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lyxen

长江车辆厂也是刘跨越的杰作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3 21:55:43 |
原帖由 DOSDO 于 2008-12-23 21:21 发表
湖北的也没必要急着否认和跨越的关系
别的地方想要跨越照顾而不得呢
现在是笑贫不笑娼的社会



湖南贫,有人笑;某些地方娼~~~~;P
发表于 2008-12-23 21:58:35 |
比比看看合并前的出口数量和效益就知道到底是谁强奸谁了!
发表于 2008-12-24 08:29:07 |
原帖由 风蚀 于 2008-12-23 21:58 发表
比比看看合并前的出口数量和效益就知道到底是谁强奸谁了!



出口算个P,中国的车辆能出口多少?

假设你株洲厂出口100台,没有内销,我武昌厂没有出口,内销1000台,那个厉害,被QJ,那是活该,再说了,是不是半推半就还不一定呢?:lol
发表于 2008-12-24 08:37:37 |
说株州车辆强过武昌车辆的也太搞了吧?
开口讲话也要实事求是
再说南车北车这些集团现在都是国资委管辖的,根本就和铁道部没有直接统属关系了,刘志军要插手哪有这么容易?

[ 本帖最后由 huweimail 于 2008-12-24 09:51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4 14:53:16 |
这个话题, 红网是谈论过的. 转发一下:


中国南车集团以株洲车辆厂为龙头,对地处中南、华东地区的株洲车辆厂、武昌车辆厂、武汉江岸车辆厂、铜陵车辆厂和戚墅堰机车厂进行产业整合,组建了长江车辆有限公司。长江公司总部和武汉基地占地1500亩,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总投资30亿元[评论: 30亿元是笔厚礼啊!]
株洲车辆厂是此次重组的龙头企业,按照一般想法,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总部应落户株洲才是,但集团决策层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选择了区位优势更为明显的武汉。赵小刚说,长江公司选址武汉有四大理由,武汉是铁路枢纽,交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物流便捷。 [评论: 何患无词? 这四大理由不是同样可套用在株洲身上吗? 就算在这四个方面武汉都强于株洲, 如何解释历史比株洲厂还久的武汉两厂是南车集团内的最差, 而株洲厂是最好?]

经历了整合阶段的阵痛,长江车辆公司已经开始品尝到整合效应带来的甜头。据测算,两年内,长江公司人均劳动生产率可达到50万元。武昌、江岸、铜陵三厂较2006年可提高100%—300%
[评论: 注意到这里没提株洲厂吗? 合并后, 吃亏的只有株洲厂, 其他厂因为搭上株洲厂这个"强人"都占便宜了.]

其实,株洲车辆厂一直在集团公司排列中游水平,1993年至2002年的10年间,利润始终在正负几百万元之间徘徊。2002年以来,该厂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进行大规模国债技改,实施大营销战略,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精简人员,实行ERP管理、绩效管理,培育“家园文化”理念,企业面貌焕然一新。2005年,株辆厂员工从6000人减至3000人,而销售收入却突破12亿元,实现利润1300万元。
2006年,工厂再创佳绩,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6000多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位列集团公司首位。整合后,将一大批技术、管理人才和出口产品划拨出去,会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株辆厂拥有成熟产品线,每年销往海外的产品近1亿美元。这些年,工厂员工人均年收入逐年大幅上升,大大高于其他几个厂.

南车集团公司一度想把旗下位于武汉的两家铁路货车制造和修理企业————武昌车辆厂和武汉江岸车辆厂整合重组。这两家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经营非常困难,一家连续7年亏损,一家刚刚扭亏为盈。这两个厂产品研发力量薄弱。没有产品研发实力,在市场竞争压力下,这样的企业无异于在泥沼中跋涉,举步维艰。

南车集团搞的整合, 完全以株洲厂为龙头, 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是株洲厂厂长曹阳调任,公司采用的是 株洲车辆厂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以流程管理为基础,ERP(企业资源管理)为主线,绩效管理为激励机制”的管理模式。南车先后从其他5厂选派四批中青年管理骨干到株辆厂工作锻炼。株洲车辆厂全力支持整合,先后举办了职工代表、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班组长、GDS操作技能、铆焊工技能等8大类项目共26期培训班,参训面达830人。为了让武昌、江岸两厂尽快掌握出口产品操作技能和质量标准,安排两厂操作工人来厂跟班劳动。

