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1984 发表于 2014-7-17 18: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心里作用,无论是当初的25K,还是后来的25T,乃至现在的DG
很多人潜意识里都喜欢极致的,高大上的,能体现 ...
“。。。尤其是最早的纸质时刻表,看着那一排箭头可爽。。。”
这句话真是道出了我当年还是学生党时候的心声!我酷爱旅游,可是当年作为穷学生又没有钱,只好手捧时刻表和地图“眼睛旅游”。当年时刻表上的13/4、15/6、17/8、21/2等“标杆车”是我向往乘坐的目标。总是梦想着乘坐一次15/6,走完北京——广州全程。,分别在1990年4月和12月,47/8和37/8次成为全路第一批换上全列新空的列车,当年15/6还是混编的,硬座为非空。
经过一个学期的省吃俭用,包括课余时间卖废品积攒的300元钱,第一次独自乘坐了长途火车,第一次到了伟大的首都,而且第一次就坐上了当时全路最先进的、刚更换全列25A新空调列车的38次,还是硬卧下铺(呆会再说车票的来历)。车内淡雅的色调,漂亮的女乘务员,连被套都是淡紫色的丝光面料,被芯是薄丝绵的。以前虽然没坐过卧铺,但经常买站台票在武昌站晃悠,知道一般的火车硬卧就是毛毯+大单。无疑,我坐的38次属于“高大上”,漂亮的红色车厢、先进的设备、在京广线上仅次于16次的速度。。。无一展示着这趟列车的威武和霸气。面对停在车站和沿途擦身而过的其他绿皮列车,坐在簇新的38次上的我,一股得意感、优越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再说说车票的来历,记得很清楚是90年12月中旬(37/8次换新空是1990年12月1日)的一个周四下午,没课,我把宿舍最后一点废品搜罗在一起,坐公汽到大东门。那里有个大的废品收购站,收购价格较私人要高。我把废品卖掉,顺便到大东门邮局将父母寄给我的生活费取出,随后到武昌站看车。到了武昌站售票厅,准备购买站台票,一老头在退票窗口问,谁要今晚38次北京车票?我心里一激灵,随口问了多少钱?老头说,88元,原价(当年新空尚未上浮,票价也没涨,特快硬卧到北京81元,加7元空调费)。我一听,就知道是硬卧下铺了。摸摸口袋里刚取出的、明天就要变成饭票的生活费,头脑一热,没等其他旅客围上来,直接掏钱买了。然后到邮局再取出半年攒下的200元,加上口袋剩下的钱,琢磨着去北京呆上2天足够了。就这样,当年少不更事的我便两手空空,连换洗衣物都没带,进京了。。。
到了北京,在崇文门附近找了一家地下室小旅馆,由于是冬天,有暖气,倒也不冷不潮,而且房间有通风的窗户。从外面看,只是窗户就在地平面上。房间两个床位,每个床位12元,公用卫生间和洗澡间。我住那两天就我一人,我很满意。舍不得花钱买换洗衣服,就白天游玩后,晚上在公共洗澡间洗澡时,顺手把内衣裤洗了,人穿着外衣裤出来,将洗好的内衣裤晾在房间暖气片上,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继续穿。
就这样,一时的冲动,促成了我长大以来第一次独自远游,第一次乘坐火车卧铺,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第一次自己住旅馆,还游玩了故宫、长城、天安门、香山、北海公园等景点。当时为了到邮局取钱带在身上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帮了我的忙,不至于在北京露宿街头(或者被抓到昌平筛沙子),游玩各景点还省了一半多的钱。
回程运气较好,在前门预售所买到了周日中午的61次硬座到武昌,周一凌晨4:30到,票价51元。这样还可以赶回学校上课,周五已经旷课了,周一可不敢。。。
那次出游,算上往返车费、住宿费、景点门票和市内交通费,花去了我270大洋。回到学校,取出存折里还剩下的不到20元钱,加上我北京回来剩下的30多元,外加我又收拾了点废品换了点钱,总算熬到了元旦,迎来了父母汇来的生活费。。。虽然艰苦,但乘坐新型“豪华”列车的新鲜感、去北京旅游的见闻,让我的同学甚为羡慕。 我们这种已经被边缘化的小站 要怎么办 波比 发表于 2014-7-23 09:28 http://bbs.hasea.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尤其是最早的纸质时刻表,看着那一排箭头可爽。。。”
这句话真是道出了我当年还是学生党时候的 ...
