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标题: 安全准时的外国高铁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4 10:43
标题: 安全准时的外国高铁
安全准时的外国高铁
2011-07-15 11:58:57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坐高铁去上海,结果却因线路故障停在徐州已经两个半小时了,且还在持续中。”7月12日下午1点30分,乘坐G221次的一位朋友在列车上给编者发来短信抱怨,这位朋友最终抵达上海的时间比预定的晚点近四个小时。
开通刚刚仅十余天的京沪高铁,在三天时间内发生三次“趴窝”事件(7月10日、12日与13日分别发生故障)。尽管事起多为暴雨和雷击导致供电设备故障的“小问题”,但还是引起了社会舆论对高铁安全性能的担忧。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其微博上说了三个“没想到”:“原以为高铁速度快,没想到还没正式运营就先降了速。原以为高铁不受天气影响,没想到雷雨大风全不行。原以为高铁不晚点,没想到大面积晚点两三小时也不罕见。”
在中国,高铁还是个新事物,中国的铁路部门还缺乏足够的运营管理经验。其实,就在高铁技术成熟的日本、德国和法国,发生故障也并非新鲜事,特别是在它们的运营初期。对于我们而言,学习海外高铁时除了它们成熟的安全保障技术,还需要学习它们处理故障,以及安抚乘客的态度和经验。
日本:绝不允许犯相同的错误
乘坐过日本新干线的中国人,都会惊讶于它的身轻如燕与平稳舒适。据说,在舒适度和安全性上,日本的新干线都是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新干线的发车和达到时间都能精确到秒。
就是在今年3月11日发生日本东部九级大地震中,尽管日本的铁路遭遇重创,一些路段至今仍在修复过程中。但是在大地震发生时,行驶中的新干线列车并未出现脱轨情况,日本新干线的“安全神话”依然保住了。
3月11日下午2点46分,行驶中的“疾风”等新干线因为检测到地震的初期微动(P波),在大地震的剧烈摇晃到来之前,就开始了制动,全速行驶的新干线时速约275公里,制动距离为4公里。如果无法提前做出制动反应控,那么在大地震发生时很有可能导致列车脱轨的重大事故。而在这次大地震中,在最初的摇晃发生的9秒前,最大的震动来临前的1分10秒,新干线列车就已经开始减速了。
在3·11大地震中,东北新干线全部实现安全停车,JR东日本铁道会社在太平洋沿岸和新干线铁道沿线的岩手县宫古河、宫城县的牡鹿半岛上设置了9个地震初期微动检测设备。变电所得到地震微动信号后,就马上停止向新干线送电,紧急刹车装置自动启动,这些安全措施与技术保障令新干线自动停车。不仅是地震,只要铁道路基一旦出现异常,比如凹凸不平,新干线亦会自动停车。
如此高的安全水准,来自于2004年新澙地震中的经验和教训。那次地震导致行驶中的上越新干线一趟列车有8节车厢脱轨,但幸好没有人员伤亡。就此,日本铁道部门进行了深入的安全调查和责任反省。据说,这是日本的铁路安全文化:一旦发生事故,就必须彻底查清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绝对不允许同样的事故发生。
新干线自1964年10月1日开始运行以来,47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人员死亡事故。为了新干线的安全运行,日本在方方面面下了很多功夫。如新干线铁道全部不设置道口,避免了与汽车发生撞车。新干线全线路上没有红绿灯,这样就保持了畅通无阻。
日本政府颁布的《新干线特例法》,对于各种妨碍新干线运行的行为做出了严厉的处罚规定。日本人在电车铁道跳轨自杀的颇多,但是在新干线车道上自杀的是没有的,因为新干线的铁道在靠近车站处都设有安全栅栏。
笔者家附近就有个车站,新干线从这里通过,新干线铁轨和其他电车的车道是完全隔离开的,是封闭的。所以,在城市中看到的新干线似乎是被“包”起来了,而且一闪而过,只有在农村,才能看到“开放”的新干线,从广阔的田野边、大江边飞驰而过。
日本新干线还有多项安全保障措施,“防止脱轨装置”就是其中的一项。这种防止脱轨装置安装在新干线路基的两条铁轨之间,一旦发生地震或其他灾害时,逸脱的车轮将会被这种装置控制住,防止列车脱轨和颠覆。现在新干线已经采用新的管理系统(PTC),实现了完全电脑系统自动化管理方式,操作要点、信号控制,车站自动广播及至车辆的管理整备、运输障碍时的时间表修正等,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日本的铁道会社还特别注重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一度行驶中的新干线列车上出现打盹的驾驶员,用手机拍照的驾驶员,这些情况被媒体曝光后,舆论哗然,驾驶员自然也会丢了饭碗。
法国:推出“时间保证承诺”
法国TGV高速列车至今已经运营30年,尽管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最新研发的高速列车的测试时速接近575公里,但是实际运行中的高速列车平均时速约260公里左右。显然,在速度与安全的问题上,法国人选择了安全兼顾速度。
目前,法国高速列车运营中的主要问题是晚点,原因则是路网老化无法适应客流量的日益增大,毕竟它的路网有30十年的使用时间了。法国国营铁路公司的解释是,主干线和省际线路上的“维修或拓展”工程是造成列车晚点高发的主要原因。但是要全面更新路网设施却需要一笔天文数字般的资金,这是法国当前的财政所无法承担的。
为了平息旅客对晚点的不满,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推出了“时间保证承诺”。凡高速列车晚点30分钟以上的,乘客均可通过填表索取补偿。2011年最新修订的补偿原则是:超过30分钟的,返还票价的25%用于下次购票;晚点1至2小时的,返还票价的25%或现金形式补偿;晚点2至3小时的,返还票价的50%或现金形式补偿;超过3小时的晚点,返还票价的75%或现金形式补偿。
除了受天气变化、线路老化等原因导致的晚点,还有一点令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头痛不已,那就是高铁光缆屡屡遭盗窃,威胁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
2011年2月初,法国北部阿尔伯特城的一起高铁光缆盗窃导致线路运转瘫痪,117列列车晚点,4万多乘客受到影响。国营铁路公司总裁佩皮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痛定思痛,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铁路网络公司和法国政府在此事件发生两周后达成总额4000万欧元的新保护计划。其中占一半金额用于强化敏感地点的保护,另一半用于保护正在施工的线路。还有330万欧元用于技术创新以便快速定位光缆被切断地点,同时通过涂抹紫外线液体还能追踪被盗光缆。
此外,2011年2月,法国国营铁路公司与法国警方签署合作协议,动用48架直升机在法国3万公里长铁路沿线巡逻。据悉,因配备高清摄像头,直升机在执行任务时,能从1000米高空识别地面汽车牌照、从500米高空识别地面人脸,这将大大震慑了犯罪分子。
德国:设有独立的安全主管
德国人外出旅游或出差,更愿意选择坐高速列车而不是自己开车。因为几小时的旅程中,休息、娱乐和工作可以自由选择。城际特快列车环境舒适,车厢的隔音功能极好,运行过程中感觉不到列车颠簸所产生的振荡与噪音。车厢分为一等和二等车厢。即使是二等车厢也是可调节的航空座椅,可根据需要调节角度。座椅下方还有耳机插孔,可以有多个频道的音乐、娱乐、信息节目。
