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特急----“亚细亚”号特快列车的珍贵图片!(あじあ号)
本帖最后由 星火 于 2013-1-4 19:50 编辑“亚细亚”号特快列车(あじあ号),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所属的著名列车。1934年至1943年运营于南满铁路长春(新京)至大连区间,1935年9月1日运营区间向北延伸至哈尔滨。
1934年(伪满康德元年)3月1日,特快“亚细亚”号首次运行,创造了以7个半小时跑完长春(新京)到大连间701.4公里的纪录,途中停车只有大石桥、鞍山、奉天、四平4个车站。“亚细亚”号的牵引机车为天蓝色,客车为茶色,车的整体为流线型,座椅为电纽自动式,备美式空调装置。
满铁将“亚细亚”号定为“特急”快车。列车编组为6 节车厢,机车之后为行李车、两节三等车厢(定员88人)、餐车、一节二等车厢(定员68人)和一节流线型头等展望车(定员48人)。共有两组列车,每日上午由长春(新京)和大连对开,完成大连至长春(新京)间701.4 公里的运营里程,所需时间为8 小时30分(中途不停车),平均运营速度为85公里/ 小时(当时日本的特快时速为70公里)。机车的最高测试时速为130 公里/ 小时,远远领先于最高时速95公里的日本铁道省的机车。
牵引“亚细亚”号的太平洋7型(当时叫"啪西那"、pashina、パシナ,解放后改称胜利SL-7型)机车作为当时世界上时速最高的蒸汽机车之一,动轮直径两米,车头外部呈流线型,由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车辆厂制造9台,由大连沙河口满铁车辆厂组装3台,全部服役在中国东北,抗战胜利后成为中国人民的战利品。“亚细亚”号牵引机车(SL-7)现存2台:751号、757号,现被沈阳蒸汽机车博物馆和大连铁路部门收藏。
“亚细亚”号快车舒适快捷,多服务于日伪的达官显贵。由于太平洋战争局势恶化,“亚细亚”号于1943年2 月停止运行。一列车厢在苏军占领中国东北时被运往苏联,另一组列车留在中国。
[ 本帖最后由 济局T179 于 2008-6-19 15:56 编辑 ]
本帖最后由 星火 于 2013-1-4 19:50 编辑
!!!!!!!!!!!!!!!!!!!!!!
停靠在长春火车站的“亚细亚”号列车头部
http://img2.freep.cn/p.aspx?u=v20_img2_img_0805131831137212_1758.jpg
[ 本帖最后由 济局T179 于 2008-6-19 15:40 编辑 ] “亚细亚”号尾部的展望车
http://img2.freep.cn/p.aspx?u=v20_img2_img_0805131831138625_1758.jpg
告别
http://img1.freep.cn/p.aspx?u=v20_img1_img_0805131831143483_1758.jpg
[ 本帖最后由 济局T179 于 2008-6-19 15:39 编辑 ] 车的内部构造 奔驰的列车!!!!!!!!!!!!
http://img1.freep.cn/p.aspx?u=v20_img1_img_0805131831113728_1758.jpg
[ 本帖最后由 济局T179 于 2008-6-19 15:36 编辑 ] 胜利7型(Pashina or PASHI-7)煤水车式蒸汽机车
苏家屯机务段 1981年5月
胜利7型的原名是Pashina(PASHI-7),是4-6-2车轴排列的第七号形式的意思。1934年由日本川崎车辆公司与南满洲铁道沙河口工厂,共制造12辆。用直径2米的大动论与流线型的车体,从大连到新京(现在的长春)701.4km,使用的特快"亚洲号"。这是那时候在亚洲铁道中,最豪华又最高速度的特快列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很长时间外国人不能知道,该机车的消息。到1970年代,几位铁路迷发现该机车还在行驶的样子。更1980年代日本报纸报道,这机车还在使用的消息,於在日本发生热潮这机车的动态保存活动。但是终于这活动不能结了硕果。
胜利7型蒸汽机车基本资料
车轴排列 4-6-2 全传热面积(m2) 379.64
整备车重(t) 119.20 水柜容量(m3) 37.0
煤水车车重(t) 84.11 煤炭装载量(t) 12.0
最大轴重(t) 23.00 锅炉中心线高(mm) 3,150
动轮直径(mm) 2000 总长(mm) 25,675
汽缸直经×冲程(mm) 610×710 总高(mm) 4,648
锅炉压力(kg/cm2) 15.50 机车总长(mm) 15,510
炉栅面积(m2) 6.25 煤水车总长(mm) 10,165
[ 本帖最后由 济局T179 于 2008-6-19 15:47 编辑 ] 安装流线型翼板之前的原形车 来自沈阳蒸汽机车博物馆的官方资料:
日本造 1934年生产 长度:25.675米,客运机车
该号车是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专为中日战争生产的产品,仅生产了12台。其中有三台是日本组装后运往中国大连,还有九台是运零部件到大连机车厂组装的。为了战争的需要,这十二台机车全部在中国服役,曾在东北地区担当高级豪华客车的运输任务,包扩从新京(长春)——朝鲜釜山、新京(长春)——大连间的高级列车的牵引任务。当时称“亚西亚”号,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国人民的战利品。以后在沈阳机务段担当沈阳一长春、大石桥间的客运牵引任务。
此车采用流线型设计,动轮直径2米,构造速度13OKM/小时,又采用了自动加煤机系统和给水予热装置。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机车。
该车1984年9月进馆收藏,同年又由苏家屯机务段作过一次架修,陈列馆开馆时曾牵引两辆客车在馆内线路上运行,1985年又在长春机车厂做过厂修,修后单机运输到陈列馆内。该车是此种车型机车仅存的一台。
伪满时代的亚细亚号!!我超级喜欢,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一直感慨现在知道“満铁”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満铁不仅仅作为侵略的证据,也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不能被替代的一部分! 无论机车还是车厢,车体的包裹都非常好,很羡慕 这列车曾经在大石桥附近地区发生过颠覆事故.(我抗日游击队破坏线路)
曾经缩短长春-铁岭运行并更名为"哈豆号" 机车性能超群,可是日本人比较不受待见!! 包了扰流板感觉就是一样。那时候这车的档次估计就是如今的Z车吧? 原帖由 上局福段 于 2008-6-20 01:26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包了扰流板感觉就是一样。那时候这车的档次估计就是如今的Z车吧?
当时并非直达,停站还是比较多的。
[ 本帖最后由 AJIA号 于 2008-6-20 09:38 编辑 ] 感觉起来很有特点啊~~ 哇
长春那时还有这么一辆好车啊
流线型的 超级酷毙了!!!!!!!!!!!!!!!!!!!!!!!!!!!!!!!
孤陋寡闻了。。。。。。。。。。。。。。。
:Q :Q :Q 现在也应该开行这样的豪华列车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