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48|回复: 3

台湾专家论高铁车辆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0 18: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专家论高铁车辆发展趋势
2016-03-19   高铁车辆发展趋势 by台湾专家

张有恒 | 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科学系
苏昭旭 | 高铁探索馆

注:因使用习惯,部分术语或专有称谓与大陆有差异

现代的高铁列车不停地推陈出新,朝向速度更快、能源使用更经济、运用更具弹性等多重目标迈进。归纳下全球高铁科技的「发展趋势」共有8项重点。

车体轻量化

为了让高铁列车的加速性与爬坡力更好,车体轻量化是趋势之一。早年日本新干线用钢制车体,让高铁列车坚固如坦克车,但这样的观念已经过时,先进的号志与控制系统(小编注:即中国大陆所指的信号,signalling)比厚重的钢板更能保障行车安全。而铝合金车体可以符合新的要求,例如日本700系新干线的车体,车壳采用双面铝挤型中空面板结构,具有与飞机同等级的隔音装置,以维持旅客车厢的静音,提供舒适的车厢环境。现代的高铁生产制程愈来愈像飞机,造价也愈趋昂贵。

日本新干线在1994年之后完全不再生产钢制车体,同等级的旧型钢制列车,也陆续以铝合金车汰换。法国高铁自1996年的TGV-D开始全面采用铝合金车体,德国高铁在1991年第1代ICE1推出时,就是采用铝合金车体。台湾高铁700T列车车壳采用铝挤型中空面板结构,也符合这个科技趋势。

更佳的能源效率

高速铁路早年发展时,因为直流马达扭矩大,加速力佳,大部分都采用大功率的直流马达。然而,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进步,现代高铁都使用VVVF(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控制的交流感应马达,取代能源损失高、维修成本高的直流马达。不但列车功率提升,对于电子变速机的切换、爬坡路段高扭力低转速、水平路段低扭力高转速等,也都有更佳的能源效率。

例如法国高铁在1989年的TGV-A采用这样新的动力系统,以最高时速300公里称霸全球,也创下1990年515.3公里/时的世界纪录。德国高铁在1991年第1代ICE1推出时,也用一样的交流动力系统。1991年日本新干线300系诞生时,开始全面采用VVVF控制的交流马达。台湾高铁700T型在动力系统方面比照500系规格采用285 KW交流马达,功率比700系275 KW交流马达还高,合乎这项科技趋势。包含2007年4月3日,法国TGV-V150动力技术提升也不例外。

提高列车舒适性

当火车速度增快时,因为流体力学的频率性震动,车体蛇行晃动与噪音也相对大增,尤其标准轨列车时速在高达200公里以上时,问题更为明显。

先进的高铁列车为适应高速行驶的环境,车体采用半自动式横向减震系统、车身间止晃减震器、以及无枕梁式转向架等装置,可以抑制车身高速摇晃。而T型低噪音集电弓和集电弓整流罩,可以减低行驶时的噪音及阻力。台湾高铁700T型、日本新干线700系与800系都采用以上装置,可以提高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并能有效降低车内噪音。

并结运行提升营运弹性

早年日本新干线采固定16辆编组,用于东海道新干线,这在东京大阪之间起讫两端运量都很大时并无问题。然而随着路网不停地扩充,当同一路线上运量分布不均时,并结功能更可以发挥营运弹性。例如东北新干线,东京到仙台运量很大,以E4 + E4双组16节并结运行,提供最多座位数。但是仙台到盛冈运量减少,则只留下一组E4单组8节运行,以提高座位利用率。这样的分割运行称为「弹性运量编组」,相同的情形也运用在上越新干线,东京至高崎E4 + E4,在高崎拆解编组,以单组运行至越后汤泽。

法国TGV全系列都有并结双组运行的功能

法国TGV从第1代列车TGV-PSE开始迄今,全系列都有并结双组运行的功能。也就是两组车行驶至某车站后,会拆开各自开往不同目的地。例如巴黎至布鲁塞尔的TGV Thalys列车,在布鲁塞尔停站后分成两列,一列向西开往奥斯坦德,一列向北到阿姆斯特丹。这对于不规则的路网营运很重要,相当于两班车在前段合并成一班车,以提高运行效率。

