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通车十周年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2016年7月1日,青藏铁路迎来全线通车的第3653天。 这一天,Z6802列车长马立亭登上由拉萨开往西宁的列车时,尽量掩饰着内心的激动。这是她来到青藏铁路线上服务的第400多天,却是青藏铁路安全运营的第一个十年。2006年7月1日,东起青海省会西宁、南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这一天和过去十年中的每一天没什么不同,这一天又是如此的特别。列车八号车厢回荡着南腔北调和欢声笑语,人们在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十年”之缘。一位乘客在挂满祝福的“爱心树”上写道:“青藏铁路是一条连接雪域高原和祖国其它省份的吉祥‘哈达’。” 窗外,列车呼啸一路高歌,纳木错、昆仑山、可可西里、格尔木…一个个熟悉的地名次第飘过,青藏铁路迈进了属于她的第十一个年头。 回望过往历史的沧桑巨变,十年来正是这条给青藏高原带来福气、财气和人气的“巨龙”,以气贯长虹之势在世界屋脊之上傲然挺立,为雪域高原的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陈晨发自拉萨、西宁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丁铨 福气之路 百姓“幸福线” 十年前,拉萨当雄县人扎西就读于湖南长沙一所高校,当年6月毕业的他在离校之际只能选择坐汽车返乡,与7月1日开通的青藏铁路擦身而过。这一“错过”让扎西抱憾不已:“我从高中在内地读‘西藏班’开始就关注这条铁路,非常渴望能在学生时代坐一次。” 十年之后,已经当上公务员的扎西在去内地出差之际,只要情况允许多半会选择搭乘青藏铁路出行。他说:“跟着列车一起穿过昆仑山、可可西里,那种豪迈感是西藏人很容易感受得到的。这条路我们等了这么多年,每一次坐都能发现这条铁路给青藏高原带来的变化。” Z6802列车长、青海人马立亭于2014年底开始在青藏铁路上服务,她也深刻地感受到这种变化。“青藏铁路线上最大的就是‘旅游流’‘务工流’和‘学生流’,每年寒暑假看到车厢里的学生叽叽喳喳都有种满足感。” 要在十年前,这些学生到内地读书只能乘坐飞机或汽车。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乡通嘎村,每年都要出几个大学生,村书记吴穷告诉记者:“青藏线开通,首先得到方便的就是村里的大学生,以前他们去内地读书,飞机坐不起,坐汽车则要颠簸很多天。” 被改变的不只是交通。通嘎村伫立于拉萨西部,四周被石山环绕,难见碧草,然而借助着呼啸而过的青藏铁路,通嘎村也念起了属于自己的“致富经”。 吴穷告诉记者,通嘎村的群众不少世代以农牧业为生,随着2006青藏铁路通车,铁路沿线周边被带动起一股商品经济热潮,村里也开始因地制宜,组建建筑、编织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以此增加村民的收入。 同样从通车中获益的还包括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噶冲村村民格桑次仁。当了十年“养鸡佬”,从2005年底的10间鸡舍到2015年已然“走出西藏”的噶冲藏鸡养殖合作社,格桑次仁成就了一段“点鸡成金”的佳话。 “2006年火车开通前,养鸡收入主要依托于西藏区内,年收入20万元;青藏铁路开通后,内地成为主要的销售市场,2014年后,养鸡年收入增长到80多万元,每年销往内地的土豆收入也达到60多万元,数字连年翻番。”格桑次仁乐呵呵地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无论是降低了出行成本的学生,还是提高了生活水准的通嘎村民,抑或点“鸡”成金的格桑次仁,都是青藏铁路提当地民生水准的有力证明。 吴穷告诉记者,青藏铁路通车的10年里,除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通嘎村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也得到及时解决。“对村民来说,青藏铁路像一条输血管一样,源源不断地给村民注入活力,持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在青藏铁路这样一条“幸福线”的鞭策和带动下,过去祖祖辈辈依赖种青稞、养牛羊等传统农牧业吃饭的农牧民群众,纷纷放下“牧鞭”,走出“草原”,走出了一条与铁路接轨的致富路。 财气之路 经济“新引擎” “鑫达物流”“吉达物流”“鸿达物流”“拉萨铁龙物流”“西藏双信物流”……走在拉萨堆龙德庆区乃琼镇色玛村里短短不足百米的站前路,数十家物流公司相对排开,明晃晃的招牌次第映入眼帘,一不小心有种走在武林大会上遥见各家门派之感。 这一切,是青藏铁路拉萨货运西站带来的变化。 曾几何时,色玛村也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自然村。“全村700多个农民守着不到1000亩的土地,种青稞、打油茶,村民习惯‘抬头看天、低头种地’,过着‘种着青稞吃糌粑’的生活。”村主任巴桑罗布告诉记者。 路通财通。2006年7月1日,“轰隆隆”一声巨响划破了雪域高原的天空,横贯村庄的青藏铁路带来了某种莫名的躁动,也让一直盼望着铁路的村民心思活泛起来。 2007年,在村支书尼玛的带领下,色玛村成立了色玛振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吃“铁路饭”,利用毗邻的拉萨货运西站搞起了物流,跑起来运输。不想一成立便风生水起,业务蒸蒸日上,年人均收入从2006年的1.2万元上升到2016年的3.6万元,足足涨了两倍。 眼见“火车头”效应,色玛村民纷纷效仿,数年之内一个个小型物流公司拔地而起,围聚在拉萨货运西站周边,同时大大小小的超市、旅馆和修车铺亦紧随而至。以一种让人吃惊的速度,色玛村完成了从“农业村”到“物流村”的“华丽转身”。 色玛村村民毫不掩饰“吃铁路饭”的骄傲,村民巴桑告诉记者:“铁路的开通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机会,只要一心一意守着这棵‘摇钱树’,相信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同样的故事在通嘎村延续。