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7-1-19 22:37 发表
CRH1、CRH2整车功率降低点就行了,不用再去留恋以前的那些东西,以前那些就当作实验、练手了。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7-1-19 23:37 发表
CRH1 5M3T将为4M4T跑160km/h,或将为3M5T跑120km/h。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0 10:06 发表
常速动力分散就是城铁,地铁,轻轨一类的,国家也正在发展这样的轨道交通,城际站距较大不合适低速,100公里的城市之间,中间小站必须舍弃,停站必须少,我从北京到天津中间最多容忍停一站,速度高的话允许两站 ...
原帖由 <i>Redbee</i> 于 2007-1-20 22:06 发表<br />
东海道新干线跑270,515.4公里17站,怎么说?<br />
<br />
为什么车站数量要等于最高速度等级车辆的停车站间距?你想快不停就是了。没有车站想停都停不了。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1 00:38 发表
那是因为这些站有足够的客流,而且不一定每一站都停!现在中国车站间距很小,很多小站特快就是不停,快速也是,站站停的现在已经快完了,因为客流少,根本不经济。从北京到保定,你想到中间小站,最好最快的办法是汽车。铁路不可能面面俱到,他有他的优势距离和站距。
现在修高铁,相当于另起炉灶,中间小站更不会照顾,要照顾也是老线的事情。中国现在的趋势是城市集中的,各区域平衡,站距必然大得多。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1 18:02 发表
首先,我说的那些站足够客流是指你举的日本的例子,不是指中国,中国客流集中主要在大城市之间。这点你应该前后领会一下,因此你前提错误。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1 00:28 发表
小亨说的那是不同线,若速度差别比较大的车混跑,效率上不来,跟现在的客货混跑、快速、特快、站站停绿皮一起差不多了。远的不说,就说京津,现在的高速铁路中间没有设几站,并且真正运行最多停一站,绿皮倒是停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1 22:17 发表
兄弟,你这样做生意肯定赔死的的。客流少的地方,修个公路都没难,照这么说铁路修到哪儿,哪儿的地方就会发达,就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有这样简单的事情,那就好了。
你举出的早年绿皮站站停的例子,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1 00:38 发表
<br />
那是因为这些站有足够的客流,而且不一定每一站都停!现在中国车站间距很小,很多小站特快就是不停,快速也是,站站停的现在已经快完了,因为客流少,根本不经济。从北京到保定,你想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1 22:17 发表
兄弟,你这样做生意肯定赔死的的。客流少的地方,修个公路都没难,照这么说铁路修到哪儿,哪儿的地方就会发达,就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有这样简单的事情,那就好了。
你举出的早年绿皮站站停的例子, ...
原帖由 yehorse 于 2007-1-19 23:37 发表
CRH1 5M3T将为4M4T跑160km/h,或将为3M5T跑120km/h。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1 18:02 发表
首先,我说的那些站足够客流是指你举的日本的例子,不是指中国,中国客流集中主要在大城市之间。这点你应该前后领会一下,因此你前提错误。
北京周围是个特殊情况,因为是首都,周围的城市除天津和石 ...
