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S 发表于 2021-7-25 17:23:3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7-25 15:38
没人指望司机能修车,但你好歹知道什么是毁车吧

也不是说修好,至少处理一下故障撑到下个车站,别瘫区间里影响运行
这个之前我记得您说过,东风韶山司机整一下还能顶会儿,和谐趴了只能直接叫救援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7-25 19:39:16

CRS 发表于 2021-7-25 17:23
也不是说修好,至少处理一下故障撑到下个车站,别瘫区间里影响运行
这个之前我记得您说过,东风韶山司机 ...

对啊,高度电子化集成化的东西,司机没法上手啊
何况地铁的主要设备还在车下,没条件处理

CRS 发表于 2021-8-5 23:20:45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1-8-6 17:22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7-25 19:39
对啊,高度电子化集成化的东西,司机没法上手啊
何况地铁的主要设备还在车下,没条件处理
我今天看见了国铁的微信推送了一个跑格拉的指导司机
“全国技术能手”,“全路首席技师”,“五一劳动奖章”等等
这个文章使用的叙事顺序、内容、措辞,都很有水准
在我认为没有夸大事实的前提下给读者营造出来一个他能把NJ2训得服服帖帖的形象
但是细看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讲他修车的功绩都是东风4那一段,换NJ2以后再没提修车,都在说开车
并且只是没提修NJ2,而且使用了一些我觉得很迷惑的词语。他也未见得真的开过动集
不过要说他开车有这个水平,我还是信的。人力便宜,干嘛花钱用工程技术提升运行品质

新时代·铁路榜样

CRS 发表于 2021-8-5 23:30:02

CRS 发表于 2021-8-5 23:20
我今天看见了国铁的微信推送了一个跑格拉的指导司机
“全国技术能手”,“全路首席技师”,“五一劳动奖 ...

它文章里带的视频也很值得看,很多宣传部门可能注意不到的技术细节

CRS 发表于 2021-8-6 17:21:34

又来一个,这是真·高原动集
藏族男孩开上复兴号
视频里有驾驶台和机械间,但是看起来都是电1D那个头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8 17:10:54

CRS 发表于 2021-8-5 23:20
我今天看见了国铁的微信推送了一个跑格拉的指导司机
“全国技术能手”,“全路首席技师”,“五一劳动奖 ...

“苦是真苦,但不能因为这里艰苦,就谁也不来干工作。能在青藏铁路上开火车我很自豪,我的坚守很有意义。”许宝平这样说我相信,如果能开上国产高原机车,他会更自豪。但是不谈报酬论辛苦也不科学,当年西宁机务段的司机写着血书要求跑格拉线,难道是为了吃苦??
从文中的描述来看,确实也是苦,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成立拉萨机务段的科学性,如果让拉萨机务段包跑格拉线,以本地藏族乘务员为主(最好是那曲那边的人),可以大大减轻司机身体的痛苦,并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但是再苦也不至于格尔木出库就挂氧气瓶吧,那他在家里也吸氧?摆拍真的是,不过想必小记也不会有兴趣真的去跟车上天路{:5_134:}
挂着氧气开车确实酷,带病坚持工作啊这{:5_113:}
当年我去的那次制氧机不能用,氧气包没发,还没到昆仑山口司机就哇哇吐,呵呵{:5_134:}
江克栋这个有点牛,不知道他怎么在现场处置列尾故障,感觉就是更换列尾吧?这零下二十多度踩着积雪海拔4800大半夜拎着列尾去换,真的可能出人命哦,调度为啥不安排机车摘出来单机去后边送列尾呢?无人站真是可怕
从文中看,GE那套信号还在用?太恐怖了,要不是这玩意,列尾也不能轻易故障吧

您最后的观点我觉得出发点就错了,如果仅仅考虑成本,那必然是全自动化最低,可问题是你可能实现全自动化么?不还得让人盯着么?这时候再上自动化设备,不就是重复性投资吗?明明人可以干并且可以干的很好的事儿,总想着去交给机器,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好事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8 17:16:36

CRS 发表于 2021-8-6 17:21
又来一个,这是真·高原动集
藏族男孩开上复兴号
视频里有驾驶台和机械间,但是看起来都是电1D那个头

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我觉得是证实了西藏本土也是有火车迷的{:5_134:}
不知道这哥们当年在兰州上学的时候是不是也上海子{:5_113:}
从这照片看,主界面里完全没有内燃的相关显示啊
控速159,藏族大车还是给力{:5_134:}


CRS 发表于 2021-8-8 23:57:49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8 17:10
我相信,如果能开上国产高原机车,他会更自豪。但是不谈报酬论辛苦也不科学,当年西宁机务段的司机写着血 ...

