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0-4-8 14:31:51

ljt 发表于 2020-4-7 19:59
列车电站,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一支机动电源。30多年来,它以机动灵活的特点,发挥了战备、救灾、应急的重要作 ...

看完基本明白了,铁路车辆厂只负责制造车体和走行部,然后拉到列电基地去安装调试发电机组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20-4-8 14:46:24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0-4-8 14:30
总的来说没什么复杂的啊,就是个移动电站

但是在那个时代环境下,这东西对于中国来说就已经是“高科技”了,列车电站刚引入中国的那个时代中国才刚刚学会制造蒸汽机车。

CRS 发表于 2020-4-8 22:38:31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0-4-8 14:30
我意思是,还有无更多角度的照片


当时才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
以为就特种棚车
长得也棚车样
就没多拍{:5_117:}

ljt 发表于 2020-4-11 14:08:51

上世纪60年代戚墅堰工厂生产的T9型发电车 ​​​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0-4-11 14:28:32

ljt 发表于 2020-4-11 14:08
上世纪60年代戚墅堰工厂生产的T9型发电车 ​​​

对,我在临汾站看见的应该就是这种,我记得就是戚墅堰的,请问这车是干嘛用的?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20-4-11 18:00:36

ljt 发表于 2020-4-11 14:08
上世纪60年代戚墅堰工厂生产的T9型发电车 ​​​

从列车转向架的轴箱设计上一看就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老国铁的标准风格。经典的滑动轴承轴箱。不过到了90年代都陆续更换为滚动轴承转向架了。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20-4-19 19:15:32

提起列车电站让我想起了发生在三秦大地的一起坑农事件

沈局彰段 发表于 2020-4-19 21:18:41

ljt 发表于 2020-4-11 14:08
上世纪60年代戚墅堰工厂生产的T9型发电车

印象中这个和我小时候见到的彰武生活段的发电车差不多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20-4-19 22:18:17

具体事件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20-4-19 22:24:43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20-4-19 22:18
具体事件

刚没截好屏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0-4-20 10:35:53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20-4-19 22:24
刚没截好屏

您这个啥也看不了啊,直接粘贴过来不行吗?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0-4-23 14:54:56

600万元买回700吨“废铁”


先后耗费638万元巨资、一度电都没有发过的“列车电站”上,
如今挂上了“教训基地”的牌子。看着这堆重达785吨的废铁,
陕西宝鸡县巩家泉村420户农民的心在流血。

巩家泉村花重金购进发电设备,却发现腐蚀严重无法使用,只好
申请报废……600万元买回700吨“废铁”

巩家泉村曾是陕西省有名的小康示范村,其龙头企业宝鸡电
石厂从1980年投产以来,先后为国家上缴税2000万元。
但在前几年,极度紧张的电力供应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要害。巩
家泉人看着红火的电石厂因没有电而不得不经常停产,心里急得
直冒火。

巩家泉村于是萌生了自办电站的念头。1996年村上派人
外出考察,并于同年3月认识了海南华能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
理吴朝枢。曾在国家电力部生产司任职的吴朝枢介绍了后来运到
巩家泉村的“第52列车电站”。

列车电站当时属于电力部国家电力调度通讯中心的下属企
业——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几番接触之后,双方于1997年2
月7日签订了“第52列电设备使用权转让合同”。成交的结果,
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收取转让费325万元,其中前期付款225
万元,另外100万元安装后一年内付清。

“列车电站”当时远在广东省三水市。1997年6月25
日,巩家泉村派出10名人员前往拆迁设备。在三水市西江经过
先后再次破堤、铺设临时铁路牵引,水运到广州南站,又通过铁
路运到宝鸡阳平车站,再铺设临时铁路400多米,才将52列
车电站搬迁到了巩家泉村。历时两个多月,耗资160多万元。

但经宝鸡电力设备厂工程技术人员检修和宝鸡市锅炉检验所
质检测试,该设备腐蚀严重,特别是锅炉、锅筒等关键部件完全
参数严重超标,4台锅炉全部报废。检测过程又花费了150多
万元。