德国高铁1991年第1代ICE1没有这项功能,但在1997年第2代ICE2便加入并结运行的设计,后期包含ICET、ICE3都采用5~8辆的短编组,黄金路线双组并结运行,次级路线单组运行。台湾高铁目前是单一路线,暂时用不到这项功能。

减低风阻

高铁为了减低风阻与通过隧道时的「活塞效应」产生的阻力,车头形状更具流线型,甚至在设计阶段经过风洞试验,让现代的高铁车体设计愈来愈像飞机。例如日本新干线500系铝合金的轻量化车体,车体浑圆像飞机机舱,打破历来车辆结构的四角概念。为有效降低风阻,车头前端与驾驶室座舱罩仿F-16战机,创造出500系长达15公尺的尖锐车鼻,赢得路上战斗机的称号。而700系的鸭嘴状车头,也是相同的道理。德国高铁2000年ICE3流线型的美感,更是艺术的杰作。

台湾高铁700T列车的鸭嘴状车头

由于高铁通过隧道时气压骤变,会造成旅客耳朵疼痛,因此全车气密结构是必须的,也就是须有类似飞机的恒压舱。从1991年之后生产的高铁都有这项设计,包含台湾高铁在内。不过,台湾高铁的隧道已设洞口环构造,有助于列车进入时排出空气,因此700T的车鼻略短呈尖锐状,比日本700系短1公尺。

多重电力与号志

高铁列车可以行驶各国不同的电压,甚至不同的号志系统。这一项在欧洲是最常见的,以实现欧盟铁道国际互通性。

例如欧洲国际列车TGV Thalys PBKA的营运路网,包含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以及德国科隆4个城市,因此必须具备4种电力系统,即法国SNCF AC 25 KV 50 Hz、荷兰NS DC 1500 V、比利时SNCB DC 3000 V、与德国DB及瑞士SBB的电力系统AC 15 KV 16又2/3 Hz,如此Thalys PBKA可行驶包含法比荷德瑞5国。德国高铁ICE3M因为定位在国际线列车,因此也具备同样的电力系统。Thalys PBKA与ICE3M可称为实现国际互通性的空前杰作!

Thalys PBKA行驶至德国科隆大教堂之前的画面

类似的情形在日本也有,因为东京地区使用电压频率与长野不同,列车必须可以切换电压频率,所以E2系在行进间可切换50Hz和60Hz电压频率。这项功能比较特殊,只有E2系堪称是代表之作。而台湾高铁700T目前是单一电压AC 25 KV 60 Hz,用不到这项功能。

此外,驾驶座设于中间,可适应左行与右行号志系统,与弹性双向号志系统,例如欧洲之星Eurostar、Thalys PBKA、德国高铁ICE3M都是驾驶座设于中间。台湾高铁700T虽然不是国际列车,由于原始设计是双向号志系统,必要时可切换至对向轨道,增加营运弹性,因此也追随这一国际趋势,把驾驶座设于中间。

700T驾驶室

数位ATC系统保障行车安全
(小编注:此处“数位的”即大陆书面中“数字的”)

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 System)号志系统于1964年已经在日本诞生,成效良好,创造日本新干线长达40年零肇事的纪录。随着电子科技进步,ATC号志系统从传统类比电流,进步到数位编码,可进一步缩短列车间距,保障行车安全。先进的数位ATC系统,应用在九州新干线800系,台湾高铁700T型也采用这一先进系统。

而且ATC系统可结合GPS卫星定位与GIS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在现有轨道电路之外复制另一套列车侦测系统,CTC行控中心掌控列车更加一览无遗,让安全更有保障。欧盟主要国家已把这个装置界面列入欧洲国际高铁的技术协定中。

倾斜装置高速过弯

所谓的倾斜列车是指列车行经弯道时,利用车身向内侧的倾斜来提高列车的速度,以求得整体营运速度的提升。这种列车最大的好处,在于不需要立即兴建高速新线,可以就现有路线提高营运速度,等时机成熟经费足够,再逐步改善旧线或兴建高速新线,以达到渐进完成「传统铁路高速化」的目的。

倾斜列车可分成被动式与主动式两大类。被动式是指利用离心力让列车过弯时自然倾斜,倾斜角大约在3.5~5度左右,约可提高行车速度15~20%。例如日本的381系电车,利用车体下方装有滚轮等滑动结构,与西班牙的Talgo Pendular利用车体间框架上的两颗空气弹簧,类似不倒翁原理般把车体往外甩,都是著名实例。

