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标题: 不成熟的中国高铁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5 08:58
标题: 不成熟的中国高铁技术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15 16:01 编辑

不成熟的中国高铁技术
                                                                                                                        张治中2011423日撰写
          2011423日,对于高速铁路的客运高速列车,中国隧道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在短短五年内掌握了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及10项主要配套技术,将中国铁路速度提高到最高350公里/小时,正得益于这种引进消化 再创新的方法,生产出自主品牌,否则中国高铁发展要晚很多年。”
     王梦恕说,“中国先拿出国外进口的少量整机进行拆解反建 ,由国内技术人员亲自进行组装和调速,然后再根据加工工艺图纸,进行散件组装,最后逐渐自主制造再在外方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
         2011423日,张治中分析:
      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5年内,在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准高速,整体相当于国外1990年代初的水平)的基础上,我们把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中国的高速铁路技术融合到一起,开发出先进的高速铁路技术是不可能的。原因:1、这5个国家的技术体系不同,如同把老虎、狮子、马、牛、猪拼凑到一起,那需要真正的高科技!!!2、中国的铁路机车车辆技术基础落后薄弱,如同DS系统与Windows系统的差异,从技术角度讲,在5年内走过发达国家1520年的路,是绝对不可能的!3、中国的基础工业比较落后,中国的材料、基础件更落后,制造这么先进的动车、车辆、通信、控制等高速铁路系统在中国国内没有办法采购到需要的材料和零部件。4、一般来讲,一种全新的机车车辆,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从设计开始,到样车试制出来,最少需要45年,样车试制出来,要有2——3年的试运行和改进,才能批量生产,运行。然而,在准高速铁路机车车辆等体系基础上,参照5个国家的高速铁路体系技术,结合中国通信和列车控制等相对落后技术,拼凑出中国自主的更新换代的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通信、控制等组成的高速铁路体系系统,最少需要10年以上,再加上样车试运行改进的时间35年,15年能完成这个跨越就是奇迹!中国隧道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先生讲:“中国在短短五年内掌握了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及10项主要配套技术,将中国铁路速度提高到最高350公里/小时,正得益于这种引进消化 再创新的方法,生产出自主品牌,否则中国高铁发展要晚很多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是1958年铁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大跃进的做法。是痴人说梦话!
         2003年以来,中国铁路大力打击打压中国铁路机车、车辆、信号等铁路工业,大量采购国外机车车辆等高速铁路的产品,导致中国高速铁路大跃进,大量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资金有限的资源,而没有明显改善中国铁路运输能力,这是一种犯罪!!!我们的专家我们的院士你身上要流道德的血!!!
      近日听说,铁道部称,计划6月底开通的京沪高铁将从设计之初的最高时速380公里降至300公里,将豪华座椅将更换为普通座椅,由此未来列车票价可能也更加平民化。其实,这是为了安全,为了适用市场。说明铁道部开始理性了!
摘录自
中国高速铁路狂飙8年后减速 未来票价或平民化
2011-04-2300:45:0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有306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5 13: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浙C0577    时间: 2013-2-5 16:07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5 13:34
新闻没必要瞎转,明明是外汇多的没地方花,说什么有限的资金,就是够屁不通

花外汇的地方多的去了,又不是只有铁路一家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5 16:30
中国高铁,怕雷电!怕暴雨!怕雪!怕雾!怕风!事故不断!故障不断!经常晚点!
建设成本高!运用、维护、维修成本高!
由于偷人家技术,不断遭到洋人同行的追索!
中国高铁比西施还娇气!比杨贵妃还费钱!比西太后还牛逼!

作者: ziweiran_9822a4    时间: 2013-2-5 18:00
文白兄,言重了。
作者: 龙之剑    时间: 2013-2-5 19:23
文白无能,姥姥不爱舅舅不疼,海子网里逞英雄。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5 19:54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5 13:34
新闻没必要瞎转,明明是外汇多的没地方花,说什么有限的资金,就是够屁不通

首先,外汇是多少人民辛苦赚来的,国家为创汇,补贴了多少税,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钱,这些都是国家的财富。铁路系统创了多少汇?凭什么肆无忌惮的花外汇?
其次,你花外汇买外国人的东西,就不买中国公司的东西,或者少买中国公司的东西!
第三,中国的高铁,如同我讲的,是东拼西凑的东西,真可谓:
中国高铁,怕雷电!怕暴雨!怕雪!怕雾!怕风!事故不断!故障不断!经常晚点!
建设成本高!运用、维护、维修成本高!
由于偷人家技术,不断遭到洋人同行的追索!
中国高铁比西施还娇气!比杨贵妃还费钱!比西太后还牛逼!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5 19:59
ziweiran_9822a4 发表于 2013-2-5 18:00
文白兄,言重了。

朋友,这是事实!
1958年,中国铁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当时设计制造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是很悲摧的!723事故,列车控制系统等等。京沪,京广等高铁事故不断。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5 20:03
龙之剑 发表于 2013-2-5 19:23
文白无能,姥姥不爱舅舅不疼,海子网里逞英雄。


文白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正义,做的事,说的话,触动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肯定是,蒋匪帮、共匪,哪一帮都不高兴!
作者: faster21    时间: 2013-2-5 20:07
多个国家的高铁都将上马,到底采用谁的技术,谁的技术具有真正的竞争实力,等不了多久就知道了。地球人不会都是傻子吧。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5 20:39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5 20:40 编辑
faster21 发表于 2013-2-5 20:07
多个国家的高铁都将上马,到底采用谁的技术,谁的技术具有真正的竞争实力,等不了多久就知道了。地球人不会 ...


我们的老东风、北京型、东方红、韶山1、东风4前后改进了多少年,才开始正常运用!中国350km/h的高铁难呐!
我估计您也不知道,SS4、DF4D、DF11开始批量使用时,是什么样?
作者: 中原之星    时间: 2013-2-5 22:19
本帖最后由 中原之星 于 2013-2-5 22:22 编辑

楼主,你去车厂参观过么?那1、2、3、4个原因,我个人看来,都站不住脚

至于这怕那怕,我看只是某人怕自己不能安全退休,于是谨小慎微。在刘某人治下又不是没有武广高铁的运营,又不是没有京津城际的运营,是那个时候这不怕那不怕啊还是那个时候怕的东西都因为刘某人在而不出现?!

另外,您也不用跟我争辩,我也不会跟您争个脸红脖子粗,自己走走看看,放嘴炮,没的意义的。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是靠真枪实弹,不是靠嘴上放炮。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5 23:11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6 09:13 编辑
中原之星 发表于 2013-2-5 22:19
楼主,你去车厂参观过么?那1、2、3、4个原因,我个人看来,都站不住脚

至于这怕那怕,我看只是某人怕自 ...