原帖由 QQme 于 2007-1-22 10:49 发表
我觉得你混淆了几点:
1、东部很多干线很少停小站不是因为小站没有客流,而是因为运能不足,运大站客流就运不过来,所以才甩站,这个叫做割肉。你可以看看泉州-赣州、重庆-黔江的车子能够站站停,这些山区都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7-1-22 13:13 发表
中国可以有异常足够的客流,只有欧洲才凑不起那么多客流,虽然有培养过程,但是请不要想当然。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2 19:39 发表
老孟我不知道你经常出差不,你经常出差就不会这么想当然了。中国充足客流的几个地区几个指头都能数过来,都在使劲儿加车,上好车,除了节假日,车票随便都买到。北京上海的直达特快,运力足够。春节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2 19:39 发表
老孟我不知道你经常出差不,你经常出差就不会这么想当然了。中国充足客流的几个地区几个指头都能数过来,都在使劲儿加车,上好车,除了节假日,车票随便都买到。北京上海的直达特快,运力足够。春节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2 19:25 发表
你说的这些,我完全赞同,因为我就是这个意思,大站都忙不过来,还要面面俱到,这是不现实的问题,我这里不是讨论该不该照顾这些客流的问题,而是现有条件下是否要投入照顾的问题,或者说以后如何照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2 19:39 发表
老孟我不知道你经常出差不,你经常出差就不会这么想当然了。中国充足客流的几个地区几个指头都能数过来,都在使劲儿加车,上好车,除了节假日,车票随便都买到。北京上海的直达特快,运力足够。春节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2 19:39 发表
老孟我不知道你经常出差不,你经常出差就不会这么想当然了。中国充足客流的几个地区几个指头都能数过来,都在使劲儿加车,上好车,除了节假日,车票随便都买到。北京上海的直达特快,运力足够。春节 ...
原帖由 Redbee 于 2007-1-22 19:49 发表
站站停,限于短途,北京上海这种距离基本没啥意义。距离中心城市,大城市百公里以内是黄金地段。
不同的市场要区别对待,长途直达的,当然给他们开长途直达车,短途通勤的,好车+站站停,旅速六七十公里,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2 23:06 发表
除非你多线,要客货共线就难。小亨说的选择性停站,就是我所支持的,那么能够照顾到很多站,这时候站距就不小了,使用常速动车,节省的时间并不明显,如何谈得上吸引客流,因此,才认为不比专门开发低速动车,起码不是现在。因为你现在既有线是客货共存的场面,想开通地铁那样的间隔很难。
q r_`V1lU
每项交通工具有他的优势范围,不是不能够照顾到,而是照顾到之后的成本和收益相比教如何。现在还不是时候,既有线跑以后是货运主流,如果城市间客流在不断增长,也就是城铁不断延伸发展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2 23:06 发表
除非你多线,要客货共线就难。小亨说的选择性停站,就是我所支持的,那么能够照顾到很多站,这时候站距就不小了,使用常速动车,节省的时间并不明显,如何谈得上吸引客流,因此,才认为不比专门开发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2 22:27 发表
我坐神州70分钟能搞定的,结果坐了好车,票价加了50%,结果中间还停,还是差不多的时间,你能忍受。再说这个100公里左右的距离,只要有个几站,就算高速动车,你节省的实际仅十来分钟就了不起了。我坐这样的车 ...
原帖由 osaka 于 2007-1-23 16:22 发表
偶不是铁路专业人士,不过从小就喜欢铁路,我在关西住过两年,从一个乘客的角度,对日本关西地区的铁路感受非常深刻。总觉得,在中国东部地区,需要的正是这种交通手段。
原帖由 Redbee 于 2007-1-23 12:27 发表
没错,多线,京津之间,拉开间隔,开他几十个车站,盖房子,修十线照样有客流。铁路的客流也并非要大得吓人才行,高峰一小时上千人,平时一小时百人就够设站。旧北京城而言,放眼望去这样的公共汽车站都一抓一 ...
