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玩意也弄成准轨也是够讨厌的
这套铁路系统的确是准轨,但不与国家铁路网络相连这小太行,让我亲眼见识了何谓空转,把那女司机急的{:4_87:}
轴重不够大肯定会空转,就这种单薄的设计,一看就不适合干重活。拉几辆平车估计也算牵引质量的极限了。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7-7-23 0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轴重不够大肯定会空转,就这种单薄的设计,一看就不适合干重活。拉几辆平车估计也算牵引质量的极限了。
苏联的TGK2型迷你小调,可以拉10辆货车。
五子棋 发表于 2017-7-23 16:17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07/23/161739y8i8zhvpnvflirgr.jpg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迫导型径向转向架{:4_104:}
那个小太行,车钩连缓冲器都没有{:4_87:}
好好好好好 平原地区准轨比窄轨成本高不到哪里去,窄轨也就山区曲线半径小坡度大的地形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加上准轨都是现成的标准件,不像窄轨不符合国标还要专门定制零件,综合成本可能准轨更便宜。 我感觉都不如用拖拉机{:5_113:}
现实中确实见过用拖拉机拖车厢的,拖拉机在轨道旁边走,用绳子系在车钩上
关键是窄轨的话拉钢水可能不划算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4 16:40
关键是窄轨的话拉钢水可能不划算
真不懂弄成窄轨有何用意?又不能和国铁准轨接轨,不方便接驳运输。 这是哪个厂子,这么新奇的玩法。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8-1-4 17:40
真不懂弄成窄轨有何用意?又不能和国铁准轨接轨,不方便接驳运输。
这就是准轨啊,只是不接轨 人民号机车 发表于 2018-1-4 20:51
拉钢水包的车用准轨很正常,用窄轨就不正常了,钢包宽度2.5米左右,用1米的窄轨显然不稳当,尤其钢水一千几 ...
问题就是并不接轨,接轨国铁的麻烦事太多了
这种简易机车理论上也不允许上国铁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8-1-5 09:57
这是哪个厂子,这么新奇的玩法。
川威集团,我还见过中铁装备和日照钢铁都是准轨不接轨,其中只有日钢用的铁道部认证的正规机车
现在这些私企越来越倾向于不接轨了,包括很多城市的地下铁,以前都是硬性要求必须接轨的(直接或间接) 本帖最后由 一只老斑鸠 于 2018-1-6 22:10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6 21:04
川威集团,我还见过中铁装备和日照钢铁都是准轨不接轨,其中只有日钢用的铁道部认证的正规机车
现在这些 ...
不再与国铁接轨,估计也是这些企业看出了跟国铁扯上关系后各种屁事多啊。光是建一条可以与国铁接轨的专用线就要得到你当地所属的铁路局的批复(能不能批下来都还不一定呢,没准铁路局的各个领导和负责人顺便也从你这个企业上各种吃拿卡要,逼迫你企业签各种乱七八糟的什么合同协议的),线路怎么个走法,乃至于线路的存废企业自己都没有决定权。连专用线自身的所有权都还不完全属于企业自己的,一条专用线看似属于企业自身,其实铁路局在其中也有着间接的管理权。当然了,这还不算企业每年给铁路局办事处的那些负责人们各种送礼和上供甚至是各种阿谀奉承的客套话啊,还不是为了讨老大们开心吗?要不然人家铁路局不给你用这条专用线了,或者不允许你的企业自备车通过专用线进入国铁的车站进行过轨运输。你这个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基本上也就只能依靠成本更高的公路运输了。不过既然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强制性要求了,那企业也就不必再去看着“老大”的面子活下去,既然都不用再受制于人了,那对于企业而言自然也就省去了那些本就多余的各种麻烦事了,现在的企业都想着去控制成本,追求效益,何必给自己节外生枝找不快活呢?{:5_127:}
我不知道是从哪一年起,企业自建铁路可以不再强制与国铁接轨了?不麻烦的话最好还是能提供一个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出来参考参考。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6 21:04
川威集团,我还见过中铁装备和日照钢铁都是准轨不接轨,其中只有日钢用的铁道部认证的正规机车
现在这些 ...
不强制谁接轨啊。
就跟自行车、三轮、电动助力车一样,国家不强制,谁也不会去主动找主管部门去申请管理,管不管是一个因素,关键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现在的机动车不就一样,又摇号、又限号,取消年限后搞为尾气排放,等等。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8-1-6 21:08
不再与国铁接轨,估计也是这些企业看出了跟国铁扯上关系后各种屁事多啊。光是建一条可以与国铁接轨的专用 ...
从一个侧面也说明铁路运量下滑,被市场抛弃
所以人家成品基本走公路运了
川威是攀枝花的铁精粉走铁路运到连界(所以内燃重车爬坡还是很经典的,连界在山上),然后传送带进厂
所以说本质上还是铁路系统太官僚,人家能不招他尽量躲远点
至于文件,我这就没有了,也仅仅是推测,以前应该是强制接轨并由铁道部负责安全管理的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2-1 16:07
从一个侧面也说明铁路运量下滑,被市场抛弃
所以人家成品基本走公路运了
川威是攀枝花的铁精粉走铁路运 ...
我发现凡是在人口稀少的大国,铁路运输基本上都是干不过公路运输的。美国铁路看似发达,其实也是一个早就被边缘化的交通方式了,现在也就只能通过发展重载货运来和公路抗衡了。如果当年刚建国的时候就能很好地控制人口基数,我估计今天的中国交通运输业怕是真的就没有铁路什么事了。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8-2-3 16:32
我发现凡是在人口稀少的大国,铁路运输基本上都是干不过公路运输的。美国铁路看似发达,其实也是一个早就 ...
我觉得要是看货运总量,总重量或总的价值,铁路可能真比不过公路,但是现在其实铁路和公路在各自发展自己的强项,同时又在尝试搞公铁联运来互补。
美国铁路的黑货我估计铁路还是占大头,高速公路上拉煤拉沙子的卡车比较少,拉油的可能多数也是给加油站拉的。
重点是白货,这基本上是铁路和公路竞争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公铁联运的领域。我最近看过几个Youtube上的视频,美国的双层集装箱和驮背式公铁联运列车,拥有最高优先级,部分路线正线时速能达到70~80英里,大约是110~130公里,列车功重比为4马力/吨以上
Lion2013 发表于 2018-2-4 05:42
我觉得要是看货运总量,总重量或总的价值,铁路可能真比不过公路,但是现在其实铁路和公路在各自发展自己 ...
公铁联运应该是基于综合成本考量下,权衡利弊而产生的全新运输方式,公路运输虽然机动灵活,但超出一定里程后,其对油料的消耗,车辆本身的磨耗和养护,再加上路桥费的制约,其费用的人均分摊还真不如铁路那么低。再加上长时间长距离路途,很容易产生疲劳驾驶,造成惨烈的事故。铁路虽然不如公路灵活,但安全性和和准点率也是公路所无法企及的,当公路运输与铁路结合起来,可以让二者优势互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了安全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