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铁路车站,最重要的是沈阳站与沈阳北站,每日不分昼夜地迎来送往无数的匆匆过客。与这两个车站喧嚣热闹相对照的是默然伫立,形单影只的沈阳东站。 沈阳东站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与同期而建的一条铁路密不可分,这条铁路就是中国人在东北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和资金建设的首条铁路——奉海铁路。 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历史上中日之间的第五次战争,亦是中日第二次因朝鲜而起的战争。中国战败,次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本与俄国为争夺东北利益,爆发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俄国,东北南部成为其势力范围。并将中东铁路长春以南段改称“南满铁路”,成立殖民机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 民国七年(1918年),张作霖任东三省巡阅使。民国十一年(1922年),张作霖根据杨宇霆、王永江等人的建议,制订了修建纵贯东北的铁路东、西干线计划。其目的是与日本“满铁”争夺权益,形成对南满铁路的包围,取得铁路建设权、经营权与军事运输权。 奉海铁路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7月开工,两年后竣工通车运营。干支线营业里程总长337.1公里,经抚顺、南杂木、清原、梅河口到吉林省海龙县。同时,有联络线至辽宁总站(沈阳老北站)与京奉铁路接轨。 奉海铁路的建成打破了日本对东北铁路运输的垄断,推动了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作为奉海铁路的始发站,沈阳东站当时名为“奉海站”,后改为“沈海站”,抗战胜利后更名为“沈阳东站”至今。
东站站房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坐南朝北,建筑面积1971平方米。中间三层,东西为二层,楼顶三面饰有宝瓶式女儿墙,地下一层。
顶部为塔台,周围镶玻璃窗,上圆下方攒尖绿色宝顶,宝顶之上设一座方形小亭。门廊高近10米,两侧圆形石柱装饰为爱奥尼克柱头,雨搭上收为桃尖形。
进入正门,是作为候车室的大厅。这里最初是两层天井式大厅,二层四周设有回廊和木制栏杆,两侧为木制楼梯,现在已经改建,添加了一层屋顶,已与原貌相去甚远。 大厅西侧为售票处,联网出售全国各地的火车票。除了不多的购票者外,这里很安静。2013年6月16日,沈阳北至抚顺的4313次在沈阳东站停办客运业务。在此之前,这趟车是沈阳东站唯一经停的车,每天13:12到站,13:14开车。
站前是公交229、273路的终点站,周边是沉寂的空间。
从沈阳东站往西大约2500米,大东区如意五路14号,是大东区图书馆所在在地。这座气势恢宏的院落,就是王明宇公馆,也称总办府。
民国十四年(1925年),奉海铁路公司成立。张作霖任命王明宇为奉海铁路公司总办,主持修建奉海铁路。王明宇有着卓越的管理才能与广泛的人脉关系,深得张作霖器重。王明宇果然不负众望,提前九个月完成奉海铁路的建设任务。
王明宇公馆与沈阳东站建于同一时期,占地面积519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围墙、门房、主楼、厢楼和花园组成。作为沈阳的历史遗存,民国北洋政府奉系官员的公馆中,王明宇公馆是比较独特的一座。 主楼和厢楼建筑格局正面呈“凹”字,俯瞰为“器”字,前后有回廊环绕,中间有花园。 2004年,王明宇公馆成为“市保”文物。2005年,政府投资进行维修。2007年,大东区图书馆迁至此处。
图书馆二层的王明宇纪念室,以图文、实物陈列来介绍王明宇的生平。 遥想当年,公馆的主人在这里守望着绵延远方的铁轨与咫尺之遥车站。八十多年过去了,在这安静的书香翰墨之地,还会听到车轮的铿锵前铁轨上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