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国高铁网 于 2014-10-24 11:26 编辑
原标题:“高铁时代”,武汉的文化产业布局
7月1日零时开始,中国铁路开始实施了新一轮列车运行图,高铁动车开行数量首次超过整体旅客列车总数的一半,意味着我国“高铁时代”全面到来。对于武汉而言,如今,从北京到武汉的高铁每天有23列,最快的只需4小时10多分钟;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距另外3个省会城市长沙、合肥、南昌的距离均在300公里左右,高铁或动车两小时左右即可达,伴随年底沪蓉高铁的全线开通,武汉恰好位居京沪、京广和沪蓉高铁十字交叉点上。
从这个十字交叉点上俯瞰全国文化产业版图会发现,经过1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在路径选择和空间布局上都需要一种创新理念和思维方式来赋予其新的动力和能量。当此之际,武汉的文化产业布局和价值取向凸显出一种示范价值和作用:目光向下,关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新性开发;发挥区位优势,关注区域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科学规划;以项目为引领,关注文化产业内容建设。
昙华林:夯实文化产业发展的本土之基
武昌对于武汉的意义远不止于交通,这里是湖北省政治、文化、信息中心,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200多家外地驻汉机构和众多金融机构、商贸企业、大公司总部汇集在此,形成了武汉市的江南核心区。
从近代革命史的角度来说,因为辛亥革命第一枪,武昌的声名甚至超过了武汉,再加上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五大”,使得有1700多年历史的武昌老城区有如一部立体的中国近现代发展史。据统计,武昌有117处历史遗迹遗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居武汉市之首。
位于武昌老城东北角的昙华林是一个长1.2公里的老街区,有数十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分布着除汉口老租界之外的武汉胡同。在盛夏的热风中,当记者穿行在街道和胡同里,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留下的厚重气息,还可以想见武汉市委、市政府和武昌区委、区政府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上所做的努力,目之所及不仅是闲适的游人和“睡到自然醒就开门,看老板心情才关门”的个性店铺,还有系统呈现昙华林历史文化的陈列馆以及其他特色鲜明的历史建筑。
据陈列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尚处于试开放阶段。不过,昙华林的保护开发工作算起来已有10年。在2004年的《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控制规划》中,保护范围是一平方公里,重点是“一条街、两条巷、三座山、52处优秀历史建筑”;2006年,武昌区委、区政府提出依托湖北美术学院打造昙华林艺术集聚区,建设面积达104公顷的文化创意设计园;在2013年的《筑城——武昌战略构想》中,昙华林被纳入武昌古城整体规划,整合紫金村、中医药大学、东西城壕等形成大昙华林地区,打造武汉国际文化艺术区。
除昙华林之外,都府堤、户部巷也是武昌有名的特色文化街区,三者与辛亥首义文化区、长春观—宝通寺宗教文化区一起,构成了武昌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区——武昌建设文化创意城要打造的“六区一带”之一。
盘龙城:“武汉城市之根”
盘龙城位于府河之畔,南距汉口市区5公里,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这座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古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也是迄今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今年1月,盘龙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今年盛夏时节,记者一行驱车找到了“藏”在崎岖土路尽头的盘龙城大道1号——这里从5月20日起实行封闭保护维修,已不再对外接待观众。大门左侧是写有“邮编430312”的标牌,下方是“武汉大学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基地”的标牌,大门右侧并排竖挂着3个牌匾,最左是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
据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馆长万琳介绍,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6.55平方公里,公园用地面积约为4.32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上采用3个“圈层”的概念,即1.39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为第一圈层,2.55平方公里一般保护区为第二圈层,2.6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为第三圈层。“遗址公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工程、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建设工程和遗址公园配套建设工程。其中,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已于2013年8月30日正式启动。”万琳告诉记者。
在盘龙城遗址的一个勘探现场,记者看到,城门、城墙大致位置均已清晰呈现。据万琳介绍,从去年10月起,他们和武汉大学联合在这里勘探、发掘出了7座墓葬,出土了较多的珍贵文物。
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张宏斌表示,盘龙城遗址公园建设将以保护为核心,利用大遗址的保护理念,兼顾遗址展示、生态保护、环境整治、教育科研、旅游休闲等功能,打造商文化特征突出、功能复合,可持续发展的考古遗址公园,让盘龙城承载的文化价值与内涵走出书本,走近民众,使遗产保护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
“三城一环”:“大码头”的文化价值正在凸显
盘龙城所在的黄陂区是武汉的6个远城区之一;武昌包含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占武汉7个中心城区之三。若将二者并列而观,即可大略窥见武汉文化产业“三城一环”的总体发展格局:汉口、武昌、汉阳“三镇”所在的7个中心城区及东湖风景区、东湖开发区、武汉开发区等区域构建成为文化产业核心区,着力打造汉口文化商贸城、武昌文化创意城、汉阳文化旅游城;6个新城区形成环状的文化产业拓展区,重点发展文化休闲旅游、文化产品制造、文化物流等产业。
如果说伴随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的国家发展战略,武汉“三城一环”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让人感受到了文化大码头的雏形和轮廓,是一种“硬实力”的体现,那么,经过近些年的积累和发展,武汉的文化内容产业建设则为这种硬实力的体现或说软实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武汉市文化体育工作会议曾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底,演艺娱乐业方面,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2500余家,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实现票房收入3500万元,位列全国剧院票房前三甲;新闻出版业方面,共有公开出版报刊47种、出版物零售单位1090家、印刷企业939家,全行业总收入达到130亿元;电影产业方面,现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9个,电影院线12家,武汉天河院线票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动漫产业方面,共完成影视动画制作25部,系列漫画期刊《知音漫客》出版发行超过1亿册,销售收入近10亿元,居全国第一,全市动漫行业实现总产值约50亿元;产业园区方面,已建成并运营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1家,累计投资额53.6亿元,积聚企业1631家,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76家。
这些数据所体现的是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谈到武汉市文化产业如何再上新台阶时,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陈邂馨强调,围绕“武昌+长江,打通战略通道;文创+设计,彰显示范特色;文脉+水脉,构筑空间布局”的创建思路,以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武昌·长江文创设计产业园为核心,积极推动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努力实现武汉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和专业化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奋斗目标的提出,武汉也将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铁时代”。(中国文化报)
来源:高铁.中国 www.cngaoti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