德国城际特快价格不菲,由于有多种优惠方式,实际上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从柏林到法兰克福500多公里,城际特快列车单程票价120欧元。不过如果花上60欧元买一张火车打折卡,在全年任何时候购票都可以享受7.5折优惠,200欧元的年卡则可以享受5折优惠。另外,买往返票会有折扣;儿童乘车有特别优惠,14岁以下的儿童在家长带领下可免费乘车,而且不限人数。
近10年来,德国高速列车还没有发生过重大造成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主要是铁路道口与机动车或者行人相撞。2010年发生的最大事故,则是高温天气造成列车空调失灵,大批乘客出现中暑等症状。去年7月10日,高温气浪袭击德国大部分地区,3辆从柏林开往科隆的高速列车空调失灵,几十名乘客被困在温度高达摄氏50度的车厢内,列车分别在汉诺威和比勒费尔德等地停运,共有52名乘客因高温闷热导致身体不适,需要接受救治。德国铁路公司后来对这批型号的机车空调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对旅客进行了赔付。
德国铁路安全的支柱,是德国《通用铁路法》的相关规定,即铁路公司有安全运营、安全建设基础设施、车辆和配套设施的义务,并负责维护使其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转。铁路公司要满足其法定的安全义务,就必须实施安全管理,特别是保留有资格、高水平的企业安全主管。
德国有关的铁路企业安全经理法规规定,安全主管负责安全管理,它与公司经理层职责不同,安全主管享有特别的法定权利,维护安全利益,而不是经济利益。安全主管的上岗资格需要通过国家的专门考试才能获得,铁路公司聘用的安全主管还需要得到铁路监管当局的正式确认。
(本文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 gaolonglong 时间: 2013-2-4 11:09
中国高铁,广播:对不起,列车晚点,大约晚点!
作者: 开发商 时间: 2013-2-4 22:14
看来管理还有差距
作者: cheehg 时间: 2013-2-7 01:49
西班牙是晚点5分钟退票。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7 11:12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3-9 11:38 编辑
德国的高铁和动车
作者: 皓月当空照 时间: 2013-2-8 06:06
国内媒体是总拿国外说事,就跟平时说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一样。。其实呢,也就那么回事。。。就像德铁也经常性晚点,而且还是在没什么恶劣天气的情况下。。ICE车上也可以跟中国春运似的。。
作者: 京台高铁 时间: 2013-2-8 06:15
TGV那票价公知怎么看>?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8 09:54
2208402027
我们在德国的,最怕的就是交运系统的罢工,碰上就立刻死。这一点,在国内的人绝对没有感觉吧!
另外,德国人认为ICE贵的离谱,乘坐的人绝对不像你说的那样多,我出门的时候,经常性我一个人占领一整个六人的二等包厢。德国人出门,经常是拿着周末票或者跨州票挤慢车的,就是因为价格因素!而手持Bahncard现场买票的,绝对是走区间的,而不是坐直通的。说到打折,的确,网上预订提前1个多月2个月是能拿到底价,29,39,49之类的,但是概率越来越小了。最近3年,DB涨价涨疯了。
作者: zl508 时间: 2013-2-8 23:43
那中国的票价和收入,又怎么看。
作者: 皓月当空照 时间: 2013-2-9 09:07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8 09:54 
2208402027
我们在德国的,最怕的就是交运系统的罢工,碰上就立刻死。这一点,在国内的人绝对没有感觉吧! ...
估计再过一阵子各地又要开始罢工了。。。无奈。。。另外,柏林-哥廷根-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慕尼黑 那趟ICE真的是晚点人又多,自己亲身体验过一次,同学体验过N次,如果不幸要坐,强烈推荐订个坐。。DB的涨价也是很无奈,原来直接五人的州票基本都变成加累加式的了。。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9 10:17
zl508 发表于 2013-2-8 23:43 
那中国的票价和收入,又怎么看。
我认为,中国的高铁票价与中国人的收入比,还是非常高!我坐过北京到泰安、北京到淄博的。我这样的收入,都感觉高。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9 10:21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9 10:23 编辑
皓月当空照 发表于 2013-2-9 09:07 
估计再过一阵子各地又要开始罢工了。。。无奈。。。另外,柏林-哥廷根-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慕尼黑 那趟ICE ...
我很喜欢ICE等列车的餐车,吃饭坐车两不误!
作者: serious 时间: 2013-2-9 10:47
500公里120欧是太贵了——不是跟平均收入比就合适的事,关键是这大大贵于在当地自驾车的费用,还是在德国油价已经很不算低的情况下!
欧洲国家普遍高度重视环保,不像美国那样高度依赖自驾车,其相关政府部门也一直设法引导国民减少驾车增加公共交通使用,但其较高的公交价格是最主要障碍(城市公交价格也高——不是单纯说有多贵,而是比同区段开车费用要贵)
作者: serious 时间: 2013-2-9 10:58
本帖最后由 serious 于 2013-2-9 11:03 编辑
单纯孤立比较某一类商品服务的价格收入比其实跟单纯比较绝对价格一样偏颇,必须要放在其它各类大部分常用商品服务的同指标比较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基本公正。很显然,包括高铁在内的铁路客运的价格收入比是偶国在该项指标上相对最接近发达国家同指标的一类服务商品了!在几乎其它各类商品服务的价格收入比都与发达国家的同类指标相差悬殊,甚至有些绝对价格都已赶超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单纯要求铁路客运的这种“相对价格”都不得高于发达国家显然是极不公平的。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9 11:39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11 13:51 编辑
serious 发表于 2013-2-9 10:58 
单纯孤立比较某一类商品服务的价格收入比其实跟单纯比较绝对价格一样偏颇,必须要放在其它各类大部分常用商 ...
从价格角度讲,结合途径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京沪高铁的价格,应该能承受了。
但是,京广高铁的价格就要比较难承受!
高铁的速度要分区域给出不同的最高速度,这样工程总造价就会不同,将来的票价就会不同。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高铁价格现在可以高一些,8年后,价格就适中了,乘坐高铁和动车的人相对就要多。各条线路的收入也会高!