长江公司以现代化大生产理念,利用各个企业自身优势,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确定了5厂整合后的产品结构布局和定位,构筑“长江框架”:
公司总部建成公司的营销中心、研发中心和运营管理中心;武汉分部定位为铁路货车新产品试制,多品种、小批量铁路货车制造,铁路货车和零部件出口,铁路客、货车修理;株洲分公司定位为大批量货车整车制造的专业生产;铜陵分公司定位为铁路货车摇枕、车轴等重要锻铸配件的专业生产;常州分公司定位为铁路货车修理的专业生产。[评论: 毒啊! 株洲厂的研发, 铁路货车和零部件出口, 新产品试制全部被强行拿到武汉了, 株洲厂以后只是一个生产基地!而武汉基地靠剥削株洲从穷光蛋一跃为风光的大富豪!]
发表于 2008-12-24 14:56:06 |
为什么明明是以株洲厂为龙头整合南车的货车车辆资源, 到最后看起来却象武汉吞并了株洲? 答案其实简单 --  南车集团最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主顾是谁? 铁道部啊.铁道部长何方人士? 这样的马P你敢不拍吗?  我们应该庆幸, 武汉没有机车厂, 否则株洲的电力机车厂还不知保不保得住!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14:59:15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12-24 15:19:36 |
原帖由 redfox 于 2008-12-24 14:56 发表
为什么明明是以株洲厂为龙头整合南车的货车车辆资源, 到最后看起来却象武汉吞并了株洲? 答案其实简单 --  南车集团最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主顾是谁? 铁道部啊.铁道部长何方人士? 这样的马P你敢不拍吗?  我们应 ...



襄樊有!

做好搬家的准备吧,假如你们还坚持这种错误观点的话。

武昌车辆厂在徐家棚的地皮和固定资产就不止30亿,武昌车辆厂生产70系列敞车和棚车时候,株洲在搞么四,别人的东西硬说是自己的,做人别太韩国老棒子好不好!
发表于 2008-12-24 15:46:59 |
原帖由 huweimail 于 2008-12-24 08:37 发表
说株州车辆强过武昌车辆的也太搞了吧?
开口讲话也要实事求是
再说南车北车这些集团现在都是国资委管辖的,根本就和铁道部没有直接统属关系了,刘志军要插手哪有这么容易?
他要成心想插手,那简直太容易了:你不听我的话,以后铁道部就不买你出的车!
发表于 2008-12-24 15:52:08 |
原帖由 苍岩 于 2008-12-24 15:19 发表



武昌车辆厂在徐家棚的地皮和固定资产就不止30亿,武昌车辆厂生产70系列敞车和棚车时候,株洲在搞么四,别人的东西硬说是自己的,做人别太韩国老棒子好不好!
...


呵呵, 骂人行,怪不得湖北搞企业还真不行啊.

25楼所引用的文字, 除了评论部分, 都是中立的第三方写的新闻, 并非湖南人写的.  谁是谁非, 有没有黑幕, 不是一目了然么?

武汉两厂确实不行, 不行就要承认. 讲固定资产有什么用? 说白了就是占着武汉市内的好地皮值点钱, 企业本身经营得一塌糊涂.  武汉两厂没有研发实力, 是官方新闻里说的, 不是湖南人说的. 这样的厂, 做得出什么好东西能让株洲厂"别人的东西硬说是自己的"?
发表于 2008-12-24 15:54:13 |
都知道在货车领域,齐厂第一,株车第二

到了武汉人口里,凡是武汉的都是好的,都比别人高一个档次

真不知道武汉人自大的心理从哪里来的?
发表于 2008-12-24 16:08:53 |
原帖由 redfox 于 2008-12-24 15:52 发表


呵呵, 骂人行,怪不得湖北搞企业还真不行啊.

25楼所引用的文字, 除了评论部分, 都是中立的第三方写的新闻, 并非湖南人写的.  谁是谁非, 有没有黑幕, 不是一目了然么?

武汉两厂确实不行, 不行就要承认 ...



