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在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一路成长到今天, 2013年以前乘坐武广高铁非节假日各站敢直接到车站再买票上车,现在即使不是节假日也不敢,不是没票而是要等几班才有二等座,可见大家这几年民众对高铁的态度变化。各类媒体已经将高铁的好坏从不同角度阐述很多了,而目前争论较多的是高铁的盈亏。 这个问题如果占高一些就可看开了。中国不是日本欧洲等私有化为主的国度,高铁就其本身来说肯定不赚钱,当然一两条线路盈利也不可能将全国的亏损抹平。那么高铁就要咱全国人民来养,那么多高铁对于中国来说养高铁贵吗?有点贵,但绝对值! 中国要解决14亿普通民众中小城市之间的快捷出行靠什么,显然不能全靠航空。中国的航空工业在以前和未来的几十年内不可能提供如此多的飞机来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飞机制造企业本身未必比苹果之类的企业业绩更好,但航空业是全球金字塔塔尖的高附加值产业,其从业人员大都是高薪,带动大批上中下游产业,这也是为何欧美在航空业上竞争激烈将门槛提到很高,全世界目前也只能容纳空客(A)和波音(B)两家为主的航空企业,靠一个国家的市场很难养活像波音和空客那样能生产全系列客机的企业,为何美国有反垄断法可却不制止波音并购麦道等企业也是这个道理。 即使咱的C919能顺利发展并进入全球主要市场,我们的民机企业要发展出 C929, 939, 949等全系列产品与A,B直接竞争没有几十年和巨大投入肯定不行。现阶段我们只能买A,B的飞机(其它制造商就先不提了),看咱领导人访问美欧出手上百架的订购爽吗?这钱一去不回而且以后还要继续花费维护和再购买的费用。在现阶段我们的航空企业还没有实力夺回自己的市场。知道为何中国拿不到美国和墨西哥的高铁项目,因为这是真的挑战美国的航空产业啊! 当年的L跨越给中国拿来了一个新东东那就是高铁,比起对航空的投入买几家国外高铁企业专利的钱不值一提,十年,中国催生了一个新产业,提升了很多产业,解决了出行难,降低了空气排放,手中多了一个砝码,把很多本该给A,B的钱留在了国内支付给了自己的工人。显然其它行业达不到这样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来如果美国人今天搞的什么每小时一千多公里的管道快速运输系统真能美梦成真,咱也不会落后,咱现有的高铁线转弯半径也够大,装上管道升级通讯就可以了。 还有汽车和火车都可以用电,用电就代表能源来源可多样化,可部分抵抗油价上涨,大飞机不可能用电推动,油价将来会不涨吗?很多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大部分高速公路不收费,即使收也很便宜,那么美国的高速公路亏损是肯定的,谁养?美国人民。但美国的铁路私营人民不掏钱养,中国的高速公路收费高不会亏损(车少的地方例外), CRH一年亏损几十几百亿人民币谁掏?全中国人民。再看看印度的烂铁路其票价低廉亏损严重每年也是政府补贴20-30亿美金(在一个视频上看到不一定准确)。何况高铁价格制约较少,全国人民都知道高铁花了很多钱过几年十几年票价还可以10%-20%的往上调价,到时投资全部回收也未可知。 不提还有国防战略的价值,不用拿欧日的高铁来比较盈亏,他们不愿意养高铁是他们的事,国情不同也。当然咱不是不去争航空工业,但在短期内用高铁抢回或保住咱自己的一部分市场不是更好吗?更何况天空远没有大家想象的巨大,对于民用客机来说航线很挤,容不下14亿人都在咱自己这片天上飞。全国人民掏点钱养高铁值不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