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0|回复: 3

再造南昆――南宁局挖潜扩能提升南昆铁路运输能力2.73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 00: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彩云之南腾龙起,桂黔之地舞旖旎,云贵高原笛声鸣,北部湾里聚金银。
1997年12月2日,被称为“中华扶贫第一路”的南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15年来,南宁铁路局对管内516公里的南昆铁路持续挖潜扩能,不断挑战极限,适应和满足快速增长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如今,南昆铁路年单向输送能力达2730万吨,是最初设计能力的2.73倍。再造南昆的神话,在这里精彩演绎。
得益于再造南昆,15年来南昆铁路沿线广西百色、贵州黔西南等地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约10倍,成为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得益于再造南昆,15年来南宁局管内南昆铁路沿线货物发送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南宁局的效益线。
从扶贫线变成生命线、效益线,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南昆铁路实现了华丽转身。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南昆铁路沿线采访,探寻嬗变的奇迹。
扩能,扩能,再扩能……15年来,南宁局加大硬件投入,持续扩充南昆铁路运输能力,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增长需求
南昆铁路东与湘桂、黎湛、南防铁路相接,西与成昆、贵昆、内昆铁路相连,西南腹地外运物资到湛江、防城港转运东南亚、非洲、欧洲各大港口比经东南沿海港口缩短陆路运程380公里至680公里,缩短海运距离23%至65%。
在高原与大海间,南昆铁路架起最便捷的沟通桥梁。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西南地区大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开始从湛江、防城港上岸经南昆铁路源源不断向内地运输,西南地区外运物资通过南昆铁路进入港口、远销海外;依托南昆铁路,黔西南地区大力发展煤炭工业,百色地区快速推进铝工业发展……南昆铁路运量需求增速惊人。
1998年,南昆铁路日均开行货车13对,沿线发送货物197.6万吨、接运货物993.6万吨,能力利用率超过90%,成为全国铁路临管运营期能力利用率最高的新线。
“开通即饱和”,令人始料未及。迫在眉睫的扩能,成为南宁局思考如何适应运输需求的题中之义。
南宁局针对南昆铁路设备设施不配套、货场和站线整体能力不足等难题实施了一系列硬件扩能,提升南昆铁路运输能力。
原设计牵引供电能力无法适应南昆铁路运量迅速增长的需求,扩能改造势在必行。南宁局于1999年、2005年先后两次共投入3.5亿元,进行电网负荷扩容和牵引供电系统改造,对供电能力瓶颈区段加装变电所串补和区间串补,提高接触网末端电压,增强供电能力,使列车牵引能力由2050吨提升至5000吨。
2002年5月17日,南昆铁路杨美站开站,标志着南昆铁路新建缓开站工程胜利结束。至此,经过10个月的紧张施工,南昆铁路投资近亿元新建的杨美、岩龙等17个预留缓开站全部开通使用,全线限制区间列车运行时间压缩到32分钟,使南昆铁路平图能力由16对提高至43.5对。
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压缩区间运行时分,是提升运输能力的有效途径。南宁局通过加大设备改造、设备病害整治、设备综合维修力度和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线桥设备质量得到不断提升。2001年至2005年,他们组织“千人兵团”开展换岔施工大会战,组织大型施工400多次,更换正线提速道岔244组,使南昆铁路百色至威舍、南宁至百色段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分别从8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提高到100公里/小时、120公里/小时。
为实现点线能力配套,南宁局2008年完成南宁南至江西村增建二线工程,彻底消除该区段单线能力的限制瓶颈,使南昆铁路列车在枢纽地区的运输更加通畅;2008年以来对山心、连安、杨美、定顿、田林站各增建1股到发线,改善会车条件,提高了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
经过持续扩能改造,南昆铁路能力利用率几近极限。但如何实现再扩能、实现运输能力最大化,南宁局从未止步。2011年1月,他们瞄准重载运输,成功开展了6000吨重载列车试验。然而,要正常开行6000吨重载列车,必须延长到发线。今年,南宁局完成兴义、喜屯、红旗屯、连安站等9个站的到发线延长工程,为南昆铁路开行6000吨重载列车创造了条件。
扩能,使南昆铁路不断实现新突破。
挖潜,挖潜,再挖潜……15年来,南宁局坚持眼睛向内、挖潜提效,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挑战极限
