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国际陆港华东物流基地中亚班列海安首发
今天上午9点38分,随着隆隆的轰鸣声,首班次“天马”号中亚货运列车从江苏海安商贸物流园铁路专用1号线出发,一路向西经甘肃武威市,奔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而去。
据了解,该列火车满载了40个标准集装箱,集装箱内有机械、服装等产品,这些产品从扬州、泰州、盐城以及南通各县(市、区)集聚而来。10多天后,所有产品要么进入阿拉木图等城市的商场,要么送至工厂,进入安装程序。
这一班列的发出,意味着中欧班列“天马号”国内起运点将延伸到华东地区,吸引江浙沪和东南沿海地区进出口中亚、中欧的大宗货物能在生产企业家门口装箱,集散。和“天马”号货运班列相配套,当天,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甘肃国际陆港华东物流基地同时启用。
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座落于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核心区内,是由海安县政府投资、上海铁路局批准兴建的海安铁路货场改扩建工程,总投资4亿元。
“基地专设了两条铁路专用线,标准容车数80辆,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50万吨。”据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总经理王卫国介绍,一期工程2014年7月动工,2015年5月30日交付使用,以办理集装箱及笨重货物到发业务为主。二期工程计划2015年底投入营运,以袋装怕湿货物为主。
甘肃国际陆港是甘肃省第一个口岸,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枢纽和连接亚欧间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在内陆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甘肃国际陆港选择在海安构建华东物流基地,看中两点,具备公铁水联运枢纽优势,拥有棉花等大宗物资保税仓库和有色金色等期货交割库群。以海安为批量运输的起点,可实现货物大批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快速运作。”甘肃国际陆港华东物流基地总经理王庆连介绍说。
海安县委书记陆卫东认为,作为甘肃国际陆港与海安县在华东地区组建唯一的合作平台,甘肃国际陆港华东物流基地使华东地区进出口欧洲及中亚的大宗物资在海安中转、集散,在助力海安“节点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沿江沿海与内地城市、港口、口岸和产业园区的共建共创、共同繁荣,必将成为“苏甘合作”的新典范。
“按照计划,从海安发出的‘天马’号货运班列,其运行线路不久将延伸至波兰罗兹、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等城市。目前,华东地区产品如从上海港发出,通过海运到达鹿特丹,需要35天,而从海安通过货运班列发出,不超过20天。”王庆连算了一笔账。
此外,“天马”号货物班列首发还引来了省内外200多家物流企业、制造企业老总的“围观”。当天,5家出口中亚、中欧外贸铁路货代公司与甘肃国际陆港华东物流基地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另有25家大型工业生产企业与上海铁路局海安物流基地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页:
[1]