针对被动式倾斜列车的效果有限,而且有过弯之后的反应延迟、S型连续弯道产生误动作等问题,便发展出主动式倾斜列车。主动式倾斜列车利用飞机陀螺仪的原理,行经弯道时侦测出列车弯道超高倾斜的矢量,连同行车速度一并经由微处理机运算,计算出最佳的增加倾斜角度、角速度与行车速度。以高速通过弯道,倾斜角大约在8~10度左右,约可提高行车速度35%。除了日本的窄轨系统之外,德国ICE-T、意大利的ETR与瑞典X2000,可说是全球标准轨主动式倾斜列车的佼佼者。

德国ICE-VT主动式倾斜列车

其实,倾斜列车也有一些缺点,就是在高速过弯时,会令车上旅客产生晕眩等不适。因此尽管实验上倾斜列车的效率可以更高,但主动式的倾斜角限制在8度左右,并加入全车气密结构,让旅客的可能不适降低。台湾自2007年5月8日起也开启太鲁阁号「倾斜列车」的营运之门,最高时速130公里,由于弯道速度提升,台北至花莲只需1小时59分钟,让北花航线饱受压力。

虽然倾斜列车是现在许多欧洲国家发展高铁时的另一种技术选择,但也可能出现在现有的高铁在线。例如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弯道限制了车辆的性能,不能以全速行驶。因此下一代的日本N700新干线,会加入倾斜装置,让最高时速的行驶区间,从现有的三分之一增加至三分之二,缩短旅行时间15%以上,让东海道新干线的营运效率进一步提升。

挑战速度极限

除了以上8项之外,提高火车过弯的速度,可以再打破原有的速度极限。2007年4月3日,法国高铁TGV-V150试验车刷新世界纪录,创下时速574.8公里/时,直逼磁浮列车MLX901所保持的581公里/时,6月10日起东欧线通车,TGV-POS也将修正营运时速为320公里。因此很多高铁,下一阶段高速铁路的目标时速,将提升至350公里。目前全球高铁普遍的营运时速是300公里,包含1989年法国TGVA、1997年日本新干线500系、台湾高铁,与2000年德国高铁ICE3所创造的纪录,又将成为一页历史。

高质量的运输服务

其实以全球高铁发展趋势来看,台湾高铁700T列车无疑地是一款相当杰出的列车,8项趋势中除第4、6、8项暂时用不到而无配备之外,该有的先驱指标都已具备。而减少这3项,也可减少营运初期车辆维修的复杂度。因此就硬件而言,台湾高铁700T列车的质量是无庸置疑的。

然而,高铁的服务对象是民众,高质量的运输服务,除了有高质量的「硬件」做后盾,更应有优良的「软件」去发挥,才能产生效果。这好比买了一款杰出亮丽的轿车,还需要有驾驶人娴熟的开车技术,遵守交通规则的道德修养,定期用心与细心的保养,才能让每个搭车的旅客感受宾至如归的喜悦,也才可以使这部车的使用年限更久,路走得更长更远。企业体的永续经营,何其不然!

附:台湾高速铁路的速度历史纪录

民国93年1月,台湾高铁700T型列车在日本出厂正式亮相,5月25日700T型列车运抵台湾高雄港,送往高雄燕巢总机厂进行组装。民国94年1月于高雄大社至台南六甲,长约60公里的试车线开始运行,1月27日在台南站举办试车典礼,南部民众开始可以看到700T型高铁列车在高架桥上奔驰。

民国94年3月31日700T试车,时速达到120公里。民国94年8月30日14:25列车时速首度达到200公里,达到高速铁路的基础门槛。民国94年10月29日12:42达到营运时速目标300公里,写下台湾铁道史上的历史新页。民国94年10月30日12:03,700T型列车更超越营运时速,达到315公里。民国96年1月5日,台湾高铁正式营运,以时速300公里行驶,台北至左营直达车,中途只停板桥和台中,最快只需96分钟。

素材来源: 中国台湾“科技部”官网,略有修订 ,图片源自搜素引擎



发表于 2016-3-26 19: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冲着“论”这个字进来想看看论了些什么,结果只是个科普而且漏洞百出
发表于 2016-3-28 09: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高铁专家?
发表于 2016-3-28 19: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中国高铁才是高铁世界的引领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9-20 1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