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0:29:52

石塘有一种传统习俗,板凳龙,但是跟俺在玉山、婺源看到的相去甚远。。。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0:49:36

周氏宗祠,续建于明嘉靖中期(1542年左右),它为镇内周、祝、鲁、郑、刘姓七大宗祠这一,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是本族宗支后裔祭拜、典仪、会议和联谊等活动的场所。。。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0:51:45

请注意看说明,跟486祖籍地龙川一个套路,呵呵,风水在瓷器国无所不在。。。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00:18

相较于弹棉花、箍桶匠、篾匠来说,补鞋匠的生命力要顽强的多。。。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20:39

貌似善庆流芳?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23:33

恼人的电线。。。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27:32

门口的抱鼓石去哪儿了?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28:57

从四合院不难看出,这座大院在土改后被分为好几户人家居住。。。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31:15

从这块有碑文的时刻上得知,这里是祝氏某户人家的山墙。。。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33:42

残存的门石上依稀留有精美的雕刻,彰显祝氏在石塘曾经的富足。。。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37:50

这里的店铺建筑仍保留着清乾隆年间砖木结构,前是店堂,后为居室或作坊,靠石、拱堤、走廊、商号、瓦檐均有造型各异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这充分显示那个时代闽浙赣融为一体的建筑艺术和风格。店屋的门板全是杉木,可上可卸,可将店屋敞开,而且街道两侧的房屋都有一个伸出屋巷的小阁楼,下达形成走廊,方便行人。。。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40:27

本帖最后由 colindwk 于 2016-3-13 12:47 编辑

小时候看过补铁锅匠,如今只能看到补铝锅匠,两者工艺完全不同。。。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48:34

铅山县石塘镇是一座千年古镇。相传五代时(907-960)镇北有方塘十口,名十塘,后谐音为石塘。。。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53:25

从宋元以来,石塘因盛产毛竹而手工造纸不断兴起,到明代万历年间已发展成江南手工造纸中心和集散地并企及茶业。纸茶工达五万余众。。。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55:08

曾经的富贵之家早已沦落成普通人家。。。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56:35

窗棱上的雕花略显平淡。。。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2:58:41

俺看到了久违的箍桶匠,也是即将消失的技术活。。。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3:01:37

某种程度来说,石塘古镇来的游客多寡跟箍桶匠的职业寿命成正比。。。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3:06:56

俺曾经在某座城市街头,看见一位40岁左右的补鞋匠,放下手中的活,喝了口水,随手翻开厚厚的一本《宏观经济学》,当时俺老人家佩服的五体投地。。。

colindwk 发表于 2016-3-12 16:43:44

富户院落的华丽是当年纸商们的产业丰厚、生意兴隆的标志,鼎鼎大名的“松泰行”。。。
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查看完整版本: 皖赣之旅(铅山、乐平、景德镇、绩溪、芜湖、合肥、亳州、淮南、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