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兰局经典】探访安康水电站专用线铁路和公路桥
以下内容来源于百度:
安康汉江桥,标准名称为石庙沟铁路大桥,位于陕西省安康水电站的专用线上,襄渝铁路石庙沟车站附近,主跨为176米斜腿刚构,在目前世界上同类型的铁路钢桥中,跨度领先。
本桥附近河段顺直,平时河面宽约180米,水深13米左右,水流平稳。汛期洪水来势汹涌,水位猛涨暴落,河床冲淤严重,覆盖层很不稳定。桥址位于汉江上游峡谷,两岸陡峻,河床断面呈梯形。初步设计提出三个桥式方案进行比选:第一方案主跨采用64+192+64米钢斜腿刚构,全长521.95米,桥墩均在岸上,明挖基础,墩身最高约60米;第二方案主跨为64+112+64米钢桥,中跨为112米柔性拱刚性桁梁组合体系,全长528.50米,有深水桥墩2个,墩身最高约7l米;第三方案主跨用64+3×80米三跨连续+64米钢桁梁,全长532.08米,有深水桥墩3个,墩身最高约79米。
三个方案相比,第一方案不仅用钢量省,造价较低,而且可避免修建深水基础及70米以上的高墩,因此作为推荐方案。
1980年3月,完成斜腿刚构的技术设计,其主梁按56+64+64+64+56米分跨,斜腿底铰间距离176米。斜腿理论长度76.43米,倾角42度53分。每个斜腿分为两肢,按1:6横向叉开。两肢间有横杆6根,形成多层构架,与主梁固接于隅节点。斜腿下端支承在斜向枢轴的铰支座上。斜腿刚构为栓焊带肋的箱形结构,设计采用16锰桥低合金钢,在工厂内焊成梁段,经铁路运至工地安装。
本桥1978年7月1日开工,1981年底完成全部墩台工程及斜腿刚构的施工准备。1982年2月,开始安装斜腿刚构。本桥主要工程数量:斜腿刚构总用钢量l652吨,31.7米及23.8米预应力混凝土梁各4孔,墩台圬工15353立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6721立方米。全桥投资1528.2l万元。
斜腿刚构的桥式新颖,跨越能力大,用钢量较省,适用于陡坡深谷。由于初次试制,牵涉问题较多,工期延续很长,增大了工程费用。但是,这座桥梁的建成,在设计、制造、施工以及科研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发展大跨度钢桥开创了一条新路。1983年本桥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现状:该桥目前已经成为危桥,停止行车。
[ 本帖最后由 兰州铁路局 于 2009-7-21 15:15 编辑 ]
夜色中的安康火车站,距离我上一次来似乎又是两年时间了,来这里买次日早上去石庙沟车站的小慢车车票~
次日早上,顺利进站,对面三站台的重庆--南通的车到达~
停靠在安康车站三站台~
安康车站二站台的小慢车,对于安康办事处拿双层跑小慢车很是无奈,所以本来打算到紫阳的,就此作罢~
安康站站牌~向西到阳安线的五里铺车站,向南到襄渝线的月河车站~
武局襄段的ss3-0026牵引的广州--汉中车到达二站台~~
小慢车的水牌~~
到达石庙沟车站,运行11分钟~这里是安康端~~
石庙沟车站安康端过去就是大名鼎鼎的安康水电站专用线的汉江桥~~
这里是我梦寐以求很久的地方,虽然从2004年开始无数次的跑过安康,但是每一次都因为时间太短没有来这里看看,总觉得无限的遗憾~
这个桥目前已经废弃了,换句话来说,已经不会有火车通过了,因为建这样的桥本来就是试验的性质比较大的,所以才选择建设在这里的支线上,另外,据说本身这个桥也在设计上有缺陷,当然,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当时修建这个支线本身就只是为安康水电站的建设而服务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桥下就是滚滚汉江~
站在桥上看看石庙沟车站端~~
石庙沟车站上一道和三道都有列车停靠~~
继续看看汉江~~
汉江和石庙沟车站~~
从桥上看看水电站端~~接触网基本上都被拆的差不多了~~
石庙沟车站~下面的工地似乎看架势应该是公路而不是铁路~~
再看看桥上的安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