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有瑕 发表于 2016-3-7 21:38:49

新建铁路连云港至徐州客运专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现对新建铁路连云港至徐州客运专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如下信息:  一、建设项目概况  新建连云港至徐州客运专线是《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12]151号)中的一部分,项目位于江苏省北部黄淮平原地区,东起江苏省连云港市,西至江苏省北部重镇徐州市,沿线经过连云港市的东海县,徐州地区的新沂市、邳州市。线路东连连云港地区,连接在建连盐铁路和规划建设的连淮扬镇城际铁路;西接徐州枢纽,连接郑徐客运专线和京沪高速铁路。  本工程范围为:①正线:连云港站(含)至徐宿淮盐铁路后马庄站(不含),线路长度180.385km。②相关工程:连云港站与连盐铁路西北上下行联络线;连云港站动车存车场;徐州东维修车间。  本工程新征铁路永久用地517.91hm2,临时用地276.22hm2。土石方总量1318.74×104m3。本工程设计年度为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本线为客运专线,采用电力牵引,正线数目为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350km/h,计划工期3.5年,工可投资估算总额2688934.38万元。  二、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本项目贯通方案线位经过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市级文保单位——蒋庄遗址、江苏省生态红线一/二级管控区——中运河(邳州市)清水通道维护区、市级森林自然保护区——徐州铜山圣人窝(实验区)、江苏省生态红线二级管控区——房亭河和淮沭新河、通榆河(连云港市区段,即蔷薇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沂河和沭河洪水调蓄区等重点或特殊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工程设计和区域环境现状,本工程施工期可能存在的主要环境影响有:桥梁建设、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车站修筑、取弃土场等工程活动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扰动,水土流失、交通干扰、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征地拆迁、土地利用、建筑垃圾、施工废水等环境影响。本工程后主要环境影响有:列车运行时引起的噪声、振动影响,各车站和铁路动车存车场、维修车间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及垃圾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  三、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1.声环境保护措施:针对沿线超标环境敏感点,采取设置声屏障、隔声窗等措施,使敏感点声环境达标或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振动环境保护措施:对于近期振动超过80dB的敏感点采取功能置换措施。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尽量保存当地的熟化土,对于建设中永久占用地、临时占地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覆盖耕作土,复耕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恢复绿化;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严禁就地覆压周边植被。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除考虑选择适合当地的速成树种外,在布局上还应考虑多种树种的交错分布,提高走廊带内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增加抗病害能力,并增强廊道自身的稳定性。另外树种种苗的选择应经过严格检疫,防止引入病害。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应做好时间计划,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高噪声设备施工等。  工程穿越环境敏感区区段加强施工管理,施工期和运营期严格落实相关主管部门意见,可有效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  4. 地表水保护措施:  (1)各车站、连云港动车存车场、徐州东维修车间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均可排入既有市政污水管网,分别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水质满足GB8978-1996之三级标准或CJ343-2010中水质B等级的要求。  (2)施工期严格执行国家、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州市有关建筑施工环境管理的法规,高度重视施工期对水环境的保护工作,强化施工组织和施工期环保措施设计,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落实施工期环保措施,有效预防施工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一旦施工产生对周边水环境不利的影响,必须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同时在工程运行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周边水环境不受到影响。  5. 环境空气影响保护措施: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硬化并保持清洁;靠近居民集中区的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在拆迁和开挖干燥土面时,应适当喷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垃圾、渣土要及时清运,集中堆放的要采取覆盖或固化措施;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当进行绿化和美化,炊事炉灶等应采用清洁燃料;运输垃圾、渣土、砂石的车辆应实行密闭式运输;车辆驶离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冲洗,不得带泥上路,不得沿途泄漏、遗撒。  工程后采用电力机车牵引,无机车废气排放;同时不新建锅炉,无锅炉废气排放。  6. 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垃圾经定点收集并及时清运、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四、采取措施后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噪声影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后声环境敏感点能达标或维持现状,或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振动影响:根据预测本工程产生的振动能满足标准要求。  3.生态影响:工程的永久征用土地主要为林地、草地和旱地,会对项目区的农业和林果业产生一定影响;工程建设对所在区的植被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工程将采取绿化、植树、种草等植被恢复措施,对恢复、改善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4.地表水环境影响:新增污水经处理后能达标排放,不会对当地水环境功能产生较大影响。  5.环境空气影响:采用电力牵引,无机车废气排放;不新建锅炉,无锅炉废气排放;本工程环境空气影响只有施工期产生的影响,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空气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6.固体废物影响:各类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评价结论要点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江苏省轨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工程建设总体符合沿线城市总体规划。评价认为,在认真落实了设计和本报告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在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六、公示期限  自公示期起十个工作日。  七、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公众了解该项目信息的渠道与程度;  2)在本项目施工期过程中,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3)在本项目运营期过程中,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4)从环保角度考虑,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持何种态度;  5)公众对本项目环境保护方面的其他建议和要求。  (2)意见提交具体形式  公众参与提出意见方式包括信函、电话、传真。提倡意见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以示负责,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八、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江苏省铁路建设办公室  联系地址:南京市石鼓路69号江苏交通大厦601室  联系人:王健全电话:025-84329223  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45号铁四院环工处  邮编:430063  联系人:石工 电话:027-51184457  传真:027-51155977 Email:tsyhgcsj@163.com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附件。
 江苏环保公众网联系电话:025-5852730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建铁路连云港至徐州客运专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