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仔 发表于 2005-4-3 22:30:16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本帖最后由 siji1979 于 2013-1-6 17:28 编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火车仔在 2005/04/19 06:49pm 第 6 次编辑]

——看到《羊城晚报》登出的《沉寂的小火车》后,我们一行三人立刻前往小火车所在地的梅州,亲自探寻这一段广东省最后的小铁路——梅隆铁路。
    一大早从家里出来,到达广州东站的时候正好赶上N755剪票上车。途中与一位做银行的阿姨聊了足足五个小时,在她下车前还说我们回来的时候见面(因为她也是星期日的那一趟车回来)。

    下午我们准点到达了梅州,下着小雨,但空气清新,景色相当漂亮。火车站位于梅州市的最南端,我们与前来接我们的梅州车迷“林子”见面后,马不停蹄地坐着出租车前往位于市区北面的“旧梅县火车站”。
    这里的TAXI和韶关的一样,4元钱调表,一次跳一元。坐在飞奔的的士上,没有太多的红灯,市区里也很安静,车少、人也少。林子说这里的道路绿化很有特色,不同的主干道种着不同的树种。的确如此,两旁绿树成荫,有点像广州的环市路,整个城区的感觉,就和以前的广州老区差不多。许多人力三***车、摩托、摩托三***在街上跑,但都十分的文明守礼,同时这里也实行了禁鸣,完全不会像广州那样的嘈杂。没有太多的公共汽车,以本地人为主的梅州,大家几乎人手一辆“小绵羊”。

    一路上交通十分畅顺,跨过宽约100米的梅江后,在一处比较破旧的地方停了车——很明显是一个废弃的道口。两旁有着长长的横杆。终于见到了762mm的窄轨铁路,***的很窄,两脚一跨,毫不费劲地就站在两个铁轨上面。如今的道口几乎已经变成了集市的一部分,小贩已把摊档放在了铁轨上面。通往“东山站”方向的铁轨已几乎拆除,只剩下大约40-50米。


    另一头则是旧的“梅县火车站”,还保留着几段线路,但其余的地方只能看到路基的痕迹,因为前面的“三角线”还在使用,所以这里才能得以保留。火车站的外形与大铁路的一模一样,采用黄墙砖石结构的房屋,站名依然清晰可见,可以已经是人去楼空,站房里空空如也,满是霉味和蛛网。绕道楼后面,可以见到车站的正门和一座有着两个窗口的售票亭。



    沿着线路往前走,就是一条用于掉头的三角线,由于小火车的机车是单司机室的,故每次需要折返的时候,都需要通过三角线换向。三角线北头是已经废弃了的车库,林子说以前曾经有多台内燃机车在此整备,还有“红卫”小蒸汽。可现在已经被某广告公司租用,用来制作大型的户外广告牌。而通往车库的线路,已有一半埋在了垃圾堆下面。
    随后下起了小雨,我们往罗坑方向走。忽然林子十分敏锐地辨别出远出传来的喇叭声,“应该有车头过来了!”。果然,一台“广州”02号机车缓缓地开到我们面前。车在不远处停了下来,林子马上上去与司机沟通,司机答应让我们上车,一同前往罗坑站。后来林子说,那位司机就是2004年《羊城晚报》记者拍的那一位。


    我们站在机车里,通过三角线换向后,轰隆隆地前往罗坑。途中经过许多个无人看守的道口,还有一座原始的石桥。头一次坐在如此精致的车头里,大家都十分兴奋!机车采用的是***盘调速,有大闸、小闸,最高时速40KM/H。与准轨的机车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噪音没有这么大吧。

    经过约10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明天添乘的罗坑车站,不远出就是火力发电厂,巨大的烟囱和散热器整齐的排列着。可以清楚看到已有三个机组在运营,一个在建。机车入场拉空煤车出来,我们在车站等着。车站里的人马上与林子打起了招呼,马上聊了起来。

    车站上贴着一张很新的公告,说的是最近发生的村民抢煤事件。只见机车缓缓地开出来,一群早已在等待的村民利索地拿起扫帚和铁桶,车一停稳,各自找一辆敞车就爬上去。开始扫车底倒剩的煤灰。听说以前的情况更严重,经过电视台曝光后才有所改善。林子后来说,最近煤价高涨,他们都是拿那些煤粉来制作蜂窝煤的。

