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棚东”2015年再破记录!!!4.3万!
本帖最后由 Juster付之潮汐 于 2015-10-11 13:06 编辑10月7日,徐州站、徐州东站发送旅客10.2万人次,其中徐州站发送5.9万人次,徐州东站发送旅客4.3万人次。
10月7日摄于徐州东站
10月6日摄于徐州站
这站房也太小了!真是脑残设计。 合肥南 发表于 2015-10-9 00: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站房也太小了!真是脑残设计。
当时的设计理念是像公交车一样,随到随走,没想到会爆棚
下边2张是徐州站吧,上面是爆棚东。 硕大无用的广场和拥挤不堪的站房{:4_75:} 合肥南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合肥南建的太小了! 随到随走,这点在中国实现不了。
平常人员有限,高峰提前几天都订不到票。
还有,中国人坐高铁也一样提前一个小时到站。宁愿在站里等1小时,也不愿意在家踏实坐着 tancle 发表于 2015-10-9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随到随走,这点在中国实现不了。
平常人员有限,高峰提前几天都订不到票。
还有,中国人坐高铁也一样提前一 ...
这可不是你所说的习惯问题,如果票可以随到随买,误车也可以20分钟内就能坐上下一班随走,肯定不会有那种提前一个小时 候车的情况。想旅客乘车习惯通勤化首先你的排图就必须通勤化,但现在事实证明至少从供需方面看,京沪京广是不太可能了,我倒觉得哈大高铁本线车,还有点这个意思,关内地区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太少 tancle 发表于 2015-10-9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随到随走,这点在中国实现不了。
平常人员有限,高峰提前几天都订不到票。
还有,中国人坐高铁也一样提前一 ...
关键是中国城市的通病是公共交通不发达,堵车是常事。再说中国的节假日过于集中,人口众多是硬伤
黑旋风李逵 发表于 2015-10-9 2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键是中国城市的通病是公共交通不发达,堵车是常事。再说中国的节假日过于集中,人口众多是硬伤
徐州在修地铁{:2_44:}
烟大高铁 发表于 2015-10-9 18:58
这可不是你所说的习惯问题,如果票可以随到随买,误车也可以20分钟内就能坐上下一班随走,肯定不会有那种 ...
是的。公交化的关键是票要通用。才可以随到随走。排图方面也要标准化。线路化。同质化。包括停站。间隔。 烟大高铁 发表于 2015-10-9 1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可不是你所说的习惯问题,如果票可以随到随买,误车也可以20分钟内就能坐上下一班随走,肯定不会有那种 ...
即使有地铁,即使能保证时间,还不是有很多人,提前很长时间去火车站,就怕误点。我身边很多这种人,最少提前半个小时到火车站。即使安检(提前到火车站,其实很大的原因是怕各种安检排队)不太耗时间。
你说的那种随到随买,基本上没戏。连京津城际周末都保证不了。如果要想在现有客流情况下保证随到随走,除了加大发车密度,还要大幅提高票价(否则平常就运椅子了)。
无解的中国高铁,前途远大的中国高铁。
tancle 发表于 2015-10-9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随到随走,这点在中国实现不了。
平常人员有限,高峰提前几天都订不到票。
还有,中国人坐高铁也一样提前一 ...
还要考虑路上堵不堵啊!
当初的脑残认为,徐州小城市,这样的站房足够了,不能上上跨的站房,不然就没有层次与差别了,会没大没小。都是上跨大站房了,哪里能体现优越性 qzcumt 发表于 2015-10-10 13: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初的脑残认为,徐州小城市,这样的站房足够了,不能上上跨的站房,不然就没有层次与差别了,会没大没小。 ...
那个时候谁也没有对客流这样乐观,从沪宁开始被高铁之声不断,舆论都是嫌贵
徐州站到徐州东的换乘体验实在实在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差了!!!! 大站光排队安检就要20分钟,随到随走就是个笑话 tancle 发表于 2015-10-9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随到随走,这点在中国实现不了。
平常人员有限,高峰提前几天都订不到票。
还有,中国人坐高铁也一样提前一 ...
路上堵车、进站排队,你不提早一个小时还真不行。
徐州真枢纽~~~~~ 路上堵车、车站安检都是耗时不确定因素,在家能安稳坐1小时才是笑话,可能坐得安稳么,有时提前半小时到火车站都不一定能赶上车,比如北京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