为了实现南昆铁路运输效率最大化,南宁局在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南昆铁路硬件扩能的同时,深入实施挖潜提效,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挤”出能力。
“南昆铁路能力紧张,每一分钟都非常珍贵。我们对南昆铁路的挖潜提效以1分钟计算,精打细算,不断挑战极限。”11月20日,南宁局总调度长张杰在记者采访时说,每列车挤出一分钟,相当于每天增加一对车的能力、每年增加100万吨的运量。
“停短开长、停慢开快”,是南宁局内涵挖潜的重要举措之一。2004年,南宁局取消了南昆铁路“站站停”旅客慢车,在百色至品甸间开行混合路用列车,既满足了交通不便站区职工通勤和沿线群众出行,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线路通过能力。仅此一项举措,使南昆铁路每年提高输送能力100万吨。
随着南昆铁路硬件扩能不断实施,南宁局根据能力变化情况,及时、科学调整列车运行图,增加列车开行对数,满足运输需求。15年来,他们对南昆铁路列车运行图实施了6次大调整,列车开行对数由1998年图定客车3对、货车13对到2012年图定客车8对、货车33对。
挖潜提效,充分挖掘南昆铁路运输能力,已成为南宁局干部职工的共识。南宁局出台了压缩车辆停时、提高列车静载重等考核办法和组织均衡运输等优化运输组织措施,全面提升南昆铁路运输效率。那厘站是百色车务段管内的四等小站,2011年车站完成货物发送190万吨,其中90%货运装车来自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平果铝)。为压缩车辆停时,车站与平果铝建立信息共享制度,每3小时互相通报信息,做到车辆集中到达、随到随装、快装快排。
对于单线铁路来说,列车交会司空见惯。为了从正常列车交会中“挤”出时间、挤出能力,南宁局可谓绞尽脑汁。他们组织“一分钟会车”,通过车站值班员提醒避让等待的司机提前准备,当通过列车出站、看到绿灯信号立即动车,将正常的2分钟起车时间标准压缩至一分钟,实现了超图定行车。“我们南昆铁路的司机都手疾眼快,基本上都能实现1分钟会车。”11月23日,记者从郑屯站添乘40018次货运机车时,南宁机务段南宁运用车间机车司机武友告诉记者。
提吨,是南昆铁路内涵挖潜的有效办法。由于百色往昆明方向一路上坡,最大坡度达13 ,原来从南宁至百色牵引4500吨的货物列车到达百色后需分解成2列。为提高牵引吨数,南宁局多次组织SS3双机重联牵引试验,将下行列车牵引吨位从2050吨提高到3980吨。2011年以来,南昆铁路基本实现货物列车全部“大列”开行,较运营初期提高输送能力约1200万吨。
2008年以来,南宁局加大南昆铁路货运资源整合力度,先后取消那桐、思林、板桃、册亨等站货运业务,将货源吸引到附近货运量大的车站集中办理,减少中间站甩挂作业,使南宁至威舍运行时间压缩55分钟,技术速度提高2.6公里/小时。
经过15年持续扩能、挖潜提效,南昆铁路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如今南昆铁路平图能力达43.5对,年单向输送能力从初期设计的1000万吨提升到2730万吨,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
再造南昆,使南昆铁路沿线货运量年增幅超过30%,南宁局管内货物发送量从1998年不足200万吨增长到2011年1130万吨。南昆铁路,已成为南宁局加快发展的效益线。
  发展、发展、再发展……15年来,在南昆铁路运力支撑下,沿线经济高速发展,不断创造奇迹
印振军,广西金伍岳能源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监、贵州事业部总监。10年前,印振军等十余人怀揣200万元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做起煤炭生意,通过南昆铁路把贵州煤销售到广西电厂。他们随后成立了广西金伍岳能源有限公司,2011年公司营业额已达40亿元。这是企业依托南昆铁路创业发展的奇迹缩影。
“公司在南昆铁路发送煤炭量占公司销售煤炭总量的60%。我们和铁路的关系情同鱼水。”11月22日,在贵州兴义顶效开发区,印振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黔西南州是个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聚宝盆,已经探明的煤炭储量达75.28亿吨。但由于交通不便,乌金无法变成资金。在南昆铁路运力的大力支撑和带动之下,黔西南州工业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当地煤炭价格提高了约50倍。2011年,黔西南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01年增长6.3倍,生产总值从1996年贵州省倒数第一跃升至如今全省第五。
11月21日23时许,记者一行从百色驱车进入兴义顶效开发区时发现,道路两侧绚丽的霓虹灯将城市装扮得五彩斑斓。当地人自豪地说,这是火车拉出的开发区。顶效以前是一个偏僻落后小镇,南昆铁路开通后这里商贾云集,顶效开发区应运而生,酒店、宾馆、商铺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如今,煤炭业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南昆铁路让黔西南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找到了出路,为黔西南经济的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11月22日,黔西南州工信委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郑屯电煤配送中心,黑压压的煤炭如同一座座小山,6台装载机正来回往一列敞车里装载电煤。记者了解到,黔西南地区每天煤炭外运达3至6列。为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南宁局针对南昆铁路空车来源不足的问题,长期从南宁、柳州等地远距离调集空车,尽量满足黔西南地区煤炭外运需求。
