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umber1 于 2013-8-5 21:41 编辑
图为当晚20点55分至22点55分是他们作业的天窗点,为防止中暑,这些养路工人必须避开高温时段作业。晚上21时35分,养路工人们正在封闭区段用平磨机打磨凹陷的钢轨轨面。张永恒摄
图为在在距离火焰山车站7公里的地方,工长徐胜国趴在炙热的钢轨上目测钢轨平顺度,而这样的动作,他一天要做上百次。张永恒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5日电(张家启张永恒)兰新铁路火焰山站,距离乌鲁木齐以东230公里,因地处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脚下而得名。与火焰山站“相依为命”的乌鲁木齐工务段火焰山巡养工队,承担着养护维修兰新铁路巴哥至七泉湖间50公里线路的重任。 7月末至8月初,吐鲁番持续高温不断,火焰山车站气温更是保持在40℃以上。8月1日17时,在摄氏45℃的高温下,火焰山巡养工队的职工们在工长徐国胜的带领下,上线路进行工作量调查,为夜间施工作业做准备工作。 由于长期室外作业,今年39岁的徐胜国及同事们被烈日晒得皮肤黝黑。 在兰新铁路1693公里处,汗流浃背的徐胜国双膝跪在钢轨轨面,双手放在轨枕头上做支撑,然后俯下身察看钢轨轨面的平顺度。记者学着徐胜国的样子,也将双膝跪在钢轨上,刹那间,膝盖被灼热的钢轨烫得刺疼。 “真热啊!钢轨的温度有多少?” “60℃左右吧。” 随后,现场防护员刘春华从随身携带的防护包里取出两个轨温计,贴在钢轨的两侧轨腰上。5分钟后,轨温计上显示的钢轨温度为62℃。 记者让徐胜国将裤管撩过膝盖,只见被磨出茧子的膝盖上的皮肤紫红,并有几小块黑色斑点。 “这都是被夏天的钢轨烫的。” 像这样在养护维修铁路线路作业的前后,都要察看钢轨轨面的平顺度。徐胜国平均每天双膝要跪在灼热的钢轨轨面上100多次。 据悉,自2006年以来,徐胜国一直在火焰山脚下的兰新铁路线上,做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 徐胜国的膝盖耐高温的能力,是多年锻炼出来的。刚开始时,膝盖上的皮肤被灼热的钢轨烫得发红起皮,然后蜕皮,反反复复,膝盖上的皮肤不但增厚,而且留下了永久的紫红色。 最初,同事们关爱徐胜国,为了让他免遭钢轨“烫罪”,给他准备了布垫子、内层加厚的帆布手套。徐胜国试用了以后,感到影响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就干脆让身体与钢轨进行“亲密接触”。 记者站在兰新铁路上放眼望去,火焰山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地气蒸腾,火舌撩天。 跪钢轨、手支撑、俯下身、看平顺,然后用粉笔在轨枕上做记号。这样的动作,徐胜国在工作中反复地进行着,紫红色的膝盖一次次地与火热的钢轨亲吻着。当日18时10分,工作量调查结束,徐胜国和同事们身上的工作服都被汗水浸透。 自21时起,兰新铁路鄯善至吐鲁番间将开“天窗”,他们还将再次回到下午的工作地点,对线路进行夜间养护维修。 原标题:火焰山下铁路养工队:膝盖烫伤也要精准保平安(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