我以为,中国的客运专线,最高速度要有不同,结合经济、地理实际情况,结合其他运输手段,分别建设120km/h,160km/h,200km/h,250km/h,300km/h。客观的讲,至于建设380km/h机会很少了。
我讲的是:高铁等客运列车要有一个科学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不能一味的讲技术先进!
作者: 熟悉的陌生人 时间: 2013-2-11 11:28
关键是欧洲国家都比较小,而且人家自驾游的费用大大低于我们。哪象我们,各省、市间,甚至城镇之间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设卡收费,造成自驾游的人俨然成了唐僧肉,人人都想分一块。这还是和传统观念分不开,认为有车的人都是收入高的,不宰白不宰。曾经看到过一个数据:世界上收费高速公路,有至少60%在中国。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象我有一年国庆开车从上海去乌镇,在上海境内一个收费口被收了15元,然后出沪时,在浙沪费站又被收了30元。短短100多公里的路,来回就要90元的过路费。从这个角度来说,也逼得很多人去坐火车。其实,高速公路如果收费站减少,切实降低出行成本,我相信,对于减轻火车压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12 15:11
皓月当空照 发表于 2013-2-9 09:07 
估计再过一阵子各地又要开始罢工了。。。无奈。。。另外,柏林-哥廷根-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慕尼黑 那趟ICE ...
德国的列车晚点,只要晚点超5分钟,就算晚点。就这样的标准,晚点还是很少的。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13 00: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13 09:05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13 10:17 编辑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13 00:13 
你啥收入啊,你不要占惯便宜就这么扣啊
我是个商人,当然,对于价格很敏感!我横比,飞机,从北京到上海,到广州我一定不会坐高铁!时间和价格都不合适!就是,我这个对火车这么迷的人,都这么想!近距离,我去济南的高铁时间与从南站到我家时间差不多,加起来也要5个小时。这样我比不上开车或者飞机方便。
纵比,济南到北京火车票8元,现在高铁是多少?
作者: lianlei 时间: 2013-2-13 09:42
高铁对于中国还是个儿童,可是老说高铁怎么怎么样就不会向好的方向走了。成长也需要一些时间。既然说到国外的高铁,就好比说到了邻家的少女,既然看到了外国的高铁的好,就不能埋汰自己的孩子,而是应该鼓励。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13 10:21
lianlei 发表于 2013-2-13 09:42 
高铁对于中国还是个儿童,可是老说高铁怎么怎么样就不会向好的方向走了。成长也需要一些时间。既然说到国外 ...
高铁是好,这不能否认。但是,拔苗助长,那就不行。
试想,一个10岁的少女,我们非要她向一个成熟的姑娘一样去嫁人,生小孩?你们不觉得,非常可恶,非常恶心吗?
作者: 逸鹏 时间: 2013-2-14 08:11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12 15:11
德国的列车晚点,只要晚点超5分钟,就算晚点。就这样的标准,晚点还是很少的。
去看看哈大高铁吧。晚点五分钟的事,一个月也发生不了几次。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17 23:49
逸鹏 发表于 2013-2-14 08:11 
去看看哈大高铁吧。晚点五分钟的事,一个月也发生不了几次。
哈大高铁总投资923亿铁道部为省钱忽略严寒地区冻胀
被“冻伤”的哈大高铁
沈阳市西塔地区,哈大高铁高架桥附近,驻扎着中铁九局的一支工程队。8月下旬,《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来到工地时,工人们正在做平整桥下地面的收尾工作。
一位姓李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住在这里已有5年。由于哈大高铁已经建成,估计再有一两个月就会搬走。这位工人表示,高架铁轨上已经开始“遛车”了,刚开始是货车,后来又跑了几次“子弹头”。
虽经历了数月的联调联试,在此期间一些路段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哈大高铁仍然没有确切的开通时间。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哈大公司”)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10月份肯定开通”,可该公司综合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不知道确切的开通时间,估计今年冬天会开通。
铁道部客运专线专家组的一位专家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哈大高铁正面临路基冻胀问题的困扰。哈大高铁于2007年8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到2010年底已基本完成轨道铺设的工作,但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观测到部分路段路基随天气变化,出现了超标准的冻胀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铁[3.28 -0.61%
资金 研报]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也证实,哈大高铁部分路段的路基,没有处理好冻胀的问题,正在对路基进行重新处理。
同时,上述两位专家介绍,我国经过科学试验,已经掌握了在北纬45度严寒地区(最低温度可达-40°C地区)铺设无砟铁路的技术,而哈大高铁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没能认真应用这些技术。
设计深度不够
哈大高铁是我国东北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线,采用复线电气化铁路,基础设施按350公里/小时速度建设,运行平均时速可达300公里以上。
哈大高铁正线全长904公里,由铁道部和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923亿元,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道部客运专线专家组专家介绍,目前已建成的哈大高铁,70%多的路段选择以桥代路,也就是在高架桥上铺设无砟轨道;20%多的路段是在地面路基上铺设无砟轨道。路基无砟轨道路段,主要集中在隧道、车站两端的延长线上。
“高架桥的基座打入地下40多米深,采用高架的轨道并没有出现问题,问题主要出在路基上铺设无砟轨道的路段。”上述专家说。
东北地区由于冬夏季温差大,容易出现路基冻胀。在这种区域,设计、建设高铁时,要控制路基中水的含量,路基中如果没有水分,就会像沙土一样,没有强度。而水分多了,冬天冻起来,夏天一膨胀,会导致路基变形,影响高铁的平顺性和安全性。
“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铁对路基防沉降变形的要求更高,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将水分控制在适量的程度。让水分冬天一冻,刚好把路基中的缝隙填满,不会再膨胀,这样路基就不会随着天气变化出现冻胀循环。” 这位专家介绍。
“如果当地地下水位比较高,就必须做好地基封堵处理;如果是表面来水,那路基的表面一定要包裹封闭好,修好边坡和排水沟等设施,将水从表面排走。”他说,“出现问题,说明哈大高铁设计时,对线路情况研究得不够透彻,存在设计深度不够的问题。”
