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2|回复: 8

反对提速 及 高原病急救乱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2 04:44:54 | |阅读模式
反对提速!!!

冻土上铁路通了车,不等于冻土问题被根治了.

高原不适应的乘客可以始终接着氧气管,14个小时没什么问题的.

可以给大领导特制几节带增压的车厢用.最省事就是找架长度合适的行政专机摘了翅膀尾翼捆在平板车上,让他们爽.

一味地提速肯定缩短铁路寿命.如果三五年后就一段段的返工改建冤不冤.如果大段的损毁复建,会直接加大财政负担.那可是纳税人的血汗,中间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中饱私囊.到时候,现在提速领导干部们长的脸怕是都要加倍的丢,政治风险满大的呦.

关于安全,去年全线铺通后压道的列车脱轨下道也不是一次了。运行一段时间后的轨道和路基会相对稳定我相信。但提速后的安全冗余有多少?哪个专家敢说他摸清了500公里永久冻土带和昆仑山地震带的脾气。想想上面跑的是载有700多人的世界瞩目的青藏客运列车,如果出了问题,技术上拍板的专家怕是要跳楼的。

而且,扣除干沟、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羊八井几处多弯地段,提速能节约多少时间?某领导算过吗?


重温一下数据

格尔木海拔2800米
过南山口上到3000米
整段格拉线3000米以上地段约1100公里
4000米以上960公里

新投入运营的客机高空舱压约相当于1800米
老机机舱强度下降后会减到2500米(常坐飞机出差的家伙等于有过高原训练啦)
机舱意外卸压到相当于2900或3000米时氧气面罩应自动释放
11000米高度瞬间卸压后人的无吸氧生存时间只有十几秒。所以要求头脑清楚的人自己带好氧气面罩再帮助别人。实际上瞬间卸压后,飞行员会以接近极限的角度和速度将飞行高度降至2500到3000米左右,所以实际生存时间没那么短,只是头几秒象做云霄飞车。

回到高原.神经敏感度一般的人2800米会察觉到与低海拔不同的感觉,4000米以上会明显感觉到低压和缺氧的不适,逗留10小时以上或5000米以上逗留6小时以上,头疼的几率很高,只是依敏感度不同会有轻重的差异.如剧烈运动症状会加剧.
神经过敏的人会提前500米左右出现症状.
到达一定高度,出现相应高反的时间,依敏感度不同有几十分钟至几小时的滞后.所以有的人唐古拉山没事到安多或那曲才头疼.

这些情况都是指不吸氧\不服止痛或抗敏感药物\少许活动的情况下.在弥散供氧的列车里会舒服的多。静止\面罩吸氧和提前服药后会大大减轻敏感者的不适.如果内脏\血管等没有高山禁忌的病症或不在病情发生期间,可以说14个小时轻松度过.

假设有人贪恋高原旅程没有量力而为,或者主观也不知道自己新生了禁忌病症,高原病发后静止\吸氧和服药后症状依然加重就只有回格尔木降海拔了(所谓低转治疗)。说回格尔木是因为拉萨海拔3650,格尔木海拔2800。如果考虑到高压舱治疗,两边就都一样了。只是本人只确定格尔木人民医院有高压舱,拉萨的情况不了解(想必有,毕竟区首府嘛)

低转的实施(按两边都有高压舱考虑),从格尔木或拉萨发车500公里内发病的宜返回起点,超过700公里坚持到终点,中间200公里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或者猜币。要坚持到终点的留在火车上,返回起点的可以考虑在有人职守有氧气的站点换到对向行使的列车上。如果当时的站点两小时内没有会车(共有5次会车机会)可以考虑到公路上拦车(熟悉路况的司机驾驶越野车(2020不算)高原平均车速可以到100公里),前提是必须有便协氧气瓶给病者大流量持续供氧,持续供氧能力不能低于两小时,并在中途几个小镇补充氧气(两小时供氧可以保证到下一个充氧点或车坏后拦截第二辆车)。直升机就别想了,目前根本没有流畅的快速反应机制。高海拔起降本身也是死神游戏,而且直升机更没有增压机舱。