坏消息接踵而至:宝鸡供电局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不同意列
车电站并网。巩家泉村东奔西跑后得到的结果是——并网可以,
但必须交900万元并网费。而据专家对列车电站检测后估算,
如想投资将其修好,至少还得1000多万元。

就在列车电站运回来半年后,当他们还忙着找专家检修、跑
并网时,宝鸡供电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由于很多企业倒闭
关门,电力供应由原来的供不应求变成供应剩余。以前头抬得高
高的宝鸡供电局,现在却跑来游说电石厂多用电。

巩家泉人终于明白,638万元得到的只是一堆重达785
吨的废品。因此,他们不得不在去年2月16日向国家电力调度
通讯中心提出了报废申请,并于今年1月6日得到批复同意。

更为可笑的是,经查,该电站是宝鸡电力设备厂的前身——
原西北列车基地1969年组装出厂的,服役已近30年,先后
转战唐山、吐鲁番、三水等地,现在又转回到它的老家宝鸡。但
此时的它却犹如一把利剑刺在巩家泉420户农民的心头。

巩家泉人想不明白,国家电力调度通讯中心,是国家电力部
的职能部门,明知该设备本应报废。而且国家有关部门在199
6年就严禁兴办1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却要将这堆无用的废
铁转卖给他们。有意思的是,在收到前期225万元后,国家电
力调度通讯中心下属企业龙源公司,就再也没向巩家泉村要过剩
余的100万元。

因638万元的失误,尽管宝鸡供电局以各种优惠措施鼓励
他们用电,但巩家泉村现在却因资金紧张又用不起电了,龙头企
业宝鸡电石厂不得不继续停产。(摘自《中国青年报》)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0-4-23 14:59:17

看完总体感觉是人傻没药医,农民不种地,早晚得出问题
话说这是否是最后一列保留的列电?如果是的话,赶紧通知该村保留,或许可挽回损失{:5_134:}
没看懂的是当年签署的“使用权”算什么鬼?允许你使用但列电公司不负责运营(也就是说不算出租)?包不包括设备产权?如果包括产权,为何还要向职能部门申请报废?这是怎样一个畸形的体制{:5_134:}
最大感触是——那个年代过轨管理真他妈宽松

ljt 发表于 2020-4-23 16:23:18

电力事业的“轻骑”——列车电站
(本文原载《中国电业》1988年第六期)

列车发电事业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电力工业还只能东拆西调,是个“拆拆补补”的局面。最初的列车电站就是这样建成的。例如老二站,原先叫“五○工程队”,是已落地在无锡双河尖电厂的英制2500千瓦旧列车电站机组,由晋察冀边区第十五兵工厂308厂的一部分战士,将其重新恢复到列车上。老3站也是同样的英制2500千瓦旧列车电站机组,原落地在上海浦东电气公司,由上海电业管理局恢复为列车电站。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共增加列车电站11台,总容量3.52万千瓦。主要是从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购置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将列车电站的投资比例(指占全国电力工业总投资的比例)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提高到2.2%,安装容量13.95万千瓦。



1956年,水电部在河北保定市成立了列车电业局。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国内制造为主,国外引进为辅”的方针。1958年始,国内制造出了单机容量为2500千瓦、4000千瓦、6000千瓦的列车电站。

1962年,为适应战备需要,列车电业局机关迁移至北京市。在保定市,建立了列车电站基地,负责制造、检修、备品生产等;还将1959年组建的中心试验所扩大改建为技术改进所;并建立了一所培养列车电站初级技术力量的技工学校。



随着列电事业的发展,又相继在湖北武昌、陕西宝鸡、江苏镇江建立了3个新基地。到1980年底,列车电站机组发展到70台,总装机容量为26.61万千瓦。全局职工达8000多人,其中随车流动的职工有4000多人。



列车电站以租赁方式为用户供电,其特点体现为一个“快”字。一台2500千瓦燃煤的列车电站,机组定位后,最快24小时(一般48小时左右)即可向外供电。一台6000千瓦燃油的列车电站,调迁路程为3000多公里,从接到命令到向用户供电只用22天。柴油汽车拖车电站到达用户后,随时可以供电。