根据铁道部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等现行的高铁建设标准,高铁路基、桥梁、隧道工后沉降必须小于15mm,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等结构物间的工后差异小于5mm,折角小于千分之一。“哈大高铁部分路段曾出现的沉降变形超过了这个标准,更为严重的是膨胀之后,有些地方会隆起,成为波浪型路基。”上述专家介绍。
未被应用的技术
哈大公司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哈大高铁几乎全部路基无砟轨道都出现了类似问题,只是程度不同。在高寒地区建高铁,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正式开通前,这些问题肯定都会得到解决。”
在专家们的眼中,哈大高铁遭遇的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王梦恕说,“青藏高原的冻胀,更为严重。在建设青藏铁路时,我们就遇到过冻胀问题,并做过相关试验。中国现有的技术储备,完全能解决哈大高铁的冻胀问题。实在不行,以桥代路,也可以避免出现这类问题。”
前述铁道部客运专线专家组专家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为了在位于北纬45度附近严寒地区建设高铁,此前由铁道部牵头,相关科研单位在东北地区,曾做过很多关于无砟轨道路基建设的试验,而且取得了创新和突破。然而之前的试验成果,并未在哈大高铁的实际建设中得到应用。
名为“滨绥线成高子车站CRTS-1板式无砟轨道试验”是铁道部2008年的科研项目,由
中国铁建[6.05 0.00%
资金 研报]旗下的中铁23局具体承担试验任务。科研人员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工厂里,先做小规模试验。然后,又选择在滨绥线这条繁忙线路上进行试验。
在中国铁建的官方网站上,这样介绍了该次科研试验:“严寒地区板式无砟轨道试验段工程,位于黑龙江省成高子站,距哈尔滨约20公里,试验段全长563.2米。是中国首次,也是世界首次在位于北纬45度以上严寒地区(最低温度可达-40°C地区)试验铺设无砟铁路。”
资料还显示,2008年11月,来自铁道部科技司、工管中心、铁科院、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中国铁建等单位的专家,在哈尔滨召开了哈大客运专线成高子试验段阶段成果审查会。铁道部科技司吴克俭副司长对该试验给出了正面评价:“该试验对防冻涨下了大功夫,取得了成果。要深化和细化防冻涨和防开裂措施。”
据一位参加过该项试验的人士介绍,该科研项目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验收,并且获得了中国铁建科技创新一等奖。滨绥线是一条繁忙路线,经过近4年运营,目前这个试验段的客货运量已超过4亿吨,路基没有发生变化。
高铁无砟轨道技术,原创在日本,中国进行的进一步研发创新,还吸引了日本铁路专家的注意。2008年,日本组织了一个30多人的代表团到试验段参观——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也只有北纬38度,没有做这类试验的地理环境,所以想了解中国方面的具体做法。
这位知情人士认为,试验成功的时候,正处于哈大高铁建设的初期,完全有可能将试验成果用于哈大高铁。而且哈大公司还曾多次组织人员去成高子试验段,观摩学习。“然而,哈大高铁还是出现了冻胀的问题。”他说。
不该省的钱
哈大高铁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铁三院”)和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铁一院”)分段设计。
记者就哈大高铁部分路基出现冻胀问题,致电铁三院沈阳地区铁路项目勘察设计和配合施工指挥部的一位管理人员。这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此前我们对路基冻胀问题做过一些研究,但不方便介绍更多的情况。这件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自己有观点也不能说。”铁一院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指挥部一位姓陈的管理人员则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无法回答相关问题,对于哈大高铁部分路段路基是否出现了冻胀一事,也不清楚。
前述铁道部客运专线专家组专家告诉记者,铁道部的科研成果,设计单位不采用。可能存在设计时间太短、设计深度不够,以及人员流动,导致新技术还没有被设计单位完全掌握等原因。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当初铁道部的指导思想。在“十一五”期间、高铁大跃进的年代,铁道部想多开工建设几条铁路,所以不合理地降低了铁路的造价。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按照成高子试验段的工艺,采取对地基进行封堵处理、对路基表面包裹封闭等措施,路基建设的成本会增加15%左右。当时铁道部故意压低成本,采取限额设计,不是那么合理地限制了铁路建设资金。铁道部是项目业主,设计院没有办法,只好按照铁道部的要求,对一些工序进行硬砍。施工单位即便是在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也不会贴钱来做这些工作。王梦恕也表示,存在铁道部要求限额设计带来不合理压低铁路造价的可能性。其实在没有把握的地区,高铁建设应该更多考虑以桥代路,来避免出现冻胀的问题,当然这样做成本会更高。“我一直都在强调,铁路建设百年大计,要合理投入,科学合理的节约成本,不该节省的钱绝对不能节省。”他说。
亡羊补牢
“施工人员对哈大高铁存在冻胀问题的部分路基,采取了路基注浆和表面封闭的方式,进行救治。”前述铁道部客运专线专家组专家介绍,“路基注浆,就是在路基上钻孔,然后向路基注入水泥灰浆,提高路基的密实度,然后用沥青作为防水层,对路基表面进行封闭处理。”
“但针对路基的地基,已经无法进行必要的封堵处理。”这位专家介绍,“好在哈大沿线各地,地下水位并不高。”
对这些路段进行治理,当然需要投入成本。“成本增加估计也在15%左右,也就是当初想节省下来的钱,现在又必须花出去。”这位专家说。
前述铁道部客运专线专家组专家则介绍,对于存在问题的路基,治理结束之后,需要做进一步的评估。对问题较严重的路段,可以采取限速措施。哈大高铁的设计时速350公里,但动车组开行到出现过问题的路段,根据路基情况,进行限速。例如,限速200公里/小时;如果还不行,就跑160公里/小时。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安全性。但这样做,会使建设哈大高铁的预期效益,无法正常发挥。
哈大高铁部分路段路基出现冻胀问题,对在东北地区正在建设的另一条高铁——哈齐客运专线也产生了影响。
资料显示,哈齐客运专线于2009年7月开工建设,线路全长为286公里,速度目标值250公里/小时,预计于2013年建成。
据知情人士介绍,哈齐客专按照原设计,也打算在路基上铺设无砟轨道,但受哈大高铁路基出现冻胀问题的影响,现在已经改变设计,将其建成了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相比,有砟轨道一旦出现沉降等问题,更好处理,填埋道砟即可以解决问题。但有砟轨道需要经常平整道路,甚至每天晚上都需要对道路进行平整——即无砟轨道建设成本高,维护成本低;有砟轨道建设成本低,维护成本高。
“在有砟轨道的路面上,动车组时速也可以跑到200公里。哈齐线的设计时速为250公里,部分路段列车时速200公里,对其行车的平顺性影响不大。但对于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哈大高铁,如果必须在一些路段限速,一会儿提速,过一会儿又减速,则会对行车的平顺性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这位知情人士表示。 [url=http://www.ifeng.com/][/url]
2012年10月8日,哈大高铁全线试运行。2012年12月1日将正式开通。
作者: clw9981 时间: 2013-2-18 08:31
cheehg 发表于 2013-2-7 01:49
西班牙是晚点5分钟退票。
这个严重支持!
我国的铁公鸡啥时候敢如此承诺呢?
