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柳州火车站作为柳州最重要的“城市窗口”,站前秩序混乱局面,已到非治不可的地步。柳州市政府近日作出决策,将加大整治站前广场秩序的力度,与此同时,站前旧城改造蓝图已经启动,将从根本上重塑全新“城市窗口”。
乱象篇
弹丸小地 谋生“肥口”
记者昨日在火车站站前广场看到,虽然正值日头火辣的中午,进出旅客相对较少,但火车站广场前候客的“摩的”、“残的”(残疾人代步车)仍然不少。站前广场道路,已有一股车道被这些候客车辆占据着。
“来,来,走咩?”下午1时许,一名开着红色男式摩托的“摩的”司机,停在火车站出口右侧道路,见有旅客出站即殷勤揽客。一时揽不到客,“摩的”司机便和一旁的记者闲聊起来。他说火车站广场的弹丸之地上,有“残的”、“摩的”、拉客仔等几拨人在“找吃”的,之所以乱,也是因为“各有各的需求。”
和“摩的”紧挨着的是一列排着队的“残的”,约有20来辆。火车站前一名身着交警制服的执法人员正在执勤,他不停用手中的摄像机拍摄站前违法停车下客的车辆……
下午2时许,有一拨旅客出站,一时间拖着大包小包的旅客出现在车站门口。见到旅客,不少“摩的”、“残的”拥到站门口揽客,站前道路一时混乱,好在当时是正午,途经的车辆不太多,否则难免出现交通堵塞。
在售票大厅楼梯下紧挨的道路,推着水果的三轮车就停在路边叫卖,不顾已经阻碍正常直行的车流。在人行道上,也有挑担的水果小贩。一名50多岁的妇女告诉记者,她在这里卖水果已有5年,虽然不时被驱赶,但这里人多生意不错。
旅客王先生是海南人,当天在柳州火车站候车返家。他对柳州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印象只有一个字“乱”:“车子不看红绿灯,随便通行。”王说,他去过不少外地的火车站,很少有这种人车混行情况。北京来柳的游客张先生也不太适应柳州站前环境:打车还要穿过一条人多车多的马路,拿着行李着实不方便。张说,在北京,旅客下了火车就可直接到出租车候车区,不需要和路面车辆冲突,就算是出了车站也有人行天桥,人车分离相对要安全一些。
网友谏言 激起波澜
网友“两仪阴阳”在柳州下火车后,面对站前秩序乱象当场拍摄留证,并于14日下午2时许,在红豆今网(www.hdjwww.com)论坛发帖称:“我不敢相信这里是柳州,真的以为到了某个县城。”仅仅2天时间,该帖点击量便超过5000次,回帖过百,引起柳州网民的共鸣和热议。
网友“诗诗语”回帖称:“其实我觉得柳州很多地方都是蛮漂亮的,比如市民广场那边;但有些地方形象真的很差,比如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混乱秩序……”
网友“龙城干儿子”回帖则有些辛辣味:“我跟你的看法一样,就是不知道政府部门是怎么想的,整天讲要建超大城市,建“五美五好”柳州,而火车站、汽车站这些特等重要窗口都比不上一个县城的车站,想来有些不可思议。”
“同感啊,上次从外地回来也是这种感觉,柳州火车站周边怎么觉得那么像个县城啊,乱七八糟的,个人也觉得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窗口都做得这么差,还怎么能吸引人才和游客到我们美丽的柳州来啊。”网友“第5季”也发出同样感言。
更有网友担心,目前柳州身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有大巴开到外省进行宣传,外地游客出了火车站,会不会因为火车站前的混乱秩序而误读柳州?
