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7:52:19

在南京住的酒店大厅可以喝一杯热的菊花茶,或者冰的柠檬茶,靠在沙发上,透过大玻璃欣赏夜晚的新街口。在2017年重返南京之前,上一次看到新街口夜景是哪一年了?坐在沙发上,喝一口柠檬茶,我思索着。上一次,已经是十九年前了,1999年夏天的时候,后来都是白天来的新街口,一直到2017年,已经是一年前这个时候“时局”突变后了。从武汉街道口的夜景,到南京新街口的夜景,一个礼拜之内重温大学时代最常去的两个大城市中心地带的夜景。总是在转身以后,才发现梦已远走,熟悉依旧,却隔着遥远的距离,追逐里萍水相逢,随青春停停走走,你我的梦随着人潮擦肩而过——苏有朋的《擦肩而过》在我的手机上再度响起。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连续到访武汉和南京,上一次是2006年四个月的超长暑假期间,9月开学季的时候,半个月内把武汉、扬州、南京好好的玩了一遍,我就有了连续欣赏武汉街道口和南京新街口夜景的愿望,遗憾的是那一次到访结束不到两个月,校园里及交际圈“宁汉分裂”了,这个愿望直到这一次“宁汉合流”整整一年了终于得以实现。

五子棋 发表于 2019-4-15 17:53:17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7:46
东南大学这座低调惯了的名牌大学,或者说是最不知名的名牌大学,就连江苏省内都有很多人不知道,更别说在合 ...

第三张的东南大学大礼堂有不少剧组来这里拍过外景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7:55:32

第二天,吃饱喝好了,出发了。南京地铁有很多以佛教宗教场所命名的地铁站,作为信仰基督教的我来说显然并不喜欢。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7:59:10

时隔不到一年,第二次参观南京国民政府旧址。就这十个多月的间隔,景区内有了个质的变化:原先有关于蒋介石及中国国民党败退到台湾的展厅内容更换成了关于蒋介石心系故乡,以及原先未展示的中国国民党正面内容。至此南京国民政府旧址内不再有中国国民党及主要人物(除了汪精卫及其羽翼)的负面内容。我很赞赏这一做法的,这也是对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国国民党辉煌革命史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蒋介石的功过是非有了客观实际的评价。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也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历史教材,没有像以前那样把国民党笼统的分为左右派,而是重新将其分为五个派:廖仲恺代表的左派、汪精卫代表的假左派、蒋介石代表的中间派、胡汉民代表的右派、邹鲁代表的极右派。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被偏激看待的中国国民党,终于可以被客观公正的对待了,台湾泛绿阵营大搞不亚于当年大陆文化大革命的去蒋化,全盘否定蒋介石,不但引起台湾泛蓝阵营的反感,就连中国大陆众多有识之士(包括执政党的成员)都反对,南京国民政府旧址展览馆这一举动大大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是对台独坚决说不,孙中山先生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了,蒋介石虽然未能魂归故土,却也(一定程度上)可以安息了。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00:02

五子棋 发表于 2019-4-15 17:53
第三张的东南大学大礼堂有不少剧组来这里拍过外景

《人民的名义》就在这拍的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02:17

又坐南京地铁2号线去油坊桥,因为油坊桥那一段和国铁很相似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12:03

坐上行列车去仙林大学城了,看看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我和前任女朋友“划江而治”后,她在她的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我去我的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和仙林校区,再也不用担心会遇见她。

五子棋 发表于 2019-4-15 18:13:30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7:59
时隔不到一年,第二次参观南京国民政府旧址。就这十个多月的间隔,景区内有了个质的变化:原先有关于蒋介石 ...

蒋校长还在大陆的时候,选好的长眠之地是中山陵旁边的紫霞湖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17:56

又坐2号线,去换乘4号线,因为4号线直接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20:10

和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一样,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我也是特意选择2018年9月16日去的,也是因为2017年9月16日也到访过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远不及武汉大学工学部校园那么大,却也一样很精彩。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一样有相关的纪念品销售,就在南北苑大门口汉口路上,有手绘地图,有模型,甚至还有南京大学风景为画面的智汇通卡,充了钱就可以坐公交车、轮渡、有轨电车、地铁了,这比武汉大学的纪念品还有创意。对于我来说,还有一点值得感兴趣的,是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北苑隔开的市政道路是汉口路。上海的汉口路是上海租界收回后各道路抽签选中的“汉口路”这个名称,而汉口的南京路和南京的汉口路是汉口租界收回以及后来宁汉合流后,为了纪念,特意命名的。南京的户部巷、珞珈山路同样是为了纪念“宁汉合流”而命名的,因为武汉的户部巷、珞珈山路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街道。我崇尚南京大学敢为人先的精神:历史上首开“女禁”招收女生引领男女同校之风,后来又率先敢于用实际行动对文化大革命说不,对四人帮的覆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23:53