作者: 逸鹏 时间: 2013-2-19 15:16
楼主,我问你,你的意思是哈大高铁要出事了?请您虚心的问一下司机,有关哈大高铁质量问题吧。我用的是目前的数据说话,你用开通前的报导说事。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19 17:09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19 17:11 编辑
逸鹏 发表于 2013-2-19 15:16 
楼主,我问你,你的意思是哈大高铁要出事了?请您虚心的问一下司机,有关哈大高铁质量问题吧。我用的是目前 ...
2012年10月8日,哈大高铁全线试运行。2012年12月1日将正式开通。
路基问题到底解决没有,我都怀疑。
运行了4个月,根本反映不出所有问题。4个月不出问题,不能代表4年不出问题。
作者: 逸鹏 时间: 2013-2-19 19:15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19 17:09 
2012年10月8日,哈大高铁全线试运行。2012年12月1日将正式开通。
路基问题到底解决没有,我都怀疑。
运 ...
我最讨厌和人说事,偷换概念了。中国的高铁不完全是指京沪,还有好几千公里的高铁,我只是说哈大高铁不晚点,长吉不晚点。我说不晚点,你说会出事,我说没出过事,你说以后不代表不出事。你这个人的心态有问题。要用数据来说话的。总这么偷换概念,我不明白你究竟想表达一个什么态度。希望你能正视自己的观点。感觉你是希望中国没有不晚点的高铁。
作者: zdjlll 时间: 2013-2-20 00:02
逸鹏 发表于 2013-2-19 19:15 
我最讨厌和人说事,偷换概念了。中国的高铁不完全是指京沪,还有好几千公里的高铁,我只是说哈大高铁不晚 ...
说的好!
作者: serious 时间: 2013-2-20 01:13
逸鹏 发表于 2013-2-19 19:15 
我最讨厌和人说事,偷换概念了。中国的高铁不完全是指京沪,还有好几千公里的高铁,我只是说哈大高铁不晚 ...
看了近期重点围绕着个别几个ID的新一轮对高铁的讨伐,有些还是老一套的情绪宣泄,有些则比较理性也有新意有技术含量,但并无真正“创新”的东西。其实争论的焦点无非两个层面问题:1、浅层面的中国高铁发展到现在的无法避免的个别具体问题是否不可接受以致要否定迄今的高铁总体路线;2、深层面的中国发展高铁的战略计划是否完全错误应全面推翻。
说实话,等什么都成熟了再推广黄花菜都凉了,届时私人汽车没有全面普及也接近了。这类似于大学生就业时的“工作经验”困境的情况。
作者: ebay 时间: 2013-2-20 05:14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7 11:12 
德国的高铁和动车
第3、4张照片不是德国动车。第3张是折返式列车的列尾控制端,第4张是其机车端。
作者: ebay 时间: 2013-2-20 05:39
cheehg 发表于 2013-2-7 01:49 
西班牙是晚点5分钟退票。
看来西班牙的高铁正点率很高啊,是什么机制确保如此高的正点率呢?
作者: ebay 时间: 2013-2-20 05:54
serious 发表于 2013-2-9 10:47 
500公里120欧是太贵了——不是跟平均收入比就合适的事,关键是这大大贵于在当地自驾车的费用,还是在德国油 ...
拿120欧的全价票作比较,很不公平。有几个人买全价票呢?经常坐火车的,肯定都是50%折扣年卡。偶尔出趟门的,都是提前买优惠票,或使用超市发售的优惠票。
说白了,全价票就是个幌子,是虚价。德国铁路真正推行的是半价票。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20 11:29
ebay 发表于 2013-2-20 05:14 
第3、4张照片不是德国动车。第3张是折返式列车的列尾控制端,第4张是其机车端。
是在汉诺威火车站拍的。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20 11:36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20 11:37 编辑
serious 发表于 2013-2-20 01:13 
看了近期重点围绕着个别几个ID的新一轮对高铁的讨伐,有些还是老一套的情绪宣泄,有些则比较理性也有新意 ...
我之所以,要写高铁的帖子,主要想法:高铁发展了很多年,现在到了总结的时间了。
我谈谈,对中国高铁的几点感受和忠告:
1、对于高铁的建设与运行,感觉高铁建设者们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与辛劳,可能还有血和生命的付出!有很多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等等,这些是不能否认的。
2、我的观点,高铁应该建设,高铁的技术和设备要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要从世界范围的技术和动车、车辆等装备出发,设计建设高铁。不要变成世界高铁的博览会,要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要自成体系。这可以从我2003年撰写的《中国铁路机车史》结语部分可以看到。
3、我没有参与中国高铁的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从公开的资料看,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高铁是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作为新生事物,出一些问题是正常的。4、高铁规划与修建要考虑先进性、安全性、现实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短期建设与长期发展的结合。我以为,我们的高铁不能马上就建设四纵四横,都要380km及以上。我们现在修建的少部分高铁,可能在未来的10—15年内会荒废,部分可能会被拆除。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5、高铁技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全消化吸收的,需要有一个过程。应该是,我们建设了京津城际、京沪高铁等高铁,要运行一段时间,把问题全部暴露出来,改进了,再进行其他高铁的建设。
6、高铁管理方式要改,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都不能采用原来的管理模式,要参考日本、德国、法国、台湾的管理模式,设计出适合中国高铁的自己管理体系,管理方式。
7、我们不能一讲建设高铁,铁路系统就一窝蜂的都去高铁,把过去积累的很多铁路及机车车辆的成果,抛到一边。这是非常浪费的。
8、为什么社会上,对铁路系统和高铁那么不满,这里有很多原因。其中,
这些年国家向铁路投资那么多钱,但是,铁路没有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客货运输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高铁建设,被一小撮人把持着,社会上的很多公司,无缘参与。另外,腐败非常严重。浪费非常严重等等。
过去的十年,广大铁路职工,收入越来越少。
高铁界的部分人,总是吹牛,什么世界第一,自己独创的专有技术,执世界高铁技术的牛耳,...……让人害怕,让人反感!
9、其实,我对铁路非常有感情,希望铁路的发展,希望高铁有巨大的成功!但是,我是搞中国铁路机车史的,我有责任,有义务提醒高铁建设者们,欲速则不达!中国的高铁建设经营到了夯实的阶段,要总结,总结后再大步走!再高速前进!
作者: sunjian514 时间: 2013-2-20 16:42
中国普线上客货混跑,开行的车对又多。一发动全局啊,有没有关心下国外的铁路开行计划啊?
作者: sunjian514 时间: 2013-2-20 16:44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13 09:05 
我是个商人,当然,对于价格很敏感!我横比,飞机,从北京到上海,到广州我一定不会坐高铁!时间和价格 ...
