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73|回复: 12

“八纵八横”时代,哪些城市将有大提升?哪些城市被抛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0 16: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纵八横”时代,哪些城市将有大提升?哪些城市被抛弃?原创 2016-07-27 孙不熟
“四纵四横”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一个被称为“八纵八横”的高铁新战略,将再次改变中国城市的力量格局!

6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3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7月13日,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和铁路总公司正式印发《规划》。《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并提出到2025年中国高铁里程数将达到3.8万公里。

城市竞争的本质是争夺客流、物流与资金流,高铁是所有这些“流”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谁在国家高铁网络中占据先机,谁就会赢得未来,谁在这一网络中失去位置,谁就会落伍。

你肯定已经猜到了,这是“城市战争”最关心的题材,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个“八纵八横”的超大信息量。

先来看两张简图:

1这些城市是“高铁霸主”京沪继续称霸,广州地位重新被巩固
从整体上看“八纵八横”,可以形象地称之为“两把弓箭、一簇火箭”。一把弓箭从上海入海,一把弓箭从广东入海,一簇火箭从北京冲上云霄。北上广(广东)也因此成为中国高铁客流最大的三个目的地。

与“四纵四横”的逻辑一样,“八纵八横”的最大赢家仍然是北京上海,这两座城市在中国高铁网络占据最大的权重。其中,北京是京沪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京港(台)通道、京昆通道四大干线通道的交汇枢纽。通过“八纵八横”,北京理论上可以直达除西藏之外所有省份(包括港澳台)。

上海几乎享有与北京同等的枢纽地位,以上海为目的地,集纳了京沪通道、沿海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四大通道。理论上,从上海亦可直达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包括港澳台)。

广州的战略地位重新获得巩固,四纵四横时代,北京、上海分别接入了三条干线通道,广州只接入了一条干线通道(京广通道),难免失落。但是“八纵八横”时代,广州成为京哈~京港澳通道、兰广通道、广昆通道三个干线通道的交汇枢纽。此外,广东正在积极建设广汕高铁、深茂铁路广佛连接线,弥补广州没有直接接入沿海通道与京港台(京九)通道的不足。

下面转述一位朋友的原话:

“赣深高铁绕开了深圳规划已久的坪山站,选择从东莞,光明接入深圳北站,实际成了广赣铁路;厦深铁路刚刚建设满一年,广汕高铁连接线已经开建,而且规划速度比厦深更快,从汕尾直接接入厦深线,届时,从广州到厦门比深圳到厦门更快。列入规划的深茂线还没开建,广州到佛山的深茂连接线已经开建,也许以后我们更应该称为广茂线。”

如果把广深当作一个整体,二者共同接入了京哈~京港澳、沿海通道、京港台、兰广、广昆五个干线通道,整体战略地位可与京沪媲美。所以,广深咫尺之距,又同属一省,在争夺国家干线交通资源时,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赢得更多。

2
这些城市是“高铁新贵”
合肥、深圳、郑州、长沙、福州
合肥无疑是最炙手可热的新贵,“四纵四横”时代,合肥只接入了沪汉蓉一个干线通道,但到了“八纵八横”时代,以合肥为中心突然冒出一个华丽丽的“米字型”规划——除了沪汉蓉,合肥还接入了京深高铁、合福高铁、合杭高铁、合郑高铁、合蚌连高铁。此外,合肥还规划了这样几条城际铁路:合六城际、合淮蚌城际、合宁城际、合芜城际、合安城际。

这样一个在经济地位上十分普通的内陆省会城市,居然能在国家干线高铁规划中获得这样的权重,的确罕见,无疑是新贵中的新贵。

比起合肥,深圳在高铁网络中的提升更为难得,因为它是《规划》定位的高铁枢纽城市中唯一一个既非直辖市亦非省会的城市。传统上,广东省内的干线交通网络一直以广州为中心,深圳则一直处在交通末梢的地位,需要通过广州接入国家干线交通网络。但“四纵四横”让深圳直接接入了东南沿海客运专线,“八纵八横”时代则直接接入了沿海通道与京九通道,未来还修建深茂高铁直达粤西。

另一个显而易见的新贵是重庆。普铁时代的几大干线表现为“五纵三横”,重庆没有直接接入任何一条干线。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后,重庆一跃成为沿江通道、夏渝通道、包海通道三个干线的交汇,并通过连接线并入兰广、京昆两大通道,此外还有规划中的郑渝(万州)高铁。在西部地区,重庆的枢纽地位可与成都相提并论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米字型”之称的,除了合肥,还有郑州。“八纵八横”时代,郑州接入了京广通道、欧亚大路桥通道、呼南通道三个干线通道,大出风头。规划中还有郑万(渝)高铁、郑合高铁、郑济高铁。此外,规划中还有一大批以郑州为中心的省内城际铁路。

作为京广线与陇海线(欧亚大陆桥)的交汇枢纽,郑州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新贵”,但几年前拆分郑州铁路局的改革,着实让郑州失落了好一阵子。八纵八横的时代,无疑又极大地提振了郑州的信心,这可能让它的中部劲敌——武汉有点失落了。