723事故死了多少人?国际国内影响多坏?对高铁的影响多坏?还不能说明问题?
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高铁,正式运行以来,发生了多少事故和故障?有多少趟车次晚点?我告诉您一个秘密,由于我们的设计问题,中国的高铁,就是害怕雷电,..........
另外,3、4年不出大事故,并不代表10—20年就是安全的。
723事故前,您看有多少生产厂家的总工、总经理讲,还有院士讲,我们的高铁,如何、如何安全!如何如何技术先进!
然而,723把这一切不负责任的大话捅塌了!
作为铁路的职工,首先要想到的是安全,第二是正点。讲其他的没有用!
我们不能再发生723那样的事故!
您再看一下,我在“高速铁路论谈”发的国外高铁,您看人家的高铁是什么样?
作者: 开发商    时间: 2013-2-6 01:19
我始终认为7.23人为失职原因不小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02:20
本帖最后由 haoyuan 于 2013-2-6 02:36 编辑

恕我直言,您对高速铁路一窍不通——您能说说加拿大有何高铁技术么?看到这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了。事实上无论3型车改进还是2型车系列向380A系列的发展都离不开博采众长,尤其已安全运行逾4亿公里的380A的先进性是初始引进型号远不能及的,这个是既成事实不用去否认。
说2003年以来大力打压中国铁路工业……03年以前的铁路工业是何水平?03年以前的30年都“大力发展”出了什么好东西您能给我普及一下么?——您如果不回答以上问题的话我拒绝进一步讨论。我只说一点:停在直流阶段止步不前那都不叫现代化谢谢。
最烦拿723说事,没有任何一种交通工具能说自己100%安全。说高铁不安全,那普铁安全么?忘记了428、郴州、石亭江了么?那这么算的话铁路甭发展了。其实不论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内总体上铁路尤其高速铁路还算是相对安全的,因咽废食要不得。
关于恶劣天气下限速,这是为了保障安全的国际惯例,国外也照样晚点。不光高铁晚点,普铁也晚点。宣传上说全天候运行是有的但从来没有保证过全速运营,标准摆在那该降就得降。只是国内在723之后受舆论影响在增加冗余的思想指导下过分小心翼翼将限速标准收紧过于严苛,而且由于线路里程大大增加因此给人感觉晚点次数和范围较以前严重了。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02:33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5 16:30
中国高铁,怕雷电!怕暴雨!怕雪!怕雾!怕风!事故不断!故障不断!经常晚点!
建设成本高!运用、维护、 ...

由于偷人家技术,不断遭到洋人同行的追索?
——说话要负责任,请拿证据,否则这是对中国铁路装备业从业者们赤裸裸的污蔑、抹黑、造谣。一面说着要保护中国铁路工业,一面发表如此恶言,我问你是何居心?!

作者: HJN1988    时间: 2013-2-6 08:34
东北新干线故障率也是蛮高的。把进口的东西都去掉,中国铁路又有什么玩意呢,25T这种车厢不也是庞巴迪技术。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09:03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6 09:08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02:33
由于偷人家技术,不断遭到洋人同行的追索?
——说话要负责任,请拿证据,否则这是对中国铁路装备业从业 ...

关于中国高铁偷国外公司的技术,国外报道很多。德国就有很多报道!因为这些,在德国的很多中国人都受到人家的冷眼。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09:20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6 22:26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02:20
恕我直言,您对高速铁路一窍不通——您能说说加拿大有何高铁技术么?看到这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了。事实上无 ...

庞巴迪(Bombardier)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的国际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行业排名世界第一。主要产品有支线飞机、公务喷气飞机、铁路及高速铁路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
                              
bombardier logo
庞巴迪宇航集团(Bombardier Aerospace)隶属于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 Inc.),集团总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机场附近的森特维尔,这里之前是加拿大飞机公司的所在地。
庞巴迪宇航集团共拥有四家飞机制造企业,即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圣洛朗的加空公司、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唐思维尤镇的德.哈维兰公司、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盖的盖茨利尔喷气机公司、以及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肖特兄弟公司。
发展历史
1907年,Joseph-ArmandBombardier出生于魁北克瓦尔库尔。他是个害羞而又坚定的机械师,一直就想制造一部可以在雪地上的车辆。
1937年,J.-ArmandBombardier在自己的小修车店里制造了第一部机动雪橇。
1942年,J.-ArmandBombardier创建了L'Auto-Neige Bombardier Limitée公司,大量生产适用于积雪覆盖的地形中的交通运输需要的履带式车辆。
1967年,公司改为BombardierLimited
1969年,庞巴迪公司[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085.htm]股票在蒙特利尔和多伦多股票交易所上市。
1970年代,购买了奥地利的引擎生产商Lohnerwerke GmbH及其附属的Rotax-Werk AG
1974年,获得蒙特利尔地铁系统车辆的合同,开始扩展其生产方向。
1986年,以12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Canadair,领军加拿大航空制造业。
1987年,与英法合资的GEC Alstom公司签订合同,为TGV生产车辆。
庞巴迪公司的主要业务分为三块:
轨道车辆设计制造
铁路列车设计制造
铁路机车设计制造
铁路控制设备设计制造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设备设计制造
飞行器设计制造
支线飞机
喷气式公务飞机
金融部门
提供购买租赁车辆的贷款和投资服务,同时还经营有铁路运输车队。
此业务在2005年中期可能会出售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公司产品铁路列车
庞巴迪和位于中国青岛的四方机车制造厂合资的子公司BSP为中国大陆提供了城际列车车厢,目前运行中的直达快速列车80%的车厢由BSP提供。庞巴迪收购鲍尔的股份后改称BST
BSP将为青藏铁路提供361辆可适应高原环境的列车。
庞巴迪还和位于常州的新誉集团合资组成江苏常牵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BCP,生产动车、地铁及机车及牵引设备。
目前主要有以下项目:
Datong Loco (大同机车)CVZ (高铁项目)
CRH 799 (BST CRH增购)
CRH (BST EMU 796/797)
Dalian Loco (大连机车)


作者: 龙之剑    时间: 2013-2-6 09:23
本帖最后由 龙之剑 于 2013-2-6 09:30 编辑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5 23:11
723事故死了多少人?国际国内影响多坏?对高铁的影响多坏?还不能说明问题?
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高铁, ...