武汉的规模在这儿摆着,你们别老拿效益说话,你光看效益就成吗?

我今天在吉庆街买臭干子发了家,所以我就可以去兼并亏损的摩托罗拉!

你们吹半天,株洲厂到底出了什么产品,谁能说出来?自己以为大就大呀?
发表于 2008-12-24 16:17:23 |
原帖由 华夏之星 于 2008-12-24 15:46 发表
他要成心想插手,那简直太容易了:你不听我的话,以后铁道部就不买你出的车!


买谁的?
你以为人家那么乐意什么都管?

对了,东风汽车把制造厂从十堰往武汉搬,这也是刘部老人家的杰作吧:lol :lol :lol
发表于 2008-12-24 16:18:46 |
;P ;P ;P ;P ;P ;P ;P ;P
发表于 2008-12-24 16:19:47 |

回复 #33 木已成舟 的帖子

似乎是刘部的杰作!好像还有卷烟也是他老人家的杰作吧!
哈哈哈哈
;P ;P ;P
发表于 2008-12-24 17:37:24 |
很黄很暴力。
两地跑的技术员最倒霉。

这事是武汉市和TDB主导的,“有助于武汉制造业跨越式发展”。(鄙人看来是借整合之名行挖空对手做强自己之实。武汉和长株潭的微妙关系两地人彼此心照不宣吧。把株洲的王牌企业玩空来挽救自己即将倒闭的破厂真是3年蓄谋已久的诡计。)

株厂是国企,大老板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挖墙角是某些人的常用招数,挖了还很得意。因此,很黄很暴力送给你们。

看看下面的报道,真相大白。
原文链接  http://www.cs.com.cn/ssgs/03/200806/t20080619_1497870.htm

“国有企业搞结构调整难度很大,像南车这样的企业,和很多国企一样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这时候,如果集团公司不搞产业整合,不搞结构调整,集团的作用无法发挥。”郑昌泓介绍说,“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体制创新,其实动作落到下面哪一个企业都有实际困难。” 南车人乐于谈论长江车辆有限公司的成立,因为这是中国南车进行体制创新、结构调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当时,中国南车在长江流域分散着五家货车工厂,生产能力加起来都算不上绝对的行业老大。中国南车位于湖南株洲的货车厂,具备很强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但位于武汉和铜陵等地的另三家同类型企业,却规模较小发展后劲不足。如何改变这样的状况?2005年岁末,一个跨越四省、涉及五厂、整合长江流域货车业务资源的大胆设想在南车酝酿形成。

  “整合不是简单的物理整合,而是一个化学的融合。我们整合不但要做大,更要做强,要达到1+1>2的效果,实现有机融合,形成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赵小刚这样谈他的货车业务整合思路。“所以我们就考虑要通过发挥优势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并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在武汉成立一个研发中心,扭转当时人才稀缺、重复开发的局面,再利用长江流域便利和便宜的物流优势,实现较低成本运营。”郑昌泓进一步阐释。

  在铁道部的支持下,2007年11月,新组建的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在武汉正式运营。中国南车还为长江公司输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由此,一个具有年新造货车11000辆、修理货车17000辆和出口配件40000吨能力的亚洲最大规模货车研发制造基地正在形成,明年将全面投产。由此,在整车制造、整车修理、关键部件上,长江公司下属各企业专业分工、规模生产的“长江框架”正式形成。此外,南车还推进了电机业务、电力机车资源整合工作。


恭喜武汉,株洲还有一个电力机车研究所和电力机车厂,生意还不错,干脆也挖过去算了。

[ 本帖最后由 watersouth 于 2008-12-24 17:46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4 17:44:07 |
无可非议,武汉发展大厂的优势明显。只是需要某些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地处内陆相对落后的株洲厂却能有更先进的思维和经营管理模式,以至于位于某些大城市的管理者要到“落后的”株洲去洗脑。

厂子可以挖空,可是人家先进的思想却不是那么容易学到手的。
发表于 2008-12-24 17:59:12 |
楼上的说得好:lol :lol
发表于 2008-12-24 19:11:53 |
儿子是人家的种,自己硬说是他老子,这绿帽子带着还真舒服,丢都舍不得丢啊!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19:57:07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4-28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