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4日凌晨太原拍摄火车经历
当时“海子网”停运,推迟到现在才得以发布。0:15
由广州乘飞机到达太原武宿机场。
1:05
乘机场巴士到达五一广场。
1:12
乘出租车到达建设北路北大街口(① 11.3元)。 1:27
沿铁路步行至胜利街。当时道口值班员已站在马路上准备接车,经过询问确实有火车即将通过。
1:29
DF7-3113机车拉一节货车车厢由机车厂驶出穿过胜利街,之后变线进入中能集团。拍照效果不好。 1:45乘出租车到达建设北路铁道口(② 8.6元起步价)。选定拍照位置(2010年新架的电车线)试机。 2:20
火车未至,沿铁路向胜利街步行,中途看见机车灯光,返回建设北路。
2:54
建设北路道口信号灯警报响起,但火车只有机车,开到北沙河桥上停下。道口栏杆先推向马路(自行车道)又推回,信号灯警报停止。 3:05
DF7-3113机车由北沙河桥退回胜利街。
3:10
建设北路铁道口警报再度响起,不久又关闭,铁路无动静。
3:24
再次沿铁路步行至胜利街,看到DF7又从中能集团拉出几节车厢,正在马路中间倒车。此时有一辆出租车掉头返回,我乘坐回到火车站(③ 13元)。 3:55
在火车站肯德基餐厅喝了两杯咖啡补充能量。 4:15
乘出租车再次到达胜利街铁道口(④ 11.3元),机车厂线正准备出车,但仍是DF7-3113牵引普通货车,未等候,乘坐同一辆出租车返回建设北路铁道口(⑤ 8.6元起步价)。
4:20
北沙河桥两侧沿岸道路口都站着铁路工作人员准备接车。我跟南桥头的工作人员交谈。
4:33
火车到达北沙河桥上,停下。机车为DF7-3113,停在建设北路道口西侧,后面为货车厢。我站在建设北路北沙河桥公路上拍旁边铁路桥上的火车,调度员从火车上下来执行正常任务由公路向铁道口步行,经过我身边时用手电筒照了我几下,夸大地问我:“干什么‘每天’都来拍?” 4:44
火车开始穿过建设北路。前面是中能集团与机车厂的货车,结尾意外发现有两台和谐D型电力机车与一台韶山9型电力机车。火车过马路总共历时5分钟,中途短暂停留。拍摄效果中等,电车架空线比2009年那次清晰。早知有电力机车,就该同时也在胜利街拍摄,并且由于火车在北沙河桥桥上停留了一段时间,也来得及拍摄建设北路道口。但胜利街铁道口以前拍过较多非电力机车的火车照片,而建设北路道口新增电车线之后是第一次拍摄,并且也能比较清楚地看到电力机车受电弓,还是抓住了主要矛盾。
[ 本帖最后由 道口12 于 2012-3-19 18:37 编辑 ] 4:55
大批车厢刚刚运走,短时间应该不会返回。此次未考虑白天拍摄,任务完成,在铁路上拍个人照留念。 5:18
乘出租车回太原火车站(⑥ 9.6元),买票去石家庄。在火车站吃了早餐方便面,并给手机充电。
7:52
乘D2002次火车离开太原。此时太阳已经升起。 特殊装备
路灯用橡皮筋捆绑在三脚架上面,以提醒过路人留意,以免撞到。设立编码是为了能够在拆掉底座(底座有编码)之后仍能对应原配,因为每支路灯的质量都不太一样。“建-胜”表示两个有电车的铁道口分别位于建设北路与胜利街,而我需要频繁行走的,正是这两个道口之间没有路灯的那一段与铁路平行的便道。路灯标志有点类似现在太原的路灯杆编码。
手电筒(LED灯光)与太原道口值班员手里用的基本相同。五角星(发出红色光闪烁)象征道口值班员手里拿的信号灯,但与信号灯一直亮着又不同,并且当地的道口值班员都是男的,他们不会佩戴这种装饰品,而我拿着手电筒照路,同时又戴着五角星,以体现与道口值班员的区别,避免误导火车司机。手电筒与五角星皆来自父母单位活动的礼品,家中各有两套。
出租车票是象征性留念的,有些是司机随手撕下的,面额与实际车费有出入(至少不会一趟车40元)。当然,9月24日那天是我有生以来乘坐出租车次数最多的一天,总共坐了8趟,涉及7辆车。
如今这个地方的车皮只能保证在后半夜出厂,所以时间无法改变。相机经过比较,还是选用了这台旧的,因为新机也有斑点,并且用闪光灯会更黑;不用则更虚。要是提前一天到达太原,早些住旅馆睡觉,后半夜起床就不会太累了,但时间不允许。9月24日那天确实也是我平生首次彻夜未眠,并且连续最长时间没有入睡(只有打盹,可听到外界声响),共计42.5小时(9月23日早上6:30起床;9月24日晚上11:45上床,预计15分钟内睡着)。 带毛巾那张挺有意思 呵呵 我十分钦佩道口哥 想起去年4月在海口站北立交桥上熬夜看T201进站的情景了 厉害。。。。。。。。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强烈支持 顶了:) lz挺疯狂的哈,半夜折腾了好几趟。赞下精神。
话说为啥太原打的还有零头呢? :) :) :) :) :) :) :) :) :) :)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