    从车站方面得知所有车辆均在此站过夜后,我们步行走回交通干道,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找到的士、到达饭馆。一共点了8个菜,都是地道的客家菜,清淡可口。
    ……………………




akira 发表于 2005-4-4 04:36:53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本帖最后由 siji1979 于 2013-1-6 17:28 编辑

期待你的杰作~~


leel 发表于 2005-4-4 12:31:15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这个贴子最后由leel在 2005/04/04 12:31pm 第 1 次编辑]

这么多***

火车仔 发表于 2005-4-4 13:01:37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唉!部分的是“Zhen”,部分是“Lun”

115107222 发表于 2005-4-4 23:15:21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说到做到~
BUMP!
u know who I am~

kisslam 发表于 2005-4-5 10:17:52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为什么“真”和“轮”发不出?

Df11-0128 发表于 2005-4-5 14:11:32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顶!

火车仔 发表于 2005-4-5 16:20:51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罗坑

火车仔 发表于 2005-4-5 16:38:00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好爽啊!!!!

我系火车人 发表于 2005-4-5 22:31:22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下面引用由火车仔在 2005/04/05 04:38pm 发表的内容:
好爽啊!!!!

人与自然与火车融为一体~~~~

火车仔 发表于 2005-4-6 10:07:29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梅江夜景
Camera:CANON EOS 30
Lens:EF 24-85 F3.5-4.5
Film:KODAK 200
Scan:EPSON 2480 PHOTO
(多重曝光4次,每次3秒、F8)
PS:    感谢林子带我们吃尽客家美食,带我们去看这么漂亮的夜景!

slongzhiw 发表于 2005-4-7 12:13:32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漂亮~
一种南方特有的风味

发表于 2005-4-7 18:02:45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em09::em09::em09: 我要顶啊!!!
有支炮系吾同D!!! :em02:

T29-6057-K82 发表于 2005-4-8 01:09:58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广角真TMD大!

djj1-0001 发表于 2005-4-8 11:29:18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这条铁路是不是国有铁路呢?

林子 发表于 2005-4-8 11:32:51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下面引用由djj1-0001在 2005/04/08 11:29am 发表的内容:
这条铁路是不是国有铁路呢?
不是,是地方铁路!

发表于 2005-4-8 11:38:29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下面引用由djj1-0001在 2005/04/08 11:29am 发表的内容:
这条铁路是不是国有铁路呢?

完全没有国铁成分!!! :em07:

火车仔 发表于 2005-4-13 16:00:25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这个贴子最后由火车仔在 2005/04/14 01:02pm 第 4 次编辑]

“梅隆”忆事(2)
2004年4月2日

    今天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太阳,梅州的太阳显得特别的红亮,照得四周的楼群明亮透红。的士只用了10分钟,就飞到了罗坑车站,七点四十五分。此时,“广州02”的司机已经在做着发车的准备了。


    只见司机从车尾的楼梯爬上车顶,在旁边的树枝里抽出了一条水管,然后从车顶往车里灌水。这可以说是一个“现代式”的水鹤。加入的清水最主要用于柴油机和变速箱的降温。趁着还有空闲时间,我们往前方走了约50米,在旧时的候车室看了一下,现在已经变成小卖部了,而旁边的售票处也是门窗紧闭。大约八点二十分,“广州07”牵引的货列由西铺回来进站后,我们登上机车出发。



    线路的开端我们要爬上一连串坡度比较大的线路,两旁都是挡土墙,似乎当年是从山中开挖出来的。过了两条隧道后,两旁马上豁然开朗。我们沿着山腰前行,山下是一层又一层的水田,泛着粼粼的波光,远处是连绵的山峦,窗外吹来阵阵凉风,夹着清幽的花香。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小火车前往西铺的时候后面都是空车,所以速度很容易就提上来了。一路上穿州过省,通过一个一个的小村庄,但村里的鸡鸭狗似乎都习惯了小火车的轰鸣,依然是悠闲自得地散着步,或者待车头来到它们跟前才慢悠悠的跳下路基。
    梅隆多年来一直都采用旧时的“路签闭塞”系统。就现在五个运营车站来计算,全程共需要“车上交接路签”三次。换言之,我们来回只有六次的机会拍摄交路签的情况。
    去时第一个交路签的车站是长滩站,我也是第一次亲身经历这一种消失已久的“仪式”。在驾驶室里见到远处举着路签的信号员,副司机探出半身,先扔下车上的路签,然后顺势用手臂套住路签环,就这样简单的一个交接动作,足以体现了旧时铁路人的发明智慧。