另一个有“米字型”之称的是西安,其在普铁时代,枢纽地位弱于兰州,只接入了陇海线一个主干道,在“四纵四横”时代只接入了徐兰客运专线。但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后,西安成为路桥通道、呼南通道、包海通道三个主干道的交汇。高铁时代,西安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

同时接入三条干线高铁的城市,还有中部的长沙。根据“八纵八横”规划,经过长沙的干线分别是京广线、沪昆线以及最新规划的厦渝线。在普铁时代,长沙的铁路枢纽地位因为株洲的分流,一直被武汉压一头,进入高铁时代后,湖南集全省之力打造长沙,实现了交通地位的大提升。

通过“八纵八横”,长沙之北可直达北京,之东可直达上海,之南可直达广深,之西可达昆明,实现了与武汉的同等地位,而且通过厦渝线,长沙还能直达厦门与成渝,整体的通达性目测已经超过武汉。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中部省会普遍获得利好,南昌也不例外。南昌的情况与长沙有点像,在普铁时代,长沙被株洲分流,南昌则被向塘分流。进入高铁时代后,沪昆通道不再走向塘与株洲,改走南昌与长沙,直接提升了南昌与长沙的地位。通过八纵八横,南昌已经成为沪昆与京九的交汇枢纽,而且还有一条支线连通福州。

杭州的枢纽地位也获得提升。普铁时代的“三横五纵”,杭州只接入了沪昆一个主干道,在铁路枢纽地位上与上海、南京不在一个量级。进入高铁时代后,杭州成为沿海通道、沪昆通道两大干线的交汇,并通过沪杭连接线接入京沪干线,通过宁杭线、合杭线新增了两条北上的通道。在高铁枢纽地位上,杭州已经不输南京了。

另外一个可能不易察觉的新贵是福州。由于地理位置、地形以及对台关系等因素,福建曾在全国铁路枢纽中的地位十分边缘化,但进入高铁时代后,福建尤其是福州的权重获得了提升。“四纵四横时代,福州接入杭福深客运专线,大大增强了其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联系。

“八纵八横”时代,杭福深客运专线延长为一条连接辽宁与北部湾的超级沿海干线,让福州的通达性再次延伸。此外,京九通道还分别从合肥与南昌拉出两条支线接入福州——没有选择厦门,而是选择福州,说明省会城市在争夺高铁资源时无可匹敌。相比而言,厦门新接入的只有夏渝线,其含金量就大不如福州了。

3这些城市是“高铁新秀”常德、襄阳、宜昌、万州、赣州、宜宾、九江
“新贵”一词属于省会大城市,“新秀”一词属于初出茅庐的小角色,比较适合在这一轮高铁规划中突然冒出来的中小城市。

比如常德,这个湘北小城市,在普铁时代非常边缘化,目前也是湖南仅有的4个没通高铁的市州之一。但根据“八纵八横”规划,常德成为呼南与夏渝两个干线通道的交汇。

比如宜宾,其在普铁时代只是的内昆铁路上的一个小站,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宜宾居然升级成为京昆与兰广两大通道的交汇。

比如宜昌,其在普铁时代只是焦柳铁路上的一个小站,进入“八纵八横”时代,宜昌成为沿江通道与呼南通道的交汇。

比如万州,其为重庆远郊的一个行政区。根据“八纵八横”规划,万州成为呼南与沿江两大干线通道的交汇,此外还有规划中的郑万高铁也将经过万州。而在普铁时代,万州只是一个可有可无角色,位于出川通道的是达州(重庆与成都北上都经达州)。

4这些城市前后悬殊不大成都、沈阳、兰州、襄阳、九江、赣州
比起北上广的枢纽地位,这些城市当然要逊色一些,但和其他城市相比,无论是普铁时代,还是高铁时代,都属于优等生行列,前后差距不大。

比如成都,其在普铁时代,就是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在“八纵八横”时代,成都成为兰广线、京昆线与沿江通道三大干线的交汇,再次巩固其西部铁路枢纽的地位。不过,随着重庆的强势崛起,成都的相对优势没以前那么大了。

比如沈阳,其在普铁时代,就是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进入高铁时代后,沈阳成为沿海通道、京哈通道两大干线的交汇。

比如兰州,其在普铁时代,就是陇海—兰新线与京包—包兰—青藏线的交汇,进入高铁时代后,成为路桥线与兰广线两大通道的交汇。不过,比起强势崛起的西安枢纽,兰州的相对优势没以前那么大了。

比如襄阳,其为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在普铁时代就是一个区域性的铁路枢纽,是焦柳铁路与襄渝铁路的交汇。进入“八纵八横”时代,襄阳升级为呼南、郑万高铁的交汇。

比如赣州,其为江西省内仅次于南昌的第二大城市,在普铁时代就是一个区域性的铁路枢纽,是京九铁路与赣龙铁路的交汇。进入“八纵八横”时代,赣州升级为京九高铁与厦渝两个干线通道的交汇。

