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4|回复: 5

[转帖](精品文摘)我的天津地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6 10:23:11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wpscced2在 2004/07/26 10:30am 第 2 次编辑]

注:这是我的一位好友4427的原创作品,我将它转帖到海子铁路网论坛,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他的作品。
               
                       我的天津地铁        by luture

一、天津地铁既有线情况(From天津地铁公司网站http://www.tjdt.cn)  
天津市地铁既有线自天津铁路西站至新华路全长7.4公里,途经西站前街、大丰路、西马路、南开三马路、南京路,全线共设八个车站,分别为:西站站、西北角站、西南角站、二纬路站、海光寺站、鞍山道站、营口道站、新华路站、该段地铁于1970年开工,1984年建成并开始试运行,至2001年10月停运。共历时31年。

建设情况:
天津地铁始建于1970年是结合墙子河改造工程修建的战备通道,是当时天津市革命委员会批准的,属天津市人防工程的一部分,当时称7047工程。
工程是由7047指挥部组织实施。采取全民会战的形式,以专业队伍为骨干,义务劳动大军为主力,大打人民战争,共组织了3500余人的专业队伍,466万个义务劳动日。1976年天津受到地震影响,进入抗震救灾阶段,地铁的建设暂停,至1981年工程从新启动。1984年底竣工,并开始试运行。
天津地铁曾经为天津人民争得了荣誉。天津市是第二个修建地铁的大城市,在这方面,天津市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的。当时上海、广州、沈阳等城市都多次派人来天津参观、学习。
试运行情况:
天津地铁既有线虽然较短,只有7.4公里,但经过多年的试运营已经证明天津地铁的建设对缓解地面交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天津市的一条重要的交通线。
运营方面,据统计,平均日载客量在1万人左右,历史最高日客运量曾达6.1万人次。1988年的年载客量最高为1154万人次。
地铁既有线由于建设时间比较久,许多设备陈旧、老化,并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必须进行改造。
另外,既有线的7.4公里只是规划地铁1号线的中段,由于线路较短不能形成运营能力。因为地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长距离的乘客,市民乘坐地铁不能直达目的地,无法吸引大量客流,所以必须延长、扩建。
------------------------------------------------------------
二、地图:
背景来源:go2map,自己做了些标注。
1 附图: 天津地铁.jpg ( 312813 字节)

三、时刻表:
天津地铁班次少,所以按照时刻表运行的。在通道里挂着的,绿色的基底,插有白色纸条,上面用章盖的数字,可惜当时没有拍下来,只是一个个用手抄的。家里有打字机,就打了一份,一直放在钱包里,成为出行的必要参考,就是这一张。
这个时刻表摘自西南角站。各站时刻表相差的时间是:(以西站->新华路方向为例)
西  站  -5
西北角  -2
西南角   0
二纬路  +2
海光寺  +4
鞍山道  +6
营口道  +8
新华路  +10
全程要15min。
工作日和双休日的时刻表是不同的。M一列是平日,S一列是双休日,主要是双休日车次少,而且高峰时间不同了。基本上最小间隔10min左右,而最大行车间隔有30min,估计那个时候地下就只有两列车在跑了。
2 附图: 时刻表.jpg ( 145196 字节)