    随后我们在三门峡站临时停车,等待避让我们的列车出站。借此机会我们和司机商量,做出一个广东境内少有能够实现的疯颠行为:上敞车。二话不说,我们四人马上爬上位于其中一辆位于列车中部的敞车,幸好昨晚的雨水把敞车中的煤灰冲洗掉,因此我们没有弄到全身黑黑的。列车缓缓的开出车站,柴油机废气的味道夹杂着空气中的花香迎面扑来,略带寒气的山风呼呼地吹着,群山环抱压迫着你的眼,田地里的农民好奇地看着我们四个城里人站在敞车里大喊大叫,因为实在太刺激了,列车像似以百公里的速度飞驰,每一次拐弯总能让我们感到梅隆铁路的伟大。我们站在不停蛇行摆动的敞车里,穿过农田、穿过小桥、沿着上管塘水库快速前行,美丽的风景与壮丽的铁路线让我觉得无比的感动,完全可以想象到当年建设梅隆的艰辛与困难。

    我们在车子排(梅西)站避让前方列车,从敞车上下来,得知需要在这里呆上约二十分钟后,我们往那间古老的车子排站房里钻。驻守这里的是一位“典型”的老铁路:白衬衣、蓝外套、带着一副黑粗框眼睛、排列不齐的牙齿……,十分像《火车之恋》里那位印度小站的站长。


    车站里面摆设十分简洁,一进门就是一套调度设备:两台路签机、手摇发电机、电话、工作桌、信号台等等。进门左边是一排休息的凳椅一间站长宿舍。而墙壁上则挂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各种规章制度。泛黄的纸上还是用毛笔写着梅隆铁路对于乘客、乘务、车站的各种规定,还有当时的运行时刻表、编组表等等。



    站长走了进来,熟练着摇着发电机,然后拿起电话。虽然说的是客家话,但也可以猜到前方的列车马上就要来了。只见站长挂上了电话,然后填写路签单,折好,然后塞进早已准备好的路签皮袋里,拿着信号旗走向线路。



    我们都站在他的后面,准备把这一瞬间留下来。机车的鸣笛声越来越近,林子已经可以判断出是“红卫”型机车。机车的身影一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站长马上举起路签,我们也举起相机,准备“战斗”。列车轰轰地冲过来,只见司机把路签一扔,然后顺势勾住站长的路签,就是那不到一秒钟的瞬间,令人兴奋不已。(在这里采用了4张/秒的连拍,感谢佳能)

    那趟车通过后,我们马上回到我们的广州02号机车上,继续前行。这次列车是在山峦间前行,有许多沿着山腰盘缠的大曲线,十分漂亮。刚从梅县出发时,林子已经和司机交流过,司机说见我们对这些这么好奇,决定在线路某处停车让我们下车拍照,因为那里有一座很大的石桥。果然,车从车子排开出不久,我们就来到了那座石桥。司机在桥前停车,我们拿着“武器”纷纷冲下去,直往前奔。等我们待位后,司机拉动风笛,列车缓缓通过石桥。然后在我们跟前停下,我们又迅速跑回机车。在这里可以说是本次旅行最大的意外收获,十分感谢梅州司机的热情“款待”。
    经过最后一段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终点站:西铺。

T29-6057-K82 发表于 2005-4-13 20:55:02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下面引用由怯在 2005/04/08 11:38am 发表的内容:
完全没有国铁成分!!!

是与铁道部完全无关。

成成 发表于 2005-4-13 23:25:40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

真爽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 “ 梅 隆 ” 忆 事 (4·19更新,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