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亮亮

专稿:相对收入水平中国高铁票价约为日本1.8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1 19:23:54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5-30 14:27 发表
你从俄罗斯买石油,澳大利亚买铁矿,米国和日本买技术装备,人家会按照一个狗屁“平均收入”来定价么?

同样,外国定价不考虑我们的收入水平也不是我们定价不考虑收入的理由。
发表于 2009-5-31 19:32:50 |
原帖由 のぞみ 于 2009-5-31 19:22 发表

别的东西也贵似乎不是不能说动车贵的理由


很简单,成本的原因
其他的东西不能把价格拉到比日本低,铁路也存在成本的问题

如果你老板和你说:日本人的工资是1万刀,那你就只配拿300刀,因为你是中国人,你就是贱
你认同么?
同样,动车在中国凭什么就要比日本便宜十多倍?
发表于 2009-5-31 22:26:12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5-31 19:32 发表


很简单,成本的原因
其他的东西不能把价格拉到比日本低,铁路也存在成本的问题

如果你老板和你说:日本人的工资是1万刀,那你就只配拿300刀,因为你是中国人,你就是贱
你认同么?
同样,动车在中国 ...

成本高导致定价高,大家就不能说它贵了?

必须说便宜才行?

你不知道航空公司的外籍机长在同等条件下工资就是高么

[ 本帖最后由 のぞみ 于 2009-6-1 10:50 编辑 ]
发表于 2009-5-31 23:39:11 |
原帖由 西局西段(宝) 于 2009-5-31 15:20 发表
日本显然比中国经济发达

居民购买力高是正常的

这么说中国居民的购买力是日本的  1.1/1.8==0.6   倍

中国经济情况真的购买力能达到日本的0.6么?

:lol :lol :lol     从绝对值上看   花1/10的钱  享 ...

客流不错不等于价格好坏,特别是垄断环境下,这是你这错误理论之一。

其次购买力平价是收入平价或者可支配收入平价,所以你这里数据是错的。

铁路非常大的成本实际上归根结底会回到人工开销,如果中国铁路相关工作的人员都达到日本的工资水平,那么你高价当然是可以的,否则呢?
发表于 2009-5-31 23:46:11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5-31 19:32 发表


很简单,成本的原因
其他的东西不能把价格拉到比日本低,铁路也存在成本的问题

如果你老板和你说:日本人的工资是1万刀,那你就只配拿300刀,因为你是中国人,你就是贱
你认同么?
同样,动车在中国 ...

除了上边说的原因外(本贴是在说贵贱,某些人就是不让说贵,这就很有问题了),还有一点。就是成本主体问题。
不论各类维护,设备添置,线路建设等最终会回到人工上,拆迁上。总之这些成本的支出,都是按照本地的水平支出的。除了大肆进口的部分外,其他显然都是本地水准!前边说了,大肆进口的部分不是绝对必要,图快等有其他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是固定的,所以其最终出来的价格如果贵到日本那样是不合理的。你把这个层面歪曲到人身或者尊严上是很荒谬的。事实是人家收入高于你许多,所以你们的贵贱观点当然就不一样,从这里出发,当然就对于票价评价出了不同的观点,就这么简单的问题,在这里恶意搅浑水的人还是不少的。
发表于 2009-6-1 01:00:43 |
为什么说”贵贱”呢? 根本没有说到问题的核心
中国的工资并未完全变现,如包食包往的工作在中国占的比例很高,从网上找到数据,如果以文中的收入,日本基本个人所得税大约为8~10%,而中国那个收入还未需交个人所得税

而工资在物价水平高的地方,包括中国的大城市及日本,收入都掉进了房产(资产)中

是不是贵,其实各人自有想法,当然,个人认为现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真要比较,我相信先分析中日两地的物价指数如何生成,分析一下两地居民的销费特征,如中国,食品占物价指数,应为1/3, 比海外的平均值要高
按销费特征, 把人均GDP或个人收入数值调整成可支配收入再比较


而参考JR东日本,工资只占铁路的营运成本 1/3(占总营业收入的27%),工资水平占铁路营运成本只是小头,物价水平越高,铁路的优势就更明显,定价更灵活

固定成本方面, 旅速240~300的高速列车, 比旅速120~160公里的准高速列车是节省一半车体
如以CRH3 (大编组造价4亿)为按比例折算, 每节车厢为2500万