四、我与地铁的故事
    小时候,有地铁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以至于到我在包头找不到地铁时感到一阵惊讶。呵呵,当然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
    地铁通车在我出生后一年,所以当然不记得自己第一次坐地铁是什么样子了。当时,应该说直到95年前,公交都不是很发达,只有那些一两位数的车,于是地铁成了重要的出行工具。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那些常去的地方里,水上公园、人民公园、国际商场、小白楼、西站、……都有地铁的影子。
    小时候喜欢画画,内容大多是地铁,不过大多在搬家中移失了。地铁车辆就是北京的那种,只是车前端写着"天津"。记得是86年吧,也或者87,没有去考证,天津引进了一列日本东急的地铁,应该是和北京一起引进的,那天在五道口看到东急,感到一阵亲切。两点的西南角站往新华路方向,会是东急的车,于是出行尽量选那个点。喜欢东急的车,因为它特殊,坐椅很舒服,有连接的风挡,可以从着头走到那头。只有东急的车是四个门,车厢内是塑料的墙壁。而且噪音很小,特别喜欢东急加速的声音。总之,东急的与众不同吸引着小孩子,大人们则是喜欢它的舒适吧。
    最喜欢的一段是海光寺以东的那段--通往地面的出口。过了二纬路站,就会转过身跪在椅子上趴着窗户看,等待那个在我看来不可思议的地下世界。灯灭了,洞中的一切一览无余。一条铁轨汇入我的脚下,却看不见另一头究竟是哪。曾经对那个出口浮想联翩,幻想着到另一个世界历险,却被告知那就是通往地面修理厂的。
    和很多住在地铁沿线的人一样,夏天最喜欢的就是到地铁站里纳凉。大人们坐在台阶上聊天,我们就在通道里跑来跑去的。车来了,就趴在门口看,没有票阿姨是不让进去的。
一点点地看着自己长过了1.1m的线,大人抱怨我长得太快,我却还要跳两下跟那条线比比高。再渐渐的,就上了小学,也就很少出去了。接着就是93年的第一次搬家。
    远离地铁站了,却恰在车辆段。以前车辆段有高高的围墙。从家到车辆段的入口也有个七八百米的距离。妈妈有空带我散步了,就去入口纳凉。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个通往地下的深不见底的隧道,却没看到一辆车,妈妈说太远看不到的。嗯,闭上眼就就能看到了,那边还有个小孩再看我了。
    围墙拆低了,腾出的空间用来架广告牌。这无疑是令我兴奋的事,终于可以窥见以前跳起来也看不到的布满轨道的世界,尽管对于地铁来说是迫不得已的事,要弥补重大的亏损。表妹在五马路上学,有空就去接她,因为学校的出口正对着车辆段,等她的时候可以看地铁。最兴奋的莫过于看到一列车开进来,因为从来没见过地面上跑的地铁。车厢下面的东东永远是藏在月台下的,而在地面上却终于暴露出来。盯着那个车钩"研究",还有两组轮子间的那些奇怪的箱子。最靠马路的轨道下面是空的,检修的时候可以走到车子下面。真想知道从底下看地铁是什么样子的,不过至今也没尝试过。
    那个时候只有机会看地铁,却没有机会坐地铁。地铁里有很多变化,却是在这段时间中不知不觉发生的--随着社会和整个经济体制的变革。车站装修了,安装了从来没用过的自动检票机。车子的颜色从蓝条变成红条。新闻里开始宣传地铁,不知道为什么通车十年才宣传。围墙继续的拆,不过这次对我没什么好处,因为拆了是为了盖房出租。几乎全是做电气焊的,从家到入口总是会碰到有人在焊护栏,只好避开眼睛。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那里是个电力充足的地方吧。
    就像我说的,那场变革是不知不觉中悄然进行的,长大了才知道什么叫"经济软着陆",才知道邓爷爷是怎么把中国从泡沫经济上救下来的。很多市场经济初期投机的人都垮掉了,甚至包括在我家原址上建高层的香港的永基公司。西南角本可以作个CBD的,天津第一座自主设计的综合性商场酒店--天津商场及金禧大酒店(现名),就是在这里建设的。当时是天津最高的楼,俗称"三十层",群楼和一座圆形的楼是商场,主塔楼是酒店,呈三角形,好像有33层。后来又建成了东方商厦,当时最别具匠心的商场建筑,在天津首次出现了中间有个天井的结构,围绕天井的阳台就是螺旋楼梯--让你不知不觉中从一楼逛到六楼!于是广告语就是"逛一逛也是享受"。不过城市的中心在东迁,经济就像毛细管电泳一样沿着地铁流向西部,流经营口道时似乎都停留了一下,但绝大部分还是在那个端点汇总,最终成了今天著名的小白楼CBD。地铁的作用,远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短短7.4km地铁,尽管连年亏损严重,但却对天津经济版图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很庆幸,应该说是侥幸,我家成了幸运儿--早期下岗的"有点胆"的都发了,"没胆"的也攒了些积蓄,就像我家。于是不约而同的决定,就是买回西南角。
现在的位置,距地铁站0.7km,"long long future"的二号线会在家门口有一站。搬家的那年,我是最大的收益方,因为终于能坐上阔别七年的地铁,而且地铁的一个出口就是我的学校。
    再回到地铁的身边,看到的和感到的就都全变了。公交雨后春笋般多起来,不仅压过了"黄虫子",也影响了地铁。在出租司机抓耳挠腮等不找顾客的同时,人们也不再需要坐地铁到某一站再倒车,而是有了直达的公交,7.4km相对于扩张的城市越来越可以近似为一个质点。地铁冷清了,连乘凉的人都少了。偶尔去地铁站里坐坐,眼前都是空荡荡的车辆来来往往。昔日车站滚滚的人流如今已逊色很多。
    不过我还是喜欢坐地铁,只要有可能,就在出行路线里安排上地铁。高中也是个独来独往的年龄,不用大人领着,一个人穿行在地铁和人群中,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快感。有一次坐到新华路然后上了一辆去东丽的车,去了一直想去的家乐超市。估计着妈妈到家了,就提着满载的购物袋拿IC卡给家打了个电话,传来惊讶的声音。上到地面时,看到妈妈在跟水果摊聊天。哎,在大人眼里,我永远是孩子。