7.23是90公里时速出的事与“高”有什么关系?
京沪高铁受雨雪雷电等环境因素影响出现晚点等情况正说明,跨越式发展的正确性,如果多花一点点钱上防风防雷电等措施无疑类似问题要少得多(本来跨越时代京沪就有防风屏障等计划)。
作者: 龙之剑    时间: 2013-2-6 09:32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02:20
恕我直言,您对高速铁路一窍不通——您能说说加拿大有何高铁技术么?看到这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了。事实上无 ...

03年以前中国还是有先进的东西:前进啊。老前进不是还出口米国了吗?哈哈哈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09:41
龙之剑 发表于 2013-2-6 09:23
7.23是90公里时速出的事与“高”有什么关系?
京沪高铁受雨雪雷电等环境因素影响出现晚点等情况正说明 ...

龙先生,您看:中国的高铁怕雨、怕雪、怕雷电。我不瞎说吧!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09:46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6 10:36 编辑
龙之剑 发表于 2013-2-6 09:32
03年以前中国还是有先进的东西:前进啊。老前进不是还出口米国了吗?哈哈哈

前进、建设、人民、上游,这些机车性能非常好,而且是成体系的,满足当时铁路运输的需要。1950年年代,1960年代,中国大陆铁路系统职工的水平是很高的。在中国社会,铁路职工那就是名副其实的铁老大,最受人尊重的老大哥!
作者: CRH司机    时间: 2013-2-6 10: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soya    时间: 2013-2-6 11:12
龙之剑 发表于 2013-2-6 09:23
7.23是90公里时速出的事与“高”有什么关系?
京沪高铁受雨雪雷电等环境因素影响出现晚点等情况正说明 ...

7.23是90公里时速出的事与“高”有什么关系?

————该线路速度并未达到350或者300没错。但是90km是撞上的速度。如果是正常行车速度90,就跟地铁速度差不多,一把紧急制动闸下去,等撞上了还有多少速度,至于酿成7.23那么大的事故?显然事故之前速度远高于90,发现情况时实行了紧急制动。
           这个就跟某人在城市道路中以120的速度行车,突然发现前面有车,急踩刹车,结果仍以50km/h速度追尾导致事故,事后,司机跟交警说,我撞上时的速度只有50km/h,没超速。

作者: HJN1988    时间: 2013-2-6 11:41
asoya 发表于 2013-2-6 11:12
7.23是90公里时速出的事与“高”有什么关系?

————该线路速度并未达到350或者300没错。但是90km是 ...

看过内部报告 制动前170左右
作者: 通局饭段    时间: 2013-2-6 12:09
建议大同机车厂恢复蒸汽机车的生产,中国铁路还是用蒸爷牵引,即安全又省钱还是全世界的旅游景点。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14:50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09:03
关于中国高铁偷国外公司的技术,国外报道很多。德国就有很多报道!因为这些,在德国的很多中国人都受到人 ...

我要你拿证据!是指现实中赔付和对簿公堂的案例、不是网上那些瞎编的段子懂么!信口开河的家伙!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14:52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09:46
前进、建设、人民、上游,这些机车性能非常好,而且是成体系的,满足当时铁路运输的需要。1950年年代,19 ...

是啊老大哥!——远看以为是臭要饭的,近看原来是机务段的!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14:59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09:20
庞巴迪(Bombardier)是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国际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商。行业排名世界第一 ...

复制粘贴了这么一大段好辛苦啊!可惜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加拿大高铁技术的描述!
BBD公司总部在加拿大所以加拿大就有高铁了?!

自己先搞清BBD跟ADtranz、Siemens、Alstom的关系再来说话!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6:16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14:52
是啊老大哥!——远看以为是臭要饭的,近看原来是机务段的!

唉!机务段的人就那么不堪吗?没有基层站段,哪来铁路系统?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16:21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16:16
唉!机务段的人就那么不堪吗?没有基层站段,哪来铁路系统?

别不承认。这就是你说的那个“非常好”的年代的铁路工人的真实写照。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6:34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6 16:37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16:21
别不承认。这就是你说的那个“非常好”的年代的铁路工人的真实写照。

——远看以为是臭要饭的,近看原来是机务段的!

现在,铁路职工为什么这么惨?就是跨越式,大量修建高铁闹的!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6: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6: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16:51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16:34
——远看以为是臭要饭的,近看原来是机务段的!

现在,铁路职工为什么这么惨?就是跨越式,大量修建高 ...

已经完全丧失沟通能力了……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前面那句话是用来形容现在的么?——不是。是形容你说的那个“非常好”的年代的铁路工作者的。——哪个年代呢?——“前进、建设、人民、上游,这些机车性能非常好,而且是成体系的,满足当时铁路运输的需要。1950年年代,1960年代,中国大陆铁路系统职工的水平是很高的。铁路职工那就是名副其实的铁老大,最受人尊重的老大哥!”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6: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6:58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16:51
已经完全丧失沟通能力了……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前面那句话是用来形容现在的么?——不是。是形 ...

1950年年代,1960年代,中国大陆铁路系统职工的水平是很高的。铁路职工那就是名副其实的铁老大,最受人尊重的老大哥!
在社会上,铁路职工是高收入群体,很多职工收入在80——100多元/月。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17:00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16:16
唉!机务段的人就那么不堪吗?没有基层站段,哪来铁路系统?

你再回复我的28楼和30楼啊,等着看你又能编出啥来呢。。。
基本常识不懂要证据没证据还能喷得这么理直气壮自我感觉良好我真怀疑你是赵坚的马甲还是信徒呵呵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03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16:56
外汇挣来就要发行相应的人民币,不花掉就是引进通货膨胀,外汇不花掉就是草纸而已
铁路那4万亿不花出去,结 ...

国家的外汇是应该好好经营管理。
但是,不能乱花,尤其是,不能让铁路的人乱花。难道花大量外汇进口几十万一个大便池,还不够丢人吗?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17:05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16:58
1950年年代,1960年代,中国大陆铁路系统职工的水平是很高的。铁路职工那就是名副其实的铁老大,最受人尊 ...

好啊,你再抬头看看你的标题和我前面的回复。我跟你谈技术你跟我说地位,蒸汽时代机车乘务员的那种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给你那么多钱你会去干么?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09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14:50
我要你拿证据!是指现实中赔付和对簿公堂的案例、不是网上那些瞎编的段子懂么!信口开河的家伙!{:4_105: ...

朋友,德国人有很多证据,日本人有很多证据,.......
证据我怎么能拿到。我要拿到那些证据,为了您们——现在铁路的权贵们,一定会毁了!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14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17:05
好啊,你再抬头看看你的标题和我前面的回复。我跟你谈技术你跟我说地位,蒸汽时代机车乘务员的那种工作强 ...