时间尚早,去体验南京地铁10号线,10号线有一段曾经是1号线。十二年前我在南京,安德门-奥体中心区段还属于1号线的时候,我经常在三山街——中胜区间来回坐着玩,那时还是铁路车迷的我,坐过深圳地铁当时全线隧道的1号线和4号线,坐过武汉地铁全线高架的1号线,我更喜欢隧道、地面和高架线路全齐了的南京地铁1号线,喜欢看安德门-小行区间窗外石渣道床线路,看有木枕的线路,看纵横交错的道岔,仿佛坐火车一样。十二年风风雨雨,那里的线路新建的新建;废弃的废弃;拆除的拆除,记忆中的样子实在有些模糊了。有些青春记忆的过往,注定再也找不回来。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25:37

一天的行程结束了,带了纪念品回来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27:53

最后一天早上,吃饱喝好了退了房。等了整整一年,终于等到了南京的雨天。一年前两次与南京的的雨擦肩而过,就像我与她几度擦肩而过。一场细腻的雨,拂去了心里的伤痛,洗去了一年前的耻辱。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31:08

本来这一次武汉和南京之行本没打算参观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5月来南京来过一次的。南京老城区的大学校园毕竟不像武汉老城区那些大学校园“幅员辽阔”且“欲与天公试比高”,不用走那么多的路,不用爬那么高的坡,相比于武汉,参观南京的大学校园容易多了,在南京的前两天参观了六个大学校园,除了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其他诸如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加起来还没有武汉大学工学部或者华中科技大学那么大。第三天决定到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看一看,5月那一次来参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心中百看不厌的大学校园之一。下雨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似乎更浪漫一些,很多和我一样怀旧的人慕名而来采集风景。这座校园来了第一次,就还想来第二次,于是这次如愿来了。来了第二次,以后还想来第三次,来更多次。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33:33

南京地铁4号线貌似再也看不到不贴广告的原色车了,不过居然看到了宣传武汉的列车,不禁让我又想到了“宁汉合流”,就见紫色的南京地铁4号线列车里又是武汉大学珞珈山;又是光谷开发区;又是汉口外滩;又是三鲜豆皮;又是武汉热干面。第一次看到雨中的南京地铁4号线。第一次坐南京地铁4号线的时候,发现合肥地铁列车和它很相似,总是在找坐合肥地铁的感觉,很快反过来在合肥地铁(特别是2号线)寻找坐南京地铁(尤其是4号线)的感觉。南京地铁4号线途经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也途经南京大学旧址,也就是现在的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南京大学的标志色也是紫色,和南京地铁4号线标志色一样,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36:39

换乘2号线,看看雨中的仙林大学城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38:39

然后,又去了油坊桥,到油坊桥又折返去中胜换乘10号线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42:26

10号线坐了中胜-安德门-小行-安德门-中胜两个循环交路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48:04

到中胜又换乘2号线到油坊桥,去体验S3号线。这是这一年第二次体验南京地铁宁和线S3号线。和5月份那一次体验全程不同的是,这一次不过江,坐的是过江前最后一站刘村折返的小交路列车。站在刘村站客场下行方向看着2场的到发线上折返不过江的列车,看着远处京沪高铁、宁汉铁路和延伸到江北的S3号线,还有隐约可见得长江。这两天恰逢“致命的爱恋”悲剧发生,我和前女友在南京“划江而治”一周年,今天(2018.09.17)这样的安排寓意深刻。看了良久,坐车回去,由于是刘村始发的小交路列车,从刘村到油坊桥一路上没什么人,我那节车厢到油坊桥才有第二个人。

地铁魔王 发表于 2019-4-15 18:52:02

尝遍了武汉和南京的小吃,游遍了武汉和南京的大学校园,这一次收获丰富的旅行结束了。真不想在回去了,回去意味着无限的失落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2018,那些与地铁、轻铁、高铁、大学校园有关的日子【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