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37|回复: 0

永远的“开路先锋” ——记中国铁路哈尔滨局哈尔滨机务段“朱德号”机车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3 2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远的“开路先锋”
——记中国铁路哈尔滨局哈尔滨机务段“朱德号”机车组





图为“朱德号”机车组成员在机车前合影。


  榜样档案

  “朱德号”机车组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哈尔滨机务段“朱德号”机车是全路三大伟人号机车之一。机车组现有职工14名,其中党员11名,平均年龄33岁。“朱德号”机车命名72年来,历经5次换型、6次换车,先后有24任司机长、223名乘务员战斗在这个集体,截至2018年9月1日,已安全走行92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30圈。机车组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全路安全标兵、火车头奖杯等480余项荣誉。2017年12月1日,顺利完成第五次换型的“朱德号”机车开启牵引进京旅客列车新征程。

  9月2日23时,刚刚完成Z158次列车机车牵引任务,“朱德号”机车组就直奔北京机务段整备场,精心呵护、保养“朱德号”机车,将车顶上的铜喇叭擦拭得金光灿灿。

  不管刺骨寒冬还是炎炎酷暑,无论入库有多晚、身体有多累,他们都要把机车擦拭得干干净净。“擦拭机车就如同触摸‘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朱德号’精神,我们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朱德号”机车组司机长张佳生抹着汗水说。

  1946年10月,在“死机复活”运动中修复的1083号蒸汽机车被命名为“朱德号”。悠悠72载过去,这台伟人号机车历经5次换型、6次换车,始终以“开路先锋”的气概驰骋在祖国建设的各个时期,书写着“开路先锋”的不朽传奇。

  车轮滚滚,永远向前

  时光荏苒,车轮滚滚,“朱德号”机车即将迎来72岁生日。

  哈尔滨机务段新职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朱德号”展室,乘着光荣的机车穿越时空隧道,踏访她闪光的轨迹——

  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在“死机复活”运动中修复了1083号蒸汽机车。194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把这台机车命名为“朱德号”。从此,这台机车以“开路先锋”的气概昂首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解放军打到哪里,火车就开到哪里”,在炮火硝烟中,她一往无前;“不给钱也要干三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她勇挑重担;“高提手柄,多拉快跑”,在改革开放中,她敢为人先;“京哈线上创精品”,在新时代,她再写新篇。

  “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从人工操纵到智能操纵,每一次机车换型都是一次技术革命。这些都要求‘朱德号’机车组发扬‘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朱德号’精神,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朱德号”机车组第二十任司机长赵彦忠深有体会地说。

  走进电力时代,“朱德号”乘务员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保安全本领,让安全里程不断延伸。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摸索、总结出《电力机车运行中出现非正常情况的判断及处理》,对“炸瓷瓶”等“常见病”规定了“诊治”办法,一举解决了电力机车在北方极寒天气下“水土不服”的问题,连厂家的技术人员都伸出大拇指。

  “检车一丝不苟,擦车一尘不染,操纵一点不差,安全一事不出。”“朱德号”机车组摸索出安全行车“四个时候”“十大关键控制点”,严格遵守“五防”措施,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的安全控制网络。

  72年来,“朱德号”机车安全走行920万公里,创造了72年“零事故”的辉煌业绩。

  光荣使命,铭刻心中

  在“朱德号”展室中,陈列着一张2017年12月1日Z158次旅客列车客票。这张客票记录着“朱德号”机车转型进京的重要时刻。

  回想起当天的情景,已经88岁高龄的“朱德号”机车组第十六任司机长孙广发心绪难平。他在新老乘务员座谈会上动情地说:“能在有生之年见证‘朱德号’牵引旅客列车进京,我很激动,这是几代‘朱德号’人的梦想!”孙广发勉励现任机车组人员,“希望你们不改‘开路先锋’初心,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再立新功!”

  虽然全新的“朱德号”机车组是“百里挑一”的技术尖子,但是面对和谐型电力机车却是“门外汉”,有关安全操纵的技术与规章制度如同一张白纸。从2017年9月1日新车出厂到12月1日首发北京,留给机车组成员的时间只有3个月!

  “伟人号的牌子可不能砸在咱们这代人手里!”张佳生组织伙计们兵分两路,一路跟着兄弟机务段乘务员熟悉机车“脾气秉性”,一路实地勘察各个停车站情况。

  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到首都北京,单程1248公里,需要途经300余个弯道、30余座桥涵、800余架信号机,张佳生带领伙计对照工务、电务部门提供的信息,逐个弄清楚线路的坡度、道岔的型号、信号机的位置等情况。

  为确保列车停车标位置,保证机车出库、转线、连挂万无一失,“朱德号”机车组成员们手拿卷尺,多次徒步在北京、哈尔滨等站测量,将可能影响安全的28处风险点记录在案,熟记于心,在模拟机上反复练习操纵。扎根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机车组体重最轻的刘涛居然累瘦了好几斤。乘务员张亮说:“在公寓休息、吃饭、洗澡,大家聊的都是线路的变坡点、分相处所、关键站等内容,就连说梦话都是在探讨技术问题。”