    地铁的末班很有感觉。空荡荡的车厢,完全自我的空间。夏天,驾驶室的门在末班时会开着,这样凉快些,没有乘客,司机也自由了。第一次看到天津地铁的隧道比第一次在地面看到地铁还兴奋,这个是一个繁忙城市脚下的神秘世界,一个每天有一万人经过却不曾看到过的世界。尽管车厢里的座都留给我,我却还是喜欢站在车门口,看着眼前的隧道迅速的后退,柱子一根根的闪过(天津地铁隧道是明挖的箱体,上下行在一个隧道中,两股轨道间有柱子支撑),灯不断的照亮更前方的那片未知的黑暗,还有一次机会看到迎面驶来的那列另一矢量上的末班车。车过海光寺,还像小时候那样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终于有机会看到那通往地面的隧道了,然而能看到的仍然是隧道里的黑暗。有些遗憾往往就要维持着遗憾才会觉得美丽。
     从此有了坐末班车的癖好,如果去营口道或是小白楼,时间够晚的话就等到末班车来享受"最后一位乘客的殊荣"。
不过地铁更多的是上学的交通工具。我搬家后学校搬家前,到学校4km左右,基本上还是骑车上学,不过遇上大风、下雪或是沙尘暴自然就坐地铁了。骑700m的车到地铁站,或者走600m,搭3km的地铁,再走200m就到了。天津地铁班次少,有时刻表的,而且分工作日和双休日,双休日少四班,而且高峰时间与平日不同。一般是坐7:17的车,7:23到鞍山道,刚好能赶在7:28前到教室。可是有一次就稀里糊涂的记错日子了。结果诧异的看着分针走过17、18、19……,车还是没来,才想起来是星期六。下一班车是7:27,到鞍山道7:33!那是我唯一一次坐地铁还迟到。
    大雪天地铁里是最挤的了,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城市中有地铁的角落。有时在想为什么这些人平时不坐地铁,不过其实自己也是这样。在大街上骑车是自由的、洒逸的,不过大家可曾关心过脚下这条默默无闻的铁路,正在用最后的气息残喘着,就是为了在这样的大雪天里,给人们带来方便。也就在这种天气里人们才注意到地铁的存在。
其实不过是在半年里断断续续的坐地铁上下学。看到钱包里越来越多的地铁票,忽然萌生了收集地铁票的念头,于是就有了现在满满一盒的地铁票,以及一套各地铁站车票的"珍藏版"。
    冬去春来,然后就是会考。考点竟然意料之中的在地铁沿线--营口道的21中。如果一次考试在那里有1/3的可能性,但巧的是三次会考全在那里考的,这就只有1/27了。不过只有高二的那次是坐地铁去的了。中午休息的时候就到地铁站里坐会儿。跟检票的阿姨打个招呼,发现并不是小时候想象的那么不好说话。没有票也让我进去了。17年来还是一样的坐椅,只是不知已有多少人在这里走走停停了。地铁站里凉凉的,还有香甜的潮气,打小就很喜欢这种味道。坐下来看看书,不过都不是跟考试有关的,高中那点东西平时就滚瓜烂熟了,用不着临时抱佛脚,不像现在。也是第一次在站里目送一列列的车进站、出站。检票员熟练的接过车票撕掉仍在票箱里,很少有人把车票要回去,现在很少有人能报销,像我这样收集地铁票的就更少了吧。来车的时候,站台上响铃,她站到站台边上,门口正对的中部的位置,调度室里出来一个人站在停车位。只有两节或三节,所以一目了然。人都上齐了,她再看看有没有人从通道跑过来,如果有就喊他快点。然后一台右手,车前的人就把灯拨到绿色划个圈,接着车就启动了。我好奇的站起来,看着车尾的红灯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茫茫的黑暗中,不时有闪亮的电花从三轨和受电器间放出。接着发信号的人回到屋里,她回到票箱,我回到座位上。呵呵,当时好想站到车尾去发信号啊,刚好那还"缺个位子"。
    最后坐地铁的时光就是暑期加课。当时天像现在一样热,又是中午放学,地铁毋庸置疑是最好的交通方式,幽暗的地下,乃不知世间冷暖。12点,鞍山道的林荫路上还很灼热,叶子拼命的光合也吸不掉源源不断的太阳能,用当时作文里常用的描写手法就是"连知了都被晒得不能再叫了"。不过一到地铁站的门口,一股凉气扑面而来,顿时人就清爽了很多。天津地铁东西走向的一段是在河床上建的,尽管没多少深度(36节台阶,扣除车体的高度可能就剩一二米了),但仍然跟地面有天壤之别。不过这凉爽总会结束,总还有回到地面的时候。
    学校搬家了,距离我家2.1km,尽管不通地铁,但是距离近多了。然而没想到地铁竟然是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的。一天早上上学,发现地铁的入口锁着门,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接连几天都发现锁门,就专门去看了一下,才发现停运了。当时只是觉得在做梦,一切太过虚幻。17年都撑过来了,怎么会停运呢?平日里被人们遗忘的地铁,终于在这个冬天到来时抛弃了人们。我惊讶到忘了记住那天是何月何日,只记得是一个没有太阳的深秋。
11月。下雪了。没有地铁,只能在冰上骑自行车了。那天起得很早,因为这将是平生第一次在冰上骑自行车。汽车也像爬一样。不时还有人滑倒。一路上战战兢兢的,还要担心不要有人滑倒了砸到我身上,速度比平时慢了一倍。当时多么希望有地铁啊。
    另一次对地铁强烈的渴望,就是高考的时候。我的考点在耀华,21中斜对过,地铁的出口就在耀华的大门。算起来高中四次"重大考试"居然全在营口道地铁站!当时有一个冲动,就是找地铁方面加开"高考临客",因为当时还有一些考点在地铁沿线。到了西南角站指挥部,发现没人,才知道只是先设立了临时办事处,平日很少有人,到改造工程开工时才会启用。又不知道该找那里,就放弃了。高考的那几天,很热,不过还好没有晒昏,才有机会在这里悠哉的写"地铁回忆录"。不过,没能坐着地铁去高考确实已经成为人生一大遗憾!
然而地铁的停运不是废弃,而是腾飞的开始。就像毛毛虫只有先作茧才能变为蝴蝶。
转眼又一年的冬天到了。地铁站被围了起来,挖掘机铇开了19年前曾经打开过的地方。丁字沽三号路的中央四车道也围起来,打桩机进驻了。周围的房子写上了"拆"。
    那个夏天,又去了那个地方,发现高架竟然已经完工了。原来地铁架设的速度也可以这么快,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将近五公里的高架桥土建。这个冬天,我看到了明挖顺做法挖开的路面,站在三号路口,望着远方,那条沟向北转一个大弯,绕过一座楼,消失了。我不禁笑了笑,下个冬天,或者下个夏天,我又能坐上地铁,开往那未知的远方了。
ps. 进度捷报:上次回家已经看到地铁站已完成回填了。西南角、西北角正在挖地面通道,西站的回填部分已用来做公交临时停车场。相信工程应该能如期竣工。
五、车辆段的照片
这些都是在车辆段拍的片子,很遗憾竟然没有一张老车站的片子。:(
两张鸟瞰图。摄于旁边一座12层楼的11层防火通道。
3 附图: 鸟瞰.jpg ( 91959 字节)



