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道部归并之路何以步履维艰字号
来源:法治周末 作者:丹婷
“两会”期间,铁道部归并交通部的讨论重起。铁道部前副部长孙永福向媒体表示,铁道部并入大交通部“是个方案,正在研究”;交通部长江航道管理局原局长金义华更是一语中的:“铁道部没有并入交通部,这是全世界都没有的事情。”
从发展趋势看,铁道部归并入大交通部,建立大交通部统管下的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国际普遍的做法,也是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计划经济体制下,铁道部一直以“铁老大”自居,在交通运输业中“一家独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支柱性作用,但其体制弊端也不断显现。近几年来,随着胶济线铁路事故、2011年甬温线特大事故发生,铁路部门巨贪被揪出,以及媒体随之发现的铁路部门在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社会上对“铁老大”的不满情绪在增加。可以说,改革旧的铁路管理体制,建立更加高效安全的铁路运输体系,已是老百姓共同的愿望。
其实,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成立大交通部的计划,时间过去这么久,都未见实质性的行动。铁道部的归并之路何以步履维艰?根本原因在于,“铁老大”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利益相关者众,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的阻力非常大,其间涉及多种性质的矛盾。
一是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大部制的特点之一在于部门精简和有机整合,特别是决策与执行的分离。改革的好处在于,政府从“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放权于市场,也能集中精力管好该管的事,从而达到精简和效能的目标,为社会和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但对铁道部来说,则面临政企分离问题,更多的是放权,掌握权力者自然难以割舍。这里,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了冲突。
二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从长期来看,建立综合的交通管理体制,有利于统一指挥、优化资源、协调运转,从而提高效能。但是,与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方式相适应,铁道部现有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挥体制优势、资源优势、机制优势,能够在关键时候快速反应,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点,让高层部门有“鸡肋”之心理,也成为旧体制维护者的强大理由。更何况,铁道部的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员安置、资金来源等多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也不能小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需要改革的地方就有利益固守者。改革面临的最大阻力就在于,某些政府部门、官员、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纠结于短视的利益,而漠视了长远的大计。所以,“铁老大”一家独大的局面,难以长期维持。
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这是毋庸置疑的。民众的呼声形成了改革的强大推力。当今,“大部制”改革已全面启动,民航总局等部门已归入交通部,大交通部可谓“万事俱备”,只欠铁道部这个“春风”了。因此,对铁道部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机构而言,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一个好的改革方案,不在于时间快一点点,而在于体制理顺一点、关系兼顾一点、利益平衡一点,不求完美,但求周全。如何平衡利益,疏导关系,在天时地利的大环境下,让好方案、好规划能够稳妥推进、落到实处,是铁道部归并之路的重点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