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1|回复: 0

铁路拉近了郑汴之间距离(“行走百年郑汴线”系列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2 16: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子    明清两代,开封是河南的省城,郑州人到开封,基本靠的是步行,奢侈点的赶个驴车或者马车,一百多里的黄土路,足足一天才能到达。
    要缩短人们往来郑汴间的时间,需要的是交通工具革命性进步。清末,随着铁路进入中国,在郑汴轻轨诞生的110年前,近代铁路的铺就,无疑是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交通变革。
    中国大地上有两条大动脉,一条是京广线,横跨南北;另一条是陇海线,走向东西。郑州,位于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会处。
    漫长的陇海线东起连云港,西至兰州。这段铁路的最初受益者,恰恰就是郑州和开封的两城居民,在沟通郑州与开封后,陇海线才逐渐向东西延伸。
    现存于郑州铁路局的档案告诉我们,如果说当初的京广线一开始就是大手笔,而陇海线的修筑则更类似于今天的城际铁路。
    1903年,清政府决定开工修建一条连接开封和洛阳的铁路,就是今天陇海线的前身——汴洛铁路。这一年,主管铁路修筑的大臣盛宣怀出面,和比利时铁路电车合伙公司的代表卢法尔在上海签订了修筑汴洛铁路的合同。“那个时候清政府是没钱的,所以这个合同包括了借款、行车等很多内容,借款是2500万法郎,折合100万英镑。”《郑州铁路局局志》编辑赵声芳老人说,为什么要找比利时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京广铁路的修筑当时就是跟比利时人“合作”,而最初修筑汴洛铁路的初衷,并非是打通东西大动脉,而是将汴洛铁路作为京广线的支线。后来随着时局的发展和有志之士的重视,汴洛铁路才得以成为陇海线之滥觞。
    郑汴铁路率先通车
    在今天的郑州市陇海中路与一马路交叉口南侧、郑州101中学东侧胡同内,有一座不起眼的小院,人们俗称陇海大院。进入小院,一眼就看到两栋二层红楼,爬山虎爬满了楼体。楼西侧红墙体,是水泥上涂的漆,几块红水泥掉下来,露出里面的古老青砖以及砖缝中的白色石灰。
    根据《郑县志》记载,陇海大院建于1913年,是为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也是外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居住和办公的地方。院内修筑了十余栋楼房,全是西式木质结构,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大院中央建有陈设豪华、布置典雅的套房、议事厅、大小客厅、舞厅、餐厅,用作招待陇海督办和贵宾,这在当时的郑州是独一无二的。
    郑州市二七区地方志办公室王瑞明先生说,詹天佑是当时陇海铁路工程的顾问工程师,他当年就在这个院内和技术人员研究桥梁的修建。后来,陇海大院成为达官贵人们的聚会场所。1927年6月,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等人到郑州与冯玉祥举行“郑州会议”。据说,冯玉祥与汪精卫等人还曾到过陇海大院议事厅会晤。新中国成立后,陇海大院曾经作为铁路局的老干部宿舍、铁路运输法院等场所。
    如今的陇海大院已经物是人非,只剩下这两栋小红楼,仿佛在诉说着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詹天佑是近代中国铁路第一人,修建汴洛铁路聘请他为顾问,可见工程之艰巨。陇海线的名称随着线路的延伸在不断变化:最初叫郑汴铁路,后来叫汴洛铁路,以后又叫汴洛潼(关)铁路,最终定名为陇海铁路。
    档案描述:1904年4月,清政府在郑州成立了汴洛工程总局,由比利时人为工程师,一切工程皆由比利时公司代为承办。6月,郑州到开封段勘测完成。第二年6月,郑州至开封段铁路正式开工修筑,1907年3月,郑州到开封间通车。郑汴铁路全长72.4公里。
    修筑完郑汴铁路后,工程暂时停了一段时间。其中的原因,无外乎两个:一个是没钱,随后清政府不得不又向比利时借款1600万法郎。二是郑州至洛阳段的工程难度更大。走过开洛高速的人都知道,郑州至开封的高速一马平川,而郑州到洛阳则要经过丘陵、山地,甚至还要穿越涵洞。一百多年前,在修筑郑州至洛阳铁路时,人们也遇到了麻烦,这一路段长期受片状水流冲刷和重力崩落作用,土质疏松,地基松软,不得不架桥凿洞。到了1908年末,郑洛铁路全线通车。但第二年5月,黑石关大桥受伊洛河河水冲击,钢梁被冲断,恢复行车前,只能靠渡船往来摆渡,修复工程一拖再拖,不得不重建大桥,直到1911年新桥方告完成,汴洛铁路恢复行车。    郑汴铁路最初日运送量只有290人
    和京广铁路一样,汴洛铁路也是靠借款修筑的。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从借款修路之初,无论是最初的郑汴铁路还是最终的陇海铁路,整个铁路的权利都不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因为合同上注明:“所有营造路工应须外国人员,由总工程司开列职事薪水清单,呈请中国总公司督办大臣核准后,托比公司代为遴聘,归总工程司调度……铁路财务总核算一员,或比籍,或法籍,并兼稽查银钱事务……公司代办,无论中外材料,或进口,或过内地,均免纳关税、厘金……”
    赵声芳老人说,由于铁路的大小权利都把持在外国人手中,铁路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得聘请外国人,中国职工从事的都是脏、重、苦的基层活儿,从1928年起,中方开始要求收回各种权利。“直到1931年,陇海铁路的管理权、行车权、财务权、材料购置权才回到国人手中。”赵声芳老人如是说。
    郑汴铁路是陇海铁路最先开通的一段,由于陇海铁路是逐步修筑的,资金经常不到位,因此和京广线比起来,显得有些寒酸。档案显示:郑汴铁路设有两个大站——开封站和郑州站(当时叫郑县站),途中设三个小站——韩庄站、中牟站和白沙站。
    “当时的火车跑得非常慢,现在都是高铁嘛,很快。当时的火车慢到什么程度,是现在人难以想象的。客车的时速是29公里,货车的时速大约是14.4公里,客货混编车队的时速大概是15.3公里。”赵声芳老人说。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时速,由于当时客货混编车队较多,加上故障、停靠等各种原因,郑州到开封70多公里的路程,火车要跑上半天。
    通过1907年开封火车站的列车时刻表,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当时人们从郑州到开封,大约需要多少时间:每日早7时,由开封开出列车一趟,11时30分到达郑州;12时30分,从郑州发车,16时30分到达开封。
    尽管这个时间今天看来无法让人满意——4个小时才能从郑州到达开封,不过对比以往足足一天的时间来说,已经是缩短了一半。这次提速的意义,绝不亚于郑汴轻轨把两个小时缩短为20分钟。
    在那个时候,能坐得起火车的人不多,由于档案缺失,我们无法得知当时郑州至开封段火车的票价是多少,不过档案显示,当时的日均客运量为290人——看来在那个时候,火车还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坐得起的玩意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9-23 0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