朋友,是你要侮辱1950年代、1960年代的铁路职工:
是啊老大哥!——远看以为是臭要饭的,近看原来是机务段的!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17:16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17:09
朋友,德国人有很多证据,日本人有很多证据,.......
证据我怎么能拿到。我要拿到那些证据,为了您们—— ...

你说的所谓证据都是国外竞争者在争夺市场时放的嘴炮,而且都不是以公司名义而是个人名义,竞争者之间互相抹黑太正常不过,总统选举还要泼几瓢脏水呢,但你看那些个公司哪个敢真告上法庭?答案是没有为什么?自知理亏。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16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17:05
好啊,你再抬头看看你的标题和我前面的回复。我跟你谈技术你跟我说地位,蒸汽时代机车乘务员的那种工作强 ...

当时的大车们,是社会上最牛的人,很多人抢着当火车司机!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17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17:16
你说的所谓证据都是国外竞争者在争夺市场时放的嘴炮,而且都不是以公司名义而是个人名义,竞争者之间互相 ...

后来,为了安抚人家,铁道部不是给了人家很多订单嘛!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17:21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17:17
后来,为了安抚人家,铁道部不是给了人家很多订单嘛!

乖。你又在无中生有了。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21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17:17
现在当官最牛,这是铁路的问题吗?

铁路系统是有很多权贵。权贵有大小之分!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30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17:22
是啊,我在家最大,我也是权贵!

有特权的才叫权贵!中国现在的权贵,是特指的!不知您家有多大?
要是您家有孔家那么大,或者,您祖上是我党老一代领导人,那您一定是权贵了!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35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17:29
你的言论,让我想起水浒里的一句台词:"杀尽贪官和污吏,一心只为赵官家"

我们现在是权贵经济,这种权贵经济的特点,就是阻碍社会发展!我党改革,就是要破除掉权贵们的阻挠!您理论了半天连这一点都不明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37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17:31
啥叫特权,我在家不搞卫生不洗碗算不算特权,我吃饭有人盛算不算特权!

您那不叫特权,那叫大男子主义!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17:39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17:37
你也不看看最大的权贵是谁?谁又代表谁?

谈的谈的,我们谈到一起了!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17: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aster21    时间: 2013-2-6 18:12
你可以认为中国高铁落后、不成熟、怕风怕雨怕雪怕雷电、东拼西凑、没有知识产权,关键是你的看法一文不值呀。否则,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就该授予你,而不是授予“京津城际铁路”项目。你说说,你的意见管用,还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意见管用?
作者: 龙之剑    时间: 2013-2-6 18:41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09:46
前进、建设、人民、上游,这些机车性能非常好,而且是成体系的,满足当时铁路运输的需要。1950年年代,19 ...

满铁时,铁路职工待遇更高你能回到那个时代吗?那是因为那时铁路在交通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现在不修高铁,很多地区铁路客运就得退出市场。

作者: 龙之剑    时间: 2013-2-6 18:43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17:44
你想怎么样,我拥护党的领导!

立刻与他划清界限,否则就会和轮子混到一起了。

作者: 浙C0577    时间: 2013-2-6 19:39
通局饭段 发表于 2013-2-6 12:09
建议大同机车厂恢复蒸汽机车的生产,中国铁路还是用蒸爷牵引,即安全又省钱还是全世界的旅游景点。

pM要爆表的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21:09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17:38
你说的也不是特权,是官僚主义!

在自己家哪来的官僚主义?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21:14
龙之剑 发表于 2013-2-6 18:41
满铁时,铁路职工待遇更高你能回到那个时代吗?那是因为那时铁路在交通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现在不修高铁 ...

京沪高铁是应该修。但是,不能四纵四横的疯修!尤其,不要不切实际的修什么380km/h的高铁。应该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充分考虑资金的供应!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21:25
faster21 发表于 2013-2-6 18:12
你可以认为中国高铁落后、不成熟、怕风怕雨怕雪怕雷电、东拼西凑、没有知识产权,关键是你的看法一文不值呀 ...

您说的真有意思!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不能代表高铁的安全、正点。
我们修建高铁是为了科技进步奖吗?您再看一看,中国的科技进步奖,在国际的地位?
我讲的只是我的观点。我讲的是事实!我们不能让有明显缺陷的高铁大批量投入运行,我们不能拿人民的生命财产做试验!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21:30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17:44
你想怎么样,我拥护党的领导!

你害怕什么?我比你更拥护党的领导,尤其拥护盛光祖部长的正确领导!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2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aster21    时间: 2013-2-6 21:57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21:25
您说的真有意思!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不能代表高铁的安全、正点。
我们修建高铁是为了科技进步奖吗?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代表了它所能代表的东西就够了。有这个奖起码可以让安全正点变得更加现实,而不是更加遥远。
修建高铁不是为了科技进步奖,但是科技进步奖颁给了“京津城际铁路”项目。
中国的科技进步奖,在国际的地位,我没有看到,你也未必看到了。
大批量投入运行的高铁是否具有明显缺陷,你没有丝毫话语权。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22:03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6 21:41
空谈误国,干实事就要允许犯错误,否则人人自保,很快就会完蛋.
中国这么大,公平比效率更重要,你修京沪高铁 ...

我们可以量力而行。不要四枞四横一起上,不要大跃进,不要跨越式,那样不符合国情!
今天网上又爆出,把人家金陵十二钗和众丫鬟都临幸了。对待不同的姑娘,要有不同的方式,不要只用临幸一种方式!
中国地大,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差异很大,因此规划建设铁路客运货运要综合考虑,千万不能到处只修建单独一种38高铁。
真是悲摧,做什么都用一种方式!铁路的很多人是没救了!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22:07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6 22:17 编辑
faster21 发表于 2013-2-6 21:57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代表了它所能代表的东西就够了。有这个奖起码可以让安全正点变得更加现实,而不是更 ...


对高铁,我还是真知道一丁点儿:
中国的高铁,怕雷电!怕暴雨!怕雪!怕雾!怕风!事故不断!故障不断!经常晚点!
建设成本高!运用、维护、维修成本高!
由于偷人家技术,不断遭到洋人同行的追索!
中国高铁比西施还娇气!比杨贵妃还费钱!比西太后还牛逼!

作者: faster21    时间: 2013-2-6 22:35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22:07
对高铁,我还是真知道一丁点儿:
中国的高铁,怕雷电!怕暴雨!怕雪!怕雾!怕风!事故不断!故障不断 ...