“你来他走”有些难管
记者昨日观察发现,火车站站前广场秩序乱,与广场地理位置、交通、停车、候客等设施息息相关。站前广场是一处三岔路口,不仅是旅客集散的地方,还是柳南区主要交通要道,进出站的旅客与车流发生冲突时,交通极易出现混乱。加上“摩的”、“残的”在站前道路上揽客,搭客后又不按交通规则行走,在道路上随意停车、拐弯、逆行,因此交通更是乱上加乱。
在火车站的售票大厅,记者才走到楼梯下,就看到路边摆卖水果、鸡蛋的小摊挑起担子,拿起小凳子“作鸟兽散”,原来,此时一辆城管执法车正从门口经过。
“我们罚也罚过,扣也扣过,但是因为这里人多生意好做,所以屡禁不止。”在站前巡逻执勤的华丰中队的一名城管队员称,火车站的人流量很大,不少乘客有上车前买零食、水果的习惯,催生这些小摊小贩的存在,而这些摊贩多是外地人,加上贩卖成本和处罚成本都不太高,因此常年都在此买卖。该执法人员称,虽然城管也想为这些小摊小贩设固定摊点,但一是没地方安置,二是就算有地方摊贩也未必愿意,因为只能作罢。
而站前交通秩序与小摊贩“你进我退”行为如出一辙,无人监督时乱,有人监督就有序。就在本月初,柳州市交通局运管处对火车站站前出租车的候客秩序进行整治,并派人驻守,使得出租车候客秩序明显好转,但这种“盯人”战术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也是个未知数。
如果想要使站前广场的交通秩序得到彻底改善,除了站前广场候客、停车、行车秩序规划好外,各部门的配合管理也不可缺少。正如运管部门一位负责人所说,站前广场的秩序光靠一个部门很难管理,只有多部门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以非法营运“摩的”、“残的”为例,运管部门在他们没有发生实际营运行为时很难查处,如果有关部门首先整治这些车辆占道候客行为,让他们无处候客,对站前广场秩序多少能起到改善效果。
措施篇
“整治风暴”应对乱象
“火车站的周边乱象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希望有关责任部门要通力合作落实责任,加快落实,务求火车站周边环境焕然一新。”13日,柳州市副市长焦耀光来到柳州火车站站前广场,主持站前广场秩序整治现场会,针对当前较为严峻的停车秩序、违法经营、无证营运、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等乱象,进一步落实政府部门职能责任。
柳州火车站每天的进出站旅客数以万计,大多数外地游客在此中转乘车,就乘客流量而言,站前广场无疑是柳州最大、最为前沿的“城市窗口”,“第一印象”好坏与否,直接影响柳州的对外形象。
为让火车站站前广场秩序“旧貌换新颜”,柳州市政府采取系列举措予以整治:
针对“五车”站前非法营运问题突出现象,决定由柳南区政府牵头,设立24小时执法岗亭,公安、交警、运管、城管、工商、残联等部门联动,形成站前广场秩序整顿合力。
针对市民驾车接送乘客面临的泊车问题,位于站前广场西南面的临时停车场已经建成,将用于停放各类社会车辆(出租车和公交车除外),对于现有的站前广场将重新规划,只允许公交车和出租车有序停放。对于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代步车,公安交管部门负责登记并核发专用号牌,以便规范管理……
目前柳州市五项整治办已经下文,督促柳南区政府加快落实,对乱象容易反弹的站前广场秩序,实施长效管理。
“残疾车”新规正酝酿
柳州火车站站前广场残疾人代步车非法营运现象,也让柳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十分伤脑筋。据了解,2009年,柳州市残联对城市户口的残疾人代步车核发过渡性标识牌,当年核发的总数约为600台左右,截至目前,核发过渡性标识牌的数量不到800台。
“核发过渡性标识牌,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残疾人驾驶残疾车上路行驶权利,另一方面也是杜绝健全人利用残疾人车非法营运!”柳州市残联工作人员称。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关部门统计的“残的”数量约有2000台,而其中真正是残疾人开的不会超过1/3,2/3的“残的”都是健全人在非法营运,甚至柳江、鹿寨等周边县份以及来宾市一些“残的”,也加入柳州非法营运大军。
“违法成本太低了,现在完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该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是否有残疾,是否符合开残疾人代步车的条件,大家都可以购买残疾人代步车,上路又不上牌,柳州市残联又没有执法权,农民工、下岗工人等看到非法营运有利可图,都开着残疾人代步车去赚钱。
柳州市残联理事长覃健康表示,政府应严禁残疾人代步车营运,无论其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而且健全人开残疾人代步车非法营运,更是对残疾人名誉的损害。作为残疾人代步工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以购买、使用残疾人代步车,但必须统一上牌、办证,纳入机动车管理范畴。另外,从更人性化的管理角度,在公共停车场还须设置残疾人代步车的停泊车位,方便残疾人停车。
“我们考虑的是置换的办法,就是将现在残疾人需要的代步车进行统一置换,统一上牌等管理!”覃健康表示,残疾人代步车必须纳入长效管理范畴,改变现在这种无序状态。
据了解,目前柳州市各相关部门也正讨论《柳州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暂行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实行登记制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登记,领取车牌号、行驶证等方可上路行驶。1名残疾人只能登记1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且只限本人使用。相信这一办法出台将改变目前“残疾车”无序状态。
站前泊车困难缓解