今年,为了进一步开发通嘎村临近铁路的优势,村委拍板决定投资近千万元打造一个物流基地。6月30日记者在通嘎村看到,距离青藏铁路货运站不到十公里的物流基地已上马动工,蓄力待发。 “农业村”转向“物流村”的背后,是西藏地区整个民营经济的勃发,这一切和青藏铁路的开通息息相关。 青藏铁路通车前,进出入西藏的物资和人员主要依靠公路和航空,其成本高、运量小的瓶颈一直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运输成本大幅下降,进出藏货物量大幅提升,经济发展被注入强劲动力,西藏发展的“引擎”被点燃。 西藏自治区此前发布的《青藏铁路运营十年助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拉萨站累计完成进出藏货运输2605万吨,年均增长40%,其中进藏货运量2229万吨,出藏货运量377万吨。数据表明,随着铁路运输能力的增强,西藏驶入“铁路经济”的快车道。 就在产品运输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被激活,当地的非公有制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就在青藏铁路通车的2006年,西藏全区新增个体商户和私营企业达7500多户(家),其比重首次超过国有集体经济。 这一切表明青藏铁路已成为西藏发展的“助力器”。前述报告显示:自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十年间西藏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2015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是青藏铁路通车前的4倍。 到得实惠的不只是铁路沿线的村民,还辐射到各行各业的人们。藏民平措斯达的服装店“伊构图”开在大昭寺附近,每年他都要来往2次广州、来往数次西宁进货。 “青藏铁路开通后,不仅大大降低了进货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不用疲劳驾驶了。”他跟记者回忆起多次翻山越岭、连续驾车12个小时前往西宁进货的经历,为这种“疯狂之举”感到后怕。 人气之路 旅游业“井喷” 7月1日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入青藏高原,拉萨火车站所在的柳梧新区火车站广场已经被乘客唤醒,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搭乘第一趟将于8点05分发往西宁的列车。站前广场的正前方,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摩天轮迎风挺立着,这已是拉萨火车站的一个地标。 而在10年前,这里还是柳梧乡。青藏铁路动工后,拉萨火车站征用了柳梧乡的耕地,随着一座现代化客运站的落成,当初为生计发愁的村民纷纷搭上铁路的“红利”,柳梧新区也成为集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区。 进入6月底以后,住在拉萨火车站旁柳梧上村的达瓦开始渐渐忙碌起来。按照以往的经验,西藏将迎来旅游旺季,他们家的家庭旅馆也将迎来“爆满”时刻,“拉萨站刚建成不久,我就借钱开了这家旅馆,如今家里经济来源主要靠它了。”达瓦和记者分享他的生意经。 如今,拉萨城里这样的旅馆星罗棋布,在每年旅游旺季的时刻迎来数以万计的游客。尤其在青藏铁路开通之后,沿着铁路沿线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这条“世界第三极”风景线一路饱览的游客越来越多。 十年之前,“出国容易进藏难”是开发西藏旅游资源时面临的真实写照,这使得青藏雪域这块瑰宝被迫“待字闺中”;十年之后,青藏铁路以便捷、经济的方式将西藏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大批闻风而动的“驴友”得以一了进藏的夙愿。 “青藏铁路开通后,拉萨到处都有‘说走就走’的背包客,我们也好挣了很多。”在拉萨开了8年出租车的安徽人李东强说。“坐火车进拉萨真是惊喜不断——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就不说了,运气好还能看到藏野驴、藏羚羊。”一位台北来的游客兴奋地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拉萨站累计完成进出藏客运量1739万人次,其中进藏客运量878万人次,出藏客运量861万人次。此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201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82亿元,分别是通车前的11倍和15倍。 就在数以千万计的游客进出西藏的同时,西藏旅游业迎来了“井喷”态势。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数据显示,青藏铁路通车前的2005年,西藏仅拥有旅游星级酒店150家;到2014年底,西藏拥有各类旅游企业2000家,全区旅游从业人员达30万人。 由青藏铁路聚集的人气,让广东商人、青海粤海集团董事长、青海省广东商会会长余楚强对青藏高原的旅游业极为看好。2005年余楚强奔走千里,跨入青藏高原收购亚洲最大的祁连鹿场,最初就是为青藏高原的雄奇壮美所折服。 “青藏高原好山好水,有很多都是世间稀缺的资源,尤其是中国人民富起来之后,对食品安全和精神需求更为看重。青藏铁路揭开了青藏高原神秘的面纱,沿途散落的风景被青藏铁路像一条珍珠一样串起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会通过‘天路’进入青藏高原。” 如今余楚强已经在青海经营颇具规模的农业和旅游基地,像一切嗅觉敏锐的商人一样,他正在等待时机进入西藏市场,“青藏铁路给‘雪域’高原连上便利的交通,‘天路’已经打开了西藏的发展之门,希望更多的广东人能一起来合理开发、守护这片净土。”余楚强说。{:4_83:}{:4_83:}{:4_83:} 客运列车还是有点少。 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确是好事! {:4_83:} 为毛见到这样的文章我就恶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