嘿嘿,对于高铁,你还真知道不少啊。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6 22: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23:14
本帖最后由 中原之星 于 2013-2-7 10:49 编辑
faster21 发表于 2013-2-6 22:35
嘿嘿,对于高铁,你还真知道不少啊。

算了,说不通的,看前面我跟他“讨论”问题他有几个能说上来的,只晓得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我已经放弃了。这种人最好一辈子别沾高铁的边,真是玷污,也腾出地方来给我们真正需要的人坐。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23:30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23:14
算了,就是个傻帽,说不通的,看前面我跟他“讨论”问题他有几个能说上来的,只晓得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


我只知道中国高铁的祖宗:
国际上高速旅客列车有两种模式
                1、是以法国的TGV和德国的ICE为代表的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模式,采用机车牵引(推挽)客车方式,这种方式较为我国机车车辆界所熟习。
                2、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模式,牵引电传动装置一般都悬挂在车底架下。
          以法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高速铁路技术代表着世界铁路的方向。
摘自《中国铁路机车史》(张治中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2-6 23:40
本帖最后由 haoyuan 于 2013-2-6 23:42 编辑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23:30
我只知道中国高铁的祖宗:
国际上高速旅客列车有两种模式                 1、是以法国的TGV和德国的I ...

还好意思“摘自《中国铁路机车史》(张治中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呢,
从《中国铁路运输设备技术发展方向分析》一文中一字不差过来的,人家2000发表的文章真是不需要动脑筋。可是你这段文字回答了我什么问题?
算了,到此为止,我还有事要忙不奉陪了。您自己玩儿吧。

作者: serious    时间: 2013-2-6 23:50
本帖最后由 serious 于 2013-2-6 23:52 编辑

再次建议“张将军”再多了解下高铁的整个来龙去脉!“圣意”不是那么容易摸透的!LZJ就一个下头干活的角色而已,完全按“圣意”行事!


*开发商 发表于 2013-2-6 01:19

我始终认为7.23人为失职原因不小



根本就是人为设计的!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6 23:57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7:54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14:59
复制粘贴了这么一大段好辛苦啊!可惜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加拿大高铁技术的描述!
BBD公司总部在加拿大所以加 ...


朋友,我只知道西门子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力机车(1879年)的研发生产公司,德国高铁的主要研发和生产商。2000——2002年间,为中国生产了20台DJ1,株洲厂、株洲所从他们处引进了DJ1技术。
阿尔斯通与中国铁路部门打太多交道,1960年代,卖给中国25台6Y2电力机车。1973—1975年间,为中国设计生产了50台ND4电传动内燃机车。1984—1986年,为中国生产150台8K型电力机车。每一次购买机车的同时,中国都要同时引进他们的技术。至于此后的情况,你们可能比我更清楚。阿尔斯通是法国的主要高铁研发生产公司。
我再告诉你,1980年代,阿尔斯通隶属于欧洲50HZ集团。

HJN1988 东北新干线故障率也是蛮高的。把进口的东西都去掉,中国铁路又有什么玩意呢,25T这种车厢不也是庞巴迪技术。

作者: serious    时间: 2013-2-7 00:03
话说回来,等到“成熟”的时候再建,恐怕连拆迁都搞不定了。该超前时必须得毫不犹豫,否则就是过了这村没这店!这点上偶国领导层还是果断的,没有被小农意识束缚。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00:08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0:26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23:40
还好意思“摘自《中国铁路机车史》(张治中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呢,
从《中国铁路运输设备技 ...


你不知道,文章自古一大抄?写历史瞎说不行,讲的每句话要正确。需要把专家学者的成果合理的用上!
你以为你是鲁迅笔下的豆腐西施,发现别人摘录了某人的文章,就以为发现了惊天动地的秘密!
再说了,我在2000年就知道,法国、德国、日本的高铁是世界高铁的祖宗!
我说话从来不会瞎说!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00:36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7:22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02:20
恕我直言,您对高速铁路一窍不通——您能说说加拿大有何高铁技术么?看到这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了。事实上无 ...