那么, 准高速列车, 成本要低于1250万才能有价格优势

当然, 以A型地铁的造价为800万, 成本相对就高了, 可是, 是否导致投入成本产生巨大差异, 本人就不同意

[ 本帖最后由 054d 于 2009-6-1 01:51 编辑 ]
发表于 2009-6-1 10:43:02 |
这个思路本身就是由问题的,如果中国的物价跟收入比较可以跟日本比较,那不是说中国人的生活水准比日本还高?那中国岂不是比日本还发达?收入/物价,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表现,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就越高,而是相反!
发表于 2009-6-1 11:13:33 |
1964年日本高鉄票價/收入比現在高得多呢~怎麽沒人說的呢?
发表于 2009-6-1 11:54:37 |
假设文章是对的:相对收入水平中国高铁票价约为日本1.8倍
那有谁给算算咱们其他消费相对收入水平是日本的几倍,衣食住行举些常见的例子。
发表于 2009-6-1 12:02:23 |
原帖由 <i>のぞみ</i> 于 2009-5-31 19:22 发表
别的东西也贵似乎不是不能说动车贵的理由
<br />
横向比较还是有道理的,如果日本常见的商品(比如电器,买衣服,吃饭等等)相对收入都比中国便宜,那就不是动车定价的问题了。
如果日本只有动车相对收入水平比中国便宜,其它商品相对收入水平比中国贵,那很原因就得从动车身上找了。
我不了解日本的消费水平,在日本的可以说说。
发表于 2009-6-1 18:21:41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9-5-31 15:02 发表

坚决反对这种胡言乱语!34楼的评价话糙理不糙,对你这种言论最合适。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当然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只要该评价方法道理上合理,稳定性比较高的话,那么得出的贵贱结论就是比较可信的,起码不 ...


啥叫胡言乱语?如果按照你既定的“100日元=1人民币”购买力计算,计算出来结果就是中国所有交通工具的价格都比日本贵,平均价格也比日本贵,那这个“100日元=1人民币”的假设显然不成立,这才是胡言乱语。

[ 本帖最后由 济南的大猫 于 2009-6-1 18:23 编辑 ]
发表于 2009-6-1 18:28:57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9-5-31 14:58 发表

以收入支出比例来评价贵贱,是为了躲开汇率等因素,来衡量老百姓到底敢不敢消费的一个依据。
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于客观化贵贱标准,避免简单地张嘴就说这个贵或者这个便宜。因为归根结底每个人口中的贵贱一定是 ...

购买力平价法还是相当合理的


不否认“购买力平价法还是相当合理的”,但人家质疑的是这个100:1是否合理。不定为货币牌价的100:7也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不是100:2,不是100:0.5,而是100:1?

如果这个比例定的本身就没有根据,那么用这个来作为参照对比动车的价格?
发表于 2009-6-1 18:48:00 |
是不是动车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就五折优惠啊?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还贵.才不管什么相对收入呢.
发表于 2009-6-1 19:07:34 |
要是那些吵吵贵的人能说服日本人德国人肯把技术按中国的平均购买力卖给我们,我想大家都会感激你的。
发表于 2009-6-1 20:38:57 |
你以为铁道部会同意啊!收入和价格成正相关关系。

原帖由 lelele 于 2009-6-1 19:07 发表
要是那些吵吵贵的人能说服日本人德国人肯把技术按中国的平均购买力卖给我们,我想大家都会感激你的。
发表于 2009-6-1 20:45:58 |
其实本文作者说的没错儿,喜欢不喜欢,这就是一个事实。相比发达国家,中国普通国民的消费能力现在还是比较低,很多消费品的相对价格比发达国家高很多,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还有不少的差距。
当然了,中国发达地区的中高收入阶层除外,我觉得他们的生活水平,按照消费能力,比美国中产阶级舒服很多。
另外,一个东西贵也没有什么不好,大家好像没有必要那么敏感。
发表于 2009-6-2 08:11:46 |

回复 #18 hakutaka 的帖子

一般而言,日本东京的物价水平相当于上海的3倍。
就收入而言,日本的大学毕业生起薪要比上海的高3倍以上,但是涨幅明显不及上海。
发表于 2009-6-2 11:40:02 |
唉,有意义吗?只要不是劳动力成本占大头的产品或劳务,穷国一般都比富国贵!很简单,硬件价格基本是一样的甚至穷国更贵些。。。但是如果穷国一直在原来的水平上转,那也永远受穷了
不用横向比,纵向比较下20年前的绿皮的相对价格和现在的动车的相对价格就一目了然了。。。
发表于 2009-6-2 11:53:57 |

回复 #57 kotei 的帖子

中国的一切都建立在收入会快速增长的预期之上,找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想着“起薪3k,三年后1w”,这是中国人买房子的基本预期。。。所以这次全球危机对中国人的打击看上去不大,但心理的冲击是发达国家不能比的。。。
发表于 2009-6-2 12:40:17 |
原帖由 济南的大猫 于 2009-6-1 18:21 发表


啥叫胡言乱语?如果按照你既定的“100日元=1人民币”购买力计算,计算出来结果就是中国所有交通工具的价格都比日本贵,平均价格也比日本贵,那这个“100日元=1人民币”的假设显然不成立,这才是胡言乱语。

某些人胡搅蛮缠要有限度,什么叫显然不成立,你以为你是上帝想让谁成立就成立么?!根据购买力平价法,这个比例基本可以成立,前边说得很清楚了,这个方法对于不同的圈子会有不同的比例。对于日元如果两个圈子之间的收入绝对差异(这个按汇率)为6-7倍的样子时候,显然这个100:1就基本成立。这个比例因为是最容易口算的数字,所以只要相去不远,当然就可以一直沿用,定性半定量的场合没有必要非要精确到什么102:1之类。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20 0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