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3:36
小平交道口~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4:03
已经没人在这里值守了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5:01
南下的GG车~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5:31
14公里
意志的锻炼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6:07
4小时的暴走,终于到目的地了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6:29
为什么要欢迎他们?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6:55
沿着正线进入车站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7:47
和公庄一样,
站台也非常破败了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8:39
港口站
站址在陕西省潼关县港口镇,邮政编码714301。建于1935年。离太原站512公里,离华山站16公里,隶属西安铁路局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不办理危险货物发到
老郑州局在南同蒲线上最后一站了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39:43
古老的站房~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2:40:24
唯一现代化的东西了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4:25:58
根据fmpc指点,到北侧的货场下线~
暴走从5:20开始。9:50结束。
历时4小时30分。近17公里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4:27:20
从这里下线,看到这个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4:27:47
潼关历史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潼关在东汉以前还没设关城,到东汉末,曹操为预防关西兵乱,才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据《通□ 》载:"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为大路。”建安时改山路于河滨。当路设关,始有潼关。
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汉潼关城在今城北村南。
潼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东接河南省灵宝县,西连本省华阴市,南依秦岭与本省洛南县为邻,北濒黄河、渭河同本省大荔县及山西省芮城县隔水想望。界于东经东经110°09’30”——110°25’32”北纬34°23’30”——34°39’00”之间南北长28.4公里,东西宽约24.6公里,总面积526平方公里。潼关县是陕西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捷。居西安、太原、洛阳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的中心。陇海、同蒲铁路交汇于城西,310国道、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黄河铁路大桥使黄河天堑变通途。程控电话城乡均已开通。移动通讯与世界联网。
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远大。境内金、银、铅、铁、铜、花岗岩、大理石、石墨、石英石等矿产十分丰富,有中央和地方所建金矿20余个,黄金采选、生产、加工已具有规模,年产黄金近20万两,是全国第三产金大县。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潼关已成为西部开发的桥头堡,陕西省的东大门。随着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深入贯彻和省委、省政府“一线两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潼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一县两区”的新构想,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南部山区抓黄金矿藏的深部勘探和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保龙头,争取全国金城;中部抓生态环境建设营造绿色文明和畜牧养殖业发展,保民富,扩大林牧业规模;北部抓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深度开发,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潼关交通
陇海、同蒲铁路交汇于城西,310国道、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黄河铁路大桥使黄河天堑变通途。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14:29:02
艰难下到这里出站~
麦当劳的肉夹馍
发表于 2008-6-13 17:13:39
强烈支持,等着看后面的。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20:39:49
右边的下坡就是上风凌渡公路大桥的道路
在这里等客车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20:40:18
还得引用凤梨的图,华山--风凌渡的铁路、公路示意图
[ 本帖最后由 宾宾 于 2008-6-13 20:42 编辑 ]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20:43:05
显然那边就是潼关县城了~
宾宾
发表于 2008-6-13 20:43:41
不久坐上潼关--风凌渡的客车,
到风凌渡“大转盘”4元
车上看壮观的铁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