目前柳州火车站站前广场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站前泊车困难。市民如果开车到火车站接送亲戚朋友,停车不太方便,在车站门口处有铁路交警执法,很多私家车便将车开到附近的路边停靠,同样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昨日下午记者现场发现,站前广场几十个停车位都停满汽车,从火车站出站口走出靠右侧的龙居商务酒店前,不久前刚刚兴建了一个临时停车场,停车场标志非常醒目,场内面积可停放上百辆小车,一些待客的长途汽车也停在场内。
记者实地测算,该临时停车场距离火车站出站口仅100米左右,从站口步行到停车场只需3分钟左右,还算比较方便。据该停车场收费人员介绍,目前收费标准为小车白天停车5元,晚上停车10元;大巴车收费则为白天10元,晚上20元。
“进场的小车,白天无论停多久都是5元,接送乘客的私家车短暂泊车,不管停放多长时间,也要收费5元。”收费人员如此表示。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站前临时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对于一些短暂停放的私家车主来说,确实有些心痛。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位私家车主准备停车,听到要收费5元犹豫片刻后,又立马将车开出去了。“就停个10分钟,收5块钱有些贵!”这位私家车主最后将车停靠近丽人医院旁的路边。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四五辆接送乘客的私家车都将车停在此路段。
有车主提出建议,能否根据站前接送乘客的停车特点,实行更为灵活的弹性收费,按照15、30分钟阶梯收费标准,化解目前“一刀切”尴尬,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停车场地资源。
展望篇
规划蓝图令人期待
柳州火车站的站前广场如“弹丸之地”,规划建设已经远远滞后,彻底整治无疑“螺蛳壳里念道场”,“治标”相对容易,“治本”则需动“大手术”。长期以来,由于柳州火车站周边空间局促、秩序混乱、风貌陈旧等问题,早已严重地影响到该市整体形象,而要改善、提升这一片区的城市面貌,大规模旧城改造势在必行。
2008年12月,随着湘桂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的正式动工,柳州开始筹划酝酿火车站及周边区域的改造方案。由于湘桂铁路扩能改造项目涉及柳州枢纽的升级改造,地方政府与铁道部门在柳州火车站周边区域旧城改造的问题上,找到了最好的结合点。次年6月,由柳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火车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及火车站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终于顺利出台,描绘出一幅让人无限期待的美好蓝图。
据了解,由于站前道路的总体布局存在问题,柳州火车站周边区域交通十分复杂。一方面是经由火车站周边,通向城市各个角落的交通流,与进出站的交通流相互干扰;另一方面,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各种车辆,在交通高峰期时汇集到这一片区,而相对滞后的交通管理控制手段难以做到有序疏导,站前区域不但经常发生交通拥堵,各种交通安全隐患也十分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规划不但设计了大面积的车站广场,站前道路的下穿式布置,还解决了车站广场与站房间的无缝对接问题。据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新的站前广场建成后,地面以下将设2层停车场,为出租车等社会车辆提供充足的空间,而在地面上则设置BRT快速公交车始发站,以及旅客步行、休闲的功能空间。广场周边,还将配套建设商业、酒店的功能区域,城市面貌将有飞跃式的提升。
周边地区实施旧城改造
在柳南区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大厅中央,柳州火车站周边地区旧城改造项目的沙盘模型非常引人注目。办公室主任姜勇告诉记者,柳州火车站周边地区旧城改造项目拆迁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拟拆迁户数涉及1092个门牌、2182户,共计2万余人。项目能否顺利推进,回迁安置工作尤为重要。
“明年6月,红桥馨城的900多套回迁安置房就将建成交付使用。”姜勇说,柳州火车站周边地区旧城改造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8.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车站广场、星级酒店、写字楼、居民回迁安置小区等。居民回迁安置小区“红桥馨城”、“站前馨印象”和“南站馨城”将总共新建2912套、约29万平方米回迁住宅,早日建好安置小区,可为项目的整体推进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目前,“红桥馨城”安置小区里的8栋高层住宅楼大多已经实现主体封顶,“站前馨印象”安置小区的回迁住宅建设也正在按计划推进,惟有“南站馨城”因部分被拆迁户尚未签订回迁安置协议,无法取得建设用地。不过姜勇也表示,有关部门将根据房屋征收工作的最新进度,及时安排“南站馨城”安置小区的工程建设,只要取得新的施工面,“能开一栋开一栋”。
据了解,在火车站周边地区实施旧城改造的同时,柳州火车站本身也将按近期(2020年)年旅客发送量1437万人、日旅客列车对数147对、站房最高聚集人数4500人的设计规模,在原址实施改扩建,改造扩建后的柳州火车站,站房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46.6米,站房面积将由现在2万平方米,扩大到的5万平方米。
来源:广西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