发改委不给高铁定这个高价,飞机就绝户了,可以参考第一条开通的客专武合,以前130卧铺十几个小时,二等座3个小时180.
作者: 京台高铁 时间: 2013-2-21 18:50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13 10:21 
高铁是好,这不能否认。但是,拔苗助长,那就不行。
试想,一个10岁的少女,我们非要她向一个成熟的姑娘 ...
你用28岁成熟女性的胸来对比10岁少女的,来说明少女的胸太小太落后,不觉得更恶心么
作者: h-r 时间: 2013-2-21 19:38
ICE好像出过一次挺大的事故。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21 20:01
京台高铁 发表于 2013-2-21 18:50 
你用28岁成熟女性的胸来对比10岁少女的,来说明少女的胸太小太落后,不觉得更恶心么
28岁的成熟女性做28岁的事。10岁少女就做10岁的事,千万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如果非要跨越18年做28岁女人的事,一定要出问题的。
作者: 开心白开水 时间: 2013-2-22 21:18
h-r 发表于 2013-2-21 19:38 
ICE好像出过一次挺大的事故。
是非常大的事故
作者: bj3459101 时间: 2013-2-23 10:12
今天新闻上讲北海道大学,列车停开500多趟,楼主不是说外国的正点么,人都不开了...最受不了你这种狗屁不通还装高端的人...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23 10:32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23 10:37 编辑
bj3459101 发表于 2013-2-23 10:12 
今天新闻上讲北海道大学,列车停开500多趟,楼主不是说外国的正点么,人都不开了...最受不了你这种狗屁不通 ...
北海道大学(雪),列车停开500多趟,就能证明“楼主是狗屁不通,还装高端”...
朋友,你看看我通篇文章说什么?我说国外的高铁,在大雪后,线路一点没有清理,列车都能正常运行?再说,北海道一天,能有500多趟列车?你看问题怎么这样简单?你的老师怎么教你的?你的老师是谁?
作者: ziweiran_9822a4 时间: 2013-2-23 12:07
中国教育毁人无数。
作者: ziweiran_9822a4 时间: 2013-2-23 12:10
北海道位于日本最北端,是日本一级行政区,由北海道岛和附近的利尻岛、礼文岛、奥尻岛等小岛组成,约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2%。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人口密度极低。全年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北海道是日本屈指可数的游览胜地,是日本的粮食基地之一,小麦、马铃薯、大豆、乳牛与牛乳产量居日本全国最前列,木材的产量、捕鱼量居日本首位,矿产资源也很丰富,是日本最重要的煤炭产地。
作者: ziweiran_9822a4 时间: 2013-2-23 12:16
500多趟列车怎么过津轻海峡?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23 13:26
ziweiran_9822a4 发表于 2013-2-23 12:10 
北海道位于日本最北端,是日本一级行政区,由北海道岛和附近的利尻岛、礼文岛、奥尻岛等小岛组成,约占日本 ...
朋友,谢谢提供这些资料,下周我去一趟札幌。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23 13:31
ziweiran_9822a4 发表于 2013-2-23 12:16 
500多趟列车怎么过津轻海峡?
是的。虽然,津轻海峡有铁路,也没有那么大的运输能力。哪有那么大的运输量?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2-23 13: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24 17:50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2-23 13:38 
这就是你研究铁路的人提出的疑问?真的让人无语!
为了回答你的问题,我明天去札幌,实地看看北海道的情况。
作者: sunjian514 时间: 2013-2-25 11:43
正点不稀奇,中国的客专也比普线正点,跑个客货混运正点给我看看。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27 01:19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2-28 23:59 编辑
北海道札幌 摄于20130225/26 北海道人口550多万,主要是农业(3%多)和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83%),工业(14%)非常少,煤矿等矿产也很少。
北海道位于日本最北端,是日本一级行政区,由北海道岛和附近的利尻岛、礼文岛、奥尻岛等小岛组成,约占日本国土面积的22%。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人口密度极低。全年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北海道是日本屈指可数的游览胜地,是日本的粮食基地之一,小麦、马铃薯、大豆、乳牛与牛乳产量居日本全国最前列,木材的产量、捕鱼量居日本首位,矿产资源也很丰富,是日本最重要的煤炭产地。
航空非常发达,高速公路非常发达。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2-27 22:21
北海道雪景20130227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3-1 00:01
2013、2、28的东京。
作者: cheehg 时间: 2013-3-1 02:45
sunjian514 发表于 2013-2-20 16:42 
中国普线上客货混跑,开行的车对又多。一发动全局啊,有没有关心下国外的铁路开行计划啊?
应该应用固定时间时刻表。运行点到点多班次的列车。减少火车种类。固定停站模式。
作者: cheehg 时间: 2013-3-1 03:16
ebay 发表于 2013-2-20 05:39 
看来西班牙的高铁正点率很高啊,是什么机制确保如此高的正点率呢?
On the line from Madrid to Seville, the service guarantees arrival within five minutes of the advertised time, and offers a full refund if the train is delayed further, although only 0.16% of trains have been so. In this regard, the punctuality of the AVE is exceptional compared to other non-long-distance RENFE services. On other AVE lines, this punctuality promise is more lax (15 minutes on the Barcelona line). A possibl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AVE services slow down to 200 km/h for the Sierra Morena section of the journey, because of the tight curves, and 250 km/h for the Córdoba-Seville section, possibly on account of medium-speed services running on the line, meaning that they have an easy means of recovering lost time if held up earlier in the journey.
我在2002年坐过。个人感觉主要还是1)气候条件好,马德里-塞维利亚线路经过的地区天气干燥温和,雨量少。没有雪。2)班次不是很密集,基本上30-60分钟间隔。3)排点比较松。这个上面的文章里也讲了(紫色部分)。有小延误可以追回来。4)停站少,中间只有Córdoba一个大城市。
作者: cheehg 时间: 2013-3-1 03:36
ziweiran_9822a4 发表于 2013-2-23 12:16 
500多趟列车怎么过津轻海峡?
又不是所有的列车都经过海峡。还有岛内的列车。日本短途车多,500列没有什么奇怪的。光是札幌到机场的车一天就有100左右吧。
作者: thermo 时间: 2013-3-1 13:00
1998年6月3日 –德国艾须德高铁车祸 高速列车ICE出轨并撞上陆桥,101人死亡
作者: thermo 时间: 2013-3-1 13:00
2005年4月25日日本JR福知山线出轨事故, 日本兵库县尼崎市: 一列由宝冢驶往学研都市线的快速列车,因驾驶欲追回误点时刻而来不及在弯道上减速造成出轨,列车与一辆车相撞后,冲入一座住宅大厦,造成第一车厢与第二车厢全毁,由于第一车厢为女性专用车厢,因此死亡的107人中女性占较为多数,另有555人受伤。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3-2 00:08
2013年3月1日,东京的高铁。高铁与城铁并行。东京高铁车站,在东京的繁华地段。车站是立体的,站内可以换乘地铁、公共汽车,非常方便。这与柏林一样。柏林市中心火车站有4—5层。
作者: haoyuan 时间: 2013-3-2 18:29
本帖最后由 haoyuan 于 2013-3-2 18:33 编辑
安全准时的外国高铁——
今天(2013.03.02)下午4点05分 秋田新干线(大曲-秋田)间发生脱轨事故 该区间新干线和在来线奥羽本线的普通电车今天所有班次停运 恢复时间待定.