另外,列车电业局所辖的机种和单机容量是多样化的,能够适应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如有燃煤的蒸汽轮机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有燃油的燃汽轮机列车电站和柴油机汽车拖车电站。



单机容量分别有120千瓦、300千瓦、1000千瓦、2000千瓦、2500千瓦、4000千瓦、6000千瓦、9000千瓦、23000千瓦等。机组主要是国产的,还有捷克斯洛伐克、苏联、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制造的。英制23000千瓦燃机新3站,在南京市可以每天启停,起到调峰作用。

ljt 发表于 2020-4-23 16:24:12

列车电站的战备、救灾和应急作用



列车电站的足迹遍及全国。北至祖国的北大门满洲里,南至天涯海角海南岛,西至新疆的乌鲁木齐,东至大海之滨的大连、烟台、宁波、厦门等。称其为电力事业的“轻骑”,再恰当不过了。



列车电站的战备作用。

它曾长期在大西北为国防工业和三线建设供过电,它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上天出了力。它还曾支援过抗美援朝。当时,鸭绿江上的水丰电站被炸毁,前线空军指挥部和雷达面临断电危险。老2站接到命令,迅速拆迁,一路绿灯,险过分水峰(锅炉车厢与隧道顶只差2.5厘米),直达丹东。干部职工顶着敌机骚扰,迅速隐藏车体及供电线路,仅用9天安装时间就供电成功。

1975年,李先念同志评价列车电站说:“一旦有事,也能抵挡一阵。”



列车电站的救灾作用。

1954年盛夏,长江洪水威胁着武汉市150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正在山西榆次发电的老2站,又接到上级传达的周恩来总理的调令。

全站职工用24小时完成调迁准备工作,32小时到武汉,60小时安装完毕,13分钟暖管,6分钟开机,迅速使排洪水泵响了起来。

武汉市委给他们记了集体一等功。



1976年唐山地震后,电网大多瓦解。当时,第52列车电站的职工家属伤亡也非常惨重。但他们在列车主设备被震倒的情况下,毅然地把仅能使用的一部柴油发电机启动起来,保证了本地区的食用水和医疗用水,被誉为“震不倒的列车电站”。



列车电站的应急作用。

1977年,第59列车电站在陕西宝鸡基地安装,计划拉到葛洲坝供电,由于佳木斯市经委主任带人到水电部催要,结果将电站开到了佳木斯。

当时的佳木斯市,电源而奇缺,生产上随时有断电的危险。






△《佳木斯电业局志》中的列车电站



佳木斯纺织厂是一个有5900多人的大厂,年产值5800万元,需电4000千瓦。那一年,拉闸672次,计2984小时,从而造成了“三少(产量少,产值少,利润少)”,“三低(质量低,生产效率低,设备利用率低)”的被动局面。

他们请市经委同志19次进水电部,9次进列车电业局,请了个列车电站,迅速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

jiguanqiang 发表于 2020-4-24 20:52:21

本帖最后由 jiguanqiang 于 2020-4-24 20:58 编辑

b站上发现的,搬过来。列车电站电影教学片。

火车大亨 发表于 2020-5-6 20:26:52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20-4-23 14:59
看完总体感觉是人傻没药医,农民不种地,早晚得出问题
话说这是否是最后一列保留的列电?如果是的话,赶紧 ...

是啊!现在这玩意要过轨压根没门!

中国东方红 发表于 2020-5-7 15:11:06

沈局彰段 发表于 2020-4-5 19:23
才三十多年,现在连毛都没有了吗,一个存世的也没见过,倒是见过工程局的发电车,还有生活段的发电车

列车电站跟发电车完全不同,发电车就是把发电机组装在车上,跟工地上用的没啥区别,只是大小而已。列车电站,严格地说就是把整座电站按照不同功能分别装在车上,使用时比较简便的组合起来实现电站功能。所以蒸汽列车电站有锅炉车、汽轮机车、发电机车、变电车等主要车辆,还有一些辅助车辆用于运输连接的高压管道、传动轴、电缆、起重设备等。保定原有列车电站基地,保定当地称“列电”。我的一个同学家就是保定列电的,几十年前的事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列车电站》宣传册(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