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亮亮

专稿:相对收入水平中国高铁票价约为日本1.8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1 02:46:24 |
原帖由 同学 于 2009-5-30 23:43 发表
呵呵,他怎么不说在日本一天的饭钱在中国可以吃一个星期

所以以前有帖子说过这类问题无数回了,单纯评价贵贱不牵扯跨国的时候,就是要用收入支出比去当作汇率而不是基本汇率。
日本街头的饭菜,新干线,通勤电车既不是也不可能更没必要以中国人收入定价,但是人家的收入支出比是很低的,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以北京对东京来说基本就是100倍比例,日元1万换人民币100。此时你可以算算新干线票价,确实挺类似中国既有线动车的,但是新干线是客专……同理大家还可以算算既有线通勤车的票价和国内的折算关系。
总之,这个问题就是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一点灵活点可以回避大部分的基尼系数问题,就是画圈,那富裕地区比如京津沪单画出来对比京阪神去,但是不能画的无限小,对于各例只有参考作用而无说服力。此外,提造价什么的当借口时是毫无说服力的。说过八百六十遍了:是你铁路愿意选择贵的,因为国家你没有完善有力的监督机制,因为你铁路政企不分,可以刷出纳税人钱而缺乏足够的盈利性,然后你把这个充满不合理造价的系统反过来让已经被刮了一遍的纳税人再买单,还美其名曰造价高,是没有任何逻辑的事情。
发表于 2009-5-31 04:01:07 |
看日本经验, 成功民营化经营的铁路公司, 均是营运新干线
而按过去的数字,
JR 东海新干线占全公司收入超过80%
JR 东日本新干线占全公司收入大约27%
JR 西日本新干线占全公司收入大约43%

造价最贵的新干线反而成为民营化的关键, 可见铁路沉没成本需高, 但却非创造利润的关键, 这不代表中国发展铁路时不需控制造价

[ 本帖最后由 054d 于 2009-5-31 04:15 编辑 ]
发表于 2009-5-31 04:11:47 |
原帖由 亮亮 于 2009-5-30 14:03 发表
专稿:相对收入水平中国高铁票价约为日本1.8倍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2007年04月20日 09:37易小非    相关新闻: D字头列车遇冷中的票价因素:宁选慢的不选贵的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700美元,日本为34510美元。高铁每公里票价与国民收入的比分别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中国:0.3078/1700=0.00018;

    日本:3.8126/34510=0.00011;

    显然,0.00018要大于0.00011,前者约为后者的1.8倍。也就是说,如果与人均国民收入挂钩的话,中国高铁每公里旅程的票价约为日本新干线的1.8倍。
...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你拿2005年数据比的确是这样,但07年的数据呢?08年呢?

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461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日本为34326美元
2008年中国GDP总量300670亿人民币(国家统计局数据),按照2008年平均汇率6.948:1美元,折合43274亿美元。按照人口数13.2465亿,2008年人均GDP为3266.8美元
而日本2008年日本名义GDP名义负增长3.8%

拿08年的数据来比的话中国高铁每公里旅程的票价约为日本新干线的0.X倍了
发表于 2009-5-31 06:43:45 |
无聊透顶的比较...什么东西都可以用收入比来比较的吗?
那这样子中国还没有一丁点收入的人都是几千万,要不要全国铁路停运啊?
发表于 2009-5-31 08:07:19 |
原帖由 054d 于 2009-5-30 16:49 发表
平同快是两难存的, 我觉得有总比没有好, 特别是只有大巴出行的地区, 我比较相信市场力量

:victory: :victory:
发表于 2009-5-31 10:21:28 |
其实动车可以无限高的定价,每公里1英镑也可以。问题是,相对发达的国家,没有一个这样大规模的用纳税人的钱,通过一个垄断的政府机构,大幅度提高一个影响很多人的公共产品的价格。
发表于 2009-5-31 10:25:31 |
这个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吧。人家有影响价格的能力,为什么不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
至于移民,归化的移民是澳大利亚人,他们应该效忠于澳大利亚,而不是他们原来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国家义务,是保护澳大利亚的利益。
原帖由 法拉利之神 于 2009-5-30 21:42 发表

我就在澳大利亚,我可以说澳大利亚是多元文化国家里最不要脸的国家,一面叫着多元文化吸引移民,一面在这敲诈你!从铁矿石这事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年从中国撬了多少钱走啊!年年涨价,甚至不惜打破潜规则!今 ...
发表于 2009-5-31 10:59:52 |
LZ的文章错得离谱,第一个就是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00日元:7元人民币左右,相当于1元人民币:14.2日元,第二,济南到北京的动车组最多只能算是准高速列车,都是在既有线上行驶的,根本不能算作时高铁,要比对的话,也应该拿京津来算!:victory:
发表于 2009-5-31 12:53:46 |
原帖由 hebeqi 于 2009-5-31 04:11 发表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你拿2005年数据比的确是这样,但07年的数据呢?08年呢?

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461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日本为34326美元
2008年中国GDP总量300670亿人民币(国家统计 ...

偷换概念!GDP是你的收入么,是你的可支配收入么?!在法制和监督不够健全的国家,两者线性挂钩么?!你的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是两者必须线性挂钩
发表于 2009-5-31 12:59:57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9-5-31 12:53 发表

偷换概念!GDP是你的收入么,是你的可支配收入么?!在法制和监督不够健全的国家,两者线性挂钩么?!你的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是两者必须线性挂钩!