中国第四代电力机车(2003年以前)
        一、三相交流传动技术的前期研究
      1960年代末以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西德、苏联、瑞士和法国等率先投入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研制。三相交流传动机车是当今世界机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三相交流传动机车粘着系数高,异步牵引电动机功率大和恒功率范围宽等优异的运行性能,提高了可靠性,解决了对通信信号设备的干扰,减少了磨耗,有良好的维修性,有显著的节能效果,降低了运营成本。
1970年代,株洲所就开始进行交流传动技术的研究,进行交流同步调速系统的研究。1980年代,株洲所开始转入交流异步调速和传动系统研究,先后研制出了200千瓦和300千瓦的交流传动系统。1989年,株洲所在取得铁道部列题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的参与的情况下,开始研制1000千瓦交直交地面传动试验系统,经过3年研制出了电力机车交直交传动800—1000千瓦机组, 1992年通过了铁道部成果鉴定。
      二、三相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开发
    1991年,在高速铁道运输新技术研究的总项目下,铁道部与国家计委签定了“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研制”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合同。随后,铁道部与株机厂签订了4000千瓦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原型车)部分研制的合同;铁道部又与株洲所、铁科院签订了“4000千瓦交直交电力机车性能参数及其电传动系统的研制”、“4000千瓦交直交电力机车1000千瓦地面试验系统”以及“GTO元件基础应用研究”合同,并且铁道部与西南交大、北方交大、上海铁道学院、大连铁道学院签订了有关中间回路与电容器设计计算程序、谐波测量、三点式GTO交流器(小功率)和并联装置负荷分等专题研究合同。
    1992年5月,株洲所提出4000千瓦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原型车技术建议书报铁道部。同年6月,铁道部科技司批复并同意技术建议书作为技术设计的依据。同年12月中旬,铁道部科技司在株洲召开原型车技术设计审查会。同时,国产第1台1000千瓦油冷主变流器组装完毕。
    1994—1995年,株洲所承担的原型车电传动部分相继投入生产,并开始进行地面调整和在轨道轮试验台上进行地面模拟试验。株机厂也开始进行机械部分的设计,并于1995年下半年开始投产。1996年6月,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AC4000型电力机车在株机厂试制成功。1996年以后这台机车在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   
AC4000型机车原型车(图6—13)是在1000千瓦交直交传动地面系统试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类似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的先进技术,结合中国传统电力机车的成熟技术与结构特点,研制而成的。AC4000型机车原型车功率(持续)4000千瓦,牵引力(持续)240千牛,轴式B0-B0,最高速度120公里/小时。其技术特点;①优异的牵引性能。1025千瓦异步牵引电机的陡峭的自然特性有利于提高粘着利用,能更好地发挥牵引力。②异步牵引电动机故障率低,牵引性能优异,体积小和重量轻,单轴持续功率国内最大。由于簧下质量小,降低了轮轨作用力。③恒功速度范围宽,有利于实现客货通用;能耗低。④主电路采用转向架供电方式。牵引变压器的4个牵引绕组向4台主变流器供电,每2台主变流器在一个公共的电子装置控制下工作。并向一台转向架的2台牵引电动机供电。交直交变流采用四象限变流器加PWM逆变器(油冷),使牵引和再生制动工况时均可使电网获得近似于1的功率因数,减少了电网损耗,改善了供电品质,消除了对通信信号的干扰。整个主交流器使用的开关元件是不对称晶闸管,由换流电路实现强迫关断。⑤辅助电路采用GTO晶闸管,构成交直交辅助变流器作为电源。全车共有2台辅助变流器,每台包括1台桥式整流器,将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的860伏单相交流电压整流产生500伏的直流电压,供给2台逆变器,再分配给各个辅机。⑥电子控制装置采用电子模拟控制和微机控制相结合。微机控制用于控制交流器和牵引电动机;其他的控制采用电子模拟控制。采用微机控制诊断、检测及显示系统。⑦牵引变压器是卧式结构,在车体地板下吊挂式安装。变压器与高散热能力的冷却装置分离。⑧滚动轴承抱轴悬挂,单边直齿传动。
1998年,株机厂、株洲所与德国西门子(中国)公司签订合资兴建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企业的合同,1999年1月,合资工厂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在株洲挂牌开业。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投产采用IPM、或IGBT或IGCT等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的新型交直交传动的电力机车。这是中国第一家合资生产交流电传动电力机车和交流传动设备的企业。
图6—13   AC4000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2000年6月,株机厂在AC4000型机车基础上设计制造出2台DJ型三相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该机车主要用于既有干线上牵引速度160公里/小时的准高速旅客列车和客运专线,高速线上双机牵引200公里/小时过境旅客列车。同年,通过了北京环形线安全评估试验和西南交通大学高速整车滚动试验。
DJ型机车(图6—14)功率(持续)4800千瓦,牵引力(持续)206千牛,轴式B0-B0,最高速度220公里/小时。其主要技术特点;①采用交流传动,优异的牵引性能。异步牵引电机持续功率1225千瓦,效率达到96%。②微机控制系统采用全分布式MITRAC,能实现多机重联控制、故障自动隔离、智能诊断和存储记录等功能。③采用一系人字橡胶定位的柔性转向架,提高了曲线通过能力。④车体结构轻,外形流线化。在国内首次采用车顶夹层独立通风。⑤辅助系统采用双套辅助变流器供电,供电质量好,辅机质量轻,系统冗余度高⑥转向架B0轴式,采用辐板整体式车轮和空心轴,六连杆轮对空心轴传动装置和中间推
挽式牵引装置,国内首次在机车上采用轮盘一体化制动装置。⑦牵引变压器是大功率全去耦卧式结构,容量达到6952千瓦。⑧包厢式驾驶台和整体司机室符合现代人机工程原理。屏柜设计遵循模块化、集成化的原则,为将来交流机车、动车系列化和派生设计打下了基础。
图6—14  DJ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西门子股份公司交通运输部专门为中国铁路设计了DJ1型三相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该型机车共制造20台。2001年,西门子股份公司在奥地利的格拉茨工厂制造出前3台机车。2001——2002年间,株洲西门子牵引设备有限公司采用西门子股份公司提供的机车零部件,制造出后17台。交付郑州铁路局宝鸡机务段运用。

                                 摘自《中国铁路机车史》(张治中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00:40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7:22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02:20
恕我直言,您对高速铁路一窍不通——您能说说加拿大有何高铁技术么?看到这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了。事实上无 ...


                                                                        中国高速旅客列车动力车及电动车组(2003年以前)

    为了满足时速160~200公里客运专线、广深线进一步提速以及高速铁路中高速混跑的中速列车需求,1997年部下达了“1动6拖”电动旅客列车和动力分散式“2动1拖”为1单元、两单元编组的电动车组的研制任务
株机厂在有关单位协助下,开发时速200公里DDJ1型(大白鲨号)“l动6拖”电动旅客列车的动力车,1998年5月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1999年5月研制出样车,同年7月,在北京铁科院环形试验线进行试验。同年,在广深线完成了高速综合试验,最高试验速度达223公里/小时。同年10月在广深线投入运营,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
   DDJ1型动力车为1台时速200公里的电力机车,是在韶山8型和出口伊朗的TM1型电力机车基础上设计制造的。持续功率为4000千瓦,交直传动,轴式B0—B0,总重84吨,轴重21吨。其头部呈流线型、底部加有封闭罩,车顶加导流罩,以减少运行阻力。各部均采用轻量化设计。转向架传动装置采用单侧二级齿轮轮对空心轴传动方式。牵引电动机(图7—4)为转向架架承式全悬挂,额定功率为1000千瓦。三相辅助供电采用两套静止变流器,牵引变压器输出电压为直流600伏,向客车供电;单相交流供电电压为220伏。控制电路大量采用无触点结构。制动系统设有螺杆压缩机、风源净化干燥装置等。DDJ1型电动旅客列车的拖车,包括1辆双层二等车、1辆单层一等车、2辆单层二等车和1辆带控制室的二等车(即控制车)。其主要尺寸参数除双层客车车辆高度为4600毫米外,其余基本与准高速客车相同。转向架各厂分别采用刚研制成功的、已在1998年郑武线最高试验速度达到240公里/小时的CW-200型、SW-200型。PW-200型转向架。采用F8型电空制动机。从日本引进的带微机控制和软起动功能的车顶单元式空调装置;车内装有 2 × 35千伏安的逆变电源,以变换成三相380伏交流电供负载用。此外,各车各系统采取严格密封措施,以适应高速运行。
                  