秋田新干线こまち25号电车在行驶到奥羽本线神宮寺駅和刈和野駅区间时 驾驶员发现列车有异常声音 停车后下车进行了检查 头车的两个车轮发生脱轨.
——以上转载自weibo/天婦羅漢果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3-2 19:29
2013年3月2日,东京天气晴朗,环境优美!
作者: 哭泣的野百合 时间: 2013-3-6 20:43
特地登录上来喷LZ
你好意思说德国的动车是长这个样子的?
你连动车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吧,随便弄点照片就开始指点江山了。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3-6 20:54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3-6 21:32 编辑
哭泣的野百合 发表于 2013-3-6 20:43 
特地登录上来喷LZ
你好意思说德国的动车是长这个样子的?
你连动车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吧,随便弄点照片就 ...
朋友,你哭什么?
国家要解散铁道部,部分人员并到交通部,部分人员成立新单位。
希望铁路系统的朋友们,明天到了新单位,要好好的工作生活,过的更美好!
希望铁路系统的朋友们,彻底告别昨天,迎接新的太阳!
作者: sunjian514 时间: 2013-3-7 14:50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3-6 20:54 
朋友,你哭什么?
国家要解散铁道部,部分人员并到交通部,部分人员成立新单位。
希望铁路系统的朋友 ...
中铁工程总公司、中铁建筑总公司、中国通号、中铁物资都还在。都时候中国铁路冠名的。产业还是国家的,没有给卖国贼也没有给小日本。
作者: 哭泣的野百合 时间: 2013-3-8 17:25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3-6 20:54 
朋友,你哭什么?
国家要解散铁道部,部分人员并到交通部,部分人员成立新单位。
希望铁路系统的朋友 ...
我哭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发几张照片就开始满嘴跑火车。
还喜欢王顾左右而言他。
作者: 通局饭段 时间: 2013-3-8 18:48
最后那个照片是“靖国神社”?
作者: tstt 时间: 2013-3-10 19:59
http://www.renfe.com/EN/viajeros ... ciosCompromiso.html
西班牙高铁的晚点补偿标准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3-28 21:08
通局饭段 发表于 2013-3-8 18:48 
最后那个照片是“靖国神社”?
是东京大学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13 09:02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6-15 14:35 编辑
刚才和我儿子聊德国铁路和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聊到德国人对高铁及客专的态度,1、环保,2、安全,3、舒适和快捷,4、正点。
德国的铁路,有高铁,有普通客运专线等等,他们是继承了轻载高速传统,他们的旅客是飞机一部分,铁路一部分。
另外,现在的德国大力发展航空运输。
美国的货运更多,他们的客运专线和高铁就少,他们的旅客更多是飞机。
很多德国人不理解,你们中国需要那么高的速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了吗?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速度那么高的高铁网?如果需要可以建设机场,机场占地少,环保。长距离,速度快!
作者: 天黑不开灯 时间: 2013-6-15 14:27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2-19 17:09 
2012年10月8日,哈大高铁全线试运行。2012年12月1日将正式开通。
路基问题到底解决没有,我都怀疑。
运 ...
我看了不少您回复的帖子,都是有这种无法确定的推定在回复,那我能不客气的说一句,您现在工作顺利,万事大吉,但是或许明天您只要一出门就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您头上,那么您是不是就一直呆在家里边,什么也不做了?
您对高铁有意见很正常,我还觉得高铁票价高呢。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那些只是要坐火车而不是把火车当成自己的经常性的出行工具的人,他们看见高铁,第一反应,应该是先看票价其次才会考虑到安全性。723之后,铁路主动降速,但求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虽说是追求了安全,但是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发生了,老百姓中很少关心。这也是高铁照样有客流的原因,按照您回复的逻辑,既然723会出事故,那么724,725是不是也会出事,那我们还是不要坐高铁了,但真实的情况是,沿海线依然爆满,就连您在723之后,是不是就不再做高铁了呢?
至于高铁,中国发展多少年,国外发展多少年了,您也不能老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好。我们的铁路不是一直在进步么?这个您怎么看不见?新干线50年的积累,您想让铁总10年就追上,话说就算把您放到铁总经理的位置上,怕是也做不到吧。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点一点做,中国高铁有不足,但是不会一直有不足,只要在进步,那就应该鼓励。根据您这些回复,我大胆推测,您假如有孩子的话,应该对他也是要求的非常严格的,经常会拿别人家的孩子做例子教育他吧,那您的孩子是不是会有怨言啊。
好了,我也很少在海子发帖,这次看了您不少帖子,才回复这一条,有些话还请见谅。
作者: 天黑不开灯 时间: 2013-6-15 14:28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13 09:02 
刚才和我儿子聊德国铁路和德国人如何看待中国,聊到德国人对高铁及客专的态度,1、环保,2、安全,3、舒适和 ...
抱歉,现在看见,您说您和儿子聊天的事情了,对于上一条回复的语气,再一次提前跟您说抱歉。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6-15 14: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6-15 14: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15 14:38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6-15 14:33 
德国佬保守的不行,除了玩阴谋搞搞反倾销,一无是处。
朋友,德国还是很有后劲的。他们做事情,比较认真。干的慢。但是,完成了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用返工。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15 14:40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6-15 14:36 
在中国铁路机车和高铁的的表现,德国货根本不如日货。在信息技术方面,德国更是全面落后。现在德国就靠中 ...
西门子的无线通信,确实一般。高铁还是可以的。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6-15 14: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15 14:44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6-15 14:41 
那是以前的德国人,现在就是老欧洲。
欧共体现在经济状况最好的是德国。德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休养生息,又强大起来了。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6-15 14: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傻得很 时间: 2013-6-15 14: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15 15:07
傻得很 发表于 2013-6-15 14:48 
好就是因为中国人反日情绪买这么多大众,宝马,奥迪,奔驰。这些车在美国根本就不是日本车的竞争对手
是的。中日打架,德国人渔利!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17 10:33
由于有网友质疑张治中是谁?我把这个帖子挖出来,给大家看!