别这么激动,原文如下,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700美元,日本为34510美元

这个数据显然不是人均国民收入,2005年中国人均GDP为1700美元,日本人均GDP为34510美元

如果作者给出的是人均国民收入我自然也会拿出人均国民收入去作对比,

偷换概念的不是我
发表于 2009-5-31 13:01:33 |
原帖由 glassmu 于 2009-5-31 10:59 发表
LZ的文章错得离谱,第一个就是日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00日元:7元人民币左右,相当于1元人民币:14.2日元,第二,济南到北京的动车组最多只能算是准高速列车,都是在既有线上行驶的,根本不能算作时高铁,要比对 ...

那点不对不代表整个离谱,因为最终lz是回到消费心理折算的,也叫做购买力平价法。此时汇率就无视了。此时14720日元来说,大约就是147块2人民币,这由两边收入比例来决定,不是汇率,汇率就算写错也无所谓。
显然,515.3公里(实际计费距离553公里注意,虚高部分此处忽略)基本最高档票要147块2(0.286元/公里@270km/h),可以看看现在京津呢?
ok太贵了,所以只看既有线动车原先京津crh动车时候137公里(既有线距离),51块(1等@160km/h)运价率是0.372元/公里两者差距1.3倍。我这里先就无视速度差异了。

[ 本帖最后由 hakutaka 于 2009-5-31 13:04 编辑 ]
发表于 2009-5-31 14:36:48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9-5-31 13:01 发表

那点不对不代表整个离谱,因为最终lz是回到消费心理折算的,也叫做购买力平价法。此时汇率就无视了。此时14720日元来说,大约就是147块2人民币,这由两边收入比例来决定,不是汇率,汇率就算写错也无所谓。
显然,515.3公里(实际计费距离553公里注意,虚高部分此处忽略)基本最高档票要147块2(0.286元/公里@270km/h),可以看看现在京津呢?
ok太贵了,所以只看既有线动车原先京津crh动车时候137公里(既有线距离),51块(1等@160km/h)运价率是0.372元/公里两者差距1.3倍。我这里先就无视速度差异了。


单纯这样比没意义,这个还要比一下其他交通工具的价格。

100日元的购买力=1人民币这个是否合理还未经证明。

按照这样的购买力折算,中国的航空、大巴价格分别是日本的多少倍?
发表于 2009-5-31 14:37:18 |
原帖由 tanoshii 于 2009-5-30 16:03 发表
不管怎样 动车的价格的确是贵了!这点无可否认!就中国现在的广大国民尤其是非城市人口国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要出门坐整条线路上避让N多次,是个站都得挺的车那也太悲哀点了!
为了省2,3小时而专门造什么N亿的高速 ...


如果动车都贵了,那大巴的价格算什么?
发表于 2009-5-31 14:51:29 |
说某国票价高~不是踩了某些人的痛处?
说某国国民收入低~不是踩了某些人的私处吧~
发表于 2009-5-31 14:58:37 |
原帖由 再接再厉 于 2009-5-31 14:36 发表


单纯这样比没意义,这个还要比一下其他交通工具的价格。

100日元的购买力=1人民币这个是否合理还未经证明。

按照这样的购买力折算,中国的航空、大巴价格分别是日本的多少倍?

以收入支出比例来评价贵贱,是为了躲开汇率等因素,来衡量老百姓到底敢不敢消费的一个依据。
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于客观化贵贱标准,避免简单地张嘴就说这个贵或者这个便宜。因为归根结底每个人口中的贵贱一定是根据其收入水平来的,所以购买力平价法从这层意义上就是合理的。前边说过,而且说得很清楚,这个方法的麻烦之处在于一般不宜用于个体评价以及评价范围的划分和等价。你用北京居民去比照鹿儿岛县居民肯定是不合适的,反之你用东京居民来比照青海居民也是不对的。这个居民收入水平相对等价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找。但仅仅为了说明当地居民的贵贱感觉来讲,购买力平价法还是相当合理的。
发表于 2009-5-31 15:02:03 |
原帖由 再接再厉 于 2009-5-31 14:37 发表


如果动车都贵了,那大巴的价格算什么?

坚决反对这种胡言乱语!34楼的评价话糙理不糙,对你这种言论最合适。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当然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只要该评价方法道理上合理,稳定性比较高的话,那么得出的贵贱结论就是比较可信的,起码不至于来回飘逸。
总之,贵了就是贵了,只有贵了和更贵的区别。
发表于 2009-5-31 15:20:49 |
日本显然比中国经济发达

居民购买力高是正常的

这么说中国居民的购买力是日本的  1.1/1.8==0.6   倍

中国经济情况真的购买力能达到日本的0.6么?

:lol :lol :lol     从绝对值上看   花1/10的钱  享受高速

从客流上看   不管TDB采取的什么措施  但是客流毕竟还不错  很多线路供不应求:lol :lol

所以我觉得价格基本合理

嫌贵就坐普通车  别嫌慢     拿有鱼与熊掌兼得的道理

[ 本帖最后由 西局西段(宝) 于 2009-5-31 15:22 编辑 ]
发表于 2009-5-31 18:15:05 |
我很想知道日本的普速车价格如何啊?
发表于 2009-5-31 19:14:39 |
原帖由 hebeqi 于 2009-5-31 04:11 发表



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你拿2005年数据比的确是这样,但07年的数据呢?08年呢?

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461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日本为34326美元
2008年中国GDP总量300670亿人民币(国家统计 ...

你是拿你的GDP去花还是拿你的收入去花?GDP高了,人就有钱了?
发表于 2009-5-31 19:22:19 |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5-30 14:27 发表
  去买电视、冰箱、洗衣机、PS3,貌似很多时候比日本本土的绝对价还贵
  吃饭、穿衣、买房的相对价也比日本高得多

  同样,飞机、汽车的相对价比日本高得多,作者怎么不去说事?

别的东西也贵似乎不是不能说动车贵的理由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7-19 20: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