通往那个地下世界的入口,就像文中写的,里面永远是深不可测的一片漆黑。

先是卖围墙建广告牌,后是卖围墙建商店,再后来铁轨都被霸占了。

面对着城市的高层大厦,地铁就是生存在这样的一个夹缝中。




发表于 2004-7-26 10:46:24 |

[转帖](精品文摘)我的天津地铁

在南开读书时坐过,好像3角的车票。还有本票2.5元10张。我还保留一些,可就是找不到了。3节车厢,因为间隔大,所以人还比较多。
发表于 2004-7-26 12:20:42 |

[转帖](精品文摘)我的天津地铁

下面引用由wpscced22004/07/26 10:23am 发表的内容:
注:这是我的一位好友4427的原创作品,我将它转帖到海子铁路网论坛,让我们大家共同分享他的作品。
               
                       我的天津地铁        by luture

...
呵呵,原来4427就是大名鼎鼎的luture。
发表于 2004-7-27 17:08:10 |

[转帖](精品文摘)我的天津地铁

现在车库还在么?
发表于 2004-7-27 19:35:53 |

[转帖](精品文摘)我的天津地铁

大概在95年坐过一次,记得好象是在中心站坐的94在某站(忘了)换的地铁到天津西,那时的地铁票1元(而北京当时是2元),感觉天津地铁挖得特别浅,售票处和站台竟然是一层,过个门就是站台。
 楼主| 发表于 2004-7-31 19:11:52 |

[转帖](精品文摘)我的天津地铁

下面引用由jarjar2004/07/27 05:08pm 发表的内容:
现在车库还在么?
很不幸,车库的那块地方已经成为柏油马路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9-28 05: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