    1997年,浦镇厂、铁科院、上海铁道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大同厂、永济厂和株洲所联合研制的速度200公里/小时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组电动车组, 2001年试制出样车,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在广深完成各种试验,创下时速250公里历史最高试验速度。200公里/小时电动车组为2单元6辆编组。每3辆车组成一个单元,包括2辆动车和1辆拖车。头车为流线型,带动力,又称控制车。中间的拖车不带动力,为变压器车,受电弓装于此车。另一动车为变流器车。该车组额定轴功率为300千瓦,单元牵引总功率为2400千瓦。牵引传动方式为交直交电力传动。除控制车车体长为26200毫米外,其他车尺寸基本与准高速车相同。
2000年,在DJ型机车基础上,株机厂、长客厂为广深公司联合设计制造出DJJ1型(“蓝箭”号)电动车组。该车的主传动及控制系统采用ADTRAE技术,传动为交流传动,形式为一动六拖, 2000年12月,在北京环形型完成性能试验。在广深线高速综合试验中,最高试验速度达236公里/小时。2001年1月,在广深线投入运营。2001年开始小批量生产。DJJ1型动力车持续功率4800千瓦,牵引力(持续)206千牛,轴式B0—B0,轴重为19.5吨,最高运行速度220公里/小时。其主要技术特点;①采用大功率异步牵引电机、牵引变流器采用最新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IPM和环保型水冷却装置。②微机控制系统采用全分布式MITRAC,能实现多机重联控制、故障自动隔离、智能诊断和存储记录等功能。③包厢式驾驶台和整体司机室符合现代人机工程原理。④车体结构轻,外形流线化。采用车顶夹层独立通风。⑤辅助系统采用双套辅助变流器供电,供电质量好,辅机质量轻,系统冗余度高⑥转向架B0轴式,采用辐板整体式车轮和空心轴,六连杆轮对空心轴传动装置和中间推挽式牵引装置,采用轮盘一体化 制动装置。
2001年,株洲厂研制出速度200公里/小时交流传动电力机车——DJ2型(“奥星”号)
2001年,株洲厂、四方厂、株洲所和郑州局联合研制出动力分散型交流传动电动车——“中原之星”号(DJF1型)。同年11月投入正式运用。该动车组为2单元6辆编组,每3辆车组成一个单元,包括2辆动车和1辆拖车,
为动力分散型。该动车组速度200公里/小时,持续功率3200千瓦,采用了交流传动、微机网络控制、空电联合控制和轻量化等先进技术。2002年9月最高试验速度,创造了292公里/小时的速度记录。
2001年1月,株洲厂开始设计DJJ2型(“中华之星“)高速电动车组的交流传动动力车,2002年8月试制出样车。2003年在秦沈客运专线上试运行。该动力车功率4800千瓦,速度270公里/小时,最高速度大于300公里/小时,为动力集中型。2002年试制出样车,2002年11月在秦沈客运专线试验,创出了321.5公里/小时的中国铁路最高速度记录。该动力车采用水冷GTO主变流器和功率为1225千瓦的交流异步牵引电动机,采用分散式微机网络控制,对列车牵引、制动完全实现了微机化的实时控制。该动车组采用半体悬两级空心轴的高速转向架和可降低交汇压力波的双拱流线型动力车车头。
1990年代以来,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开始联合研究磁悬浮列车,试制出了1台试验列车,该试验列车作了多次运行试验。
2001年3月,中德合作的上海浦东高速磁悬浮铁路开始施工,这条示范运营线从上海市区龙阳路车站到浦东国际机场,正线全长30公里。2002年12月31日建成正式通车。该线磁悬浮列车最高运行速度430公里/小时。这是世界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高速磁悬浮线。该磁悬浮铁路及列车全部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及蒂森克虏伯公司等开发、制造,并且由德国西门子、蒂森克虏伯等公司和中国相关公司合作建设安装调试。
国际上高速旅客列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法国的TGV和德国的ICE为代表的动力集中型电动车组模式,采用机车牵引(推挽)客车方式,这种方式较为我国机车车辆界所熟习。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模式,牵引电传动装置一般都悬挂在车底架下。以法国、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高速铁路技术代表着世界铁路的方向。


                                                              摘自《中国铁路机车史》(张治中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00:43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1:08 编辑
haoyuan 发表于 2013-2-6 02:20
恕我直言,您对高速铁路一窍不通——您能说说加拿大有何高铁技术么?看到这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了。事实上无 ...


对现在的高铁,我还是真知道一丁点儿:
中国的高铁,怕雷电!怕暴雨!怕雪!怕雾!怕风!事故不断!故障不断!经常晚点!
建设成本高!运用、维护、维修成本高!
由于偷人家技术,不断遭到洋人同行的追索!
中国高铁比西施还娇气!比杨贵妃还费钱!比西太后还牛逼!
HJN1988 :东北新干线故障率也是蛮高的。把进口的东西都去掉,中国铁路又有什么玩意呢,25T这种车厢不也是庞巴迪技术。

作者: serious    时间: 2013-2-7 01:06
本帖最后由 serious 于 2013-2-7 01:21 编辑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7 00:43
对高铁,我还是真知道一丁点儿:中国的高铁,怕雷电!怕暴雨!怕雪!怕雾!怕风!事故不断!故障不断!经 ...


中国哪个行业没“偷过人家技术”?又有哪个发展中国家在此类领域有全套自主技术?在这里转帖点东西发点牢骚就有技术了吗?说没技术,就自己参与到技术研发中去;否则就干好自己的本职为上,有点闲暇可以来此类论坛稍事放松娱乐一下即可!

既然楼主从事技术工作,就建议搜索和学习下资深会员wheremylove的帖子,真正是钻研和交流铁路技术的,其研究范围涉及铁路的客货普高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而且基本都是重于分析思考轻于下结论,并且很少直接转帖而是合理运用资料进行独立分析。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01:24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1:54 编辑
serious 发表于 2013-2-7 01:06
中国哪个行业没“偷过人家技术”?又有哪个发展中国家在此类领域有全套自主技术?在这里转帖点东西发点牢 ...


关于我们讲的:中国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提高 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国策问题,不是那个人哪个行业能改变。国外的人是有很大看法的!
对于现在正在开发的高铁、动车等等具体技术,我已经不感兴趣,但是,对铁路的技术政策,铁路的发展方向是感兴趣的!
我看你们的论谈也不完全是——有点闲暇,稍事放松娱乐的!
我上这个网站一个多月,感觉这里讨论问题的方式,太主观,听不得不同声音,这不好!
在这里,我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不同的观点发出来不好吗?
其实,我就是来发出不同声音的。

作者: serious    时间: 2013-2-7 01:39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7 01:24
关于我们讲的:中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发展模式,是一个国策问题,不是那个人哪个行业能改变。国外 ...

没有啥听不得的,但也真没有啥任何国家搞了而中国人还不能搞的——就是现在,不是未来某个时间。最初本人也对搞高铁比较质疑,但后来就越来越不质疑了。当初我们自己的航天员进入太空时很意外,也对其“成熟”问题提出质疑,可现在女宇航员都进入了——这个能搞高铁根本没有啥不能搞的,要等“成熟”再搞的话——除非我们真的可以满足于“发展中国家领先”。
其实在下前面说的本坛的“娱乐”性并非指一般的娱乐休闲概念,而是指在这里研讨铁路是有点“娱乐氛围”的,具体说就是不那么现实,不用以“忧国忧民”“匹夫有责”的心态上来——这不是本论坛的层面和功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01:52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20:07 编辑
serious 发表于 2013-2-7 01:39
没有啥听不得的,但也真没有啥任何国家搞了而中国人还不能搞的——就是现在,不是未来某个时间。最初本人 ...