原帖由 铁路小亨 于 2007-1-23 16:27 发表
无论作为一个乘客还是作为一个车迷,生活在日本,特别是大都市圈内,都是无比幸福的
希望中国的铁路有朝一日也能像日本一样发达,希望中国的车迷文化有朝一日也能像日本车迷文化一样灿烂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3 19:54 发表
经济上去了就一定会好起来的;不过,生活在日本并不一定那么幸福,留日的压力比美国欧洲可大多了。交通的忙碌,人们脚步的加快,精神紧绷,是生活压力大的体现,不想坐车都难,你当乘客是车迷,天天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3 19:54 发表
经济上去了就一定会好起来的;不过,生活在日本并不一定那么幸福,留日的压力比美国欧洲可大多了。交通的忙碌,人们脚步的加快,精神紧绷,是生活压力大的体现,不想坐车都难,你当乘客是车迷,天天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3 19:39 发表
加车站也没有说绝对不可以,只是当前要想少投资,尽快收回投资,只能这么办,只能先捡重点照顾,是否设站跟客流相关,有必要的时候,肯定会设的,京津也不是说没有中间站,有两个停靠站,还有个几个预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3 19:39 发表
加车站也没有说绝对不可以,只是当前要想少投资,尽快收回投资,只能这么办,只能先捡重点照顾,是否设站跟客流相关,有必要的时候,肯定会设的,京津也不是说没有中间站,有两个停靠站,还有个几个预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3 19:54 发表
经济上去了就一定会好起来的;不过,生活在日本并不一定那么幸福,留日的压力比美国欧洲可大多了。交通的忙碌,人们脚步的加快,精神紧绷,是生活压力大的体现,不想坐车都难,你当乘客是车迷,天天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2 22:27 发表
我坐神州70分钟能搞定的,结果坐了好车,票价加了50%,结果中间还停,还是差不多的时间,你能忍受。再说这个100公里左右的距离,只要有个几站,就算高速动车,你节省的实际仅十来分钟就了不起了。我坐这样的车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7-1-23 22:32 发表
关键是怎么上去?!要想富先修路,更深含义是交通先行。现在交通一锅粥,进什么步?!北京的职业压力不比东京差哪儿去,但是交通水准差的十万八千里。东京和关西比车速算慢的了,1小时车程也出去60公里了(关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3 23:04 发表
唉,还是羡慕人家欧洲的生活啊。
咱们现在说的比较明白了,其实啊就是关于能否实现和是否现在就开始实现的不同而已。 规划牵扯的东西很多很多,铁路是专用性,排他性的通道,这样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3 23:26 发表
老孟在日本生活了几年?如何得到这个结论?北京连上海,深圳的压力大、节奏快都没有。换了你做了北京规划和交通局长,就有把握搞定北京情况?不在那个位子说那个话,就不合适。
还是那句话 ...
原帖由 ddaa2 于 2007-1-24 01:37 发表
算了吧,先别说国铁换思路,地铁习惯的挥霍浪费,油水多多,还会继续采购千万一辆的新车,修一亿一公里的城轨
本市机场线地铁斥资5亿元采购10列直线电机新车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07-01-23
...
原帖由 feather 于 2007-1-24 17:36 发表
大家对“春城号”的讨论似乎不多,不知道是否算是成熟、低成本的常速动力分散车?!
在昆明运用得怎么样?还在跑吗?问题多吗?
原帖由 feather 于 2007-1-24 17:36 发表
大家对“春城号”的讨论似乎不多,不知道是否算是成熟、低成本的常速动力分散车?!
在昆明运用得怎么样?还在跑吗?问题多吗?
原帖由 QQme 于 2007-1-24 19:44 发表
春城号还在跑。春城号到底生产了几列?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7-1-23 23:32 发表
1. 什么叫动车组解释过很多遍了,不重复,神州新曙光都不算动车组,都是披着羊皮的狼。z7gE+^8e8x!?Bk
E
2。反问你,看来你在日本生活很久,以至于可以随便总结出那样的言论啦?!
3。说位子的问题没意思,如果按你的理论,论坛关门算了!
4。还是老话,你认为的所谓重点(指客流)其实根本就错了,长途p2p客流永远和短途不是一个数量级,你只看到现在的表象,但是这个表象是国铁常年不管城市输送这个事实既成以后造成的,并非那个距离上没流。由于运价长距离顿减,所以短途收益高。
原帖由 Hercules 于 2007-1-26 16:48 发表
直线电机列车可以适应更小的曲线半径和更大的限制坡度,从而大大降低土建费用,至于旅客舒适度嘛……
原帖由 多端超越 于 2007-1-24 22:52 发表
好大喜功呗。
直线电机列车舒适性没法和常规列车比。因为道岔部分无法铺设感应板,所以动力车经过道岔时会突然失去又突然获得动力或电制动力,而那些道岔往往都在车站前,正是列车加速或减速的时候,编成越小冗 ...
