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ige 发表于 2017-6-2 14:43:24

中车发布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 可与汽车共享道路

原标题:中国中车成功研发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红网株洲6月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喻向阳)一提到城市轨道交通,很多人就会联想到长长的轨道,有没有一种既保持像轨道列车大载客量优势,又不需要建造专有钢轨,还能像公交车灵活穿行的城市交通工具呢?答案是肯定的。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研发成功明年投入商业运营今天上午9时12分,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研制的一种名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utonomous rail Rapid Transit—ART)”(以下简称“智轨”)的全新交通产品在株洲首次亮相,这种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各自优势的新型交通工具属于跨界之作,它颠覆了人们对于城市交通的传统认识,为解决大中城市出行难带来的了新的选择和体验。同期,株洲市人民政府宣布,由株洲市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为智轨列车量身定做的全国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示范线路也将正式进入实质规划阶段,根据规划目标,该条示范线有望在2018年投入商业运营,这将大大保持和提升株洲市在全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地位。中车株洲所介绍,智轨列车看似无轨,实则有“轨”,只不过采用了中车株洲所的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了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简单来说,它通过车载各类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路,将运行信息传送至列车“大脑”(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大脑”的指令,在保证列车实现牵引、制动、转向等正常动作的同时,能够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实现智能运行。http://p2.ifengimg.com/a/2017_22/eb3ba687cce1260_size44_w600_h400.jpg宽敞的车内空间,5节编组时可载客超500人,能有效解决普通公交车载客量小的缺陷。可载客超过500人,最高时速70公里智轨列车长达30多米,是马路上的“巨无霸”,但它却是一个灵活的“胖子”。奥秘在于列车采用了多轴转向系统等设计方式,智能对虚拟轨迹进行跟踪控制。使整台列车转弯半径与普通公交车相当,且比普通公交车辆的通道宽度更小,这就解决了超长车身带来的转弯难题。同时,智轨列车采用类似高铁的双车头设计,省却了掉头的麻烦。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智轨列车设计最高时速同样为70公里,但因为不依赖钢轨行驶,一条运行线的建设周期仅需一年,能快速投入使用。另外,智轨列车还具有轻轨、地铁等轨道列车的零排放、无污染的特性,并支持多种供电方式。中车株洲所提供的资料显示,由于采用高铁柔性编组的模式,智轨列车还能根据客流变化调节运力,比如采用标准的3节编组时,列车可载客超过300人,5节编组时可载客超过500人,能有效解决普通公交车载客量小的缺陷,大大提高运力。http://p1.ifengimg.com/a/2017_22/95dec461521f660_size38_w400_h600.jpg智轨列车采用了中车株洲所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智轨列车项目组组长冯江华博士介绍,以智轨列车为核心运载工具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具有建设周期短、基础设施投资小、城市适应性高、综合运力强等优势特点,是兼顾运能与投资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投资为现代有轨电车的1/5
冯江华算了一笔账,目前,我国地铁造价约为4-7亿元/公里,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造价约为1.5-2亿元/公里,而“智轨”在与现代有轨电车运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简单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整体线路的投资约为现代有轨电车的1/5。也就是说,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建设一条10公里的线路,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智轨”至少能节省10亿元以上。可以说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根据统计,到2020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全国将新增约8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地级市,但在整体城镇化进程中,80%的中小城市因无法承受现有轨道交通装备高昂的建设成本和漫长的建设周期,使用传统的公共交通,导致城市拥堵“城市病”。为解决中运量交通的问题,需规划建设总里程近8000公里的运量交通线路,总投资逾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而“智轨”,就是为解决“城市病”量身订做的。它既能作为一线城市大运轨道交通的补充,也可作为二三线城市的客运主体,还能承担新区到新区、中心到旅游区等特点线路的运输,并能与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充分结合,打造地下、地面和空中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运输难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式。http://p2.ifengimg.com/a/2016/0810/204c433878d5cf9size1_w16_h16.png

hoige 发表于 2017-6-2 14:45:44

以前也想到这个玩意,个人感觉这玩意就是有个自动精确计算的转向机构(每节应该都有)
不知道高速运行是否能应付得了。
作为轻轨还是不错的。
文中所说的轻轨有轨造价应该是大部分被专用通道占据了,而实际专用通道还是需要的

冯小先生 发表于 2017-6-2 19:53:01

动力靠什么?柴油机还是电池?

comwjg 发表于 2017-6-3 21:26:58

冯小先生 发表于 2017-6-2 1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动力靠什么?柴油机还是电池?

电动的

Hztlw111 发表于 2017-6-4 07:56:39

就是铰链的大巴升级版,还是必须要采用隔离的专用车道,不然在拥堵的大城市寸步难行,在小城市用又没必要,实用性不大!

ljt 发表于 2017-6-4 08:11:31

标新立异

cgs 发表于 2017-6-4 17:21:27

障碍物比走轨道多。

hoige 发表于 2017-6-5 08:21:06

人民号机车 发表于 2017-6-4 2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道路是不是专用的很重要。如果是专用的,那就不如地铁和高架轻轨节约地面,在城市中修一条地面专用通道,对 ...

个人认为还是得专用高架(否则没意思),地铁造价是被挖洞占了大部分了。
和铰链车应该不一样,这个每节应该有自动的轨迹控制系统(相当于自动驾驶吧,但是应该比自动驾驶容易实现),否则5节车也基本不能开了

comwjg 发表于 2017-6-6 02:54:08

不看好,尽是噱头!!

Lion2013 发表于 2017-6-6 05:36:17

虚拟轨道真车还真出来了

这个概念当初上大学的时候多次在科技竞赛上拿出来忽悠评委{:4_104:}

我第一次用虚拟轨道概念是这个车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06/03/020548tetzj82hlzszyql7.jpg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06/03/020549n7gdfjj7wfwomwhj.jpg

第二次是这个车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06/03/020550piynlyx2sldnqxy7.jpg

第三次是在卡车之家网站写的文章,这次不是忽悠评委,而是读者{:4_104:}
畅想未来卡车 虚拟轨道把卡车当火车开
http://www.360che.com/tech/160718/61103_all.html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06/03/020758e3ixm8qqvz0q8gv7.jpg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06/03/020759hzktkro9cvixv2a4.jpg

我在文章里说将来可以有虚拟轨道的公交车,然后中车就有这个了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706/03/020759yf6t63h9dllv43vf.jpg

hoige 发表于 2017-6-6 08:10:05

人民号机车 发表于 2017-6-5 21: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高架的话,就未必比高架轻轨好,轨道的情况下,高架桥上空间更节约,甚至也更可靠。毕竟轨道交通很成熟了 ...

单纯从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来看,还真的不如高架轻轨(而且还不成熟)
但是我想其最大优势就是爬坡能力强而且噪音也低很多吧,高架轻轨噪音不是盖的。
比骑座式轻轨个人感觉优势大很多,骑座式的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无非是解决轮轨寻迹问题呗),有这个自动寻迹,那骑座式就没必要了

nflove 发表于 2017-6-6 12:29:32

像蜈蚣?                              

XW712 发表于 2017-6-15 16:00:10

贪吃蛇,铰链的导向功能被弱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车发布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 可与汽车共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