什么工作,还需要等待武汉铁路局进行协调。
现在,襄樊市新华路原襄樊铁路分局办公大楼,工作人员忙不迭地清理自己的东西,大家都显得很落寞。大门外,“郑州铁路局襄樊铁路分局”的招牌被撤下,即将换上“武汉铁路局襄樊办事处”的牌子。
由于公检法的特殊性质,铁路分局所在地的铁路公安处、检察院、法院的机构和体制暂时不变。铁路的卫生防疫机构和职能也维持现状不变,其管理关系将逐步理顺。
在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后,铁路局内设机构和编制暂时不作调整,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人员数量,待关系理顺后由铁道部下达各铁路局的机构和编制。
武汉铁路局成立的当天下午,铁道部还一并宣布了人事任命:安路生担任武汉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宋德玺担任党委书记。据记者了解,在此之前,安路生系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局长,宋德玺系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分局局长、党委书记。
宜昌市民乘火车不受影响
从本报获知襄樊铁路分局撤销的这一消息后,不少市民担心今后坐火车会受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宜昌火车站副站长郭兵。郭副站长明确答复:铁道部此次改革对宜昌影响不大,所有工作人员仍坚守在岗位上,旅客在宜昌火车站坐火车,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2005年3月17日,宜昌火车站对外宣布:原定于3月18日开行的首趟汉宜铁路城际直达客车,因铁路生产布局调整暂缓开行。
对该趟城际列车翘首盼望多年的宜昌市民,感觉再次被“涮了一把”。早在一年前,原襄樊铁路局曾对外宣布,定于2004年4月18日开行首趟城际列车,后因铁道部对新线路进行安全评估,被迫推迟至2005年3月18日。
到2005年3月8日,此趟城际列车运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但因铁道部作出重大调整,原定于2005年3月18日由襄樊铁路分局开行的汉宜城际列车,需等调整工作结束后才能开行。
铁路系统一位资深人士分析,对开行汉宜城际列车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此次撤销襄樊铁路分局。运行汉宜铁路城际客车的长荆铁路,由湖北省和铁道部按照70%和30%的比例出资18.5亿元修建。受湖北省长荆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该铁路由襄樊铁路分局负责运输经营业务,襄樊铁路分局撤销并入武汉铁路局后,将由武汉铁路局接手长荆铁路所有业务。
宜昌火车站:更多机遇
2005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务副主席丁凤英等7位委员,向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提升武汉铁路中心枢纽城市地位,尽快成立武汉铁路局的建议》的提案,得到省长罗清泉的赞同,受到中央领导的关注。
但是这场铁路变革,对宜昌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撤销襄樊铁路分局,组建武汉铁路局,对宜昌只有好处。”宜昌火车站副站长郭兵说,今后宜昌火车站会很便捷地申请新开线路。
根据《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以武汉为中心,布局建设1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约为2100亿元,其中在湖北省内的投资约为880亿元,投资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甚至包括对全国铁路建设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沿江铁路长荆段、宜万段。
另据铁路系统有关人士透露:随着宜万铁路的最终建成通车,宜昌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将凸现出来,不排除在宜昌设立办事处的可能。
“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襄樊铁路分局撤销当天,本报记者采访了原隶属该局管理的火车站、工务段等基层站段。
一名工作人员说,郑州铁路局分家、撤销铁路分局是大势所趋,“尽管心情上一时难以接受,但我们坚决支持铁道部的改革。”
陈化勇(化名),原襄樊铁路分局老职工,9年前进入襄樊铁路分局。据他介绍,原襄樊铁路分局主要担负湖北省内武汉、孝感、襄樊、十堰、荆门、荆沙等30多个市县及10多个大型厂矿企业的客货运输任务。
“有着近9年历史的襄樊铁路分局,一下子就撤了,我们的心里挺难受的……不为别的,就是舍不得。”谈到已被撤销的工作单位时,陈化勇的声音有些哽咽。
老陈说,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听到了相关的消息,“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自己最放不下的,是即将离开朝夕相处了九年的同事和这个团队”。
资料 :武汉铁路局历史沿革
湖北境内铁路起源于1893年6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修建的大冶铁路。1896年4月清政府分段修筑卢汉铁路,1906年4月1日,全长1214.5公里的卢汉铁路全线通车,并改称京汉铁路,1936年9月,历经30年风雨坎坷,全长1059.6公里粤汉铁路全部竣工。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连结起来的京汉、粤汉铁路被命名为京广铁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铁路得到长足发展,相继修建了武九、汉丹、焦柳、襄渝、长荆等铁路线,覆盖了全省主要大中城市的地区。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后,汉口曾3次设立铁路管理局。
1949年8月成立汉口铁路分局和武昌办事处;1958年10月成立武汉铁路局;1963年4月,武汉铁路局撤销,同时成立武汉铁路分局,隶属郑州铁路局管辖。当时直接管辖基层站段,主管京广线。
1971年,再次成立武汉铁路局。1983年3月1日,武汉铁路局再次撤消,管辖南到湖北赤壁,北至河南漯河的孟庙,东至湖北阳新东龙,西至武汉舵落口。
2005年3月18日,第三次成立武汉铁路局,重点扩充西线,直到郧西、宜昌,与陕西省、重庆市交界。
■首席记者 汪 洋(武汉报道)
http://www.cnhubei.com/200503/ca70976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