作者: sunwhgs 时间: 2013-6-17 13:01
知道了,厚脸皮,别挖坟了。你的那些裹脚布就别晒了。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19 22:03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6-19 22:06 编辑
2012法兰克福火车站的列车
作者: nerlnsqy 时间: 2013-6-25 16:07
本帖最后由 nerlnsqy 于 2013-6-25 16:10 编辑
德国和意大利的高铁,唉。安全算是吧,准时还真没体会到。从米兰到威尼斯的高铁,出了米兰中心站没一个小时,就停了。呆在那里一个小时,才慢慢跑起来。最后那趟车赶了赶,到威尼斯晚了45分钟。不过意大利人不靠谱,也就无所谓了。在德国坐的火车里,所有的区间慢车都准点,所有高铁都晚了,其中一趟到baden-baden的晚了一个小时。有一趟沿着莱茵河开的高铁准点了,沿路风景也不错。坐了cologne到brussels的ice,全程110km/h的慢慢悠悠跑。所有坐的火车里,包括ice和ec什么的,最快也就是210km/h,维持没有超过20分钟。我对德国铁路的崇拜是彻底打碎了。今年再去体验体验奥地利的铁路。
编辑一下:德国的几趟区间慢车倒是都跑到了170km/h的速度,而且全程的大半都是这个速度。坐在硬板凳车座上,拉下窗子,飞驰的感觉真是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25 16:38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6-25 21:12 编辑
nerlnsqy 发表于 2013-6-25 16:07 
德国和意大利的高铁,唉。安全算是吧,准时还真没体会到。从米兰到威尼斯的高铁,出了米兰中心站没一个小时 ...
德国的高铁是比较准时的,晚点5分钟,就算晚点。
他们也有非常便宜的客车,各个区间拼接的客车(我不知道具体名称),倒几次才能到达目的地,这种车往往不正点。
我不知你讲的是什么车?
作者: nerlnsqy 时间: 2013-6-25 17:11
本帖最后由 nerlnsqy 于 2013-6-25 21:34 编辑
张治中 发表于 2013-6-25 16:38 
德国的高铁是比较准时的,晚点5分钟,就算晚点。
他们也有非常便宜的客车,各个区间拼接的客车(我不知道 ...
意大利的:
2012.08.16, FrecciaBianca 9721, Milano Centrale -> Venezia S. Lucia 晚点45分钟
德国的:
2012.08.25, ICE10, Koln Hbf -> Bruxelles Midi 晚点20分钟
2012.08.23, EC6, Baden-Baden -> Koln Hbf 晚点20分钟
2012.08.21, IC360, Augsburg Hbf -> Baden-Baden 晚点1小时以上
2012.08.18, EC1288, Verona Porta Nuova -> Munchen Hbf 晚点1小时以上
最后一趟EC1288就不算了,中间有奥地利的两站修铁路,下来倒大巴了。
另外,意大利和德国的区间车没写,全都准点了。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25 21:16
nerlnsqy 发表于 2013-6-25 17:11 
意大利的:
2012.08.16, FrecciaBianca 9721, Milano Centrale -> Venezia S. Lucia 晚点45分钟,还好, ...
很好,去了很多地方!
作者: trump 时间: 2013-6-26 19:28
日本新干线不晚点?
我怎么经常看到因为风大而晚点呢?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26 21:30
trump 发表于 2013-6-26 19:28 
日本新干线不晚点?
我怎么经常看到因为风大而晚点呢?
关于日本高铁的情况,我转载的文章是讲了一些。我调查的很少。
作者: lsmy 时间: 2013-6-27 15:45
你们的辩论真有趣。张被这么多人围攻,态度还是非常的淡定。心胸宽广的不得不让人佩服。
作者: nerlnsqy 时间: 2013-6-27 16:16
lsmy 发表于 2013-6-27 15:45 
你们的辩论真有趣。张被这么多人围攻,态度还是非常的淡定。心胸宽广的不得不让人佩服。
其实跟他辩论的人不多。不少人都是提供一个事实,因为根本没人把他的观点当回事。他开了个讨论国外高铁晚点的帖子,咱们聊聊见闻而已。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27 22:08
本帖最后由 张治中 于 2013-6-27 22:10 编辑
lsmy 发表于 2013-6-27 15:45 
你们的辩论真有趣。张被这么多人围攻,态度还是非常的淡定。心胸宽广的不得不让人佩服。
非常感谢理解!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27 22:10
nerlnsqy 发表于 2013-6-27 16:16 
其实跟他辩论的人不多。不少人都是提供一个事实,因为根本没人把他的观点当回事。他开了个讨论国外高铁晚 ...
朋友,你非常有见地!
作者: lsmy 时间: 2013-6-28 08:22
本帖最后由 lsmy 于 2013-6-28 08:24 编辑
nerlnsqy 发表于 2013-6-27 16:16
其实跟他辩论的人不多。不少人都是提供一个事实,因为根本没人把他的观点当回事。他开了个讨论国外高铁晚 ...
不过有辩论才有论证,才有事实。也是好事。
有的论坛辩论急了就开是开骂了。我看我们的论坛还是都很有素质的。赞一个!
作者: nerlnsqy 时间: 2013-6-28 16:03
lsmy 发表于 2013-6-28 08:22 
不过有辩论才有论证,才有事实。也是好事。
有的论坛辩论急了就开是开骂了。我看我们的论坛还是都很有 ...
个人认为所谓“真理越辨越明”的“辨”是指思辨,不是辩论。在闹哄哄的地方很难静下心想想自己是不是错了,大多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确而奋战。趋近于真理的过程就像剥洋葱,争论里面是啥是没用的,得自己下手剥。而且一定是越往深处剥越痛苦、越难下手,最后可能只是一层皮。别人在旁边说都没用,自己流够眼泪,洋葱就一层一层就剥下来了。
海子的氛围非常好,想吵架都没人想理你,老论坛的积淀大概体现在这里。有什么样的坛友就有什么样的论坛,大家找各自感兴趣的聊,无聊的人也就无话了。
作者: 上局扬州站 时间: 2013-6-28 17: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上局扬州站 时间: 2013-6-28 17: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28 17:32
上局扬州站 发表于 2013-6-28 17:28 
太阳国也有山寨,版权何在
朋友,那几张照片是我在东京拍的。
作者: 上局扬州站 时间: 2013-6-28 2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张治中 时间: 2013-6-28 21:04
上局扬州站 发表于 2013-6-28 20:59 
说太阳国山寨,不是你山寨,那个女人像,哦,版权过期了吗,呵呵
你说那个举火炬的女人像,那个像估计没有多长历史。
欢迎光临 海子铁路网 (http://bbs.hase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