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4:57:43
天下第二泉
耳边仿佛想起了《二泉映月》那凄美而又悠扬的旋律,它的作者——人民音乐家阿炳,正是无锡人,这座美丽的城市为艺术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源泉!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4:58:30
陆子是谁?
文学家陆机还是茶圣陆羽?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00:11
据说是乾隆下江南的手迹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02:35
惠山寺的大雄宝殿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04:43
美女与野兽,这个MM长得漂亮极了,可惜就是不抬头,瞄了半天,也是这样,估计是发现了我的用意故意为之!:L 江南出美女,果不其然!:lol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08:25
惠山寺大悲阁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11:37
离开惠山寺,拍到这个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14:51
御碑亭,两个角度,石桥被封闭,只能绕行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21:26
来到寄畅园,江南有名的园林。
寄畅园又名“秦园”,园址在元朝时曾为二间僧舍,名“南隐”、“沤寓”。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弘治六年进士,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购惠山寺僧舍“沤寓房”,并在原僧舍的基址上进行扩建,垒山凿池,移种花木,营建别墅,辟为园,名“凤谷行窝”。园中多古木,后倚一墩。该墩为江南巡抚周忱为改善惠山寺风水,堆叠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园成之时,秦金作诗道:“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窝。曲涧盘幽石,长松育碧萝。峰高看鸟渡,径僻少人过。清梦泉声里,何缘听玉珂。”秦金逝世后,园为其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继承。秦瀚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06年)之夏,“葺园池于惠山之麓”,园名亦称“凤谷山庄”。
秦梁卒后,园改属其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广巡抚秦耀所有。秦耀系东林党人,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耀因其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归乡,回无锡后,因朝政失意,罢官回乡,心情郁闷,所以就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借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意,改园名为“寄畅园”。万历时构列二十景,秦耀逐景赋诗。
清顺治末康熙初,秦耀曾孙秦德藻加以改筑。延请当时著名的造园名家张涟(字南垣)和他的侄儿张轼精心布置,掇山理水,疏泉叠石,园景益胜。康熙、乾隆两帝各六次南巡,均必到此园,是为寄畅园的鼎盛期。其间在雍正初,秦德藻长孙秦道然因受宫廷斗争株连入狱,园被没官并割出西南角建无锡县贞节祠。乾隆元年,道然三子秦蕙田殿试中探花,入直南书房。第二年痛上《陈情表》,道然获释,园被发还,由秦氏家族中最富有的德藻二房孙子秦瑞熙斥资白银3000两,照旧营构,独立鼎新,保存古园,厥功甚伟。
乾隆十一年,族议“惟是园亭究属游观之地,必须建立家祠,始可永垂不朽”,将园内嘉树堂改为“双孝祠”,寄畅园为祠堂公产,故又名“孝园”。辛末年(公元1751年),乾隆首次南巡,指定寄畅园为巡幸之地,喜其幽致,携图以归,于北京清漪园万寿山东北麓仿建“惠山园”,即今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咸丰、同治年间,寄畅园多数建筑毁于兵火,后稍作补葺。1952年,秦氏后裔将私园献给国家,即作保护性修复。又将原贞节祠纳入园中,即今“秉礼堂”一组小巧庭院。后陆续重修九狮图石,重建嘉树堂、梅亭、邻梵阁等。
(摘自百度百科,并记录寄畅园前相关资料)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29:00
门墩都很有特色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31:10
客厅,大户人家的,古色古香,富丽堂皇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32:52
天下雨了,时间也不早了,只好加快速度!
太湖石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34:33
这样带山洞的假山
hansan
发表于 2008-10-10 15:35:54
哈哈,直播,忍不住插个队了。在线等楼主更新呢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36:04
绿荫下的小径,用青砖铺地,摆出独特的花纹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38:10
长廊,好温馨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40:31
参天的古树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41:50
宫灯,只有在江南园林才常见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43:16
亭台水榭,感觉寄畅园丝毫不逊色于苏州的拙政园
苍岩
发表于 2008-10-10 15:45:33
美不胜收,真是让人沉醉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