全面自动化要求的理论成本和工业水平,现在的人类大概还负担不起
当然可以谈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物理理论本身的发展就需要理想状态嘛
但是我觉得大家可以达成的共识是,我国铁路如果推进自动化工程,会耗费很大的制度成本
相比之下不如继续用人力去做那些机器已经可以做得很好的事

人体本身的算力和执行力,在有些地方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把相对简单粗暴的任务交给机器
就比如开车这个事,别让司机花工夫去练怎么在手柄上绣花,自动驾驶出毛病了手动撑到下个区段站就够了
省下来的人力哪怕我用来巡检,用来培训故障处理,节约点机务段里停轮维护的时间,减少点机破救援
西门子不是刚提出来新一代高铁要从计划修升级成状态修嘛,我们用传感器做不到,那把司机省下来在车上监控车辆状态行不行

当然这都是往好的方面猜想,具体能不能实现,实现了能不能真的从物理上节约成本,咱们也说不好
反正之前不是说和谐电改程序了,手柄1位1公里2位2公里,这就是用技术节约人力劳动成本嘛

CRS 发表于 2021-8-9 00:05:22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1-8-9 00:15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8 17:16
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我觉得是证实了西藏本土也是有火车迷的
不知道这哥们当年在兰州上学的时候 ...
和谐电这玩意本来他车显示都没有,又不是内燃端输出的时候,还要啥自行车{:5_130:}
LKJ是个大上坡啊,手柄设159不怕冒吧{:5_128:}

huamao_zhh 发表于 2021-8-9 10:02:32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8 17:10
我相信,如果能开上国产高原机车,他会更自豪。但是不谈报酬论辛苦也不科学,当年西宁机务段的司机写着血 ...

如果成立拉萨机务段,段址会放在那里了?拉萨站?拉萨南站?协荣站?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9 16:01:40

CRS 发表于 2021-8-8 23:57
全面自动化要求的理论成本和工业水平,现在的人类大概还负担不起
当然可以谈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物理理 ...

这东西我觉得和物理上的理想状态是两回事
自动驾驶需要设计者通盘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而这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且实际上恐怕还是会有被漏掉的情况,而且场景越复杂,这个问题就越突出
换句话说,自动驾驶算法的完善恐怕必须要由血泪铸成,那么请问何必呢?我们有必要为这么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去用生命埋单么?我觉得显然没有
所谓的减少生产成本,放在社会层面来看更可能是毫无意义。因为总体来看人类尚处于劳动力富裕阶段,并不是说把司机从驾驶岗位解放出来还有更多更有价值的工作去等着他们做。换句话说他可能就失业了(或者导致其他人失业的连锁反应),那这时候就分两种情况了,在发达国家,确实有可能国家掏钱养着他,也就是说所谓的压榨机器,让人享受,这在发达国家是有可能的。所以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左手掏钱还是右手掏钱的问题,反正这钱你总要给人家。很多发达国家的理念确实是把人类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去享受生活
但是在我国你就不用妄想了,我们是讲求“奋斗”的国家,国家不会养闲人,失业后充其量你可以去领点低保,所以降低成本的实质是人民生活品质的下降,站在这个角度,我就更怀疑那些鼓吹自动化的高层人士心里到底是盘算的啥了。把机车乘务员逼成快递小哥会让这个社会显得更有档次吗?(当然现状是很多司机觉得还不如去送快递,这是另一个可悲的问题)
人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强于电脑我认可,但这可不是普通工人能做到的,换句话说,大部分人并没这个天赋,能够体现他们算力更强的场景还就在于这简单的驾驶上面,也就是应对突发状况上面。你司机平常都没摸过车,故障状况接过来能把车开好?突发状况下能合理应对?这不就是我之前说的郑州地铁的情况么?
至于您说的巡检,您是不是不知道,在很多发达国家是禁止司机在运行中进入机械间的?抛开电磁污染不说,的确有机械伤人的危险,曾经有司机就跟我说过他就差一步就被柴油机崩出来的东西打死;至于故障处理,现在的机车对司机来说确实勉为其难。当然多培训是没错的,把那些毫无意义的学习活动改成业务培训完全可以实现
您多关注点地铁,就会知道所谓的状态修已经在国内实现了(至少理念实现了),而且我记得智能高铁也有这说法啊,这时候司机恐怕真的不如传感器管用
最后,手柄1位1公里2位2公里,是啥意思呢?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9 16:12:23