原帖由 Hercules 于 2007-1-26 16:48 发表
直线电机列车可以适应更小的曲线半径和更大的限制坡度,从而大大降低土建费用,至于旅客舒适度嘛……
原帖由 ddaa2 于 2007-1-24 11:44 发表
原来我对地铁毫无兴趣,看你们这一倡议,也就研究了一下车辆。
发现功力深厚经验丰富的北京采购的新车单辆都是500万左右,其他没见识过啥是地铁的二楞子城市都是买1000万的车
那么所说直流动车能做到200—— ...
原帖由 asoya 于 2007-1-24 21:50 发表
1. 个人不赞同你对动车组的定义,起码那是动力集中式和分散的区别而已,我开始说强动分和弱动分,已经被小亨等人批判了。当然你会说神州一类的基本上式DF4DK换皮上阵,连蓝箭都不如,但那是中国技术就这样,形式上已经在努力了。
A3EZ2H:{2. 老孟你在北京生活偶看起来很幸福了,看看深圳上海,知足吧兄弟,日本生活压力很大的。 di)xA'[$l7T;j\6[
3. 这句话算我不对,但我觉得解决北京交通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不能笼统的批判。以现在的格局,轨道交通的规划也就那样了。城市规划和轨道交通是另一个论坛讨论的问题,这里就暂时打住吧。bbs.hasea.com Weir9Y/Cp,qg
4. 关于既有线的沿线客流,我的看法是,现在货运太紧张了,京沪就不说了,就是普通线路,我们有时候发电站设备都很难排上。插入客运过多的话,则货运必然缩水,国铁长期不关注小站运输,主要是货运速度上不来,客运又没有象样高效的东西,铁路有其优势范围,那么城际列车其实就是你说的短途,这个距离本身就是很赚钱的,但只有几公里的小站,现在就开始考虑,本人认为不值当,倘若两端的客流就足够,那么哪个还会考虑中间?若有能力富裕,自然会增加中间停站,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优先问题。还是那句话,搞京津城际,我不会首先考虑小站客流,中间最多设站4个,而且不会站站都停
原帖由 QQme 于 2007-1-27 09:50 发表
上海磁悬浮经过道岔的时候呢?
原帖由 yehorse_temp 于 2007-1-26 19:22 发表
说白了就是线路尽量往差了整,走国铁的老路。
原帖由 QQme 于 2007-5-26 09:25 发表
我觉得160站站停不应该用CRH跑,虽说现在如沪杭也在用CRH跑,但停站少,怎么说速度还是快的。如果站站停,总时间花了无数,这票价怎么让人接受?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7-5-27 22:08 发表
地铁的票价接受没?运价率可比现在crh高!言外之意,在国铁这个经营成本控制条件下,如果各停且用地铁的运价率就是暴利,反过来,回到绿皮的运价率,薄利多销(多停=公交车=客流是滚动的=单向乘客总数较多), ...
原帖由 QQme 于 2007-5-30 10:49 发表
薄利多销?也不会。。。虽然CRH贵但和大巴比还是划算的。所以就算降价,客流也不会再增加多少了。
另外,恭喜春城号缩编翻新复活成功,明日开行昆明-曲靖城际。
原帖由 中原之星 于 2007-5-31 18:33 发表
我没看前边的讨论,刚才再说HXN1用的是水平对置的柴油机,我在想,如果降低单机功率,采用水平对置,构造成NYF如何?液力器可以做得很小,柴油机也可以做小,那么分散是没有问题的,跑一些没有电气化的支线,还 ...
欢迎光临 海子铁路网 (http://bbs.hase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