我自己在生产工厂作过很长时间的技术工作,后来参与过机车修理,参与过铁路车对地地对车的无线通信研发,撰写过《中国铁路机车史》。我感觉赶超法国、德国、日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你们进行的高铁工作很难!380km/h,500km/h等等,现在国家的政策、国家现状、国家的工业基础、中国高铁的积累等等。
我给你们举个小问题,在冬季,跑京广高铁的车,能否耐旅途气温的巨大变化?你们做了多少试运行?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01:56
serious 发表于 2013-2-7 01:06
中国哪个行业没“偷过人家技术”?又有哪个发展中国家在此类领域有全套自主技术?在这里转帖点东西发点 ...

好的,我拜读一下wheremylove的文章。
作者: 2208402027    时间: 2013-2-7 05:48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6 09:03
关于中国高铁偷国外公司的技术,国外报道很多。德国就有很多报道!因为这些,在德国的很多中国人都受到人 ...

德国有很多报道?呵呵,LZ看的都是图片报或者明镜周刊吧!
除了这两个报纸讲了两轮,其它的都没有怎么说过。就连西门子德国自己都出来说是他们的一个管理人员放了嘴炮,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另外,高铁在风雪大雨等恶劣天气下限速,这不是中国的特产。全世界范围的高铁,在恶劣天气之下,都限速。而且,说到准时,以往以此为卖点的DB的ICE也经常大规模晚点。不知道你看了网上流传的一个喷DB的视频没有,ICE高铁晚点1000分钟怎么解释?而SNCF的TGV,我乘坐了N次,iDTGV和普通的TGV都有,也没少晚点过。当然,SNCF的晚点10分钟以内的我就自动忽视了。除了一次晚点1个半小时给赔钱之外,其他的都没有。
求楼主来破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07:33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7 07:34 编辑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3-2-7 05:48
德国有很多报道?呵呵,LZ看的都是图片报或者明镜周刊吧!
除了这两个报纸讲了两轮,其它的都没有怎么说 ...


德国人确实对中国高铁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提高有很多看法!
由于我们为了省钱,我们的高铁设计,就对高铁的防雷电风雪大雨等恶劣天气没有做好。
关于晚点,德国的DB的ICE非常非常少,我经常去德国,我的儿子在德国已经10年,这个我非常清楚!人家的城市公共汽车,在每个站都是按点停车开车。
作者: jkwanf    时间: 2013-2-7 09:49
其实从上面几位的话语中,我回到了50年代,我们要不要搞火箭,怎么搞的问题上!
我们是从0开始,逐步提升的,现在不是有北斗了吗,但是个人家的GPS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缩小差距,逐步赶上,总不能像汽车一样全面被人家占领吧!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10:03
jkwanf 发表于 2013-2-7 09:49
其实从上面几位的话语中,我回到了50年代,我们要不要搞火箭,怎么搞的问题上!
我们是从0开始,逐步提升的 ...

我赞成您的观点,我们的高铁要发展。
但是,我们不能太快,快了就一定会出的问题!需要逐步的来。
高铁的事,我们都清楚不讲,我只讲DF4D、DF8、DF11、SS4开始批量生产,批量投入运用的头几年,故障、机破,晚点,机务段难!车站难!铁路各级调度难!
作者: jkwanf    时间: 2013-2-7 10:16
我表示我在这里是理性的和您探讨方向,其中不涉及到我的利益。
正如您所说,DF4D,DF8 DF11 SS4批量投入运用的头几年,故障、机破,晚点,机务段难!车站难!铁路各级调度难!
我预测,高铁何尝不是,正如您所说,高铁怕雷,怕风,怕雾。
其实站在乘客的角度上,前两天石家庄附近大雪,我从高邑到石家庄,汽车我是真的不敢坐,普速车降速晚点,我能理解。高铁降速,我也能理解,毕竟是安全第一。
高铁就如同我们的卫星,火箭技术一样,慢慢的才能成熟起来,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像汽车一样的全面开放。
我的观点就是,有缺点我们不怕,我们可以慢慢的改进,实验是必须的。只有实验才能知道不足。
PS;关于7.21,我个人认为是调度的责任,就算没有信号,靠路票行车的年代,追尾也算是大的事故了吧!
如有错误观点,请您批评,指正。
作者: serious    时间: 2013-2-7 10:18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3-2-7 05:48
德国有很多报道?呵呵,LZ看的都是图片报或者明镜周刊吧!
除了这两个报纸讲了两轮,其它的都没有怎么说 ...

哪有任何一种在任何气象条件下都不受影响的交通工具?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10:34
jkwanf 发表于 2013-2-7 10:16
我表示我在这里是理性的和您探讨方向,其中不涉及到我的利益。
正如您所说,DF4D,DF8 DF11 SS4批量投入运 ...

目前来看,铁路客运是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中最安全的,最实用的。
在德国,人们是很喜欢坐高铁和动车的。虽然,德国人认为ICE贵,但是,车上的旅客还是,很多。
高铁是中国发达地区铁路客运的一个发展方向,是解决铁路运力紧张的一个突破口。但是,我们要在不同线路上不同速度的高铁,或动车。德国也不是全国都ICE.

作者: jkwanf    时间: 2013-2-7 10:39
我们要在不同线路上不同速度的高铁,或动车。
这个原因还是很多的,春运期间,还是全部最高时速吧,有利于车底的运用。
平时的话,像石太就是客专的形式。普速,高铁可以一起跑,而京广就是高铁,我想这个区别还是有的,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就不明了了。
作者: 中原之星    时间: 2013-2-7 10:55
爬了半天楼

作为本版版主,楼中讨论有跑题的地方,但好在后来回归正轨,所以暂不锁帖,但给予警告,一旦再出偏颇,立即进行处理。

但作为一个铁路爱好者,我就想问楼主一件事情,我说的1、2、3、4原因站不住脚我就先不提了,你就告诉我一件事,你说的高铁这怕那怕,为什么在刘志军领导的时代,没有出现过??是那个时候因为刘志军领导,“这怕那怕”害怕刘志军,不敢出现?还是高铁本身就不怕,只是某人谨小慎微?




欢迎光临 海子铁路网 (http://bbs.hase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