为了满足南昆铁路沿线物资运输需求,南宁局投入1亿多元在郑屯、兴义、安龙、清水河西、品甸等站建设了14个货场、电煤配送中心和集装箱物流基地。
南昆铁路使西南省区实现高山与大海对接,激活了观念、物流、人流,实现了开放与开发同步。
“当年百色起义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没有路,而如今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关键是有了铁路。”在百色革命老区广为流传的佳话,透视出铁路在推动经济腾飞的丰功伟绩。
数据显示:15年来,百色车务段发送货物10147.6万吨,发送旅客1871万人;南昆铁路开通运营后,百色市于2001年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约为1997年南昆铁路开通时的10倍。
南昆铁路开通运营,引发了沿线人民思想观念大转变,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结构大调整。1998年以来,被列为国家贫困地区的百色市实施以南昆铁路为依托,以沿线县市为重点,实现工业带动农业起飞和旅游兴百的发展战略。
广西与山西、贵州、河南并称我国四大铝土矿基地,宝藏就在百色革命老区这片红土地下面。这里蕴藏着10亿吨以上的铝土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0%左右。1986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了“广西平果铝要搞”的重要批示。此后,一座世界级的现代“铝都”――平果铝 (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在右江之滨崛起。
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南宁局对平果铝原材料、铝产品运输始终坚持优先安排计划、优先配车、优先装车、优先挂车的“四优先”运输倾斜政策。南宁局百色车务段组织技术人员指导企业优化装卸组织,压缩车辆停时,提高运输效率,为企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15年来,他们共为平果铝运输铝产品918.4万吨、原材料1002.6万吨,强有力的运力保障和优质服务有效促进了平果铝不断发展壮大。
“公司80%以上的产品都是通过铁路运输,可以说我们是跟铁路绑在一起的,没有铁路企业就没有竞争力。”该公司物流中心主任唐骞在记者采访时说。
在铁路运力支撑和带动之下,百色市已经建成了平果铝、德保华银铝、靖西信发铝等5大铝工业基地,铝产业已成为全市的经济支柱,占工业增加值的1/3以上 ,占工业利润的70%以上。铝产业还带动了电力工业、石化工业、林纸工业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如今,百色市已由贫困落后地区变成广西重要的工业基地,从右江河谷到南部三县“千亿铝产业”框架初步形成,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
站在时代的坐标上回眸与展望,“南铁人”备感自豪,更充满信心:南昆铁路坐拥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穿越时空隧道一路轰鸣前行,依中国经济发展之势,在海拔落差2010米的山海之间续写着西部大开发的南昆篇章。
按照铁道部与广西签署的铁路建设“一揽子计划”及一系列会议纪要,广西铁路建设发展早已蓝图在握。田东至德保铁路已于2010年竣工通车,广西沿海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南宁至钦州、钦州至防城港年底将开通运营,云桂铁路建设如火如荼,黄桶至百色铁路、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增建二线工程前期工作正有序进行。
这些铁路与南昆铁路一道,成为连通国家建设的黔渝、兰渝、兰新、青藏铁路等大干线,将构筑起更加畅通快捷的西南出海大通道,使西部地区与广西北部湾紧密相连,进一步促进整个西部地区开放开发。(来源:铁道部)
发表于 2012-12-2 03:3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吸取教训吧,以后干线铁路不要再建单线了。
发表于 2012-12-2 10:1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线能上6000吨?而且以南昆的坡度等条件,双机都不太可能拉得了6000吨。
发表于 2012-12-2 21: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weiyanbodan 发表于 2012-12-2 03:39
吸取教训吧,以后干线铁路不要再建单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9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