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ekedog 于 2021-5-5 02:10 编辑
中国谨慎选择社保模式 避免出现“拉美化”现象中国谨慎选择社保模式 避免出现“拉美化”现象-搜狐新闻中心 (sohu.com)
这篇2004年的文章,果然也从侧面说中了中国铁路的拉美化现象。
第二,要确定一个“正确”的社会福利模式。如果将社会福利模式大而划之,分为“普救式”(主要是北欧和西欧)和“补救式”(主要是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两大类的话,那么,它们各有千秋。但是,在版图辽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客观条件下,我国是不可能采取“普救式”福利模式的,因为其福利标准是以中产阶层为基准设定的。英语国家的“补救式”总体来看适合于我国:国家和政府的主要责任放在社会底层上,有限的福利资源也集中在社会底层上,加大社会救助的力度,这就是“补救式”的本质所在;而对于中产阶层,国家给予的只是一个市场经济制度的法律保证而已。所以,选择一个“正确”的社会福利制度是防止拉美化利益冲突和社会动荡的第一道屏障,是保障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制度安排,是维护政治稳定和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制度体现。
拉美主要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获得的只是中产阶层的支持,失去的却是广大社会底层的信任。这是拉美国家给我国福利制度改革提供的一个重要教训
================================================
中国铁路由于是全国统一的运营商,导致票价水平几乎一样,而且用车也差不多,没有多少区别。结果就是,国铁的区域列车只有25G/CRH6这2个系列平台可以选,而且都存在缺陷,使得都不能为广大贫困大众提供有一定竞争力且便宜的出行服务。受益的是一线城市全体当地户籍居民,二线城市市区及近郊当地户籍的居民,以及三四线城市住在市区的居民,前者是有地铁服务的,而后者是有普铁服务的,而这些人收入水平较高,这样子导致了这么多年来较便宜且便捷的列车服务基本上只能向上述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服务,高铁更不用说。
实际上,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穷人是很难享受到较方便快捷的铁道服务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在嚷嚷铁路不能私有化,铁路不能私有化,即使一点私有化都要不得,这些嚷嚷的人也很多都是上述区域的居民而已。
实际上,在转型过程中,适度的铁路私有化(国有控股的)其实是可以的。因为,对于发达地区而言,铁路私有化后,运能是增加的,铁路私有化之后票价尽管会有所上涨,但是可以通过补救式的模式,给收入较低的居民给于交通定额补贴,从而给发达地区的穷人一个出行的条件。当然落后地区的铁路是完全不能私有化的,因为这样子那些地方的穷人将彻底绝望。
同样,那些整天到晚嚷嚷铁路不能私有化一点不能私有化的人,他们其实很多人经常出去运转,家庭条件都不错,为何不允许铁路有限度私有化呢?其根源是不希望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铁路服务而已,也就是说他们不希望更多人来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罢了。
同样,有限度的私有化后,产生的效益,可以通过里面的国有股权分红,转移支付给更穷的地方,让上述地区也能享受到铁路服务及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这就是中国铁路拉美化的原因分析及现象产生的根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