呵呵,难得波总这么给面子回了一大段,也是性情中人啊,我运气好些吧普速车几次高大上的运转都不是自己挣钱的。
你回帖中这段“无疑,我坐的38次属于“高大上”,面对车站和沿途擦身而过的其他绿皮列车,坐在崭新的38次上,一股得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感觉跟我原来相当的一致啊
说说我的几次高大上经历,我是出生在成昆沿线,小时候暑假跟着我爸出差坐绿皮去成都,夏天虽然被热得死去活来,但是每次都很兴奋期待,当时也是九几年,经常在半路待毙或会让当时成昆特亏(现在的K113/4),当时东风1双机牵引的车呼啸而过,当时就想我这个车也太低档了吧,我要是能坐对面那个高大上就好了。。。
一转眼96年左右吧跟着父母去了趟帝都,过去的时候坐的8次,虽然当时仍然是绿皮,但这个绿皮的装潢和车厢干净程度明显比之前坐过的绿皮强。感受了帝都后回程父母找人帮忙买的41次特快,当时我父母还嘀咕,这车也太贵了,后来在北京站上车的时候就惊呆了,暂新的红色涂装(应该也是25A),漂亮大气,比之前所有的车都高大上,上去后,发现硬卧的床垫已经媲美绿皮车的软卧了,没有两根皮带子,取而代之的是U型横杠(我爸说这个不好,跟我两人一起睡上铺一点弹性都没有了),地毯窗帘厕所都非常棒,还有舒适的冷气,让也我在之后的几年内坐火车索然无味总是期待能再次坐41那样的车。
再一转眼2001年了,要去长沙读大学了,当时四川去长沙很不方便,唯一靠谱的方案就是从昆明中转,在昆明站上车那天,再次被震惊了,一辆白色为底色,蓝色覆盖其余部分,中间一个红色带条,上去后过道上是崭新的红地毯铺了白色布,车厢的内饰比起当年乘坐41次的震撼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冲淡了跟母亲离别的悲伤,一路上T62次踩车无数,在贵阳站后到先开的踩了一堆25G,沿途什么成都广州车,重庆上海车一律让路,优越感油然而生。后来到了长沙买了人生第一本时刻表上了海子才知道之前坐的车型,然后就是看到京广线那一页的几大天王,T1/2 T5/6 T15/6 T29/30 T37/8还有个T92,尤其是武昌-郑州-北京西的那中间一排排箭头太给力,让人很想坐,我跟你的想法一模一样,恨不得当时就能体验下T15/6全程,不过当时T15/6应该已经换25K了。最后在大学毕业前分别体验了Z18和T2,后者给人感觉有点失望,前者还是给力的,第一次25T体验到来,在火车上谁得最好的一次。
直达2010年5月,我跨过动车,第一次体验了南京-上海的直达G车,没记错应该是2C二阶段,在沿途的车车站踩掉其他站站乐G车外,最让人兴奋的是跟并行的沪宁普速PK,把曾经的高大上一个个甩在身后。
后来我先后体验了G1、G2、G15等车,不过随着坐车频率越来越高,当年那种期待和兴奋感觉反而越来越少了。
PS:2001年9月 T62的服务是我见过最好的没有之一,太热情,全列乘务员都是漂亮MM,服务太好,后来的T61和再次T62都远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碰上最好的那次 波比 发表于 2014-7-23 09: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尤其是最早的纸质时刻表,看着那一排箭头可爽。。。”
这句话真是道出了我当年还是学生党时候的 ...
波总好文{:4_104:} 你不喜欢??? 不过看着明天还有将近500张余票的G7567,觉得杭温标杆这个车的客流实在是堪忧{:4_75:} 本帖最后由 上海小子 于 2014-7-24 10:40 编辑
taylor1984 发表于 2014-7-22 1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都有,普速里T15/6这样的车就是典型的标杆车
其实标杆车没啥,只要客流撑得起就可以开,同时也能开站站 ...
扬州-北京的Z30,高大上啊{:4_87:}
当年被誉为政治作秀产品的Z29/30
十年了,那么多猪头,大特,唯独它还好好的活着。还保持着那一份的高雅和纯洁。
希望扬京直特能永远的活下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