最可靠的办法是在每列列车上设可容2到3人的小型高压舱。也不知道实际有没有,俺看报道都很粗。如果有还真是够高级,没有也可以理解。车上能提供的急救,大约只是供氧,测生理参值,心肺复苏,打利尿剂或类似电影《垂直极限》的高原急救药物(但是有其他负作用和禁忌症)。

简单易行的是列车配备三四个便挟增压舱。这种玩意儿国内有个军队医疗系统的人已经做过可折叠的电动增压6人版,做单人版肯定也没问题。直接能买到的都是国外生产的单人版,一般用于高山攀登者的急救。象个复合材料的罐子,展开长2.1米直径80厘米,重6公斤左右,折叠后体积约18立方分米。因为是装一个人的长罐子,登山的人喜欢管它叫“XXX棺材”。“棺材”原装的脚踩泵可以在几分钟内增加的气压相当于下降1500米高度。改装或定制混合氧气的电动泵问题也不大。病者可以一路压到终点再进医院的高压舱。

这些努力之后,患者依然可能病逝,但这种可能性低之又低,即使发生绝对也是意外中的意外(很可能是并发了其他急症所致)。对他来说,14小时和12小时的区别并不大。

本人铁路和列车方面知识极为有限,以上只是凭着自己高原旅行的经验所做的个人分析。可能存在严重的错误观点,这方面比较专业的朋友一定不吝拍砖指正。

另外,哪位朋友有青藏列车在动力、电力、供暖、供氧、整体自救等方面进行冗余设计、应急供应及救难预案的资料不如单发一个新贴上来大家研读学习一下多好。


再次反对提速!!!倡议爱护青藏铁路!!!

[ 本帖最后由 walkjoe 于 2006-8-13 13:15 编辑 ]
发表于 2006-8-12 08:26:28 |
对没错以现在的青藏铁路的条件下这样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发表于 2006-8-12 23:48:37 |
提速的问题最好今后再说!
发表于 2006-8-13 13:23:37 |
提速不等于对线路负担增加,用高性能动车组,轴重低,提速后可能比现在载荷还要小。
 楼主| 发表于 2006-8-13 14:44:16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6-8-13 13:23 发表
提速不等于对线路负担增加,用高性能动车组,轴重低,提速后可能比现在载荷还要小。


动车组是好办法.一些专家们也力挺,技术应该已经差不多了.记得01年过青藏时就听闻了青藏车用动车组的说法.不过.......

而且总调度长张西青所言提速是指现有列车提速还是动车组提速有人知道吗?

有知道青藏铁路动车组细节的发个新帖给大家探讨吧.比较关心技术细节和开通时间是什么时候.

个人感觉(因为俺是外行)如果现在还没有成品或高原测试,时间不会早吧.
发表于 2006-8-14 14:50:32 |
原帖由 walkjoe 于 2006-8-13 14:44 发表


动车组是好办法.一些专家们也力挺,技术应该已经差不多了.记得01年过青藏时就听闻了青藏车用动车组的说法.不过.......

而且总调度长张西青所言提速是指现有列车提速还是动车组提速有人知道吗?

有 ...

线路标准按照普通车修,用高性能动车组(最大轴重最好不超过10吨)提速,是一个变通的办法
发表于 2006-8-14 21:19:10 |
10吨之内?我觉得比较难实现,我个人觉得12~12.5吨的轴重比较符合国情(说穿了就是我们技术的水平).要是总重只有36吨(9吨轴重),载重一定偏少,而且我们似乎还未掌握铝合金车体的制造技术......

把25K/25T减重,在YZ加装电机、柴油机(YW、RW就别装了)(个人比较喜欢电传多於液传),弄一组动力分散动车组跑,有趣
发表于 2006-8-14 22:12:04 |
动车组?难了吧,咱们那动车组平地跑还三天两头趴窝,趴在5000米可就热闹了!
发表于 2006-8-15 09:23:45 |
我刚刚下来,感觉没有问题,我还在开窗的厕所内拍照,摄像。速度吗,相当不错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5-3 16: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