CRS 发表于 2021-8-9 00:05
和谐电这玩意本来他车显示都没有,又不是内燃端输出的时候,还要啥自行车
LKJ是个大上坡啊,手 ...
我记得我以前发过类似的图并且您应该也看到过,如果您保存了请帮我看看我当时发的是不是这个,我记得我拍过更清楚的但是怎么找不到了
现在我就很想知道这玩意在拉林上面是不是内燃压根不发力?是的话真太恶心了
那样这样说就真的只能是内燃那边派一个人盯着数据(毕竟要发电),所谓的混动重联无非就是能够互相传输手柄信号,我擦这也太LOWB了,就这也特么好意思吹???
这是个长坡道,但坡度看起来并不大(大也没事但肯定跑不到159啊),变坡点前回手柄就好了,而且司机多半用了定速,根本不用管
藏族司机就算跑到162估计也没人敢罚{:5_13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9 16:19:45

huamao_zhh 发表于 2021-8-9 10:02
如果成立拉萨机务段,段址会放在那里了?拉萨站?拉萨南站?协荣站?

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就在拉萨整备车间的基础上扩建不行吗?
当然也可以考虑把机务段建在那曲甚至安多的可行性
拉萨机务段本来原设计就有,当年刘志军胡搞成性给拿掉了,就应该罚他去唐古拉站挂列尾五十次!!!

CRS 发表于 2021-8-17 22:32:27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9 16:01
这东西我觉得和物理上的理想状态是两回事
自动驾驶需要设计者通盘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而这需要耗费 ...

和谐电原始的恒速设置不是手柄给1位定速10公里,2位定速20公里,以此类推
后来发现挂车调车需要低速运行没法控制,就改成了1位定速1公里,2位定速2公里

您说的这个问题确实也很重要,我主要是更偏重从技术可能性来考虑
我想起了我是不是前一阵说过这句话:技术最终还是要靠人实现,为人服务

但是我确实很少关注地铁,我有一种好像就像您不喜欢和谐车的感觉{:5_130:}
智能高铁我印象里主要宣传的是机械师的界面升级了,运行途中监控状态处理问题更方便了
在回库维修这方面的优势好像没太提?回头我再查查去

司机和传感器孰优孰劣,我觉得就是我之前提的,机械系统它是一个有一部分玄学在里面
碰上这玄的部分,传感器数据即使能测出来区别,有可能人也没办法从数据里分析出有意义的规律
都传说丰台的老司机能听出来柴油机声音具体是哪台ND4,这我不知道真假,但是我的猫能听出来哪辆是我家汽车

CRS 发表于 2021-8-17 22:38:59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1-8-9 16:12
我记得我以前发过类似的图并且您应该也看到过,如果您保存了请帮我看看我当时发的是不是这个,我记得我拍 ...

这图我也没印象了,但是也可能就是一个屏显示不下了需要切界面嘛
电头上面完全没有油头的信息,后边就盲着转,不太可能吧
当然我也觉得即使有数据,还是一样得派人盯着,但是完全没数据的话,真出了事人都反应不过来啊

话说回来,国铁和中车一直以来的宣传,就是口径很统一“油电互控”
从来没提过协同出力这事,反正我不记得,这么大的事我应该还不至于记错

无心人 发表于 2021-8-19 15:08:10

我记得论坛原来有个老人是开蒸汽机车的,忘了是谁了。

沈局彰段 发表于 2021-8-19 20:01:43

无心人 发表于 2021-8-19 15:08
我记得论坛原来有个老人是开蒸汽机车的,忘了是谁了。

趣复、蒸汽老锅炉,这俩都是老司机,大师级的,不过已经多年未见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求讲解蒸汽机车驾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