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时期蒸汽机车确实已经达到了相当不错的速度。据说胶济铁路的一些路段的当时时速也有达到100公里左右的。蒸汽机在那个时候已经臻于成熟,速度的潜力挖掘的差不多了。 只有注重效率的日本人才会首先想到高速机车这个东西呀!!
火车很好很漂亮,但是说到“满铁株式会社”。说实话就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原帖由 沈局苏辆 于 2008-6-19 23:52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列车曾经在大石桥附近地区发生过颠覆事故.(我抗日游击队破坏线路)
曾经缩短长春-铁岭运行并更名为"哈豆号"
大石桥 还有过 这历史啊 珍藏了!!!:)
HAO
好帖子!少有的好铁。 显然,这个机车速度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了直径2米的大动轮,汽缸每一次冲程可以运行6.18米,130公里的构造时速,只需要每秒5.84次冲程。而直径1米的动轮每次冲程只能运行3.14米,达到同样的速度需要每秒11.68次冲程,显然从直觉看这样的冲程频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解放后我国生产的最大动轮的蒸汽机是四方厂生产的人民型,直径有1.75米,构造速度110公里,是我国蒸汽机车中速度最快的。如果冲程次数不变,动轮直径也扩大到2米的话,那么速度可以达到126公里,和亚细亚号的130公里的构造速度基本一样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各自的构造速度运行时,人民型蒸汽机车的每秒冲程次数5.56次/秒和亚细亚号的冲程次数5.84次/秒基本是一样的。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蒸汽机车的每秒冲程次数的提高也许存在一定的瓶颈,而亚细亚号和我国的人民型都基本接近了每秒冲程的极限。
在这个极限的冲程次数之下,动轮直径就是进一步提高速度的因素了,亚细亚的2米动轮也许已经大到难以再大了,人民型的1.75米动轮恐怕也是考虑了很多因素而没有再继续增大。由此可以对蒸汽机车的速度极限有一个想象。
[ 本帖最后由 晴朗的天空 于 2008-6-25 12:51 编辑 ] 原帖由 晴朗的天空 于 2008-6-25 11:4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显然,这个机车速度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使用了直径2米的大动轮,汽缸每一次冲程可以运行6.18米,130公里的构造时速,只需要每秒5.84次冲程。而直径1米的动轮每次冲程只能运行3.14米,达到同样的速度需要每秒11.6 ...
毕竟蒸汽机车 的车体构造很简单 也很脆弱 是流线型的设计,不过还是更喜欢传统的蒸汽机车样式 看看这是什么?:lol 能跑到130的蒸气机车,牛啊! 似乎车厢是塞拉门的哦。 蒸汽的世界纪录是200km吧 在发几张老图,亚细亚号的每节车厢特写
[ 本帖最后由 12227751 于 2008-8-4 15:35 编辑 ] 原帖由 AJIA号 于 2008-6-19 23:10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伪满时代的亚细亚号!!我超级喜欢,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一直感慨现在知道“満铁”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満铁不仅仅作为侵略的证据,也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不能被替代的一部分!
可能大家不爱听,但是我还要说:日本,的确很会料理铁道这东西。
e.g.抚顺电铁,就是日本轨道交通高度发达的一个缩影 不得不佩服小日本的科技及工业发展速度,要不川崎重工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就不会有今天的CRH2 哇!这些照片真是好 啊及啊怎么变成了亚细亚? 满铁全称好象叫“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性质类似于英国在印度的东印度公司,下面有N个企业,曾经的“昭和制钢所”就是其全资子公司之一。 那个时候就塞拉门了么?????太赞了!!!! 这车在当时绝对是最先进的,好比是现在的动车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