比如九江,其在普铁时代就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型铁路枢纽,位于京九、武九、合九铁路的交汇。进入“八纵八横”时代,九江还将升级为京九高铁、沿江高铁的交汇,其枢纽地位甚至不输南昌。

5这些城市可能是失落者株洲、向塘、南京、武汉、达州
“八纵八横”是一个非常大的网络了,已经充分照顾到所有能照顾到的城市,但仍然会有一小部分城市可能会感到失落。

比如株洲。与郑州、石家庄一样,株洲也是一个典型的“火车拉起来的城市”。普铁时代,株洲是京广线与沪昆线的交汇,郑州则是京广线与陇海线的交汇,二者齐名,素有“北有郑州、南有株洲”之佳话。不过,进入高铁时代后,株洲明显没有郑州那么好的待遇了——沪昆高铁不走株洲而改走省城长沙,这让株洲的枢纽地位一落千丈。

比如向塘。说起向塘(南昌县下属的一个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在普铁时代,它可是京九线与沪昆线的交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进入高铁时代后,向塘的命运和株洲有点像,沪昆高铁不走向塘改走南昌,向塘的枢纽地位也是一落千丈。有人不无惋惜地说,如果南昌县成为一个南昌市的一个区,向塘的枢纽地位也许还能保住。

比如达州。说起四川达州,可能很多人也不知道,但在普铁时代,达州是成都、重庆北上出川的必经之地,但在高铁时代,这个必经之地换成了重庆的万州(沿江通道、呼南通道、郑渝高铁)的交汇。可以猜测,川渝二省在争夺高铁资源时,重庆占据了上风,四川只能力保成都的地位,其他城市则兼顾不暇。

作为沿江通道与京广通道两大干线的枢纽,武汉的区域枢纽地位是稳固的。普铁时代,武汉只接入了京广一个干线,缺少东西走向的干线,高铁时代武汉还多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沪汉蓉干线(沿江通道),地位其实是升级的。但之所以将其归类为“失落者”,主要是现有规划与之前的过高预期有点不符,尤其是面临郑州与合肥高大上的米字型图案,武汉的确有一点自愧不如的观感。

南京的情况与武汉有点类似,无论是普铁时代,还是高铁时代,南京的区域枢纽地位都不成问题,其“失落感”主要是面临隔壁合肥的强势崛起。南京原有“徽京”之誉,寓意其对安徽强大的影响力,但随着合肥“米字型”战略的出现,这个影响力势必会减弱,而合肥收复失地的动力则会越来越强。

编者注:本文只分析了大部分热点城市,没有涵盖全国所有城市,观点亦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6-7-30 17:2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优势被合肥和郑州稀释了。
郑万让重庆贵阳昆明北上不再经武汉,兰广让西安兰州南下也不经武汉了。
发表于 2016-7-30 18: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三龙建成之后   南平的地位也是日渐高升  新贵中 还有贵阳  武夷山   金华 上饶  黄山 。失落的城市还有鹰潭
发表于 2016-7-30 19:3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局最失落的是厦门!堂堂副省级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至今还没高铁呢,高铁至少还得等5年,看看人家高铁都跑了好多年,有的都350高铁十字交汇了。
回复 编辑
发表于 2016-7-30 21:1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潭小车车 发表于 2016-7-30 19:34
南局最失落的是厦门!堂堂副省级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至今还没高铁呢,高铁至少还得等5年,看看人家高铁都跑 ...

这也没办法,像深圳被广州压,宁波被杭州压,青岛被济南压,大连被沈阳压
发表于 2016-7-30 21: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铁新贵沒有贵阳么?
发表于 2016-7-30 21: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徽京虽无米字高铁逢车必停,真徽京虽有霸向高铁但始发少而又少,各自找平衡吧
发表于 2016-7-30 2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株洲和鹰潭一样
发表于 2016-7-30 21: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whuol 发表于 2016-7-30 21:18
这也没办法,像深圳被广州压,宁波被杭州压,青岛被济南压,大连被沈阳压

青岛真没被济南压,平心而论
发表于 2016-7-31 10: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在普铁还是高铁时代,都不能忘了徐州吧!!
发表于 2016-7-31 12: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潭小车车 发表于 2016-7-30 19:34
南局最失落的是厦门!堂堂副省级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至今还没高铁呢,高铁至少还得等5年,看看人家高铁都跑 ...

小小车,你还是回福坛继续吧,在福坛你是名人,厦门没高铁是福建整体高铁的落后的真实写照,目前只有一条合福,且福建都出大头,标准还被下调,所以沿海350要尽快实现。
发表于 2016-8-1 00:2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了,南京会被被合肥所谓的米枢纽超越。
发表于 2016-8-1 02:37: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普铁时代南京长期只有京沪+宁芜,宁芜一直是单线,宁启是后来才建的

杭州有沪杭,浙赣,宣杭,杭甬。

杭州和南京一直都是平起平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28 0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