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标题: 我的车票集 & 车票背后的一个个故事 (Last Update to 2015. Mar. 21th) [打印本页]

作者: himalaya    时间: 2005-4-14 21:10
标题: 我的车票集 & 车票背后的一个个故事 (Last Update to 2015. Mar. 21th)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15-3-21 20:39 编辑

很抱歉,名为我的车票集,但是前几部分都没有车票留下来,只好以文字叙述代替了。因为我觉得,那些都是我和火车结缘的一部分,不舍的省略去的。

2012.04.23 PS:
海子网历经两年多的封网后,终于重新恢复,在管理员的协助下,此帖被重新打开,并得以继续更新与维护……


Part 1  金色童年
    上小学之前,应该还是坐了不少火车的。最早的区间是沙城——新保安之间,那时每天有四对慢车依次停靠这两个车站:441/2(今天的2141/2)、513/4(今天的7115/6)、515/6(今天的4415/6)、527/8(后来的4473/8,2003年停运、取消)。我当然是坐513/4比较多,偶尔也坐527/8。那时,父母也经常说起很多火车和铁路的趣事,其中母亲直到现在还不时提起,在70年代,从下花园坐火车到沙城,可以凭车票在火车上买一个5分钱的不需要粮票的烧饼,而下花园到新保安的车票就不行。尽管时代的烙印是那么的深,但是每每看到有人讨论起中国铁路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我就会想起这件事。
    另外有两次清晰的北京之行,乘坐的都是527/8,一次是沙城——三堡,另外一次是沙城——南口。我的一个远房姨姨住在三堡站附近的一个叫做“四桥”的村庄里,她家院里有颗很大的白果树,坐在火车上就能看到。多年以后,姨姨已经过世,而每次跟着老妈坐7173/4路过这里,她都要翘首窗外,寻找那颗白果树。去南口,则是参加和我最亲的小姑的婚礼。她离开了故乡的大山沟,嫁到了昌平县的十三陵。我那时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我们要坐火车到南口而不是昌平县城,因为到了南口还要坐357路公交车到昌平再换乘314路公交车。
    那时的我,已经开始喜欢翻看列车时刻表了,但是童年的车票是没法留下来的,因为都是在父母手里,他们不是收藏爱好者。

2007年的PS:
    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分享这些旅途所带来的快乐!


2008年的PS:
海子网重新恢复后,本帖早期的很多车票照片都无法显示了,还好对于这个重要帖子,所有上传过的照片都有备份,所以赶在又一个生日到来之前,把它们重新上传一次,以便保持这个帖子的完整性。


作者: himalaya    时间: 2005-4-14 21:13
标题: 我的车票集
Part 2  快乐幼年
    1983年,我上小学了,可是才上了一个月,便“休假”一周,跟着妈妈和姥姥去北京玩了,那是我第一次到达狭义上的北京。乘坐的还是令我(也是很多华北车迷)至今恋恋不舍的528次。那时的我,因为翻看时刻表,已经能够背下老京包线北京——张家口范围的所有车站名称了。当昌平、沙河、黄土店、望京、星火、东郊、永定门,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变成了眼前真实的站房时,我都快乐翻了。那时的慢车要走6个小时,中午出发,到了永定门都天黑了。
    从北京回来,乘坐的是515次。80年代,这车可是红旗列车啊,好像在三进列车中的红旗列车里,多数是特快,少量是普快,而515/6是唯一的普客。从这开始,我的小学时代多次乘坐515,因为每到暑假,我都会去北京的姨姨家住一周左右,一般是跟着妈妈坐他们公司的汽车去,一周后妈妈会到北京接我,玩上两天,坐515回来。盛夏时日,买好晚饭要吃的东西,坐在干净整洁的火车上,边走边吃,那种感觉直到今天也让我回味无穷。至于为何从来都只坐慢车,除了票价会差5角外,北京站对京包线快车的车票是限售张家口南以远的,除非偶尔中转签字会签上263或者295,通常只能坐慢车了。不过丰沙线慢车那时需要3小时40分钟,比快车(都走老京包)的3小时20分也没有差太多,所以515就是那时最好的选择。
    上小学期间,还有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经历,就是去舅舅家。他家位于怀来县东花园乡最东边的一个村庄,再往前走就是北京市延庆县了。那个村庄距离东花园站5公里,距离康庄站4公里。所以我们乘坐了早上的264次普快到康庄。那是我第一次坐快车,第一次感受火车从一个个车站呼啸而过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8-4-2 12:51 编辑 ]
作者: himalaya    时间: 2005-4-14 21:15
标题: 我的车票集
Part 3  中学时代
    小学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中学6年,我坐火车的机会少了很多。初中三年,乘火车外出可能只有两次。1989年5月,老爸陪我去北京配眼镜,当日往返,早上264次,这是我第一次到达伟大的北京站;回程还是经典的515。
    1989年10月,我的班主任带着我和另外两名同学去张家口参加竞赛。小学时,我坐汽车去过一次张家口,所以这是我第二次去张家口。乘坐的列车是527次,票是到张家口的,在张家口南下车后到站台另外一侧上张家口南——张家口的车(车次是9**),那时这些车已经是YZ22了,据说再早用的是一种明显体积小一些的“小火车”。这些车次,也早已随着张家口南站附近的交通改善而不复存在了。我们是周六去的张家口,周日比赛(考试),下午从张家口乘坐323次(后来的623次,再后来经常停运,后来就没有了,同时又增加了张家口到北京南的647/8,算是它的转世吧,后来是4447/8,2003年改为北京西到发)返回沙城。
    高中三年,我的印象中几乎没有乘坐过火车,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了?但是那几年中很喜欢作的一种周末消遣就是骑车去永定河边,看大秦线上那长长的煤车。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去爬山,来回都是沿着大秦线走了几公里,大部分都位于长长的永定河大桥上。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8-4-2 12:54 编辑 ]
作者: himalaya    时间: 2005-4-14 21:20
标题: 我的车票集
Part 4  大学七年
    1994年,我离开家乡去西安上学了。因为父亲的一个战友在西安,父母一同送我去西安。我拿到通知书时,妈妈在北京出差,于是托人买了三张41次特快的车票。本来希望是三张硬座,不料人家给买到了三张硬卧。那时的41/2次是使用最早的新型空调车(25A型)的车次,老爸那个心疼唉。结果他们从西安回来时,坚持买了36次的硬座。我可爱的父母!车票本来被老爸收藏着,但是后来不知道弄哪里去了。于是我的车票收藏只好从1995年初,第一个大学寒假的车票开始了。

我的大学 之 1995
    1995年1月18日,大学里的第一个寒假。车票,是那个年代发售通票时最常见的形式,照片的右侧是在北京站中转签字时贴的323次的座号。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旅行:208次临客,宝鸡始发,凌晨3点多到达西安,一路走走停停,于次日凌晨4点多到达北京站。我们学校那几年正和西安市关系僵持,所以那年所有到北京及以远的学生票都发售的是这趟25小时的临客。列车很破,列车员是铁路学校的学生,不过他们和我们这些学生的关系处得还不错,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另外一个难忘之处,是19日上午坐上323次,迎着雪后灿烂的阳光,终于使得压抑了半年的心情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南口、康庄、东花园、狼山、土木,随着离家越来越近,一天一夜的劳累也不见了影踪,心头的只有兴奋!
(, 下载次数: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