  “咱们开的可是进京旅客列车,必须做到停车一把闸、规章一口清、应急处置一手精!”张佳生带领伙计向有着丰富旅客列车牵引经验的“毛泽东号”“周恩来号”机车组取经,结合京哈线线路特点,先后梳理出客车列尾操作、停车标米数互控、过分相后供电电压确认、双风管风压确认、过电压吸收电阻检查等11项旅客列车操纵安全风险点,并逐一制定了安全控制措施。

  责任担当,血脉流传

  2017年12月1日,作为首发值乘司机,张佳生在哈尔滨西站拉响了“朱德号”机车进京的第一声风笛。当列车经过10个小时运行安全、正点地抵达北京站时,社会媒体和旅客围在朱老总的铜像前聚焦、拍照,张佳生和随乘司机刘洋兴奋不已,前所未有的荣誉感、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

  新人新车新交路,如何延续“零故障”的光荣历史,是摆在全新的“朱德号”机车组面前最现实的挑战和考验。“朱德号”机车组党支部提出了“身在‘朱德号’,心向党中央”工作理念。“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不要忘记初心,忘记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张佳生把这句话工工整整地记在了当天机组日志的首页,激励大家以车为荣,创造新业绩。

  “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朱德号’不仅勇当安全先锋,还要成为创效模范。”北国的夏天,烈日炙烤着大地,“朱德号”机车机械间的最高温度突破50摄氏度。在每个运行区段,乘务员最少钻进蒸笼般的机械间5次,每次在高温、多个电压吸流电阻组成的“烤箱”前站立10分钟,只为探究清楚车体、吨数、天气等影响电力消耗的因素。3个月后,这个机车组提炼出“‘朱德号’节电操纵法”。

  走在时代前列,老品牌焕发新活力,“朱德号”坚持“传承+基础+创新”工作思路,敢于“智造”,善于创造。乘务员李东东对司机室内设置的LED显示屏颇为骄傲:“这个显示屏内存大,展示的内容多而全,还不占空间,我们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技术研讨,这可是我们‘朱德号’的原创!”类似这样的“原创作品”在“朱德号”机车组随处可见,《“朱德号”一次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9项创新创效成果凝聚着机车组人员的智慧和心血,成为“朱德号”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优质产品。

  近年来,“朱德号”机车组坚持开好安全车、品牌车与攻难关、解难题“两手硬”,技术创新成果多达200余项。2015年,机车组被黑龙江省总工会命名为“劳模创新工作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朱德号”机车组成果全面开花:“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争做合格党员”“三亮一争”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在全段各级党组织推广,党员“两违”率下降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朱德号”机车组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及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做法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内部进行了交流,机车组先后荣获中国铁路总公司“党内优质品牌”、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标杆党支部”称号。

  辐射效应,内外开花

  “看,这个拉响‘朱德号’汽笛的人,就是咱‘朱德号’第一任司机长陈希有!”9月3日,在“朱德号”展室,司机长张佳生面对面向新职乘务员传承家风。《“朱德号”精神》《开路先锋》等画册被郑重地交到新职乘务员手中。这种交接仪式在“朱德号”机车组从未间断。

  72年来,“朱德号”的乘务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朱德号”精神薪火相传。72年来,先后有24任司机长、223名乘务员在“朱德号”工作过,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是技术能手,有的是行业带头人,个个响当当。

  孙广发的大儿子被分配到“朱德号”实习时,孙广发第一个举手赞成。他说:“好钢得在熔炉里炼。”可是,当儿子要在“朱德号”定职时,他执意让儿子退出竞争。他说:“荣誉不能都让咱家占了。”在别的机车上,儿子时刻以“朱德号”精神激励、鞭策自己,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机车司机。

  一位日本管理专家来“朱德号”考察,连连称赞:“中国‘朱德号’,伟大,凝聚力,真正的!”

  如今,“朱德号”式星级乘务员评比在哈尔滨机务段蓬勃展开,已经评选出技术过硬、素质达标、标准一流的“朱德号”式星级乘务员305人次。同时,“朱德号”成为选送新职司机、优秀大学毕业生挂职锻炼的育才摇篮。

  2013年、2016年,“毛泽东号”“朱德号”“周恩来号”机车组签署《共建联创协议书》,以“争当全路一流标杆,争创全国一流班组,争做当代工人楷模”为目标,始终当运输战线上的开路先锋。

  “朱德号”精神走出了“路门”,辐射到社会,激励、鼓舞、影响着更多的人。每年,机车组成员都要深入福利院慰问残障儿童,到烈士陵园祭扫先烈。机车组还与周围几所学校建立了包保联系,定期安排人员到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自2016年以来,已有3万人次来“朱德号”展室参观学习。

  采访手记:让“朱德号”精神代代相传

  72载岁月,无论机型如何改变,始终激励着“朱德号”机车组永葆先进的奥秘何在?实地采访,记者由衷地被流淌在血液里、厚植在根脉中的红色基因所折服。“敢挑重担,勇当先锋”是“朱德号”精神的核心,它深刻诠释了几代铁路职工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献身铁路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如今,“朱德号”机车牵引着旅客列车驰骋在京哈线上,一群“80后”“90后”乘务员正用他们的使命担当,破解“货改客”过程中的道道难题,续写着“开路先锋”的崭新传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2-22 1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